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338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338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个螺旋浆依次发出轰响,然后由慢变快很快就转成了一个模糊的圆盘,机场里到处都是螺旋浆扰动的气流。

    “祝你好运!”亚历山大握了握秦川的手:“我们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谢谢,上校!”秦川回答。

    康拉德上来与秦川拥抱了下,说道:“少校,虽然我一直不赞成你这么做,但我相信你会做到的,给那些布尔什维克份子好看!”

    秦川点了点头,然后早已做好准备的士兵们比划了一个手势,下令道:“登机!”

    士兵们每二十人一组端着枪排着队登上了直升机,关上舱门,然后在塔台的允许下依次升空排成了楔形朝斯大林格勒方向飞去。

    秦川看了看时间,四点十一分,掌握得十分精确。

    时间是经过反复推算过的,为的就是使直升机在天亮之前飞抵沙洲。

    这么做当然有其积极意义……直升机在夜色里飞行便于隐藏行踪不至于被苏联人发现而沿途用防空火力拦截,而到达沙洲时,直升机飞行员却需要光线来识别登陆点,同时这也便于突击队员快速攻占并控制沙洲。

    当然,这会洐伸出一个问题:直升机在夜色里很难分辩前进的道路,同时螺旋浆的声音还会引起苏军的注意。

    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我们可以用炮火掩饰直升机的声音!”秦川说:“同时为它们引路!”

    康拉德点了点头,说道:“好主意,让炮火以直升机的速度在前方延伸。只不过这需要对炮兵进行训练,否则他们的炮弹就很有可能会把直升机打下来!”

    说着两个就把目光投向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一口就应承了下来:“没问题,我来完成它!”

    于是,在直升机起飞时,德军的炮火就在远方对斯大林格勒展开轰炸,一阵阵爆起的火光就是在告诉直升机该往哪里飞。

    而这个方向又十分巧合的就是马马耶夫岗的方向……思来想去,最终还是认为马马耶夫岗最适合做为突破路径,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带建筑较少,于是隐藏在建筑中的防空火力相应的也少。

    反之,如果从其它位置插向沙洲的话,都有可能进入防空火力密集的中央渡口。

    对于这个穿插点,维尔纳忍不住说了声:“那不就是第21装甲师的防区吗?当我们飞过他们上空时,不知道那些家伙会不会注意到我们!”

    “得了吧,维尔纳!”面包师说:“你最好还是希望他们没有注意到我们!”

    “为什么?”

    “很简单!”面包师回答:“我们这款直升机没有任何人见过,所以他们分辩不出敌我,明白吗?”

    维尔纳不由“哦”了一声。

    面包师说的对,这其中涉及到保密和识别的问题。

    这两者其实是矛盾的:

    为了使计划不被敌人知道,那么就要对所有人保密,尤其是在防线上作战的己方部队,因为他们有很大的机率会被敌人俘虏接着就把消息传到敌人耳中。

    但是,如果是为了能识别敌我,就必须得告诉他们德军已装备了之款新式飞机。否则,这时代更多的是以机型来分别敌我的,放眼一看这飞机没见过,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机舱上的“十字”标志想当然的就以为是敌人的飞机。

    “放心吧!”秦川说:“我们已经通知他们了!”

    “我们是怎么通知他们的?”面包师好奇的问。

    “我们对他们说!”秦川说道:“如果看到天上奇怪的东西……不要感到惊讶,也不要攻击,天空一直都在我们的掌控中!”

    面包师点了点头。

    这样的命令还是恰当的,即便苏军得到了这些信息也得不到什么。如果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就是“奇怪的东西”。

    这时望着窗外的阿尔佛雷多突然对着外面叫了起来:“嘿,看哪……那是什么?”

    士兵们不约而同的朝窗外望去,只见一个巨大的黑影耸立在夜空中,前方抬起一根有如工厂烟囱似的巨型炮管。

    “多拉!”士兵们不由惊叫起来:“它就是‘多拉’!”

    “我看到它了,它真是个大家伙!”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时“多拉”发出一声巨响,炮管处冒出一阵火光和烟雾,显然刚刚才苏军方向打出了一发炮弹。

    这让直升机上的德军士兵们大声欢呼惊叫起来。

    秦川对这群可爱的士兵有些啼笑皆非,他们的表现根本就不像是马上就要进入生死搏杀的士兵,反而像是搭乘着直升机旅游观光。

    不过这似乎并不是坏事,因为它可以让士兵们毫无压力的进入战场。

    或许,他们表现成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释放压力。

    在士兵们的惊呼声中,直升机就进入了斯大林格勒,一道道炮火似乎就在眼前延伸,因为直升机是高速前进而火光和烟雾有一定的延时,所以在直升机上的士兵包括秦川在内都感觉自己是在往炮火里冲,有时甚至都能从直升机的无规则的起伏中感觉到炮火炸开时的涌来的气浪。

    秦川在心里不由暗暗埋怨了一声……回去一定要跟亚历山大说说,这些炮火掩护靠得太近了。

    不过这似乎也不能怪那些炮兵,他们完全是按照感觉和数据打,而且这其中还有许多是从苏军手里缴获的性能低劣的M1910式火炮,它们的精度可以说无法掌握。

    终于,眼前一空,直升机跟着炮火闯过斯大林格勒来到伏尔加河河面上。

    来到伏尔加河上就无法再用炮火掩蔽和引导了,因为炮弹在伏尔加河上炸开就会掀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并散开水雾甚至喷洒在驾驶舱前的玻璃上,使能见度进一步降低增加坠机的危险。

    此时掩护部队能做的,就是远远的朝沙洲上空打了一发照明弹。

    飞机员回过头来大喊:“还有一分三十秒!”

    “索降准备!”秦川大声下令。

    检验训练成果的时候到了。

第七百零四章 索降() 
    凌晨四点三十五分,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到了伏尔加河上。

    波波卡列夫少校像往常一样起床嗽洗,他准备喝一碗小米粥后再去巡视一下自己的部队。

    波波卡列夫大尉是苏军筑垒地域第109团第三营的营长,他们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暴发前就在别昂列夫沙洲上构筑水泥工事。

    这应该说是一种巧合,因为他们构筑的工事并不针对斯大林格勒的……原本谁都没有想到在斯大林格勒会有一场这么残酷的持久战。

    第109团部队会在沙洲上构筑工事,原本是为了巩固伏尔加河也就是东南方面军的防线。因为很明显,在河中间的沙洲上构筑工事并布署火炮会起到前哨站并为东南方面军提供掩护的作用。

    最后没想到,沙洲的工事以及布署在其中的防空部队却成为东南方面军增援斯大林格勒的主力……即便是在白天,苏军也可以在沙洲防空火力的掩护下强行渡河。当然,这还是要冒一定的风险的。

    波波卡列夫对自己在沙洲上的防御工事很放心,因为沙洲外围每隔两百米就是一个碉堡,中间构筑起一道地下通道作为联系,同时还与它们之间的战壕相连,背后布署了一个炮兵营及一个高炮营,而且弹药充足。

    波波卡列夫有理由相信,任何德国军队想要进攻沙洲,都会被这些工事的机枪及沙洲上的火炮轰成碎片或是沉入伏尔加河里喂鱼。

    因此,波波卡列夫才可以在斯大林格勒已经打得险像环生的时候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甚至有时他还会在河边晨跑,即便周围时不时的会打来一、两发炮弹。

    刷完牙,波波卡列夫就在身边的一棵白桦树上架起了镜子碎片,然后对着镜子剃胡子。

    才递了一会儿,他就在镜子里隐隐看到后方的烟雾中冒出了几个小点。

    波波卡列夫起初并不在意,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它们是德国人对伏尔加河实施封锁的飞机。

    这些飞机的目标绝大多数都是河上的运输船,至于沙洲上的防空火力……

    一方面是这些火力隐藏得很好有的甚至还大多是在钢筋水泥工事中,想要炸毁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是德军知道炸毁这些防空装备没有多大意义……沙洲距离东岸很近,炸毁一门马上又会运一门来补充。

    所以沙洲很安全,安全到波波卡列夫常常都可以无视空中飞过的战机。

    但是,很快波波卡列夫大尉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因为这些黑点的速度要比他平时见到的德军战机慢得多。

    波波卡列夫大尉疑惑的回头一看,然后匆匆忙忙的抓起了望远镜朝空中望去,就看到了空中正有十架怪异的飞机朝沙洲飞来。

    虽然波波卡列夫大尉不知道它们是什么飞机,但直觉告诉他事情有些不妙,于是他赶忙冲着正帮他打洗脸水的勤务兵大叫:“快,把所有人都叫起来,做好战斗准备!”

    但这时下令已经太迟了,几架德军战机如旋风一般的俯冲下来“哒哒哒”的在周围打起了一串子弹,波波卡列夫大尉迎着弹雨的方向一扑,堪堪躲过了战机的扫射……波波卡列夫是个老兵,他知道在这时候应该朝什么方向躲避有更高的生存机率。

    勤务兵就没那么幸运了,几发子弹将他打成了一个血人,倒在地上痛苦的抽搐着,嘴里大口大口的喷吐着鲜血。

    波波卡列夫从地上爬了起来,他想钻进碉堡里警告其它人,但头顶上突然传来了“斯图卡”轰炸机令人作呕的呼啸声。

    接着“轰”的一声,一枚炸弹就在碉堡附近炸开,气浪将波波卡列夫狠狠的推到一边然后摔倒在地上。

    波波卡列夫没有受伤,他只不过被炸倒的白桦树卡住了脚,于是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几架怪异的飞机飞到自己头顶上,然后惊讶的看到飞机上滑下一个个手里端着枪的士兵……

    这些士兵就是秦川带领的突击队。

    秦川将十架直升机每两架分为一组一共五组,四个方向各一组,接着中间再分配一组。

    考虑到沙洲的防御是四周坚固中间薄弱……沙洲外围一圈都是朝向河面的碉堡工事,尤其是面向西岸也就是斯大林格勒方向更为密集,而中间则四散地分布着防空部队和炮兵部队。

    所以,十架直升机选择在防御圈内部索降,由内往外攻。

    这当然是正确的,因为如果在防御圈外部机降的话,就必须得面对苏军碉堡工事的防御正面,那就起不到突袭的效果还是得一板一眼的从正面进攻。如果从内部,那面对的就是碉堡工事的后部,这显然更容易突破。

    事实上,这不只是更容易突破的问题……直升机负责四个方向的四组其任务就是迅速占领这些碉堡工事,否则如果让他们反应过来有所准备那就麻烦了。

    于是,这些直升机甚至直接就悬停在碉堡工事的正上方,士兵们从绳索上往下滑,脚一着地就落到碉堡入口不由分说的朝里头就是一梭子弹接着又是几枚手榴弹,里头的苏军甚至都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已经一命呜呼了。

    秦川与库恩带领的两个小组是负责中央部份的占领。

    中央部份的特点是敌人兵力多但火力不足……布置在中间位置的是一个高炮营和一个榴弹炮营,总兵力大约有七百多人。

    当然,这只是秦川等人根据侦察机拍到的火炮及工事推测出来的……沙洲的兵力布署即便是身处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士兵都不知道,所以很难搞到这里详细情报。

    但实际上,位于中央部份的苏军有一千一百余人,远高于秦川等人的推测。

    不过这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这部份士兵甚至连步枪都没有配足……他们的步枪大多都用于紧急增援斯大林格勒了。且绝大多数都是炮兵没打过步战。

    而德军却个个都是手拿MP43武装到牙齿的专业步兵。

第七百零五章 登陆() 
    整个索降在两分钟内完成,直升机放下突击队后马上就加速继续沿着伏尔加河往前飞,德军战机会掩护它们从另一个方面的德控区也就是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的防线飞回基地。

    苏军防空部队直到这时才反应过来,赶忙组织起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朝空中射击……

    随着一阵“叮叮铛铛”的脆响,两架直升机就中弹冒起了黑烟,其中一架或许是飞行员被击毙,直升机失去平衡一头就栽倒至地面,另一架一边发动机被击中,在空中来来回回的转了几个圈然后掉落到伏尔加河上。

    从这方面来说,之前康拉德的担心还是正确的,在防空火力下直升机还是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