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288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288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德军侦察兵就只能放弃了……因为他们无法搞清楚连苏军士兵都没弄清楚的东西。

    这当然又为德军军官增加了些笑料。

    “也就是说!”曼施泰因指着地图说:“他们四个师的部队拥挤在防线至新罗西斯克三公里的范围内,而且他们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我们来了!”

    这似乎有些很难理解,因为此时的德军有一百多辆坦克,它们在行军路上的动静可不小,只要随便在索廖内与新罗西斯克之间安排几队侦察兵就能发现德军。

    但苏军就是没有做这个工作,因为他们得到的命令是朝索廖内发起进攻,他们一点都没想到德国人会发起反攻。

    “歼灭这些部队!”曼施泰因最后说道:“我说的是歼灭而不是击败,因为如果仅仅只是击败他们……他们会逃回外高加索地区成为我们新的麻烦!”

第六百零一章 穿插() 
    要击败比较容易,要歼灭就困难得多,因为这要阻止苏军逃走。

    但这对德军来说却并不算什么大问题,因为他们手里有五百艘两栖登陆船……

    苏联人早该从德军登陆刻赤海峡时就吸引教训,知道海水已阻止不了德军,但他们只是想当然的以为这种两栖登陆船是德军用来横渡刻赤海峡的,在其它战场就不会有什么人作用。

    于是,第一步兵团在距离苏军防线还有两公里的时候就开着两栖登陆船再次回到海里,船上满载着弹药。

    与船队一起下水的还有二十辆“四”号坦克,只不过这些坦克不一会儿就被船队远远的抛在了后头……两栖坦克的水下速度与两栖登陆船相差太多了,它只能作为第二梯队。

    然后,为了不让苏军发现海里两栖登船马达的声音,正面的德军就展开了进攻。

    先是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照亮了防线上苏军惊慌失措的脸,随后就是一片片炮弹在呼啸声中朝苏军阵地砸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炮弹大多都是德军在索廖内缴获的。

    对于这些炮弹,曼施泰因的命令是:“不要担心它们不够用,因为前面还会有更多!”

    曼施泰因这话说得没错,高加索地区尤其是外高加索地区,不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还一度被认为是苏联最安全的地方。

    说它“最安全”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德军通往外高加索就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从海路,也就是经地中海进入爱琴海过黑海海峡到达黑海。

    可这条路显然是不通的,因为地中海有英、美强大的海军在那构成了一道铜墙铁壁,何况苏联在黑海还有一只舰队。

    另一条就是陆路,从顿河经北高加索跨过高加索山脉到达外高加索。

    历史上德军进攻外高加索走的就是这条路,为此希特勒还专门训练了几个山地师用于夺取高加索山脉。

    问题就是苏军同样也训练有山地师,而且这些山地师大多都是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高加索人。

    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海鸥低速战机在高加索地区空战的优势,使擅长闪电战的德军在这里寸步难行最终以失败告终。

    考虑到这些因素,苏军就将一部份工业搬迁到外高加索。

    这种做法应该说是正确的,因为一旦德军进攻高加索地区,驻守在这里高加索方面军就很难得到来自北方的补给,而英、美的炮弹、子弹及装备都有苏军不同,所以虽然能从英、美得到补给也很可能会出现补给困难的局面。

    因此,外高加索就必须能生产炮弹、子弹、枪械、火炮,甚至是坦克以实现自给自足。

    一个天然屏障加上能够自给自足的工业,再加上外高加索气候温暖、物产丰富,还有几乎用不完的石油,于是外高加索就算是被封锁几年都不会有问题,反而会越打越强,这里的工业甚至还成为苏军反攻时的重要供给基地……这也是史上德军在高加索折戟的原因之一。

    (注:高加索山脉挡住了来自北面西伯利亚的寒流,又聚集了从南面黑海吹来的温暖的海风,所以气候十分温暖,最低气温不低于5度)

    只是谁也没想到,秦川却想到了另一条路:越过刻赤海峡高加索山脉侧翼登陆。

    于是,摆在德军面前的,就是一个又一个补给仓库甚至是兵工厂,炮弹这种东西当然就不需要省着用了。

    炮弹的爆炸声第一时间就惊动了驻扎在新罗西斯克的集团军指挥部。

    苏第43集团军司令谢尔加茨科夫少将一咕碌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咒骂了一声后就匆匆忙忙的披上了刚脱下不久的军装,一边扣着钮扣一边打开房门走进大厅的指挥部,问着正忙着打电话的参谋:“怎么回事?”

    “谢尔加茨科夫同志!”参谋神色慌张的向少将报告:“我们遭到德国人的进攻!”

    “他们有多少人?”谢尔加茨科夫少将问。

    “还不知道!”参谋回答:“不过我们看到很多坦克,炮火也很猛烈!”

    谢尔加茨科夫少将看了看地图,然后就下令道:“命令炮兵还击,把他们的炮火压制住!”

    “是!”参谋应了声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谢尔加茨科夫同志!”这时政委齐加谢夫也走进了指挥部:“是德国人?”

    “是的!”谢尔加茨科夫少将指着地图回答道:“我想,德国人是担心被我们包围在索廖内,为了争取更多的作战空间,所以抢先一步对我们发起进攻!”

    齐加谢夫点点头表示赞同,因为新罗西斯克这地方是山口,虽然是防御重地但同时也是德国人拦截的好地方……正面只有几公里宽,苏军几个师的兵力在这里无法充分展开。

    “所以!”齐加谢夫说:“德国人可能只是虚张声势,他们投入到我们这个方向的兵力也不会太多?”

    “是的!”谢尔加茨科夫回答:“因为他们除了拦截我们外,还要驻守索廖内,另外至少还要分出一支部队迎战北高加索方面的军的两个师!”

    布琼尼在斯大林的命令下,只能派出两个师的配合外高加索集团军的进攻。

    “所以!”谢尔加茨科夫继续说道:“我们不急于一时,今晚做好准备,等到天亮再对德国人发起反攻!那时我们就会让他们后悔踏上我们的土地!”

    齐加谢夫对此没有意见,因为他也知道苏军不擅长打夜战……缺乏训练的部队似乎都不适合打夜战。

    只是齐加谢夫和谢尔加茨科夫两人没想到的是,德国人根本就不像他们想的那样仅仅只是拦住他们,而是要把他们这四个师一口气歼灭。

    不过这似乎也不怪他们,谁又会想到德军不过两个师的兵力,却会想一口气击败四个师的苏军呢?

    在刻赤半岛的战斗之前,只怕连德军自己都不敢有这想法,但在那之后……德军从上到下都不怀疑自己有这能力了。

第六百零二章 新罗西斯克() 
    在炮声掩护下,一艘艘两栖登陆艇在黑暗中缓缓的开向新罗西斯克港。

    此时的新罗西斯克港显得十分萧条,原因是德军在占据了索廖内机场后,德国空军就可以在索廖内机场起降并轰炸七十公里外的新罗西斯克港,其中甚至还有德军刚刚缴获的海鸥战机……德军BF和FW战机夺取制空机,仆从国飞行员驾驶的海鸥战机就可以到这来练练手。

    这使苏黑海舰队以及大小船只不得不后撤至位于外高加索腹地的波季港。

    黑海舰队在这场战役中其实挺尴尬的。

    地面部队需要舰队支援,甚至刻赤海峡还需要黑海舰队封锁,但苏军又没有制空权……舰队为了不挨炸,只能上来又撤走,再上来又撤走,来来回回不知道跑了多少回。

    就像现在,它又一次被德空军逼走,诺大的港口只有几艘渔船随意的停泊在海边随着海水轻轻摇晃。

    几发炮弹带着啸声飞进了新罗西斯克城内,爆炸瞬间就带起了一片惊叫声和哭喊声。

    那是德军炮兵在与船队协同:船队大慨走到哪里炮火就打到哪里,这在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的同时也是在遮盖船队前进的声音。

    斯莱因上校一挥手,德军士兵就将两栖登陆船开上了岸,接着士兵们一群群的从船上跳下来端着枪朝城内冲去……

    在港口处忙碌的几个苏联渔民看到经过面前的一个个黑影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或者也可以说是吓傻了,愣愣的看着这一幕,直到一队巡逻的苏军士兵在枪声中被摞倒时,他们才慌忙在地上趴下。

    几个德军士兵在经过时用手电照了照他们,大声命令:“趴着别动就没事!”然后就走开了。

    当然,德军士兵喊的话那些苏联百姓是听不懂的,但他们却依稀能明白那意思,于是趴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惊叫声很快就接二连三的响了起来。

    百姓被炮声惊醒纷纷跑出房外,他们并不担心德国人会打到这,因为不久前他们才送走了一队又一队昂首挺胸的苏军士兵上前线,他们知道数万苏军就在城西,还知道苏军集团军指挥部就设在新罗西斯克……所以,这里是安全的,德国人如果要到这里必须从数万苏联士兵的尸体上跨过,而这又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因所有人都知道,苏联军队要比德军强大得多……苏军的到来是要把这些德国人从高加索赶出去的。

    所以,百姓在此之前无一例外都在讨论着德国人会怎样在索廖内被包围,然后能坚守几天。

    但是……

    这话才刚说完不久,他们很快就被炮弹从梦中惊醒了。

    更糟糕的还是,一回头就看到一队队德军从港口方向冲了进来。

    这巨大的反差让百姓们震惊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但现实摆在面前他们又不得不信,只能慌慌张张的举手或是逃回自己的房里瑟瑟发抖。

    秦川带着部队涌进了新罗西斯克城,不管走到哪里,他们就会分出几个人来进入民房搜索。

    这也是秦川选择直接进攻新罗西斯克城的原因之一……德军闪电战怕的不是战壕也不是苏军,怕的是在城内的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就是依靠城市的废墟活活将德军拖死。

    当然,此时的德军就没有这样的担心了,因为苏军在新罗西斯克城里根本就没有防御,德军一路推进到城市中心也只碰到几队在港口看管仓库的部队。

    接着,在城北的一幢三层别墅里终于遭遇到了一点像样的抵抗。

    秦川用望远镜观察了下战局,就对身边的埃伯哈德说道:“我们可能误打误撞碰到大鱼了!”

    “为什么?”埃伯哈德问。

    “这队苏联人的火力很猛!”秦川说:“而且他们的枪法也很准,这说明这支部队训练有素……这在苏联军队里并不常见,他们很可能是某个军官的警卫部队!”

    埃伯哈德不由“哦”了一声,有这样规模和素质的警卫部队当然级别不会低。

    “包围他们不要进攻!”秦川下令。

    秦川不担心大鱼会跑掉,所以不值得为了他们付出太多的伤亡,只要等后续两栖坦克一登陆……这些军官就是瓮中之鳖了。

    秦川猜的没错,这幢独立的带着花园护栏的别墅正是第43集团军的指挥部,集团军司令谢尔加茨科夫和政委齐加谢夫正在这幢别墅里。

    “他们是怎么出现在这的?”拿着手枪的谢尔加茨科夫有些气急败坏的问着参谋。

    “我们不知道,谢尔加茨科夫同志!”参谋回答:“不过我听说他们是在港口登陆的!”

    由于德军动作太快了,在夜色里一出现就控制了港口的苏军,就连打个电话报告的时间都没有。

    另一方面,炮弹的爆炸声又掩盖了枪声,所以指挥部直到被德军包围了才发现情况不对。

    “马上命令部队回来增援!”谢尔加茨科夫下令。

    “电话线被剪断了!”参谋报告。

    话音未落,四周就一片漆黑,电线显然也被切断了。

    “我认为我们等不到增援了,谢尔加茨科夫同志!”齐加谢夫朝外看了看,就判断道:“他们不是小部队偷袭!”

    谢尔加茨科夫沉默不语,他也看出这一点了。

    如果是小部队偷袭的话,德国人就会希望尽快攻下别墅结束这场战斗然后撤退。

    事实上,谢尔加茨科夫知道德国人如果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攻下别墅,因为德国人的火力要比他的警卫连要强得多。

    但德国人却没有这么做,他们选择包围别墅,然后似乎就在等着什么……

    “坦克!”齐加谢夫说道:“他们在等坦克!”

    “可是,他们的坦克怎么过来?”谢尔加茨科夫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