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27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27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维尔纳神秘的摇了摇头:“不过它像费雯丽一样甜!”

    说着就把右手从箱子里拿了出来在众人面前摊开,一大把巧克力出现在众人面前,其中还有几块因为汽车的摇晃而从维尔纳手掌间隙掉到车厢底板上。

    士兵们不由发出一阵欢呼,疯了一般的就到维尔纳手里哄抢着,维尔纳干脆将箱子搬到了汽车中央打了开来……上帝,满满一箱的巧克力,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秦川抓了一把,迫不及待的取了一个撕开包装塞入嘴里,霎时一股久违的甜香就直入肺腑,其中还夹杂着一丝咖啡的苦涩,使人瞬间就恢复了些力气。

    “我们应该把它藏起来!”有人建议。

    “好主意!”维尔纳说着就抓了两把塞进背包里,然后把箱子重新盖上再将其放回原处。

    此后,这箱巧克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成为士兵们的心理上的一种寄托,因为它已经成为这荒凉的沙漠里进行着枯燥无味且危机重重的战斗中,唯一能让人感到美好的事了。

    车队一路往东行驶,时不时的会看到几辆英军汽车被控制在路边……不用想,这些车原本是开往图格拉的,只是英军没有发现对面开来的是敌人的“斗牛士”,于是毫无防备的迎了上来,等他们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

    德军对他们的处置很简单……就像之前一样,解除他们的一切武装和物资,甚至就连水和食物都不留,然后把他们赶到沙漠中去……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不过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这些英军不笨,就知道应该留在公路旁等待其它英军的到来。

    有汽车代步速度就快得多了,一个多小时后就到达距离图格拉六十七公里的卢卡达伊。

    这一次比占领图格拉更夸张……车队直接开进城内然后沿路跳下一堆堆的德军士兵将目瞪口呆的英军士兵给控制住。

    这显然是斯莱因上校实行严格通信管制起了作用。

    所谓的通信管制,指的不仅是德军没有使用电台,还将所有能找到的英军电台都砸毁。另外,侦察兵一边前进一边将所有能看到的电话线剪断……再加上从天亮到现在不过两个多小时,所以卢卡达伊的英军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警告。

    德军在卢卡达伊缴获的汽车就只有十几辆,毕竟卢卡达伊只是个中转站,不像图格尔那样有大量的运输队滞留,不过在这里德军还是发现了一个与之前几个据点相似的仓库,里头存着汽油等补给。

    后来秦川才知道,英军管这些据点为盒子,意思就是装着“礼物”的箱子……真是很形像的比喻,因为补给对于军队来说就是最需要的“礼物”。

    直到这时斯莱因上校才让通讯兵开机与指挥部取得联系。

    接着就接到隆美尔愤怒的电文:“上校,我刚刚得到英国人攻占腾格腾尔的消息,你是被英国人赶到沙漠里了吗?我原本希望你们能在腾格腾尔驻守三天,这样我们就能彻底击溃英军主力,但显然我对你的期望过高了,一天还没到你们就被英国人打败了,而同样是打败你们的英军,却在主力部队面前溃不成军,你应该感到耻辱……”

    “将军!”斯莱因上校回电:“我们刚刚占领了卢卡达伊!”

    隆美尔显然并不知道卢卡达伊这小城镇代表什么,他想也不想就回电道:“哦,是吗?这么说我还要嘉奖你了?重点是腾格腾尔,腾格腾尔,上校,你丢了一个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却以攻占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村子在我面前炫耀?!”

    这就是隆美尔的性格,为人尖酸刻薄而且毫不留情面。

    “将军!”斯莱因上校因为有足够的自信,所以并没有将隆美尔这些话放在心上,他回答:“卢卡达伊可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村子,它距离托布鲁克只有两小时的路程!”

    “什么?你说什么?”隆美尔问:“你说的是托布鲁克港吗?”

    隆美尔也许不知道卢卡达伊,但对托布鲁克却是耳熟能详,因为托布鲁克港是他反攻计划里的终极目标之一……就像之前所说的,沙漠作战补给和援军相当一部份是靠海运,托布鲁克港位于利比亚与埃及的边境,它不只是一个良好的深水港及一个要塞,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完美的进攻埃及的跳板。

第五十四章 英军步枪() 
“是的,将军!”斯莱因上校回答:“我们距离托布鲁克八十公里,顺利的话,两小时后我们就可以对它发起进攻了!”

    隆美尔那边沉默了好一会儿,斯莱因上校猜测隆美尔是在地图上查找卢卡达伊的位置并与参谋讨论相关问题。

    大约过了十分钟,隆美尔才回电:“上校,你们是否途经图格拉?”

    “是的,将军!”斯莱因上校回答:“我们顺便占领了它并把它的仓库炸了,对腾格腾尔也是如此,而且我们也将对卢卡达伊的仓库这么做!”

    “干得好,上校!”隆美尔回答:“请你原谅我刚才过激的言辞,你们取得的胜利完全超出我的想像之外了!”

    “我能理解,将军!”斯莱因上校脸上露出一丝满足的笑意:“那么……将军,你是希望我返回去夺回腾格腾尔,还是继续向前进攻托布鲁克?”

    “当然是进攻托布鲁克!”隆美尔回答:“上帝,如果你们能攻下托布鲁克并守住它,英国人就完蛋了,我们将彻底的把他们赶出利比亚!”

    斯莱因上校收到电报时得意的朝副官扬了扬,似乎是在说一切早在他预料之中。

    接着隆美尔又回电道:“不过你们要加快速度,上校,英国人已经攻陷了腾格腾尔,现在,他们肯定知道那是一座空城,不久后就会知道你们在朝托布鲁克前进,他们会尽一切可能拦截你们并在托布鲁克布置防御的,你们要在他们准备好之前赶到并发起进攻,否则,取得胜利将会十分困难!”

    斯莱因上校的脸色不由变了变,他知道隆美尔说的有道理,之前之所以会如此顺利,很大一部份原因是英军没来得及做出反应。

    可是现在,如果英国人知道他们下一个目标是托布鲁克……那一切都不一样了。

    于是斯莱因上校当即下令:“马上出发,目标托布鲁克!”

    这一回,士兵们就没有之前那么幸运可以睡上一觉了,事实上这时就算有的睡也睡不着,因为此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车厢内的温度已经达到五十多度,热得就像在烤箱一样。

    “拿着这些步枪!”库恩打开刚刚搬上车厢的几个箱子,并将里头的几把“恩菲尔德”步枪分给了士兵们。

    “我们要用英国人的步枪作战?”维尔纳脸上有些担忧。

    用敌人的步枪作战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全军都用敌人的步枪作战,毫无疑问的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毕竟士兵们对敌人的步枪不熟悉,更重要的是不熟悉敌人步枪、冲锋枪、机枪等装备之间的火力搭配……这些是按射程和火力搭配好的体系。

    “这只是以防万一!”库恩回答:“我们得不到任何支援也无法得到补给……但我们的汽车上却装着成箱成箱的英式弹药和武器,万一子弹打光了就不得不用英国人的武器,你们要做的就是熟悉下怎么使用它们!”

    几把“恩菲尔德”步枪在士兵们手里传来传去,学会使用它并不困难,因为它与K98K一样都是拉栓式步枪,士兵们只要摆弄下就知道如何操作了。

    问题就是……已经习惯K98K的精度和射速,没有经过必要的训练拿着“恩菲尔德”这么摆弄几下就拿上战场是不可能得心应手的,尤其战场还不会给你多少适应的时间,许多人只怕在学会之前就已经成为尸体了。

    当秦川接过步枪的时候,面包师就对库恩说道:“长官,我认为我们应该把子弹省下来留给弗里克!”

    “我同意!”很快就有人接嘴道:“子弹在弗里克手里更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我也同意!”另一个人回答:“我宁愿从现在起就使用‘恩菲尔德’,把省下的弹药留给弗里克,我相信弗里克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掩护!”

    听着这些话秦川心里莫名的一阵感动,虽然他知道士兵们会说这些话有一部份原因是从他们自身的利益着想……就像他们说的,把子弹留给秦川可以在战场上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掩护。

    但是,这同时也是秦川的一种认可、一种信任,甚至可以说是把生命交到秦川手里。

    正在士兵们讨论的时候,空中又响起了“隆隆”的飞机马达声。

    士兵们不由收住话抬头向上望,虽然他们根本就无法望穿汽车的铁制车顶(注:“斗牛士”汽车后车厢带有车顶)。

    维尔纳小声的问着秦川:“需要再传话吗?”

    秦川知道维尔纳这话的意思,所谓的传话就像上回一样让车队保持速度不要开枪伪装成英军的车队。

    但是……

    秦川微微摇了摇头,回答:“他们发现我们了!”

    秦川这话立时就换来了士兵们惊恐的眼神。

    面包师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它一直在我们上空盘旋,显然是在跟踪我们并实时向指挥部报告!也就是说……他们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正在飞来的路上!”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阿尔佛雷多惊慌的问。

    这时士兵们才发现阿尔佛雷多的存在,在此之前他一直蜷缩在汽车的角落里,不说话也不参战,就像一瘫烂泥,士兵们暗里都称他为“意大利乞丐”。

    “没有办法!”秦川回答:“只有加快速度,做好下车的准备!”

    沙漠里的车队如果被敌人飞机发现并跟踪,那就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一目了然,怎么跑都跑不掉。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英军分配到这个方向的空中力量不会太多,或者车队可以在危险来临之前多赶些路了。

    斯莱因上校显然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全速前进”的命令很快就一声声的传了下来。

    司机们将油门一脚踩到底,汽车在公路上以每小时一百多码的速度狂飙,车内的士兵们个个神情紧张,时不时的从后车厢冒出头去望向天空。

    终于,只听有人大喊一声:“飞机,英国人的飞机,它们来了!”

第五十五章 伤员() 
“散开,下车!”命令马上就传达了下来。

    但这个命令其实是很难执行的。

    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命令语意不清,“散开”是让汽车散开还是让士兵散开呢?如果是让士兵散开的话,士兵还在高速行驶的车上,怎么散开?同时如果汽车没有停下来,士兵又怎么下车?

    战时十分忌讳这种模棱两可的命令,因为它会让士兵们无所适从,不过这似乎也不能怪下达命令的军官……留给军官的反应时间太少了,军官无法准确的传达命令的精神。

    好在秦川这部车的司机够机灵,他猛的一打方向盘就把汽车驶出了公路,在沙漠里行驶了一段距离后一踩刹车就把车停了下来。

    士兵们哪里还会不知道该怎么做,纷纷抱着武器和背包用最快的速度跳下车分散开来。

    事实证明司机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英军飞行员不可能会紧盯着地面的某辆汽车,他们总是希望用尽可能少的子弹、炸弹击毁尽可能多的目标,所以他们总会把子弹、炸弹往汽车扎堆的区域丢,这跟炮弹的覆盖式轰炸有所不同,所以驾驶汽车脱离群体肯定是正确的。

    秦川刚在沙地里趴倒,空中就传来了一片炸弹特有的呼啸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踵而来,这就像是地狱深渊的大门就此打开,到处飞舞着弹片和金属碎块,硝烟和灰尘呛得人呼吸困难。

    爆炸一轮紧过一轮,中间还夹杂着战机俯冲下来的呼啸声以及机枪开火时的“哗哗”声,秦川甚至都能清晰的分辩这些子弹有没有击中目标……子弹打在沙土里就会发出特有的“扑扑”声,而击中目标就会变成一阵金属碰撞的爆豆声。

    这时候,真的需要最大程度的自制力,因为你脑海里总是会想着被子弹或炸弹击中时的惨状,于是总是想爬起来跑向一个安全的地方……但理智却一次又一次的告诉秦川,这里没有一处是安全的,你能做的就只有趴在地上等着命运的安排。

    阿尔佛雷多就没能忍住,他突然从藏身处跳了起来然后歇斯底里的一边大叫一边举起手枪“砰砰砰”朝天扣动扳机……阿尔佛雷多这么做实际上只是在渲泻他心里恐惧,因为谁都知道手枪无法打中飞机,就算打中了以手枪的穿透力也只是给飞机挠痒。

    秦川没有多想,一跃而起就将阿尔佛雷多扑回了地面,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