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21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21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军步兵很快就注意到了他,于是一排排子弹很快就朝他射去使他抬不起头来。

    但这名德军知道该怎么应付这种情况,他沉着的从皮带里抽出手榴弹拉燃了往外丢,然后借着手榴弹爆炸产生的烟雾就冲了上去。

    然而,他还是中弹倒下了,烟尘中漂出一抹鲜红,良久也没有反应。

    但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牺牲时,突然一枚反坦克手榴弹以一道优美的弧线飞到空中,尾翼张开,像一个蒲公英似的飞向一辆坦克……“轰”,坦克立时就化为了一团火焰。

    几名德军推着坦克炮隐藏在侧翼……这是他们的无奈,PAK36反坦克无法击穿敌人坦克的正面,于是他们就只能打侧面的主意。

    反坦克炮的确能做到这一点,这从反坦克射出的炮弹使一辆又一辆坦克无法动弹可以看得出来。

    但在它击毁目标的同时又暴露了自己,英军坦克和步兵很快就把反坦克炮做为重点打击对像……密集的子弹朝反坦克炮飞射过去,打在护盾上发出“铿铿”的金属撞击声,更可怕的还是有几辆坦克停了下来,缓缓调整主炮将对准了反坦克炮的位置。

    这时反坦克炮手们应该撤离炮位,因为他们做的已足够多了,剩下的已不是他们能控制的。

    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他们坚守着岗位,瞄准着一辆坦克,开炮,再瞄准一辆坦克,开炮……

    终于,几声炮响过后,反坦克炮就在炮声中飞了起来,然后掉在地上成为一堆废铁,炮手则血肉模糊的倒在附近的沙地里,一动不动。

    秦川被眼前的这一幕给震撼了,这不仅是因为战争的残酷,更是因为德军士兵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

    是什么让这些士兵不畏牺牲的与敌人作战呢?

    保家卫国?

    当然不是,他们现在正在利比亚的土地上。

    抵抗侵略?

    更不是,德军才是侵略其它国家的一方。

    但即便是这样,德军士兵所表现出来的作战意志和勇气还是要比其它国家强得多。

    秦川隐隐感到,这些士兵很可能并不是为了什么利益,他们为的仅仅只是军人的本职或者也可以说是军人的荣耀。就像他们之前无法容忍伯尔格的背叛一样。

    想到这里,秦川就默默的举起了手里的步枪,然后扣动了扳机……

    战斗很快就进入了白热化。

    英军在装备上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但德军却巧妙的利用地形及烟尘的掩护靠近英军坦克将它们一辆辆炸毁……不一会儿阵地上就到处都是英军坦克的残骸,它们有的因为履带被炸断而被英军抛弃,有的被反坦克手榴弹炸毁冒着黑烟熊熊燃烧,还有的因为殉爆整个都被炸成了碎片,炮塔及其它零件散落得满地都是。

    如果继续这么打下去的话,结局很可能就是德军以惨重的伤亡逼退英军。

    但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

    正在敌我双方打得难分难解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一批英军的战机和轰炸机。

    众所周知的是,沙漠作战中,空中力量是十分重要的,原因是部队在沙漠里几乎无处藏身,在地面上所有的一切包括坦克在内都会成为空中力量的靶子。

    而此时德军才刚刚进入北非,他们的空军甚至还没有到位……这也是希特勒强烈反对隆美尔进攻埃及的原因之一。

    于是,胜利的天平很快就向英军一方倾斜,英军战机和轰炸机肆无忌惮的从天空中俯冲下来狂轰滥炸……它们的目标有德军火炮也有士兵。

    德军火炮在发射炮弹时会冒出一团火焰和烟雾,所以尽管它躲藏在建筑群里也不难发现。

    于是轰炸机立时就俯冲下来投下几枚航空炸弹。

    德军士兵在阻击英军时就会形成一道防线,尽管他们大多都与沙土混为一色,但英军飞行员还是可以从枪口发出的亮光判断防线的位置。

    于是战斗机就呼啸着掠过防线上空,打出一排排密集的弹雨。

    “撤退!”这时秦川听到了久违的命令:“撤回城里!”

    命令一下,德军就十分自觉的以连、排为单位互相掩护着撤退。

    这时秦川在一道断墙的后面发现了躲在其中的阿尔佛雷多,他手里握着手枪,秦川没看清那是有子弹的还是没子弹的那把,秦川只知道阿尔佛雷多已经吓得有些神经质了。因为当秦川喊他一声的时候,他就条件反射般的把手枪对准了秦川。

    “要撤退了,阿尔佛雷多!”秦川大声重复着自己的话:“撤回城里!”

    过了好半晌阿尔佛雷多才反应过来,然后惊慌的叫道:“不,我不走!我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别理他,中士!”毒蛇库恩隔着几米冲着秦川喊:“就让他呆在这,他会害了我们的!”

    秦川没有理会库恩的命令,他一把拖起阿尔佛雷多就往城里跑。凯勒跟了上来,二话不说就拖着阿尔佛雷多的另一边,维尔纳则在三人后抄着冲锋枪掩护,边打边撤,终于在英国人的坦克开上来前撤进了城里。

    跑进城里,秦川一把就将阿尔佛雷多重重的摔在地上,然后就靠着墙边喘着粗气……阿尔佛雷多的体重真让人够呛,这或许跟意大利人喜欢美食有关。

    但还没等秦川等人喘口气,英军的坦克就“隆隆”的开进城里来。

    接着只听“轰轰”的一阵炮响,坦克对准城内的建筑一阵狂轰滥炸,只打得城内一片飞沙走石,有些坦克还直朝建筑推去……接着就是一阵沉闷的崩塌声,利比亚人并不坚固的房屋就有如玩具般的被推倒,坦克就像一个个钢铁怪物似的从倒塌的废墟中钻了出来。

第四十二章 汽油() 
敌我双方的作战意图很明显:

    德军希望退回到城里依靠建筑的掩护来阻挡英军的坦克洪流……就像之前德军轻易的在城内击溃了英军的坦克部队甚至还俘虏了十几辆坦克一样。

    英军,则是识破了德军的意图,所以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

    简单的说,就是英军知道冲进城里去追杀德军是不合适的……这么做行不通同时也没必要。

    行不通是因为坦克不适合巷战,正如之前所说的,巷战限制了坦克的战斗力却使敌人步兵更容易靠近坦克并将坦克炸毁,敌人甚至可以在楼顶往下抛反坦克手榴弹炸毁下方经过的坦克。

    没必要则是英军不急着消灭驻守腾格腾尔的德军。

    这并不是说腾格腾尔对英军不重要,而是英军以为自己已经赢定了,所以不急于一时。

    于是英军就一幢楼一幢楼的拆,用炮轰、用炸药炸、用坦克推……把面前所有的建筑都轰光、炸光、推光。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需要进入城市与德军巷战了。

    事实上,那时的腾格腾尔已是一片废墟,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巷子”,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巷战”。

    这使秦川等人身后虽然是一阵枪林弹雨,却还是安全的逃出了英军的打击范围……英军更有兴趣的是在后头“强拆”而不是追杀他们。

    当然,这种“安全”只是暂时的,随着英军战线往前推,德军生存的空间也随之越来越小,最终毫无疑问的将会被歼灭。

    “上校!”被硝烟熏得满脸漆黑的副官从废墟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跑到科莱因上校面前,说道:“我们无法阻止他们前进,我们突围吧!”

    “突围?”科莱因上校苦笑道:“卢卡斯,我们能突围到哪里去?”

    副官闻言不由一愣,随即就明白了:“我们会被英国人赶上并歼灭的,是吗?”

    “当然!”科莱因上校回答:“虽然英国人的坦克速度很慢,但要知道这里是沙漠,我们没有任何可以藏身的地方,在我们突围的时候,英国人的飞机就会在我们头顶上狂轰滥炸,然后他们的坦克和部队就会赶上来将我们团团围住,接着就会像铁锤砸鸡蛋一样轻易将我们击溃!”

    “可是,上校……”副官说道:“继续呆在这里难道就能不被歼灭吗?我们的火炮已经被英国人的轰炸机炸得所剩无几了,而它们的坦克却在步步进逼!”

    科莱因上校没有说话,因为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摆脱眼前的困境。

    现在……似乎就只有等待奇迹的出现了。

    为这个问题苦恼的不只是科莱因及其副官,还有秦川。

    秦川不甘心就这么失败。

    这并不是因为秦川拥有过人的勇气和毅力,他只是因为不想死……在战场上,失败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死亡。

    所以,为了能活着,秦川必须打赢这场仗。

    从这方面来说秦川与阿尔佛雷多一样,都怕死。只不过阿尔佛雷多是坐等命运的安排,而秦川则是努力让自己活着。

    可是,又有什么能阻止城外那些钢铁巨兽呢?

    反坦克炮、反坦克手榴弹、炸药包……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起不了作用。

    正在秦川苦恼的时候,一枚航空炸弹带着呼啸声从天而降,这枚炸弹命中了一辆装满汽油的汽车,那辆汽车瞬间就化为一团耀眼的火焰,有的汽油桶被炸得高高飞起,掉到老远的地方然后再次炸开……这让德军们十分狼狈,他们纷纷趴低身子躲着飞溅四射的汽油和火焰。

    见此秦川不由灵光一闪:为什么不用汽油去阻止那些坦克呢?!

    想到这,他猫着腰提着步枪就跑到正在指挥几个德军士兵救火的巴泽尔面前,叫道:“上尉,我能提个建议吗?”

    “你的建议最好能像你上次炸毁一幢楼突破敌人防线一样有用,中士!”说着巴泽尔就转头朝一队德军士兵叫道:“嘿,你们……到那边把火扑灭了,否则火焰会烧了我们的弹药库!”

    “是的,上尉!”秦川跟在巴泽尔旁边说:“虽然我不确定,但我想可以试试……”

    “试试什么?”巴泽尔心不在焉的问。

    “我们可以试试用汽油桶炸毁英国人的坦克!”秦川回答。

    巴泽尔闻言不由一愣,接着就转过头,难以置信的看着秦川:“中士,你是说,你有办法炸毁英国人的坦克?用汽油?”

    “我想是的,上尉!”秦川点了点头。

    “怎么做?”巴泽尔说:“你不会是想把汽油推到英国人面前吧,那只会烧死我们自己!”

    “当然不是,上尉!”秦川回答:“你知道的,英国人一幢接着一幢的拆房子!”

    “是的,可是这有什么问题吗?”

    “所以……”秦川说:“我们为什么不把汽油堆在房子里等英国人上来呢?”

    闻言巴泽尔不由一愣,接着就半张着嘴巴点了点头:“说得对,中士……我们可以把汽油堆在房子里等他们,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把汽油引燃!”

    “是的,上尉!”秦川回答:“你知道的,我们有很多汽油……地下仓库里的汽油足够我们把整个腾格腾尔点燃!”

    秦川说的是德军从英军手里缴获的地下仓库,那些是英军为他们的坦克和汽车备下的油料。

    “另外!”秦川补充道:“英国人的坦克使用的是汽油发动机,他们很容易被引燃……”

    “是的,中士,这是个很好的建议!”巴泽尔说:“我是说,我必须马上向上校报告……”

    “不,上尉!”秦川说:“我们必须马上行动,因为我们不知道上校的位置,等我们找到上校并做出决定的时候,只怕已经来不及了!”

    这是由英军的轰炸造成的,团部已转移到腾格腾尔的某处,做为一名上尉的巴泽尔想找到还不容易。

    巴泽尔想了想,就点头说道:“你说的对,中士,就这么干吧!”

第四十三章 汽油(二)() 
巴泽尔说干就干,马上指挥部队展开行动。

    在巴泽尔这分配任务是以排为单位,每个排负责三条街区,另外巴泽尔再带着连部负责一条,就把英军进攻正面的十条街分配完了。

    到了各排,排长又进一步把任务细化,也就是以班为单位把任务分配下去。

    事实上,这时的任务已不完全是以班为单位进行分配,主要是因为部队减员太大,比如伯尔格的2班……伯尔格杀死了六名部下,自己被处决,再加上还有两个在沙漠里没走出来,最后只剩下一名士兵。

    这名士兵当时的情况是在沙尘暴来临时就被吹散了,所以就没有跟着连队一起去追布什拉,这使他因祸得福幸存下来。

    一个班只有一名士兵,显然是无法独立完成任务,于是库恩就把他编到三班……德军按正常的编制应该要有四个步兵班外加一个50MM迫炮班(3人),再加上排部(5人)满编的一个排就有48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