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373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373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川不得不承认格里斯多夫说的有道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战术上的胜利弥补不了战略上的错误”。

    秦川所做的一切都是战术上,而战略决策却一直把握在希特勒手里……无论秦川怎么努力,只要希特勒固执的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所有胜利都会付之一炬。

    就像之前,秦川在斯大林格勒取得诸多胜利,甚至还夺取了沙洲成功的攻占了斯大林格勒改变了历史,但如果希特勒没有改变想法选择撤退的话,等待德军依旧会是大溃败。

    “可是我又能怎么做呢?”秦川再次强调:“我只是个中校!”

    “你可以选择自己的路!”格里斯多夫说道:“要么忠于国家,要么忠于元首!”

    “问题是推翻元首同样不符合德国的利益!”

    “那就找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格里斯多夫说:“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知道问题焦点在什么地方,上校?”秦川回答:“我们不能推翻元首,因为那会使德国分裂而任人宰割,但元首又错误的战略又会使情况变糟,你认为我们能怎么做呢?我们只能走一步是一步!”

    格里斯多夫想了想,就点头赞同道:“或许你说得对,元首本身就是个矛盾体。但恰恰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你的计划……”

    “我已经告诉你了,我没有什么计划,上校!”秦川回答:“就算我有计划,又能怎么样?把计划摆在元首面前让他审批?算了吧!”

    “我们可以影响他!”格里斯多夫回答。

    “怎么影响?”秦川反问。

    “参谋、情报等等各方面的影响!”

    格里斯多夫没有具体详说,但秦川却明白这意思……反叛组织在总参谋部里有人,甚至军事情报局局长卡纳里斯都是其中一员,如果在情报或是提供给希特勒的文件里带着点偏向性的词语,甚至杜撰一些实际上没有侦察到的情报,的确很有可能影响希特勒的决策。

    想到这里秦川不由点了点头。

    战事发展到现在,秦川的确应该在战略层面上做些改变了,否则就很有可能像格里斯多夫说的那样,最终什么也改变不了。

第七百七十六章 会面() 
    当然,这首先得秦川要有一个计划,而且必须要用这个计划说服反叛组织或者至少要让他们相信这个计划会比推翻希特勒更好。

    “我需要与他们见个面!”秦川说:“这样我才能回答他们的问题!”

    “当然!”格里斯多夫满意的点了点头:“我会安排的!”

    几天后格里斯多夫就把事情安排好了……因为第2装甲师的球队一次又一次的取得了胜利,所以他们需要飞到基辅与驻守在那里的第3装甲师以及另外两个步兵进行几场比赛。

    秦川作为“传奇上士”,军情处认为他有必要跟随球队一起前往基辅并做一个简短的演讲。

    这合情合理,德军部队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活动,秦川就接到许多类似的邀请,只不过大多数都被他拒绝了而已。

    当然,重点肯定不是演讲或是棒球赛,虽然秦川的出现引起驻基辅的德军一声声欢呼。

    就像维尔纳说的:“中校,我发现不管我在赛场上怎么卖力始终也无法超过您!”

    “这是当然的!”同是棒球队中一员的阿尔佛雷多回答:“这里是战场,战场上的明星永远是‘传奇上士’!”

    “那我又是什么?”维尔纳问。

    “开胃菜吧!”秦川说:“让我们的军队在将来的战斗中胃口会更好些!”

    “好吧!”维尔纳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希望是烤田鼠!”

    士兵们听着不由呵呵笑了起来。

    赛前的简短演讲对秦川来说算不了什么,他甚至都没有准备,走到台上就即兴发挥的说道:“有一场比赛将在我们之间展开了,虽然我们在战场上是战友,但在赛场上却是敌人,当然……不是用步枪和手榴弹互怼的那种敌人!”

    台下的德军官兵们“哄”的一声就笑了起来。

    “但是,我们是军人!”秦川话锋一转:“即便是在赛场上也要有军人的血性和勇气,所以,使出你们所有的本领……赛场上见!”

    台下发出一片欢呼声,跳跃着向秦川挥着手。

    秦川这简短、干脆而又不失幽默的话显然很合他们的胃口。

    因为是非正规比赛,所以球队早上到中午休息两小时下午两点左右就开始比赛。

    而秦川,在观看了一段时间的比赛后就和格里斯多夫离开了。

    两人在街上像散步似的一边聊一边走,确定没人跟踪之后才跨上了一部吉普车。

    吉普车一步急驰,在基辅的一幢房前停了下来……看起来是某个将军的住宅,因为房外还有德军士兵站岗。

    秦川暗道这样的安排还算合理,因为就算被发现什么,军官们在将军的房间里聚一聚讨论些问题也是很正常的。

    走进楼房就是一条长廊,走到尽头后格里斯多夫就在门前按照暗语敲了几声,门“吱呀”一声从里头打开了。

    这里应该是书房,光线很暗,里头坐着十几名军官,看军衔有的是校官有的是将官,还有几个穿便装,气氛有些紧张诡异。

    后来秦川才知道,这些人对秦川还有些担心,担心秦川是放长线吊大鱼……也就是以为秦川之前的表现是为了获取他们的信任,然后再把他们这些人都挖出来。

    直到格里斯多夫以性命保证,他们最终才同意这次会面。

    “先生们!”格里斯多夫介绍道:“相信你们都知道了,这位就是‘传奇上士’,弗里克中校!”

    秦川走前两步,让昏暗的灯光照在自己的脸上,然后十分冷静的朝几个方向微微弯腰致意……他知道,把自己置于显眼处可以缓解他们的紧张和焦虑。

    果然,书房里的气氛就轻松了些,秦川隐隐还听到有人松了口气。

    “中校!”黑暗中有人说道:“我们就不自我介绍了!”

    “当然!”秦川回答。

    “你有什么想要告诉我们的吗?”

    “不,没有,先生!”秦川回答。

    秦川的话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就连格里斯多夫也不例外。

    “确切的说!”秦川回答:“我到这不是告诉你们什么,而是帮你们解决问题的!”

    黑暗中的众人不由一愣,接着就有几声若有若无的笑声。

    “那么,你认为我们的问题是什么?东线,还是元首?”

    “不,先生!”秦川回答:“是法国!确切的说是法国北部,或者也可以说是美国人和英国人!”

    “那为什么会是我们的问题?”

    “因为你们相信没什么能抵挡美国人和英国人在法国北部登陆!”秦川说:“所以德国最终会战败,所以你们只能选择另一条路!”

    书房中立时就鸦雀无声,安静得连根针掉了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很明显,秦川是说中了他们的心事。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说道:“好吧,让我们开诚布公的谈谈吧!”

    接着书房里的灯就亮了起来,秦川意外的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特莱斯科夫少将。

    第一步兵团在霍尔姆坚守时就是他负责与第一步兵团协同的,胜利后秦川与特莱斯科夫见过一面。

    特莱斯科夫少将上前与秦川握了握手,说道:“你好,中校!好久不见!”

    “将军!”秦川虽然知道特莱斯科夫少将是反叛组织中的一员,但在这里见到他还是有些意外。

    “没什么好奇怪的!”特莱斯科夫少将笑道:“要么忠于德国,要么忠于元首,我们只是选择了前者而已!”

    接着特莱斯科夫少将就说道:“你说得对,中校。相比起苏联人,我们更担心美国人和英国人,因为我们得到情报,他们拥有数量庞大的飞机、军舰和坦克。也就是说,我们在面对美国人和英国人时,将完全失去制空权。”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取胜!”格里斯多夫说道:“虽然我们在法国北部沿岸构筑了工事,但那对美国和英国来说只是要消耗多少炮弹的问题,他们总有一天会把这些工事轰平的!”

第七百七十七章 马奇诺() 
    格里斯多夫和特莱斯科夫少将的担心是正确的,这其实是希特勒犯的另一个错误。

    众所周知的是,这时代登陆作战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苏、德两军在东线的攻防战基本都是以河流展开。

    希特勒以为对美军和英军有可能的登陆也同样如此,于是就在大西洋沿海从挪威北部一直到法国和西班牙边界,用了几年的时间构筑了一道总长2700公里的堡垒防线。

    这是很可笑的一个战略,企图以沿海防线挡住英、美登陆并将其登陆部队“打倒在沙滩上”。

    原因是希特勒根本就不知道此时的美军拥有怎样的能量或是战术…希特勒其实不应该不知道,因为此时太平洋战争已经持续一年了,日本和美国已经打了中途岛、瓜岛战役等,希特勒可以轻易从日本那获得美海军的登陆战术及其它情报。

    或者希特勒已经拥有这些情报了,但他却不将这些情报放在眼里。

    原因是希特勒看不起日本……日军在诺门罕一战被苏军打得惨不忍睹,而苏军却在德军的进攻下不堪一击,于是希特勒相信日军跟德军不是在一个级数上的军队。

    因此,日本人提供的这些情报对德军就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因为美军能够对日军取得胜利,但对德军来说就并非如此。

    于是,希特勒依旧专注于构建他的大西洋壁垒,甚至还派隆美尔到法国北部去组织完善这些工事。

    虽然希特勒有些方面是正确的,也就是不能简单的用日军的失败类比德军,两者的战术、装备、素质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工事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分布在防线上不会动、不会走的。

    而美国军队最大的特点,就是后勤发达,这意味着美军基本不需要考虑弹药的问题。

    于是,就像格里斯多夫说的,炸毁这些工事就只是弹药问题,尤其是在美国掌握制空权后用飞机轰炸及军舰大口径舰炮的攻击下……

    换句话说,就是希特勒将大量的时间、金钱投在了几乎无用的大西洋壁垒上,就像他在世界各地建设了一个又一个保护自己的“狼穴”一样,事实证明这些“狼穴”没有一个能保护得了他。

    相比起希特勒,反叛组织则显得更理智些,毕竟他们是从手里掌握的情报出发分析敌人,而不是像希特勒那样盲目的以为种族更优秀于是战斗力、防御力就会翻倍。

    “中校!”格里斯多夫提醒着正在发愣的秦川:“我们在等着你的解答……我们怎么抵御敌人的进攻?”

    “我们无法抵御!”秦川回答。

    “什么?”

    “你说得对,上校!”秦川说:“我们的空军主力在东线,而法国方向又同时有美国、英国的空军,他们拥有绝对的优势,同时法国北部又一片平坦,在丢失制空权的情况下几乎无险可守。所以我们无法打赢这场战役!”

    “可是你……”

    “我说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打赢这场仗!”秦川说。

    “好吧!”特莱斯科夫少将点头说道:“那么中校,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方法就是撤退!”

    “撤退?撤到哪去?”特莱斯科夫少将问。

    有人在旁边就起哄了:“如果没有制空权就要撤退,那我们岂不是要一直撤退?”

    “中校说的不是撤退,而是投降!”

    军官们不由发出了一点笑声,只有特莱斯科夫和格里斯多夫没有笑,因为他们知道事实似乎的确像秦川说的那样。

    “马奇诺防线!”秦川指着地图上的一条线,说道:“这条防线是法国人构筑起来抵挡德国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它来防御美国人?”

    书房里霎时就像死一般的寂静。

    “是的!”格里斯多夫不由兴奋得跳了起来:“我们只需要对马奇诺防线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比如改变它的出口朝向以及炮口等等,不需要多长时间就可以将其改造成一道防线!”

    “可是,上校!”书房里发出一片质疑声:

    “这与大西洋壁垒有什么区别?”

    “是的,我们同样也要打一场没有制空权的战斗!”

    “大西洋壁垒面对的敌人还是在海面上的,敌人没有立足之地更容易被我们消灭!”

    ……

    “不,先生们!”秦川回答:“马奇诺防线与大西洋壁垒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大西洋壁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