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236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236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外面打得不亦乐乎时,秦川等人就在温暖的地窖里一边吃着饺子一边烤着火。

    “说说你的故事吧,中士!”库恩对托马斯说道。

    “故事?”托马斯一边贪婪往嘴里塞着水饺一边含糊不清的问:“什么故事?”

    “你为什么要志愿到这里来!”库恩说:“或者更具体些……你为什么会希望跟着上尉一起作战!”

    “因为他喜欢上尉!”维尔纳说。

    士兵们不由笑出了声。

    “理由很简单!”托马斯回答:“我希望成为像上尉一样的英雄,你们难道不是吗?”

    士兵们被问得有些无语了,看来这是一个抱着英雄梦的家伙。

    “我想……”顿了下,阿尔佛雷多就说道:“这个问题由上尉自己回答比较好些!”

    “他以后会明白的!”秦川摇了摇头。

    “就是不知道他是否有这个机会!”面包师说:“或许还没等他明白,他就已经……”

    说着面包师就在脖子上划了一道。

    “至少我知道一点!”阿尔佛雷多对托马斯说:“我应该感到惭愧,因为我与你是相反的!”

    “什么意思?”托马斯有些不明白。

    “哦,不!”阿尔佛雷多说:“不是你想的那样,确切的说……是以前与你相反!你是为了成为英雄加入,而我……我成为其中一员时是个胆小鬼!

    士兵们再次哈哈笑了起来。

    “我不认为我做错了什么!”托马斯说:“事实上,与我抱有相同想法的还有很多人!”

    “那是因为他们经历的战斗太少了!”秦川回答:“如果你多打几场仗的话,相信我,你们想尽一切办法离开这里的!”

    “不,上尉!”托马斯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望着秦川:“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

    “那我应该说什么话,中士?”秦川反问:“我还是那句话,你将来会知道的!”

第四百九十五章 对手() 
    士兵们吃饱喝足了躺在火炉旁的“被窝”里进入梦乡所谓的“被窝”就是从苏联人那缴来的大衣,大多数是从被打死的苏联人身上剥下来的,其中有许多是动物真皮毛制作而成,所以保暖性能要比德军好得多。

    可惜的是这些大衣不能穿在身上,因为这很容易被自己人误杀,于是就放在地窖里当被褥用。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紧过一阵的轰炸。

    原本秦川还不想理会,以为这不过就是苏军的例行轰炸,霍尔姆的德军士兵对此早已习惯了。

    过了一会儿秦川才感到这次轰炸有些不寻常轰炸持续时间很久,而且集中在洛瓦季河防线一带。

    秦川当即从“被窝”里跳了起来,士兵们几乎也在同一时间意识到了这一点,一个个跳了起来然后紧张的做准备。

    “总算要进攻了!”库恩说。

    “是的!”秦川一边在自己的皮带里塞上两枚手榴弹一边回答道:“我想,他们这是承认对我们的‘封锁’失败了!”

    “嗯哼!”库恩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所以!”秦川继续说道:“我似乎犯了个错误!”

    “错误?”维尔纳不解的望向秦川。

    “我们应该假装他们的‘封锁’有效!”秦川回答:“那样他们就会继续等待直到我们崩溃,可是现在”

    库恩不由笑了起来:“你对自己要求太高了,上尉!”

    “他们早点上来也好!”维尔纳拍了拍手里波波莎冲锋枪:“我一直想知道他们能有什么办法突破洛瓦季河防线!”

    “没有突破不了的防线,维尔纳!”面包师接了一句。

    事实证明面包师说的是对的,当炮声停下士兵们沿着交通壕进入已被炮弹打得一片狼籍的阵地的时候,就见苏军方向开出了几辆工程车

    这些工程车一目了然,有七辆是装甲推土机,它显然是用来铲雪的,他们只需要将积雪不断的铲到洛瓦季河防线下方,然后就可以用积雪将五米多的高度差堆成一个斜面,这个斜面如果再在表面洒上一层土或是铺上一毛皮什么的,就可以让士兵直接在上面行走。

    另外还有八辆架桥车,下方是坦克的底盘,上方用钢材支撑起了一个两米多宽的斜面很明显,这个斜面只要开到防线下方就可以直接为士兵或是坦克提供一个越过洛瓦季河防线的通道。

    “哇哦!”维尔纳说道:“他们的确找到方法了!”

    话音未落,苏联军队就大吼一声冲了上来,与他们在一起的还有马车初时秦川还不明白这些马车是用来做什么的,直到他们把马车调了个头,后方雪橇上一挺挺马克泌机枪就出现在德军面前,接着“哗哗哗”的就是一片枪林弹雨朝德军阵地倾泻而来。

    这一招的确不错,马克泌机枪加上迫击炮的压制,打得防线上的德军几乎都抬不起头来,而苏军就可以在防线上一边冲锋一边架桥可以想像,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斜面会在洛瓦季河上架起,接着苏军的坦克和士兵就能源源不断的从任何一点往洛瓦季河防线发起冲锋。

    “开火!”格哈德大声下令。

    德军的防御战就在那一刻打响了,子弹带着“嗖嗖”声朝下方的苏军飞射而去,将一个个冲向洛瓦季河的苏军打倒在地。

    但苏军却无视这种牺牲,依旧沿着两座桥梁以及中间一处地势较为平缓的防线处往上冲。

    苏军的目标很明确用人命来掩护工兵部队在洛瓦季河防线上搭设斜面,只要斜面足够多,那么他们对德军防线的冲击也越大。

    一辆架桥车搭上了洛瓦季河东岸,高度显然是经过计算过的,桥面高度超过东岸半米左右。

    这个高度可以说恰到好处,因为如果超过太多了,那么人员和坦克从桥面下来就会有困难。

    如果恰好与东岸齐平,那么德军的机枪就能轻松的封锁整个桥面。

    但是现在,机枪手的子弹大多都被桥面超出的一载挡住,火箭筒的射界也同样如此。

    这让秦川十分意外,因为苏联人的性格大多都是粗枝大叶的那种,他们会没头没脑的往前冲,也可以用粗糙的零件组合出一辆近乎完美的坦克,但他们从来不注重细切问题,就像他们的坦克大多都没安装通讯设备一样。

    但是现在,面前的苏军指挥官显然是考虑到这些了。

    秦川不知道的是,马特维奇为了这次进攻甚至还做了两次演习他带着部队在距离霍尔姆十三公里外的一个高地上构筑了一道与洛瓦季河相似的防线,然后让部队在那进行攻防演练于是才得到了一些经验。

    “我们机会不多!”马特维奇举着望远镜一边看着战场上的战斗一边对彼得诺列夫说。

    “我不明白,政委同志!”彼得诺列夫回答:“我们拥有绝对的优势!”

    “或许是!”马特维奇回答:“但你没有研究过他们的战例!”

    “你的意思是说”

    “我从英国人那调来了德国第一步兵团的作战经过,彼得诺列夫同志!”马特维奇朝着正冒着硝烟的战场方向扬了扬头:“他们在非洲和西西里岛,用‘坑道战术’几次以劣势兵力打得占据绝对优势的英国人和美国人毫无办法!”

    彼得诺列夫哈哈笑了起来:“那是因为英国人美国人胆小!”

    “或许是吧!”马特维奇回答:“但或许是因为我们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对手!”

    顿了下,马特维奇就自言自语的说道:“我有种预感,如果我们不能在几天内将霍尔姆打下来的话,他们很可能会找到应对的方法!”

    马特维奇放下了望远镜接着说道:“到那时,我们就必须要用另一种方法进攻霍尔姆了!”

    “放下吧,政委同志!”彼得诺列夫说:“看现在这样的情形,用不了几小时他们的防线就会成为历史了!”

第四百九十六章 反冲锋() 
    从某方面来说,彼得诺列夫说的还是正确的,因为现在形势正在朝德军不利的一方面发展所有的一切都来得太快了,或者说苏军对这次进攻所做的准备以及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德军根本就没想到苏军会以这种工程兵架桥的这种方式进攻洛瓦季河防线。

    也就是说,德军被苏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最主要的就是来自那些工程车的威胁所以也有人说,在攻防战中有时工程车比坦克的威胁还要大。

    德军想要用手榴弹炸毁工程车,但下方的架桥车都是在坦克底盘支撑的,上层则是宽大、坚固,足够让几十吨的坦克在上头行驶的钢架结构(注:t34坦克32吨),手榴弹根本就无法对其构成威胁。

    几名士兵将手榴弹投到工程车上,能起到的作用也就是让工程车上的桥面晃了晃。

    有的德军士兵将炸药包投了下去,但炸药包是带着延时导火索的,很快就让趴在桥面上跟随工程车一同前进的苏军士兵抛开。

    还有德军士兵想用火箭筒将其炸毁,但在高处的火箭筒射手以那样的角度根本就无法击中工程车主体,最多就是以其金属射流在桥面上打出几个洞,而这对敌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影响。

    苏军士兵从防线下成群成群的涌了上来。

    由于洛瓦季防线距离落差线只有二十几米远这是出于之前的防御需要,在这个位置德军士兵可以轻松的将手榴弹、炸药包等爆炸物投往落差线阻止苏军攀爬。

    但现在这个距离就成为德军致命的弱点:苏军一爬上来距离德军就只有二十几米,更糟糕的还是在这种情况下苏军可以抛手榴弹而德军却无法抛手榴弹德军抛的手榴弹除非是恰好在二十米左右,稍远一些都会从沿着落差线后的斜面滑下去而不会对当前的苏军构成威胁。

    更糟糕的,还是苏军坦克在桥面上“隆隆”作响随时都会开上来。

    “反坦克炮!”秦川大喊。

    炮组人员当即将唯一的一门反坦克拖了出来,他们不假思索机械的开始工作,就像此前无数次演练中所做的那样,一号、二号炮手固定住炮轮,三号和四号炮手将大架分开,瞄准手将炮管降低至水平位置调整着射程。装弹手打开后膛和炮闩,几名搬运人员从地窖里将一箱箱炮弹搬了出来垒在反坦克炮旁。

    一名上士大声下达指令:“正前方,射程一百米,坦克开炮!”

    一辆t34坦克正好从桥面“隆隆”爬起将自己的最薄弱的腹部暴露在了反坦克炮面前,于是只听“轰”的一声,坦克腹部就被炸开了一个大洞,坦克就像是受了惊吓的巨兽似的震颤一下然后就停止不动了。

    反坦克炮或是火箭筒在这时候攻击坦克是能起作用的,甚至它们打坏了敌人坦克后还会将某个斜面堵住使其后续部队无法进攻。

    问题就是苏联人太多了,就像蚂蚁一般的从防线上连绵不断的朝德军防线压来,他们朝德军抛来手雷,或是一边冲锋一边抱着手中的波波莎冲锋枪疯狂的扫射,接着空中又有十几架苏军战机加入了战团冲着德军阵地一阵狂轰滥炸。

    “上尉!”格哈德一边用手枪朝敌人射击一边朝秦川大叫:“我们挡不住了,撤退吧!”

    “不,不能撤退!”秦川回答。

    格哈德是因为没有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敌我之间只距离二十几米的情况下绝不能撤退的,否则那群有如狼群般的苏军马上就会从后头追上来将所有的德军都消灭干净。

    “那我们还能怎么办?”格哈德问。

    秦川没再迟疑,大声回应道:“反攻!”

    “什么?”格哈德没听清,又或许是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反攻!”秦川下令道:“只有发起反冲锋将他们打下去,我们才有活路,明白吗?”

    “是,上尉!”接着格哈德就不再迟疑了,他大声下着命令:“所有人,前进,冲啊!”

    “冲啊!”

    德军士兵纷纷从战壕里跳了出来朝苏军冲去,他们甚至就连刺刀都来不及上,完全就是突然爆发的一次随性冲锋。

    但事实又证明秦川是正确的。

    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原本一点优势都没有,甚至因为手榴弹的问题还处在劣势。

    按常理德军应该尽量避免与苏军发生肉搏战,这不仅是因为德军兵力少,更因为苏军习惯于在雪地里作战尤其他们面对的这些苏西北方面军还是从最严寒的西伯利亚调来的。再加上德军素质普遍优于苏军苏军许多士兵都是百姓直接转换而来,许多人甚至连武器都没有需要捡起前方战死战友手里的步枪进行作战。

    因此肉搏战对德军来说明显不划算。

    但凡事都有例外。

    首先是在这种情况下肉搏战已无法避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