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223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223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将瞄准镜转向烂木头下方的积雪,“砰”的一声就扣动了扳机。

    积雪因为震动而掉落了一小块,露出里头几根交错支撑在一起的短木,这里在战争前或许是座简易木桥,照想是苏联人不想让这座木桥被德国人利用所以就先行将其炸毁。

    桥的中间部份已经消失不见了,只剩下两岸还剩下一点残余,下方由一段被炸得开裂的木板支撑着。苏军狙击手躲藏的那段烂木头就在其上。

    “砰!”秦川又打出一枪。

    目标就是那段开裂的木板,子弹“啪”的一声又在开裂处增加了一个弹孔,但或许是因为低温冻住了木板增加了它的硬度,木板居然还没有断裂。

    秦川没有迟疑,紧接着再次扣动扳机射出一发子弹。

    随着一声脆响,木板应声而断,附近的积雪失去支撑“哗哗”的往下掉,与它们一起掉下去的还有那段烂木头,然后露出了一名趴在其后浑身雪白的苏军士兵,手里端着一把带着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

    这名苏军士兵惊愕的侧过头朝秦川这个方向望来,显然他已经发现了危险并在第一时间找到了秦川的位置。

    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秦川扣动扳机……子弹带着755米每秒的速度飞向目标,热量在空气中形成一条弹线,然后直指苏军狙击手的头部。

    苏军狙击手脑袋朝侧面一翻,然后因为脖子的韧性又回复过来趴在雪地里,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第四百六十八章 T34() 
    苏军士兵一排排的倒了下去,这其中包括弗拉基米尔大尉,他是冲到德军阵地跟前被一枚手榴弹炸倒的……就像弗拉基米尔说的那样,德国的防守很严密,稍远些是迫击炮和机枪,近些就是步枪和冲锋枪,有幸能冲到战壕跟前的就会遭到德军密集的手榴弹的轰炸。

    在这种火力配置以及德军士兵张弛有度而又有条不紊的防御下,苏军士兵成批成批的涌了上来又成批成批的倒下,没过一会儿河道中就堆满了苏军士兵的尸体。

    几乎没有等待,德军马上就发起了反攻……这时候就连傻子都看得出来苏军刚才那次进攻是强弩之末,甚至炮弹和机枪子弹都因为这次进攻打得所剩无几,这就正是发起反攻的绝好时机。

    德军的进攻与苏联不同,他们是相互掩护着朝前跃进,没有叫喊也没有炮火掩护,只有几声简单的口令。

    然而,从德军跃进的动作和彼此之间的协同中,苏军就可以感觉到一种死亡的威胁和压力,这使苏军士兵第一时间就有了逃跑的冲动,其中几人还真就这么做了。

    叶戈尔希气急败坏的冲着那几名逃跑的苏军叫道:“不许逃,你们这些胆小鬼!”

    说着,叶戈尔希就举起手枪朝那几名逃兵开了几枪,只不过叶戈尔希的枪法却不敢让人恭维,几名逃兵还是跌跌撞撞的逃离了战场。

    “我们没有炮弹了,政委同志!”一名士兵叫道:“我们剩下的人也不多了,而且大多是炮兵和机枪兵!”

    “我们应该撤退!”另一名士兵叫道。

    “谁都不许撤!”叶戈尔希近乎歇斯底里的挥舞着手枪嘶大叫:“挡住他们!炮弹打完了还有步枪,子弹打完了还有刺刀!”

    但是已经太迟了,德军方向先是朝苏军阵地打来一通50mm迫击炮炮弹,接着又投来一波手榴弹,苏军几乎就没有任何喘息及还手的机会……德军紧接着就冲上来用mp40一阵扫射。

    被手榴弹的爆炸震得晕乎乎的叶戈尔希从地上挣扎着爬起来想要反抗,一个枪托狠狠的将他砸倒在地上。

    叶戈尔希倒下,其余的苏军士兵这才惊魂未定的举起手投降。

    “苏联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押着俘虏回到自己的阵地后,维尔纳一边控制着苏军让他们在战壕后蹲下一边打趣的说道:“看看他们的样子,我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击败我们的军队的!”

    “这只是一个营!”多米尼克说:“而且还只是装备轻武器的滑雪营。如果他们是一个团、一个师,甚至更多这样的人朝我们进攻呢?”

    多米尼克在此之前与苏军交过手,所以很清楚跟他们战斗时的情景。

    维尔纳闻言不由一愣,然后反问了一句:“他们会吗?完全不计伤亡?”

    “否则……”多米尼克把手一摊:“你认为苏联人是怎么样的?”

    多米尼克的话很快就得到验证……

    德国士兵在风雪中搓着手脚苦捱,这种寒冷真不是人能受得了的,无论什么时候总会被冻得瑟瑟发抖,食物坚硬得像石头,有时就连枪栓也会被冻上,所以时不时就得掰一掰检查一下。

    “多米尼克!”库恩忍不住问了句:“你以前跟他们打过交道,就不能分享点经验对付一下这可恶的天气吗?”

    “中尉!”多米尼克回答:“我在这作战的时候是七月,那时这里还是夏季。”

    “说些你知道的吧!”库恩说。

    多米尼克回头朝俘虏中的叶戈尔希扬了扬头,说道:“我只知道如果碰到这种戴红领章的人,他们通常不会有好下场!”

    “为什么?”库恩问。

    “因为只要有他们在,苏联人就不会投降!”多米尼克回答:“击溃苏联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些戴红领章的先干掉!”

    “我记下了!”库恩拍了拍他的狙击枪。

    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嗖嗖”的怪叫声,多米尼克大叫一声“趴下”。

    士兵们赶忙将头埋进了战壕里,接着就“轰轰”的一阵猛烈的爆炸将战壕前后炸成了一片火焰。

    十秒钟过后四周又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什么东西?”库恩不由问了声。

    “不,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多米尼克说:“我们以前被这玩意轰炸过!”

    秦川知道这是什么……那就是苏联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

    这款装备现在还是苏联的秘密武器,所以德军甚至还不知道是什么火炮能够在短时间朝他们阵地发起如此密集的轰炸。

    应该说秦川等人很幸运,此时的苏军因为大雪封路所以后勤不通畅,否则几十辆“喀秋莎”在对面一字排开朝第一步兵团发射……只怕一瞬间这个步兵团就没了。

    不过,这似乎也说明了敌人的主力部队离这里不远。

    果然,几分钟就听到“隆隆”的马达声。

    “坦克!”对岸负责瞭望的德军侦察兵一边往回跑一边大叫:“他们有坦克,至少两个团的部队!”

    “准备战斗!”斯莱因上校大声下令。

    马达声越来越响,空气中漂来一种异样的尾气味……苏联坦克使用的是柴油,味道与德国坦克的汽油味有些不一样。

    接着,一根炮管出现在河对岸,然后就是坦克的炮塔,最终整辆坦克出现在德军士兵面前。

    那是一辆t34,一种性能比德军现有的“三”号、“四”号坦克都要好的坦克……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奇迹,苏联的工业在各方面都可以用“粗糙”这个词来形容,他们总是追求数量而不追求质量,但他们就是有办法用一些看起来很粗糙的东西拼凑出性能卓越而且很实用的东西。

    t34坦克就是其中之一,“喀秋莎”同样也是。

    “轰!”的一声,t34就朝河对岸的德军打来一发炮弹,接着又冒出两辆来加入了战斗……

    原本德国士兵以为苏联人会在t34的掩护下发起进攻,但没想到对面传来一阵吼叫,苏联士兵就越过坦克像潮水般的往德军阵地涌来。

第四百六十九章 求援()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德军士兵在第一时间就打响了手中的武器朝苏军喷吐着火舌将进攻的苏军打倒在地,但苏军还是成堆成堆的往前涌,一边往前冲一边开着枪。

    三辆坦克也开下了河岸“隆隆”的朝对岸开来。

    然而,这样的冲锋却几乎就使苏军的坦克失去了战斗力,因为前方到处都是苏军步兵,坦克的机枪和坦克炮霎时就失去了作用,这使它顶多就只能是个移动的盾牌在朝前推进。

    接着,等坦克开到河道中的时候就更是尴尬了,三辆坦克中的两辆被困在河道里无法动弹……河道的积雪下是冰面,坦克履带在冰面上很容易打滑。

    确切的原因还不完全是这个,而是河道里有许多苏军士兵的尸体,这些尸体被坦克辗压之后渗出了大量的鲜血,而这些鲜血在低温中很快又会被冻住,于是两辆34当场就困在原地无法动弹。

    还有一辆免强过了河道,正要越过岸堤突破德军的防线时,却被迎面打来的一发火箭弹命中……“轰”的一声之后就不再动弹了。

    34是一款十分优秀的坦克,它可以在500米的距离上轻松击穿德军的“三”号、“四”号坦克,但德军的坦克却要在100米的距离上才能威胁到34的倾斜装甲,这使德军装甲部队在见到这款坦克时十分震惊,因为他们几乎就没有能对付苏军这款坦克的装备,包括反坦克炮在内。

    这也就是所谓的“34危机”。

    当然,秦川将火箭筒提前研发出来并装备到东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减轻了这种危机,但这种近距离的反坦克装备显然不足以扭转整个战局。

    值得庆幸的是,苏联人的粗枝大叶的性格使他们虽然拥有性能优异的坦克却在一些细节方面的疏忽以及战术的错误导致这款坦克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比如此时的苏联人不重视坦克的指挥。

    在这方面简直就是令人发指:初期的34没有装备无线电,坦克之间以及坦克与步兵之间都需要旗语来进行交流,之后装备无线电也只有指挥车才装备,其余坦克只装备一个接收装置。

    另一个不重视指挥的体现,就在于他们常常用坦克乘员来兼任车长……在苏联人的眼里,以为只要各乘员都能做好自己的事,那么车长就可有可无了。

    于是,初期的34一般是由炮手兼任车长,也有由装填手和驾驶员兼任的。

    这直接导致34坦克很难与其它单位协同,在战场上常常出现稀里糊涂的就单枪匹马杀进敌营的情况。

    就比如现在,如果苏军步兵与坦克之间能有效协同,步兵依靠坦克的防护和火力推进,同时又帮助坦克解决冰面打滑的困难……这其实很容易解决,只需要在冰面上铺上一层土之类的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三辆坦克互相之间能协同,再用迫击炮进行掩护,那么只怕一个照面就能将德军第一步兵团的防线撕破了。

    然而,因为苏军步、坦、炮之间的各自为战,就使得德军再一次挡住了苏军的攻势。

    斯莱因上校在枪炮声中向指挥部紧急求援。

    “我们遭到敌人大部队的进攻,估计兵力有一个师!”斯莱因上校报告道:“我们剩余的弹药也不多了,请求支援!”

    此时的第一步兵团已划归中央集团军指挥,指挥官为陆军元帅克鲁格(注:中央集团军指挥原为冯。博克元帅,但因为莫斯科战役的失败而被解职)。

    克鲁格元帅临危受命成为指挥官,此时的他就像是个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不安,原因是战场形势要求他马上命令部队撤退,但希特勒却命令一步都不许撤退。

    克鲁格意识到这很有可能会导致中央集团军乃至北面的北方集团军的一场大灾难。

    这时参谋长特莱斯科夫给克鲁格递上了电话,说道:“元帅,第一步兵团斯莱因上校电话!”

    “第一步兵团?”闻言克鲁格不由一阵疑惑,他对这个番号并不熟悉,同时也不明白参谋长为什么要把这个电话交给自己……一个步兵团,对于整个中央集团军来说几乎就是无关紧要的九牛一毛。

    “元帅!”特莱斯科夫将军提醒道:“就是刚从北非调来空降掩护的那支部队!”

    克鲁格“哦”了一声。

    如果是崩溃正在逃亡的步兵团或许可以不顾,但正在防线上与敌人作战的部队,尤其是这支部队还是执行一部份掩护任务并暂时归由集团军指挥的空降部队就应该过问下。

    “上校,什么情况?”克鲁格接过话筒后问。

    听了斯莱因上校的报告后,克鲁格就回答道:“不,你们方向不可能有一个师的兵力,敌人的主力正在不遗余力的对我们集团军正面发起进攻!”

    “但事实是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敌人!”斯莱因有些急了:“元帅,你是想说,我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吗?”

    “好吧!”克鲁格说:“我会去派飞机去侦察一下的!”

    说着克鲁格就挂上了电话。

    另一头的斯莱因上校不由狠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