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274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274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不是秦川疯了,而是他十分确定这种坦克在战场上能发挥令人刮目相看的作用这两款装备发明之初都不被人看好:

    “鸭子”两栖登陆船发明之初就因为看起来实在不像一款严谨的军用装备于是遭到军方的拒绝,因为一次偶然的救人事故才发现这种装备的实用性,接着它就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唐老鸭”,其备受质疑的原因就像康拉德所说的那样安全性太差,甚至当“唐老鸭”行驶在海里时,两辆相撞都能使其失去平衡继尔进水最终沉默要知道美国佬用的可是“谢尔曼”坦克来改装的。

    但问题是,在登陆战中想要把坦克弄上敌人所在的岸上是十分困难的,除非登陆部队占领了港口缴获了港口的设备然后再把坦克吊上岸去然而,如果真能做到这样,差不多就不需要坦克了。

    而“唐老鸭”却可以不需要用借助任何设备,直接开上岸去,而且一上岸马上就可以投入战斗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和掩护。

    当然,因为其安全性差的原因,一般是不会把它用于抢滩登陆的。

    “鸭子”登陆车几天后就生产出来了,毕竟造船厂里设备齐全而且船体都有现成的。

    对于这款装备康拉德倒是十分满意,在试运行了几小时后,康拉德说道:“它可以搭载20人左右,事实上它的载重c能力远远不只20人,其最大载重量6。5吨,所以我们可以放心的用来搭载105mm口径的榴弹炮及其所需的炮弹,当然,吉普车也不是问题!”

    (注:德制105mm口径榴弹炮全重1525公斤)

    “它的速度是多少?”曼施泰因问。

    “陆上时速80公里,水上时速10公里!”康拉德回答:“满油分别可以行驶354公里和80公里!不过你们在使用它登陆前必须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沙滩的沙子过于松软会使其搁浅,这时候应该尽量少装一些东西而且要让轮胎保持低压!”

    “很好!”曼施泰因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冷静,但语气中却透着激动和兴奋:“这正是我要的,这正是我想要的简直完美!”

    康拉德多此一问的望着曼施泰因:“那么,我们可以批量生产了?”

    “当然!”曼施泰因回答:“马上,召集足够多的工人,分成几批日夜不停的生产!”

    接着曼施泰因就握着秦川的手,说道:“上尉,你解决了我们一个大难题,现在是该为你说的战斗计划做准备的时候了!”

    曼施泰因说的没错,作战不仅仅只是需要装备和人,还需要详细的情报,比如高加索地区黑海沿岸哪些地方适合登陆哪些地方不适合登陆,登陆之后可以沿着哪条公路前进进攻哪些地方等等。

    不过这些似乎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德军有勃兰登堡部队。

    显然,曼施泰因会提前把那支传说中的特种部队用到高加索地区的。

第五百七十三章 命令() 
    侦察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装备的生产进度很快,第一步兵团也展开了相关训练

    这个使用两栖登陆船实施跳跃式进攻的任务当然得由第一步兵团来担任,原因就像曼施泰因对秦川和斯莱因上校说的:“我认为实施登陆作战和突袭作战的部队最重要的火力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少的人压制住敌人的滩头火力或是占有优势兵力的敌人!”

    对此秦川没有疑异,因为这说的的确是事实。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说了,曼施泰因望着秦川说道:“这一点只有mp43可以做到,而我们的部队里应该说整个德国,换装mp43的就只有第一步兵团!”

    “是,将军!”斯莱因上校瞄了秦川一眼后,就挺身回答:“我接受这个任务!”

    走出指挥部后,斯莱因上校一边摘下白手套一边说道:“我现在有些怀疑,我们装备mp43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秦川有些无奈的回答:“它可能会害死我们!”

    “说得很对!”斯莱因上校转头望向秦川:“所以,上尉,作为应该对这一切负责的人,你有义务保证我们的安全,明白了吗?”

    秦川不由愕然,要知道这是战场,秦川怎么可能保证别人的安全。

    “你可以的!”斯莱因上校似乎看懂了秦川的心思,他拍了拍秦川的肩膀,笑道:“因为你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我们都知道这个!”

    斯莱因上校说的似乎是正确的,只不过有秦川想说他是被迫的,他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命。

    这一回同样也是,为了能够在将来的战斗中生存下来,第一步兵团早早的就展开了训练。

    训练在塞瓦斯托波尔展开,因为两栖登陆船还在生产中,所以他们只能用渔船替代。

    当然,游泳也是必训的科目之一,只不过游泳并不困难,重点是先练习怎么在水里按节奏一沉一浮的呼吸,然后就是体力和动作的问题,用一、两天的时间训练也就会了。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但却因为一个事故横生枝节。

    这天,曼施泰因把斯莱因上校和秦川叫到了办公室。

    两人在曼施泰因面前挺身敬礼后就发现曼施泰因表情有些不对,事实上可以说是沮丧。

    “先生们!”沉默了一会儿,曼施泰因就对两人说道:“我想,我们的计划无法实施了!”

    “为什么?”斯莱因上校和秦川不由面面相觑。

    曼施泰因没有说话,板着脸给两人递上了一份文件。

    两人接过文件看了一会儿,但还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文件上说的是第二十三装甲师(隶属格奥尔格。施图梅特将军指挥的第四十装甲军)作战处长乘坐的“鹳”式飞机在苏德前沿阵地之间被击落。

    这算不上什么大事,前线军官的伤亡时时都有。

    曼施泰因似乎看穿了两人的心思,他解释道:“是的,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但问题是这个作战处长随身带着两份有关我军防线兵力部署的文件,这些文件可能落入敌人手里了!”

    秦川不由恍然大悟,现在这可以算是一件大事了,只不过他还是不明白这与他们的计划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计划也在其中?”秦川问。

    “不,当然不!”曼施泰因回答:“我们的计划我甚至都没有上报,我希望在我们准备好时再向上级报批,但现在看来没有这个必要了!”

    “为什么?”斯莱因上校问。

    “元首召回了施图梅特将军并把他送上了军事法庭!”曼施泰因解释道:“更严重的还是,他认为这次泄漏全线的军事机密,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知道太多施图梅特将军知道了太多与自己作战任务无关的事!”

    顿了下,曼施泰因又接着说道:“所以,元首下了一道命令:任何一个军官只能了解为实施其具体任务非知道不可的情况,除此以外,不应再知道更多的情况。谁违反这一原则,就将受到严厉的处罚。也就是说,根据这条命令,我就只能知道与刻赤半岛有关的情报,其它所有的一切我都不能过问!”

    于是斯莱因和秦川就明白了,曼施泰因失去了获知高加索地区情报的权力,而如果无法得到这些情报乃至其它德军的支持,计划当然无法实施。

    这是希特勒下达的众多错误之一。

    它可以用“因噎废食”来形容因为情报的泄漏就以为是军官了解了太多不必要的情报造成的,认为一线军官只要不了解太多的情报,于是也就不会也无法泄漏太多的情报。

    希特勒没想到的是,这么做的结果会让一个集团军乃至一个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受到不必要的束缚,他的视野会变得狭窄,他的判断也会发生疑问。

    按照这一新的规定,即使在他自己的作战区,他也照例不应对前线的整个局势发生丝毫兴趣,更不用说是其他战线的局势或国内的局势了!

    而德国军队相比起苏联军队甚至英、美军队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他们的指挥能力、军事素质以及在战场上纵观全局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来灵活的指挥部队。

    希特勒这道命令无疑严重的束缚了这一点,甚至一次又一次的在不了解前线战局的情况下直接指挥、调动前线部队斯大林格勒战役就出现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明明可以拿下斯大林格勒却硬生生的将部队调走给苏军更多的增援和准备时间;再比如同时攻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就是个严重的战略性错误,两者选其一都能达到控制苏联石油限制其工业能力的目的,但两者都选而且还同时选就是重复的、不必要的,纯粹是分散兵力给自己找麻烦的愚蠢行为。

    这也是德军在此之后接连遭受重大挫折并最终走向崩溃的原因之一。

    但就算秦川知道这些又能怎么样呢?要知道他是希特勒,难道秦川还能跑到他面前去指责他这么做不对?!

第五百七十四章 反攻() 
    “将军!”秦川说道:“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只想说,元首阁下最终希望的还是获取胜利,如果我们能获得胜利,那么”

    “我知道!”曼施泰因打断了秦川的话:“就像隆美尔在非洲做的那样是吗?可我不是他,上尉!”

    秦川不由无言以对,他已经尽力不提隆美尔了。

    因为他知道,虽然曼施泰因与隆美尔两人被并称德军三大名将,但名将与名将之间不管怎么样都会有些竞争关系的,更何况隆美尔出身草根而曼施泰因出身贵族,他们之间有一道天然的隔阂。

    良久,曼施泰因才说道:“执行元首的命令吧,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刻赤半岛的战役,如果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的话”

    “是的,将军!”秦川说。

    “什么?”

    “关于刻赤半岛建设性的建议!”

    曼施泰因没说话,用眼神示意秦川继续说下去。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在刻赤半岛用到两栖登陆车和两栖登陆坦克!”秦川说:“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生产它们,同时相关训练也不能停!”

    曼施泰因想了想,就点头回答道:“请求准许,还有其它事吗?”

    “没有了,将军!”秦川回答。

    走出指挥部后,斯莱因上校不无遗憾的问道:“既然那是元首的命令,你还对这个计划抱有希望吗?”

    “当然!”秦川回答:“为什么不呢?我相信将军会改变主意的!”

    “不要太自信,上尉!”斯莱因上校摇了摇头。

    “这不是自信,上校!”秦川回答:“曼施泰因将军是个军人,如果有一个唾手可得的胜利就在面前,甚至可以成就不世功名让德军扭转整个不利局势,你说他会改变主意吗?”

    说着秦川就戴上军帽与斯莱因上校一起坐上了吉普车。

    秦川相信,曼施泰因现在犹豫不决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要服从命令忠于元首,但是关键时刻是忠于元首还是忠于德国,曼施泰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晚,秦川和士兵们窝在民房里睡觉塞瓦斯托波尔的苏联百姓在其被围困时就被苏联用运输船转移了,所以城里有许多空房,德军士兵可以任意挑选舒适的房子做为自己宿舍,只不过因为还有第11集团军的部队在这里驻扎,所以比较拥挤。

    海边的房子尤其是这几天还下着小雨,任何地方都是潮湿的,被子、衣服等似乎永远也不会干,而且因为盐分较高还粘乎乎的总让人感到不适。

    不过对于这些战士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因为在北非作战时他们也常碰到类似这样的问题。

    这时,东方突然响起了一阵猛烈的炮声,一阵接着一阵好久都没停。

    被吵醒的士兵们一个接着一个的坐起身来这时的他们已经淡定多了,包括秦川也是,这一方面是因为这对第一步兵团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另一方面是他们知道自己身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内,打也不会打到这里。

    阿尔佛雷多划燃了一根烟,狠狠的吸了一口吐出烟雾时说道:“苏联人发起进攻了,这让人有些意外!”

    有经验的士兵听声音就能判断出是哪边打的炮,阿尔佛雷多显然是其中之一。

    维尔纳抬起头来往炮声的方向看了看,接着又埋头倒回被窝里,说道:“我劝你们还是抓紧时间再睡几分钟,说不定下一刻就会被拉上战壕了!”

    “这一回我们应该不用上战场了吧!”面包师望着秦川说道:“我们有其它任何要执行不是?”

    秦川知道面包师说的意思,如果第一步兵团是受训使用新装备进行突袭的,那么正面战场就不应该再让第一步兵团上了。

    “我不知道!”秦川回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