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245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245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时什么也没看见,但不久就出现了一个小白点,康拉德叫了声:“来了!”

    小白点越来越大,很快就看清了,原来小白点不是小白点,而是v1尾部发动机喷出的尾气,火焰在零下十几度的空气中燃烧显得尤为明显,在背后拖出了一个长长的尾迹。

    然后,终于看清了v1的样子虽然它对秦川来说并不陌生,但秦川却从没现场见到它飞往目标的情景。

    “关闭发动机!”康拉德下令。

    火焰消失,v1就像滑翔机一样在空中做最后的滑翔。

    又观察和计算了几秒钟,康拉德下令:“俯冲!”

    于是v1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一头扎了下来目标很明确,就是下方的洛瓦季河西岸。

    然后就“轰”的一声巨响,洛瓦季河西岸就爆起了一团冲天的火焰正如之前所说的,v1导弹里装着830公斤的炸药,这个装药量相当于120枚155mm口径炮弹的装药量,那炸起来就像是电影里拍的小型核弹似的腾起了一小朵蘑菇云,就连秦川等人所在的位置都能明显的感觉到震动。

    德军阵营里当即发出一片欢呼,事实上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许多人的确是看到了v1,但所有人都认为那是一架小飞机,只不过这架小飞机撞向苏军阵营然后发生剧烈的爆炸。

    总之,在苏军阵营发生的剧烈爆对德军来说当然就是好事。

    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听说这款是德国新研发的武器,不由再次欢呼起来。

    这对苏军来说就是非同小可了这枚v1导弹击中西岸的一座两百多平的风力磨坊,只听“轰”的一声整个磨坊就变成一片废墟,躲在里头避寒的一个连的士兵一个都没能逃出来。

    正在火炉旁睡觉的普卡耶夫被这声巨响吓了一跳,他带着警卫匆匆赶到事发地点一看磨坊已经被夷为平地了。

    “怎么回事?”普卡耶夫问着马特维奇:“是炮弹?还是炸弹?”

    普卡耶夫更偏重于航空炸弹,因为没有什么炮弹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好像都不是,普卡耶夫同志!”马特维奇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有士兵看到是架小飞机!”

    “小飞机?”普卡耶夫不由皱了皱眉头,这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德国人的新装备。

    想了想,普卡耶夫就说道:“不,你的士兵肯定眼花了,那就是一枚炸弹!”

    “是,普卡耶夫同志!”马特维奇是个聪明人,他当然知道普卡耶夫这话的意思士兵天生对未知装备有种恐惧感,他们不会因为这个而使苏军士气雪上加霜的。

    但对外虽是这么说,一回到指挥部普卡耶夫就气急败坏的下令道:“马上查清楚那是什么东西,还有其它所有我们不知道的情况!”

    “普卡耶夫同志!”马特维奇想了想就说道:“我们或许可以问问英国人,他们或许知道这是什么!”

第五百一十四章 公报私仇() 
    丘吉尔当然知道那是什么。

    事实上,当丘吉尔看到来自苏联关于询问的电报后,第一时间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德国人总算把‘飞机飞弹’用到苏联人身上了!”丘吉尔说。(注:英国人称V1为‘飞机飞弹’)

    “要把资料传给苏联人吗?”参谋问。

    “不!”丘吉尔点燃了嘴上的雪茄,想了想就回答道:“要有所保留,明白吗?”

    “首相阁下……”参谋有些疑惑。

    “我们同样也需要苏联人给我们提供资料!”丘吉尔说:“如果把所有资料都传给他们……他们也就不会给我们提供后续资料了!”

    参谋闻言不由恍然大悟,点头说道:“是的,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参谋的确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对苏联方面发去一封电报,只透露了一点点信息:“我方也几次遭到德国这种新装备的轰炸并且遭受损失,我们对这种装备的了解也十分有限,推测其可能是种无人飞行器,希望以后继续保持联系共享该装备的资料!”

    这意思,就是苏联方面透露一点被轰炸的数据英国方面也随之透露一点。

    另一方面,丘吉尔就马上以一种高姿态向罗斯福发了一封电报:“我是对的,德国人把‘飞机飞弹’用在东线,而且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他们用‘飞机飞弹’精确的轰炸了距离德军防线只有一公里远的位置。所以,我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款装备的精度在一公里以内!”

    罗斯福在收到这封电报后就陷入了沉思,或者也可以说是震惊。

    他实在有些无法想像,在《凡尔赛条约》限制下的德国,怎么还会冒出一款又一款让所有人都为之瞠目结舌的装备……就比如说这款“飞机飞弹”,几百公里后还有一公里的精度,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想想罗斯福又觉得有些恐怖,如果德国人大规模的生产这款装备的话,那往后还有什么能与德国人对峙呢?陆战?登陆战?

    罗斯福不知不觉的陷入一种悲观中。

    这个情报当然也传到了斯大林那里,他叼着烟斗沉默了一会儿,就只说了几个字:“继续进攻霍尔姆!”

    斯大林其实并没有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在他眼里,在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更多的是数量,如果仅仅只是几款不成规模的新装备……那不过就是花架子而已。

    斯大林这种想法可以说有道理的也可以说没道理。

    说它有道理,是因为评价装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产量……如果性能不错但造价高昂一年只能生产那么几辆、十几辆,那同样也无法发挥作用。

    在现代典型的就是日本的10式坦克,纸面上的性能的确不错(之所以说‘纸面上’的性能,是因为这款坦克在训练中故障频出,许多性能显然是吹出来的),但造价高昂一年只能生产十几辆……这玩意要是真投入战场只怕还没有把敌人打败就把自己给拖垮了。

    说它没道理,是因为有些装备是战略性的,不需要规模化。比如原子弹,只要有一、两颗就能起决定性作用。

    当然,这都是各国领导人内部的风起云涌,霍尔姆并没有多少感觉。

    如果说有什么感觉的话,那就苏联人变得越发小心了,进攻时都有些畏畏缩缩的,无论军官在后头怎么呼喊叫骂也无济于事,许多人还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天空,就担心会不会有一枚“飞机飞弹”从天而降把他们炸上天。

    而秦川和康拉德就喜欢这样吊苏联人胃口,在苏联人一直担心会有另一枚“飞机飞弹”的时候他们就偏偏没有动静,等过了几天苏联人慢慢把心放下甚至几乎就把这事忘了的时候,突然“飞机飞弹”又从天而降,而且这一回一来就是三枚。

    这三枚飞弹除了一枚在途中发生故障掉落外,其它两枚还是十分精准的命中了霍尔姆西岸。

    一枚命中了一排民房,结果将整排民房都炸塌……不过这或许是因为这排民房之前已经被轰炸过,否则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威力。

    另一枚则击中了墓地,将墓地里的一块块墓碑全都炸碎、翻出来或者是炸歪,顺便还留下了一个几米深的大坑。

    至于那枚出了故障V1,它被确认在落地不久就爆炸了……出于保密原因,德国人在V1上安装了几重爆炸引信以确保它能在任何情况下爆炸,事实证明这些引信也是成功的,因为几乎所有发射出去的V1都正常爆炸。

    那模样把苏军士兵都吓坏了……士兵最担心的就是碰到这种事,在战场上碰到敌方一种威力巨大的装备而他们却无法反制。

    这会让士兵们觉得自己是在打一场完全没有胜利希望的战斗,甚至他们还会由此联想到整个国家是否也会在这种装备下崩溃。

    于是消极、懈怠、恐惧,各种负面情绪就有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也得到相关的消息。

    克鲁格第一时间就给康拉德打了个电话:“上校,我听说你们在霍尔姆使用了一款新型装备?”

    “是的!”康拉德回答。

    “我想知道……这款新装备是否可以用到其它方向上?”克鲁格说:“你知道的,我们北方集团军群还未完全脱困!”

    “元帅阁下!”康拉德回答:“事关机密我不能说太多,请原谅!”

    然后康拉德就把电话给挂上了。

    秦川一脸疑惑的望着康拉德。

    “怎么了?”康拉德问。

    “为什么不答应克鲁格元帅的要求?”秦川问。

    “不为什么!”康拉德回答:“我就是想让他明白,他把你以及你的部队丢在霍尔姆是件多么愚蠢的事!”

    “好吧!”秦川翻了翻白眼:“就是为了这个!”

    “对,就是为了这个!”康拉德说:“谁都知道得罪我是没什么好下场的,就算是元帅也不例外!”

    顿了下,康拉德又补充了一句:“现在,如果这家伙不是太笨的话,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五百一十五章 里应外合() 
    克鲁格元帅果然知道该怎么做了,中央集团军对霍尔姆的增援和补给很快就成级数增加。

    正如康拉德说的,部队最得罪不起的就是这些军工人员,这不只是说眼前对V1导弹的需求,其它时候只要这些高级军工人员随便找些借口,比如装备还不成熟之类的,就有可能影响整支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后来秦川才知道,其实康拉德这么做不仅仅只是为报仇。

    正如之前所说的,无线电制导的V1导弹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很容易遭到干扰。

    虽然这在苏联战场上风险较小,因为苏联的电子设备十分落后。但如果使用过于频繁还是难免会露出马脚。

    所以V1的正确使用方式应该是像秦川所说的那样,把无线电制导V1与完全没有制导的V1混在一起使用,这样既能迷惑敌人又能命中目标。

    一旦让敌人发现其中的端倪而使用无线电干扰,那么V1的命中率就会成级数的下降最终沦为一种无差别轰炸的装备了。

    但不管怎么样,这会儿还是把苏军给吓住了。

    普卡耶夫在指挥部里走来走去,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又站了起来。

    “普卡耶夫同志!”马特维奇建议道:“突击第三集团军还需要您的指挥,霍尔姆就交给我吧,我不会让那些德国人从我的眼皮底下逃走的!”

    如果是在其它时候,就算给马特维奇一百个胆也不敢对普卡耶夫说这句话。

    但是现在,普卡耶夫却很受用。

    因为此时的霍尔姆已成了是非之地,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有一枚“飞机飞弹”飞过来然后轰的一声,将自己连同建筑一起砸在里头。

    所以,马特维奇这话其实是让普卡耶夫带着荣誉撤退的另一种说法。

    普卡耶夫考虑了一会儿,就摇头说道:“不,马特维奇同志,如果我离开这里,这场战役我们就输了!”

    马特维奇理解普卡耶夫这话的意思,德国人的新式装备已经让苏军人心惶惶了,如果这时普卡耶夫再离开这里……那也就是告诉所有人一个信息:苏联拿“飞机飞弹”毫无办法,身为大将的普卡耶夫独自逃命去了。

    接下来的事就不用多说了,马特维奇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控制得住这些士兵,就算能控制得住也无法带着他们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普卡耶夫接着又补充道:“气温一直在升高,天气变暖和了,有些地方冰雪已经开始融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马特维奇当然知道,冰雪融化意味着霍尔姆周边很快就会变成沼泽,意味着洛瓦季河不再是冰面,意味着霍尔姆到处都是一片泥泞……这些都会使苏军的进攻变得难上加难。

    “你有想过我们或许是受骗了吗?”普卡耶夫问。

    “什么?”马特维奇不明白这话的意思:“你指的是哪方面,普卡耶夫同志?”

    “刺杀成功的事!”普卡耶夫回答:“或许我们并没有成功,他们只是想拖延时间,让我们以为胜利在望……”

    马特维奇默默的点了点头,这段时间他已经隐隐感觉到这一点了,因为德军的士气一点都不见低落反而依旧高涨,另一方面,则是德国的报纸、新闻完全没有‘传奇上士’牺牲的消息……这是不合常理的,因为在前线士兵知情的情况下就没必要对后方隐瞒了。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行刺没有成功,“传奇上士”还在霍尔姆,说不定正在嘲笑着他们这些苏联军官在“飞机飞弹”的威摄下瑟瑟发抖。

    “这个狡猾的法西斯!”普卡耶夫一拳打在桌面上,旁边的杯子都因为震动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