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317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317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说的也有些道理,苏军如果能每天前进一些不断压缩科特卢班以东德军的防御纵深的话,总有一天德军会受不了压力自己退出这片地区的,于是斯大林格勒又将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连成一片。

    “不!”秦川说:“他们更重要的还是消耗我们的补给拖住我军的兵力延缓我们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时间,换句话说,就是为斯大林格勒争取时间补给兵力、补给,另外还有构筑斯大林格勒的防御工事做好迎战准备!”

    军官们闻言不由纷纷点头,因为这些都是正在战场上发生的事……德军被拖在北部防线上无法对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而东南方面军就在紧急朝斯大林格勒增派援兵。

    “可是!”斯特莱克将军说道:“少校,即便我们知道这些也无可奈何不是吗?”

    “我并不这么认为,将军!”秦川回答:“虽然我们的确没有足够的兵力对斯大林格勒发起全面进攻,但我们却可以打一场局部战斗!一场不需要太多兵力的战斗!”

    “你的意思是说……”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乘着苏联人兵力不足的时候,用一个团或者两个团大胆的穿插进斯大林格勒!”秦川回答。

    “你疯了,少校!”斯特莱克将军说:“就算斯大林格勒兵力不足,他们也有九万人,一个团或两个团穿插进去会被他们包围的。更何况,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占领斯大林格勒吗?”

    “将军!”秦川走到地图前指着斯大林格勒北部区域说道:“意义在于这里,斯大林格勒的北部工业区,这里有拖拉机厂、火炮厂、化工厂等等,可以预见,这些工厂在不远的将来,也就是我们有能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时候,它们就会发挥强大的作用。并且,它们显然也是苏联人防守的重点!”

    闻言斯特莱克将军就不说话了。

    秦川说的没错,苏联的经济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特点就是工厂之类的东西是由国家统一规划的,这就会使它们的分布很有规律而且密集排列而不会像西欧国家一样这里一个那里一个星罗棋布。

    斯大林格勒的工业区位于斯大格勒主城的北部,沿着伏尔加河从北至南分别是四座大型工厂:“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厂、“红色街垒”火炮厂、“红色十月”冶金厂和“拉祖尔”化工厂。

    其间还有些小厂,比如肉联厂、面包厂等等全都分布在这一带,在每座工厂的西面,就是这些工厂职工居住的宿舍,分别以“街垒新村”、“红色十月新村”等命名。

    显然,这个工业区是斯大林格勒的命脉之一……守军的补给除了能从伏尔加河对岸运过来外,这些工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的补充。

    这其中尤其是拖拉机厂,它实际上是为苏军生产坦克,而坦克这种重装备如果要从伏尔加河运输的话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运输的困难且影响运输量。

    “那么,少校!”斯特莱克将军说:“你的意思是,我们穿插进去攻占这些工厂然后把他们的机器或是厂房炸毁?”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斯大林格勒的补给就会少了许多,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我们的进攻的难度!”

    “我们为什么不能用火炮或是轰炸机摧毁它们呢?”奥尔布里奇上校问。

    “不!”斯特莱克将军摇头道:“斯大林格勒的这些工厂有很好的防空防炮防护,他们相当一部份厂房是建设在地下的。否则,我们的空军早该把它们炸毁了!”

    顿了下,斯特莱克将军就说道:“少校,不知道你考虑过没有,一个团的兵力怎么穿插至其内部,或者当我们做完这些的时候,该怎么从斯大林格勒出来?”

第六百六十章 援军() 
    最终斯特莱克将军还是同意了秦川的计划。

    事实上,这并不是斯特莱克将军同意的,而是上报了隆美尔将军后由保卢斯、霍特等人做的决定。

    保卢斯其实已经看出了苏军在北部防线进攻的目的,但无奈兵力、补给不足,空军又无法同时兼顾北部防线和封锁伏尔加河,于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苏军援军源源不断的从伏尔加河涌进斯大林格勒。

    正在保卢斯为此愁眉不展的时候,隆美尔就精神抖擞的走进了保卢斯的指挥部。

    “将军!”隆美尔说:“让我猜猜,我想你一定是为斯大林格勒发愁!”

    “隆美尔将军!”保卢斯没好气的回答:“如果你是来这里是想嘲笑我的话,那么你已经成功了!”

    从某方面来说,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还是处于竞争关系……霍特曾一度想单独以第4装甲集团军拿下斯大林格勒,直到它们的装甲部队在南部被苏军的第64集团军挡住之后才放弃这个想法。

    同样,保卢斯也希望能乘着第4装甲集团军被挡住的时候拿下斯大林格勒。

    “不!”隆美尔给保卢斯递上了一份文件,说道:“恰恰相反,将军。我是来为您解决难题的!”

    保卢斯不解的看了看隆美尔,然后半信半疑的翻开文件。

    还没看多久他就吃惊的望了望隆美尔,接着又仔细的翻了起来。

    良久,保卢斯微微点头说道:“很好的计划,隆美尔将军,大胆而又新颖,更重要的是直击敌人重点。难怪别人会称你为‘沙漠之狐’,现在看来……你的能力不只是在沙漠里……”

    “不不,将军!”隆美尔笑着回答:“虽然我很乐意听到您对我的这些赞扬,但是……这并不是我的计划!”

    “霍特的?”保卢斯闻言不由有些吃惊:“据我所知,霍特可不是一个敢于这么冒险的人!”

    “您说得对,将军!”隆美尔回答:“事实上,它出自我部下之手!”

    “部下?”保卢斯不敢相信。

    “我想,您一定听说过‘传奇上士’!”隆美尔回答。

    保卢斯不由“哦”了一声,然后点了点头。

    如果说以前没听过的话,那么最近的两件事也让保卢斯对这个“传奇上士”不再陌生了,一个是拿下了巴库,另一个则是穿插至卡拉奇为第6集团军打开了局面。

    当然,这些不是“传奇上士”一个人的功劳,但据说都是在“传奇上士”的计划下获得了成功。

    保卢斯又翻了翻计划书,然后点头说道:“有机会,我应该见见这个‘传奇上士’!”

    “您的意思是,同意这个计划了?”隆美尔问。

    “当然!”保卢斯点头道:“为什么不呢?我会命令我的部队配合他们行动的!”

    于是这个名为“红色街垒”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

    之所以称之为“红色街垒”计划,因为这个计划的主要目标是苏军的两个工厂……“红色街垒”火炮厂和“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厂。

    当天夜里,苏军再一次组织了对德北部防线的进攻。

    这是苏军常用的战术,白天、黑夜几乎不间断的对德军防线发起进攻。

    其原因是为什么就不用说了,不给德军士兵任何休息的时间。

    这一点可以说是击中了德军的要害,第6集团军本身就因为在包围斯大林格勒的同时还要组建北部防线,所以兵力严重不足,于是无法像苏军那样一批批的轮换进攻,只能在战斗间隙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再加上之前一路从哈尔科夫打到这里,一个个都是体力严重透支疲惫不堪。

    从这方面来说,第14装甲军军长维特斯海姆少将用“芨芨可危”这个词来形容北部防线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并不是说北部防线危在旦夕,而是德军士兵已接近崩溃状态很难继续维持防线。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这其实是维特斯海姆少将在战略上加进了自己的主观意识……从战略上来相当一部份人都知道应该尽早对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但因为北部防线的困难同时维特斯海姆少将本身也在北部防线承受着这样的危险和压力,于是从主观上偏向了防守北部防线而没有做出客观的判断。

    这天夜里,苏军对德军防线的进攻尤为猛烈,炮火成片成片的朝德军防线倾泻,时不时的还有火箭炮令人恐怖的啸声,德军防线附近火光熊熊杀声震天。

    驻守在外围防线的乌特文科大尉是苏联红军第62集团军第98步兵师师长。

    但说是师长其实只能勉强算是营长,因为第98步兵师在之前卡拉奇的战斗中已伤亡惨重,一个师一万多人只剩下465人。这也是乌特文科这个大尉能当上师长的原因之一。

    “大尉同志!”一名部下被炮声惊醒后,带着些犹疑不定的眼神问着乌特文科:“听说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进攻不是很顺利,是真的吗?”

    乌特文科信心十足的回答:“听听那些炮声吧,我们已经把德国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了!”

    乌特文科嘴上说得漂亮,但心里却是另一回事,因为就在昨天,他就亲眼看到坦克第16军在国营农场被歼灭。

    当然,在前线是不能说这些丧气话的,于是乌特文科又补了一句:“用不了多久,我们的人就会突破德国人的防线增援我们,德国侵略者注定会失败,他们不会有好下场!瞧,他们直到现在还没有对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你以为是德国人发善心了吗?不,他们只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和弹药!所以,打起精神来,我们很快就能将德国人赶出去的!”

    士兵们听着这番话不由连连点头,这其中至少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德国人直到现在也没有对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

    这时国营农场方向突然响起一片密集的枪炮声,曳光弹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亮线,隐隐还有坦克马达的“隆隆”声。

    “是T34!”乌特文科是坦克兵出身,可以轻易的从发动机的响声分辩出敌我坦克,于是乌特文科马上就做出了判断:“是我们的人,他们突破德国人的防线打到这里了!”

    士兵们不由发出一片欢呼。

第六百六十一章 渗透() 
    “照明弹!”乌达文科大声下令。

    “腾”的一声,一发照明弹打上了空中照亮了眼前的一切,果然就见十几辆T34坦克正在一队苏军的掩护下朝苏军方向前进。

    “该死!”乌达文科紧张的说道:“他们正朝我们的雷区前进!”

    “古里兹科夫!”下一秒乌达文科就下令道:“带几个人上去,把它们引向通道!”

    “是,乌达文科同志!”古里兹科夫应声,一挥手就带着几名士兵猫着腰冲了上去。

    幸运的是这支前来增援的部队坦克并不多,只有十二辆,同时让乌达文科有些意外的是……他们互相间的协同非常顺畅,几乎就在古里兹科夫为他们指挥出通道位置的时候,就不约而同的往通道汇集。

    这在坦克兵中可不常见,乌达文科知道苏军的坦克通讯落后,要做到这样必须得心有灵犀。

    不过这似乎没什么奇怪的,因为只有这样的精锐部队才有可能突破德国人的防线冲到这里。

    又是一发照明弹打出去,乌达文科是想看清在其后追杀这支增援部队的敌人并为其提供火力掩护。

    这时就有几个从援军方向来的“苏军士兵”跳进了战壕,用俄语叫道:“该死,别再打照明弹了,那会让我们的坦克成为敌人的目标!”

    乌达文科一听,觉得这话也对,于是赶忙下令停止打照明弹。

    “同志!”乌达文科激动的问着那几个士兵:“你们是哪个部份的?”

    “我们是坦克第7军第3旅的!”士兵回答:“罗特米斯特罗夫同志命令我们来增援,我们付出了极大的伤亡才冲到这*******号名称都对,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乌达文科也听说过,于是仅有的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了。

    这队“苏联援军”其实是德军组建的一个混合团。

    这个混合团的基础当然就是训练有素的第一步兵团,编入从第五装甲团里精选出来的一个几十名坦克乘员,开着的是国营农场那一仗从苏联人手里缴获的T34坦克,另外再加上一个连的勃兰登堡部队及两个工兵连。

    前者的用处就不用多说了,用来与苏联人交谈并迷惑他们,后者则是用来爆破及埋设地雷的。

    另外第21装甲师还与他们演了一场戏,也就是苏军士兵所看到的……苏军突破德军防线,德军在后头追杀。

    为了能把这场戏演得更逼真些,他们甚至还进行了几次排练。

    “欢迎你们,同志!”

    “斯大林万岁!”

    “誓死保卫斯大林格勒!”

    ……

    秦川等人就是在苏军士兵的欢呼声排着队走进了斯大林格勒工业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