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385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385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外高加索及克里林半岛地区是后方,为了方便往前线运输在攻占这些地方后就开始修铁路并投入了运输火车,于是军队甚至坦克都可以用火车运输的方法调动,就是在渡过刻赤海峡时有些麻烦。不过这个麻烦也因为有两栖登陆船而少了很多。

    秦川等第一步兵团当然就不需要这样绕一大圈,他们搭乘着直升机先往西到达索廖内,接着再飞越亚速海直达哈尔科夫……这么做是为了尽可能避开位于高加索山脉上苏军散兵的偷袭,虽然这个可能很小,上面的苏军要么被冻死要么就饿死了,就算还活着几个也是连扣扳机的力气都没有。

    但有句话叫“小心驶得万年船”,战场上该谨慎的时候就必须谨慎,毕竟这都是一名名优秀的士兵在脆弱的直升机上。

    直升机到达索廖内后气温就骤降……这就是离开高加索山脉这个屏障的第一感觉。不过士兵们似乎已经习惯这一切了,各自从背包中取出了棉衣穿上。

    “我想我会想念基诺夫堡的!”面包师说:“至少那里有温暖!”

    “我已经开始想念了!”维尔纳说。

    “哦,当然!”阿尔佛雷多回应道:“这段时间应该是你最快乐的日子吧,带领着球队收获无数欢呼和掌声!”

    “对了!”秦川听着这话就想起了赛事,问:“维尔纳,我们拿到冠军了吗?”

    “不,中校!”维尔纳有些尴尬的回答:“我们只拿到了一个亚军,冠军被第92步兵师拿去了!”

    “怎么回事?”秦川问。

    “这个……”维尔纳回答:“他们拥有更多的职业棒球手!”

    “嗯哼!”秦川说:“你有没有告诉他们,以后我们战场上见?”

    “当然!”维尔纳回答。

    “事实上……”库恩说道:“维尔纳是用拳头和球棒告诉他们的!”

    “哦?”秦川不由疑惑的望向维尔纳。

    “这不怪我!”维尔纳摊了下手:“他们犯规,而且裁判明显偏袒……”

    “你们打赢了没?”秦川打断了维尔纳的话。

    “当然!”维尔纳回答。

    “很好,维尔纳!”秦川说:“这比冠军还重要,让他们知道第21装甲师不是好惹的!”

    机舱里发出一片自豪的笑声。

    直升机在一片雪白的旷野中飞行,下方偶尔会经过一列拖着长长的车厢艰难前行的军列,所有的东西都像是被冻住了一样。

    秦川回头望了望远处的高加索山脉不由百感交集。

    其实秦川也不舍得离开外高加索,那是对于外面冰冷的世界来说就像是个避风港,虽然那里也发生过战斗,而且一点也不比其它地方造成的伤亡低。

    但就像面包师说的那样,至少那里还有温暖。而其它地方……苏联大片地区,不是冰雪覆盖就是一片泥泞,等这些还没完全消退的时候,就是坦克、炮弹以及成片成片的尸体。

    秦川很难在这里找到一点美好的东西。

第八百章 讨论() 
    秦川刚赶到哈尔科夫就被曼施坦因召到了指挥部。

    “抱歉,中校!”曼施坦因一边批阅着手里的文件一边抬了下头对秦川说道:“我无法用一个仪式欢迎你的到来,因为我们没有时间!”

    “我明白,元帅阁下!”

    “苏联人随时都会展开进攻!”曼施坦因在文件上签了字,然后将它交到了参谋手中,回头对秦川说道:“而我们的部队却因为交通不畅无法赶到……这或许是苏联人所希望的!”

    “我们能赶到多少部队?”秦川问。

    “我不确定,中校!”曼施坦因回答:“我原本希望能在一个月内将两个集团军集中在奥廖尔,一个集团军也就是第4装甲集团军赶到哈尔科夫并推进到……这里!”

    说着曼施坦因就指着地图上的一点:“别尔哥罗德地区,但这两步可能都无法做到!”

    秦川在地图上找到了曼施坦因所说的奥廖尔,然后就明白了……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一上一下的正好卡着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喉咙部位,如果苏军不对此做出回应的话,曼施坦因的部队就会威胁苏军的后方甚至将苏军的进攻部队一分为二。

    “知道我们要面对多少敌人吗?”曼施坦因指着地图上的几个部位:“这里是苏联的西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中央方面军……而这还只是我们知道的,据说苏联人还在组织一个方面军做为预备队。这就意味着苏联人的兵力至少是我们的两倍!我说的是,如果我们的部队能及时赶到的话。”

    形势的确很严峻。

    如果是在以前,德军可能并不在乎两倍的苏军。

    但是现在,德军补充了大量没有经验的新兵,而苏军却因为战斗打成了老兵……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拥有两部的兵力优势,与往常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但这些都不重要!”曼施坦因又接着说道:“重要的是库尔斯克以及往西一带的地形适合坦克突破,如果我们无法挡住他们,我们就完蛋了!”

    “所以第一步兵团才会在这里,是吗?”秦川问。

    “是的!”曼施坦因点了点头:“你们拥有直升机,可以赶到任何一点拦截、阻击敌人装甲部队,或者增援我军装甲部队。”

    秦川承认曼施坦因这个想法不错,直升机的好处就在这里。

    “我们每天可以生产两百枚ME63!”曼施坦因说:“工厂就设在哈尔科夫,你知道的,为了能更方便的将它们送到前线。”

    秦川明白曼施坦因这话的意思……如果第一步兵团要四处出击拦截甚至增援德装甲部队的话,那肯定少不了ME63。

    “但这远远不够!”秦川回答。

    这是很明显的,每天两百枚也就是一个月六千枚,而苏军的坦克就有四、五千辆。

    “是的,我知道!”曼施坦因说:“我们会增加产量!”

    曼施坦因有些忙得不可开交了,因为他在与秦川交谈的时候还从参谋手里接过文件签字。

    “但这并不重要,不是吗?”秦川说。

    “是的!”曼施坦因回答:“所以你们要抓紧时间训练!”

    旁边的参谋听着秦川和曼施坦因的对话都一脸糊涂。

    聪明人之间的对话比较省事,秦川和曼施坦因两人都知道重要的是德军部队中缺乏能熟练操控ME63的士兵。就像在靶场里试射ME63的情况……如果对它的操控不熟悉根本就无法命中目标,多少枚的产量都没用。

    顿了下,曼施坦因就从文件中抬头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不,没有问题了,元帅阁下!”秦川回答。

    秦川这是在说谎,其实问题大着……抓紧时间训练,怎么训练?

    要知道神枪手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也就是训练需要子弹,大量的子弹。

    同样的,ME63的训练也需要ME63,大量的ME63。

    问题就在于ME63的产量就只有那么点,它甚至不够战场使用,第一步兵团显然不能使用或者说不能使用太多的ME63进行训练。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在很少子弹甚至没有子弹的情况下训练出神枪手。

    秦川挺身敬礼,转身就要离开指挥部。

    但刚走到门口时却愕然看到希特勒带着一群军官出现在走廊。

    “哦,中校!”希特勒意外的看了秦川一眼,他一边摘着手套一边对秦川说:“很高兴在这里见到你,你正要离开么?”

    “是的,元首阁下!”秦川挺身回答。

    听到声音的曼施坦因元帅也赶忙迎了过来挺身敬礼。

    “中校!”希特勒邀着秦川和曼施坦因往里走:“既然你恰好在这,那就加入我们的讨论吧,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讨论?”秦川有点不明白希特勒的意思。

    后来他才知道,希特勒这是到前线视察并根据视察情况做出判断。

    “曼施坦因元帅!”希特勒走到地图前,说道:“我想让你先听听克鲁格元帅的想法!”

    后面站出了一名军官,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京特。冯。克鲁格。

    他朝曼施坦因微微致意,说道:“抱歉,曼施坦因元帅,我的想法跟你完全相反,我认为我们不应该采取守势,而应该进攻!”

    “进攻?”曼施坦因闻言不由目瞪口呆:“你简直是疯了!我们的准备严重不足,苏联人的兵力比我们多得多,而且还精心构建了防御网……他们正在期待德军的进攻,这样他们就可以轻松的打败我们然后再发起反攻!”

    “不,我认为恰恰相反!”克鲁格说:“我们都知道苏联人在做进攻准备,所以我们不能像现在这样等着敌人做好准备然后再发起进攻,等到那一刻出现时就太迟了,我们必须打乱他们的战略布署,也就是抢在他们的前面发起进攻迫使他们采取守势!”

    “我们准备不足怎么办?”

    “苏联人的准备同样不够!”

    “那么苏联人的防御网呢?他们从去年就开始构筑了!”曼施坦因说。

    “你知道的!”克鲁格回答:“我们拥有新型坦克,苏联人的防御网在这种坦克面前不值一提!”

第八百零一章 争论() 
    秦川知道克鲁格元帅说的是“虎式”重型坦克。

    果不其然,克鲁格元帅就接着说道:“曼施坦因元帅,我认为你之所以会做出防御的决定,是因为不知道我们这款坦克的性能……”

    说着克鲁格元帅就朝身后望了一眼,副官马上就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到曼施坦因元帅面前。顿了下,副官又很机灵的给秦川也递上了一份。

    “正如你看到的,曼施坦因元帅!”克鲁格接着说道:“它的前装甲有102MM厚,两侧和侧面的装甲则有82MM厚,你能想像这样一辆坦克吗?它的侧面装甲甚至都要比敌人坦克的正面装甲要厚得多,它的火炮则是88MM口径的。我想,你们一定使用过Flak41型88MM高射炮吧,我们都知道它是摧毁敌人坦克的利器……而‘虎式’坦克,它的火炮就是由这款高射炮改装的!”

    “但这些并不能成为我们要进攻的理由,克鲁格元帅!”曼施坦因扬了扬手中的文件说:“我们拥有多少辆这样的坦克呢?”

    “一百辆,曼施坦因元帅!”克鲁格回答。

    “哦,太好了!”曼施坦因回答:“一百辆,而苏联人却有四千甚至更多的坦克,你是想告诉我……我们就用这一百辆‘虎式’打败苏联人的这些坦克吗?”

    克鲁格元帅愣了下,就回答道:“可我们并不是只有‘虎’式,它会带领我们的坦克在战场上能勇往直前、无坚不摧,任何障碍都无法阻止它前进!”

    “可你并没有考虑苏联人每个月可以生产一千辆T34坦克,而‘虎式’一个月只能生产可怜的30辆!”

    “是35辆!”

    “哦,是吗?恭喜你,克鲁格元帅,你能比以前多获得5辆坦克了!”

    “但这35辆就足以打败苏联人的任何坦克,他们对我们无能为力!”

    ……

    克鲁格和曼施坦因两人争论不休。

    事实上这并不是克鲁格第一次与别人争论这个问题了,他之前还与古德里它争论过,争论的激烈到甚至都到了两人要决斗的地步。

    不过当然,希特勒没有同意他们之间的决斗。

    这其实并不怪克鲁格,原因是想要进攻的其实是希特勒……但碍于反对者都是名燥一时的名将,比如古德里安、曼施坦因、莫德尔等,希特勒不希望与这些名将有直接的冲突,所以就以克鲁格为他的代言人。

    希特勒迫切想要进攻的原因,一方面是他过份迷信于“虎”式及“豹”式坦克纸面上的性能而不考虑其它方面问题……在这一点上苏联的做法就很聪明,他们更在意的是产量,必要时牺牲性能也是一个可选项。

    希特勒相信以“虎”式坦克可以在战场上给苏联人一种震摄,然后他们就会像战争初期一样崩溃。

    另一方面,则是希特勒急需一场胜仗来向世人炫耀……其实最重要的是告诉美、英联军德国的强大,让他们在法国不敢轻举妄动。

    希特勒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他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两人,似乎在认真倾听和思考两人的话。

    但秦川却知道,希特勒的确是在思考,但却不是在思考战略本身,而是思考着怎么才能让说服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一众老将。

    因为历史就是这样发展的……希特勒希望赶在苏联人之前发动进攻,但一次又一次的因为这样的那样的原因耽搁:一开始是因为恶劣的天气无法进攻,接着希特勒担心古德里安等人说的是对的在犹豫不决,也就是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