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388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388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倏卦保簿褪俏颐切枰盗妨倜倏卦保缓竽阒溃绻垦盗芬幻倏卦毙枰秏e63的话,我们需要多少me63吗?”

    “让我算算!”斯莱因上校回答:“呃,好像是6000枚,我没算错吧!”

    “你的算术真好,上校!”秦川一脸无奈的回答:“可是我们这一个月总共只能生产6000枚me63,如果把它们全用于训练的话,我们就没有东西可以用于战场对抗苏联人的坦克了!”

    “哦,那太遗憾了!”斯莱因上校回答。

    “只是遗憾?”

    “那么还能是什么呢,中校?”

    “你是第一步兵团团长!”秦川说:“这本该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

    “说得对!”斯莱因上校把手里的文件扬了扬,然后对秦川说道:“知道我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怎么解决?”秦川眼睛不由一亮,他以为斯莱因上校已经有解决的方法了。

    但事实证明秦川还是太天真了。

    斯莱因上校把手中的文件往秦川面前一丢,然后装出严肃的样子说道:“中校,我命令你,解决这个问题!”

    “瞧!”斯莱因上校把手一摊,说道:“问题已经解决了!”

    秦川不由目瞪口呆。

    不过这似乎的确是很好的解决方法,至少对斯莱因上校来说是这样。

第八百零六章 模拟器() 
    斯莱因上校可以把任务推给秦川,但秦川却无法再把任务往下推了。

    虽然原则上的确可以,此时的秦川至少怎么说也是个营长,手下也有几百号人。

    但问题是秦川不认为有什么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秦川能求助的似乎只有康拉德,毕竟他是个武器专家,他对这方面应该会有些建议。

    但结果还是让他失望了。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中校!”康拉德说:“在没有me63的情况下训练me63操控员,这简直是天方夜谈,这就像让我们不下水就学会游泳一样!”

    “道理我们都明白,上校!”秦川回答:“但问题是怎么训练,在我们讨论这个的时候,时间已经一天天过去了,也就是我们训练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想了想,康拉德就说道:“我们可以先进行其它方面的训练,比如me63的架设,火力掩护单位的掩护……”

    “这的确是很好的建议!”秦川说:“但你是知道的,这些不是重点,甚至我可以说……第一步兵团不需要训练就可以做到这些!”

    “那就……”康拉德说:“让他们增加产量,生产出我们训练所需要的me63!”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如果曼施坦因有办法增加产量的话,他当然会毫不迟疑的这么做。

    事实上,曼施坦因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他在给希特勒的防御计划中就有一点,就是说明me63这款装备对德军防御的重要性,并希望德国能另外开几条生产线扩大生产。

    只不过时间实在太短了,等希特勒同意,接着扩大生产,最后再将这些me63运上来,只怕战斗都快结束了。

    “中校,我能提个意见吗?”这时比德曼问。

    “当然!”秦川回答:“我最需要的就是意见!”

    “是这样的!”比德曼说:“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其实在飞行员训练也存在过,你知道的,在加入第一步兵团之前我就是在机场做维修工作,所以知道一些相关情况。”

    “这些我们都知道,少尉!”康拉德说:“说些有用的!”

    “好的,上校!”比德曼说:“是这样的,训练飞行员时他们也不会选择让飞行员驾驶战斗机,因为这样成本和风险都太高了,他们会生产一种教练机。等飞行员在教练机上学会了基础驾驶知识后,再让他们驾驶战斗机……”

    “我明白你的意思,比德曼!”秦川说:“你的意思是,我们也应该生产出一款类似教练机一样的东西?”

    “是的,中校!”

    “可是我们能生产出什么东西像me63那样呢?”康拉德说:“一个会飞的东西?然后由操控员操控?就算可以,我们也没有这么多时间!”

    “不,上校!”比德曼说:“说不定我们有这个时间!”

    “什么?”康拉德不由疑惑的说道:“不,少尉,或许你不知道我们可能只有不到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事实上我们可能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做成类似的模拟器!”比德曼说:“控制器是真实的,但控制器控制的不是me63,而是一个会因为控制器按钮上的力度而发生适当偏移的亮点,就像me63上曳光管的亮点,这虽然不是很准确,但却可以让每个操控员都熟悉控制器的力度及大慨的操作……”

    “好主意,比德曼!”秦川几乎是兴奋得叫了起来:“me63生产的困难主要是在火箭弹上,控制器却十分简单,让控制器控制一个亮点同样也很简单,甚至我们都不需要制造多少这样的模拟设备,因为它可以重复使用,出就是说我们可以将操控员们的时间错过,让他们轮番‘折磨’这些模拟控制器!”

    “这就是我所想的,中校!”比德曼一个劲的点着头:“您说这想法可行吗?”

    “当然可行,比德曼!”秦川回答:“当然可行,你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了!”

    “我很荣幸,中校!”比德曼笑了笑,似乎是因为自己能帮得上忙而感到自豪。

    比德曼的想法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就像秦川说的,me63生产的难度在发射出去的火箭弹,其它部份比如操控部之类的就只是一些简单的电路设备,它甚至可以使用制作好的操控器然后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装,比如将操控器连接在一个铁制圆盘上,其上安装一个由操控器控制的可移动的光源,于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操控器就完成了。

    训练几乎是在模拟操控器完成的那一刻就展开,全团共有600名操控员,分成三批轮番对200个模拟器进行操作。

    当然,这训练不分白天黑夜,因为很有可能会在夜里也需要使用me63摧毁什么,比如坦克、装甲车、汽车或是碉堡等等,所以当然也要考虑到夜间操作。

    只不过夜间发射m63会有一个问题……me63可以用尾部的曳光管指示位置,敌人的坦克、碉堡等却是在黑暗中,甚至曳光管发出的光还会让操控手根本就无法看清目标,于是也就无法操控着me命中目标。

    确切的说,这里不应该是“无法”,而应该是“很难”。

    原因是在夜里射击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就是德军士兵们自行摸索出来的叫“印象法”的射击方式。

    简单的说,就是在黑暗中用望远镜观察到敌方目标之后,估计目标与自己的距离,然后计算出me63到达目标位置的时间……比如一千米就是15秒,近一点就视情况减去几秒,反之就加上几秒。

    接着,就预估目标以当前速度前进在这时间内会到达哪个位置。

    最后,就凭着印像操控着me朝这个位置发射。

    这也充分体现出德军士兵的主观积极性及想像力……事实上二战时德国人的想像力的确值得称道的,比如直升机、火箭筒、导弹等都是德国人首创,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原子弹也是。

    美国、苏联不过是攻进了德国俘虏了大批科学家和设备接着仿制了这些武器而已。

第八百零七章 训练() 
    后来这种射击方法果然在战场上发挥了相当好的作用,其作用一方面是的确摧毁了一部份苏军坦克和装甲车,但更重要的还是心理震摄上的……苏军吃惊的发现在黑夜中他们无法发现德国人而德国人却可以精准的发射ME63将他们的坦克摧毁,这使他们几乎都没有勇气在夜里行军或是使用坦克协助步兵发起进攻,因为他们以为这就是上去送死。

    但实际上,德军这种射击方法想要命中目标很大一部份也是靠运气,只是苏军不知道而已。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发射ME63的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秦川选择的操控手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否则他们很难预估目标的运动情况,尤其是当目标以某个角度运动的时候,它还需要进行三角函数的运算。

    不过这些当然不是什么问题,德军士兵的文化程度相当高,秦川要做的只是从他们中挑选出计算能力较强的做为操控手进行一些关于速度、角度、时间这些知识的整体普及。

    这其中也有例外,比如维尔纳虽然对数学几乎一窍不通但却是名出色的操控手。

    有人问维尔纳为什么总能将目标轨迹计算得又快又准确,他就回答:“拜托,老兄!我几乎一辈子都在跟棒球打交道,知道能准确的击中对方投过来的球的要决是什么吗?那就是要估计棒球飞过来的角度、速度,然后一棒挥出……”

    维尔纳忍不住又做了一个击球的动作,然后接着说道:“哇哦,看到了吗?又是一个本垒打!”

    有时候这个维尔纳还是挺臭美的,不过他说的的确没错,估计速度、角度及时间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了,甚至坦克、汽车这些东西还要比棒球慢得多,于是他根本就不需要计算,只需要瞄上一眼就知道哪里是正确位置。

    但仅仅只是做这样的估算训练和模拟训练还不够。

    没过多久,秦川就给模拟训练加大了难度……原本模拟训练是在不会动的圆盘上操控。

    这种操控显然与实际意义的ME63相差很多:

    一方面是ME63会飞向目标,而模拟器只是在一个平面上。

    另一方面就是ME63在飞向目标时还会不断的因为气流的原因导致其不时的偏离自己的轨道……这也是火箭弹精度不高的原因之一,而模拟器则是固定的。

    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其实并不困难。

    对于前者,只需要在地面装上一个轨道,在轨道上装上一部特制的小车,将金属圆盘固定在小车上沿着轨道拖动,于是就模拟出火箭弹朝目标飞去的过程。

    后者,就更容易了。

    要做的只是无规则的晃动圆盘模拟风偏和气流。

    然后要求操控手尽量能控制着光源指向靶心也就是圆盘中央。

    这样的训练对于德军士兵来说并不困难,许多士兵甚至还把它当作游戏而乐此不彼……这时代的人可没有你现代人一样有电脑、手机之类的东西,同时战场生活又极其枯燥乏味,有点乐子他们就能调动起他们相当强烈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像许久没吃过新鲜的蔬菜的他们看到青菜也会流口口水一样。

    就像维尔纳说的:“像这样的训练我至少坚持一、两年!”

    “哦,是的!”面包师调侃道:“那样你就不需要上战场了是吗?”

    “嘿,中尉!”维尔纳抗议道:“我们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上战场!”

    “说的没错!”面包师说:“但问题是,训练一、两年后,这场该死的战争还没结束吗?”

    所有人听着这话就都没声音了。

    面包师这话其实是一语双关,他没说是德国会赢得这场战争还是德国的敌人会赢。

    不过这已经能说明一点问题了,因为秦川记得,一年前在非洲与他们讨论起德军与苏联之间的这场战争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乐观的以为德军会在几个月内就会占领苏联全境,就像希特勒当时对所有人说的那样。

    但事实证明希特勒错了,德军官兵们也错了,而且不只一次……德军一次又一次的被迫撤退,虽然这要比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溃败要好得多。

    然而,眼看着苏联越战越强,德军官兵的士气和信心已经开始动摇了。

    不过此时秦川还是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的。

    秦川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完成眼前这些训练任务,胜利其实一直都把握在你们手里!”

    秦川这并没有言过其实,ME63虽然是初代的线导反坦克导弹,还有很多缺陷,比如命中率较低容易被压制(操控手较很容易被发现)。但能够在一千米外轻松的摧毁一辆坦克,同时装备又如此简易更厉害的还是可以大批量装备,在这时代造成的影响绝对可以用惊世骇俗这个词来形容了。

    曼施坦因元帅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这时候拼命的挖掘ME63的潜力。

    曼施坦因在第一步兵团训练期间曾经来参观过两次,他对秦川的这种训练十分满意。

    “看来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中校!”曼施坦因说:“我就知道应该把这个任务交给你,虽然我知道你会完成它,但却没想到你会以这种方式完成。”

    说着曼施坦因就赞赏的朝秦川点着头,说道:“这是个伟大的创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