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244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244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川不由皱了皱眉头,问着走下飞机的几名德军士兵:“康拉德上校是在哪架飞机上?”

    “他没和我们在一起!”士兵回答,眼里透着惊慌:“我不确定他在哪架飞机上!”

    这不怪他,因为黑夜中滑翔机都一样,根本就无法分清谁是谁。

    这时另一架滑翔机顺利降落了,康拉德从飞机上走了下来,脸上挂着气愤:“去他妈的这些布尔什维克分子,那可是我的科研人员!”

    “我跟你说过了,上校!”秦川说:“这里很危险。另外,你带这些科研人员来做什么?”

    秦川看了看康拉德身边的人以前他们带来的一些设备。

    “你很快就会知道的!”康拉德回答。

    一众人沿着交通壕钻进了地窖。

    康拉德不由“哇哦”了一声,说道:“上尉,他们在报纸里把这里描绘成了地狱,可我却觉得这里是天堂!”

    “那是因为你来这里还不够久!”秦川说:“向你介绍下,格哈德中校!”

    格哈德“叭”的一声给康拉德敬了个礼。

    康拉德很有礼貌的与格哈德握了握手,然后就问着秦川:“那么,上尉。我准备好了!”

    秦川给康拉德递上了一张纸,那是他凭着印像画出的ak47的样子在已经知道ak47的情况下秦川当然不会傻到还会去画stg44,虽然它们两者的样子差不多,但还是有些差别的。

    康拉德一看到这图片马上就被它的样子吸引了,他认真看了看,就问着秦川:“这是一把冲锋枪?”

    “不!”秦川回答:“我不知道该怎么命名它,我认为它应该介于冲锋枪与步枪之间,或者也可以说是取两者之长!”

    康拉德有些震惊的抬头望向秦川,接着问:“你为什么会想到这样一把枪?”

    “因为苏联人!”秦川回答:“你知道的,苏联人总是人山人海的朝我们冲锋,面对这样的攻势我们的武器往往会陷入因境。步枪射程虽远但射速低,冲锋枪射速高但射程太近,在200米至400米这个距离我们的装备几乎就是一个空档步枪射速太低,冲锋枪的射程够不着!”

    顿了下,秦川又接着说道:“当然,我们可以用机枪和50mm迫击炮完成这个任务,但敌人同样也有机枪和迫击炮,假设双方的机枪和迫击炮数量相若而且互相压制的情况下,苏联人往前一冲我们现有的火力根本就无法阻挡他们!”

    康拉德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现在的战场跟上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一样了!”秦川接着说道:“上次战争,敌我双方更多的是躲在战壕里彼此进行远距离对射,在那种情况下步枪的远射程是必要的。但现在,我们更需要一种新型步枪,它即可以像冲锋枪一样连发,又拥有能与步枪相媲美的射程如果每个士兵手里都有一把这样的武器,我们就不需要担心苏联人的密集冲锋了!”

    “你这个想法很好,上尉!”康拉德上校说:“事实上,你这个想法跟我们不谋而合,我们一直都在试图生产一款类似的步枪,我们甚至还为它生产出了相适应的子弹”

    说着康拉德上校就扬了扬手中的草图,说道:“只是我们没有设计出像这样近似完美的样图,这简直是个奇迹,上尉!看到它我原本就该不虚此行了,但最终我认为我们还是要以失望告终!”

    “为什么?”秦川问。

    “因为元首不同意!”康拉德回答。

第五百一十二章 冲锋枪() 
    康拉德所说的这些秦川其实都知道。

    德国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注意到秦川所说的这个问题了,也就是步枪与冲锋枪之间的火力空白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步枪的远射程在战场上是没有必要的,原因一方面是交战双方的距离一般没有那么远,如果真有那么远又很难命中,所以远射程的意义不是很大。

    另一方面就是远距离完全有可以替代的武器,比如机枪、迫击炮。

    于是步兵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射程在四百米左右的高射速武器。

    曾经也有人考虑过用冲锋枪的原理直接改造成步枪这实际上就是机枪,它的后座力是普通士兵无法承受的。

    于是德国就很有前瞻性的研发一种中间威力弹。

    这种研究从1934年开始,经过反复实验直到1941年才确定了7。92x33毫米步枪短弹。

    它的长度比当时德军7。92x57毫米标准步枪弹缩短了,弹头更轻,发射火药减少,装药量由47格令(注:格令是英国使用的一种重量单位,以一颗大麦粒的重量为1格令,47格令约3克)减至24。6格令(约1。6克),弹头重由198格令(约12。8克)减至123格令(约8克)。

    由此,有效射程相应缩短至四百米。子弹长度比原有毛瑟步枪弹缩短三分之一。使得枪的后坐力大大减小,很好的解决了自动连发无法连续准确射击的技术瓶颈。

    有了子弹后接下来自然就是研发相应的步枪其实在枪械的研发中子弹的研发和确定是更为重要的,有句话叫“看枪先看弹”,子弹就基本决定了射程、杀伤力等基本性能,枪实际上就是把子弹发射出去的工具。

    但在向希特勒报告时就被压住了。

    “元首认为它射程有限,无法与机枪比拟!”康拉德说:“所以在远距离上会被敌方的机枪和步枪压制,近距离又不如冲锋枪!”

    闻言秦川不由笑了起来。

    突击步枪是介于步枪和冲锋枪之间的一种装备,你当然可以说它射程不如步枪、轻便不如冲锋枪,但同样也可以说射速高于步枪、威力大于冲锋枪,这就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了。

    “另一方面!”康拉德继续说道:“这种步枪必须使用新式弹药,它无法利用原有的大量贮藏的毛瑟步枪子弹。而且它还可以连发射击,实战中子弹消耗量必定非常惊人。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准备一整套新式弹药系统,这无疑会给国家的生产以及部队的后勤增加许多额外的负担!”

    “但你知道的!”秦川说:“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它会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胜利!”

    “是的,我相信这一点!”康拉德点头表示同意,但随即又无奈的耸了耸肩:“但元首不同意!”

    “这不重要!”秦川说。

    “不,这很重要!”康拉德满脸疑惑的望着秦川:“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认为这不重要,问题是没有元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私自生产并将其装备部队!”

    “上校!”秦川朝康拉德手中的草图扬了扬头,问道:“你觉得它更像步枪还是冲锋枪?”

    “与步枪相比它当然更像冲锋枪!”康拉德回答。

    “那么,你认为元首会否定一款冲锋枪吗?”秦川又问。

    “你的意思是说”

    秦川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只需要给它取一个冲锋枪的名字!”

    “是的!”康拉德不由兴奋的点头道:“它就是一款冲锋枪,唯一与冲锋枪不同的地方就是子弹不一样,但是元首又怎么会去注意子弹是否会一样呢?”

    想着,康拉德就情不自禁的拥抱了秦川一下,说道:“太棒了,上尉,你又救活了一项我们多年的研究,甚至还让它更上一层楼!”

    康拉德不知道的是,这其实不能算是秦川的功劳历史上德国科研人员就是这么做的,为了不让希特勒自以为是的否定这项明显能在战场上发挥很大作用的发明,他们最终以mp43mp44的名字向希特勒报批,结果希特勒果然没察觉到异样批准生产。

    只不过,那时生产已经太迟了。

    “那么,上校!”秦川接着就问康拉德:“现在可以告诉我,你带的那些科研人员是做什么的吧,你不会告诉我带他们来是生产装备的吧!”

    “不,当然不是!”康拉德回答:“上尉,鉴于我们是多年好友,同时我认为你是我的多年好友,所以我不希望你当然还有自己就此深陷霍尔姆,所以我打算助你一臂之力!”

    “助我一臂之力?”秦川有些不明白。

    “猜猜他们是做什么的!”康拉德说:“我相信你会猜得到的!”

    秦川想了想,然后就迟疑的问着康拉德:“你说的是v1?”

    “聪明!”康拉德回答。

    “你们已经生产出无线电制导的v1了?”秦川不由又惊又喜。

    “是的!”康拉德点了点头:“我们做过实验,如果在目标区域再进行一次制导调整,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误差降至一千米的范围内,我在三架滑翔机上带了三套设备,可惜现在只剩下两套了!”

    顿了下康拉德又问:“一千米的误差范围,轰炸西岸该不是问题了吧!”

    “当然!”秦川回答。

    一千米的误差虽然还不够理想,但对于这时代来说已经够惊人了。

    “接下来我们就该进一步提高它的精度了!”秦川说。

    “进一步?”康拉德问:“怎么做?”

    “你是否有想过电视制导?”秦川问。

    康拉德不由张大了嘴巴半天也合不拢:“你是说我们在它上面安装一台摄像机,然后控制它命中目标?”

    “当然!”秦川回答。

    “太棒了,上尉,你简直是个天才!”康拉德兴奋得跳了起来:“我们为什么就没想到呢?哦不我得马上把这方法告诉布劳恩,否则我要是牺牲了怎么办?当然,还有那款‘冲锋枪’!”

第五百一十三章 V1() 
    第二天一早,康拉德上校就让部下把仪器和观瞄系统准备好。

    仪器是放置在地窖里的,这一方面是担心遭得苏联人的炮轰另一方面则是仪器没有通过严寒测试,指针什么的可能会被冻住虽然此时的霍尔姆相对之前来说已暖和多了,但早晨还是有零下十几度。

    放置在室外的就是一个像铁锅似的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显然,接收器是用来接受信号,而无线电发射器则是用来对v1发射指令。

    “这段时间我们又对v1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康拉德一边与部下一起调试着仪器一边对秦川说道:“它的射程已经可以达到250公里了,这次,我们就是在距离这里两百公里左右的卢斯科夫发射的!”

    “你准备了多少枚?”秦川问。

    “第一批十枚!”康拉德回答:“我们需要把它们空运至卢斯科夫,然后搭建发射架并做些前期准备”

    “哦!”康拉德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说到这里,那款可伸缩的车载发射架我们也完成了,只不过你知道的,它无法空运,所以我们只能在卢斯科夫搭建发射架!”

    秦川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时他明白康拉德为什么会在第三天才赶到霍尔姆。

    “希望苏联人不知道你在这!”秦川说:“否则他们就更有理由发起强攻了!”

    康拉德笑着回答:“还有什么理由比‘传奇上士’更好的吗?我听说他们已经对你发动一次刺杀了!”

    “是的!”秦川说:“猜猜他们成功了吗?”

    康拉德上校不由哈哈大笑起来:“我敢打赌,他们肯定没有成功!”

    “不,他们成功了!”秦川回答:“至少他们以为他们成功了!”

    “哦?”康拉德点了点头:“所以,我们就要让他们尝尝我们复仇的火焰,你说是吧,上尉!”(注:v1的意思就是1号复仇武器)

    “准备就绪!”

    “准备就绪!”

    然后就开始倒数秒,当然,这是在卢斯科夫发射点进行的同步倒数秒,康拉德这边也掐着时间,以便利用时间计算弹道及导弹与目标的距离。

    “发射!”

    通讯员则同声报告道:“发射成功,一切正常!”

    “一切正常,速度189,高度281!”

    “一切正常,速度371,高度592!”

    “知道吗?”康拉德在这其间就对秦川说道:“我们有个计划,就是建造更大的‘靶机’,这样它能装更多的燃料飞更远的距离!”

    秦川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很正常,因为有布劳恩在,他将来甚至还会制造出火箭飞往月球,所以当然不会满足目前这只有两百多公里的射程。

    接着秦川和康拉德就没再多说什么了,因为康拉德在这其间必须不断的跟踪v1的位置,或许是因为v1不怎么适应苏联的极寒天气,所以几分钟的飞行时间里就偏移弹道两次,所幸输入指令调整后又回到弹道上。

    十分钟,十五分钟

    康拉德拉着秦川走出地窖,举起望远镜望向西方。

    初时什么也没看见,但不久就出现了一个小白点,康拉德叫了声:“来了!”

    小白点越来越大,很快就看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