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401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401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敌我双方炮来炮往很难分出胜负。甚至火炮数量众多同时还大量装备“喀秋莎”火箭炮的苏军更占优势。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ME63会像刚才一样遭到苏军的炮火压制。

    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秦川早就考虑到会有这种弱点被敌人发现然后遭到炮火压制的情况。

    要应对这种炮火压制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将Me63较为集中的使用而应该将其分散至整条战线上去。

    炮火精度不高的特性,决定了它更多是用来对目标进行覆盖轰炸。如果目标化整为零分散开来,那么炮火覆盖压制基本就失去作用了……除非苏军能覆盖前线的每一个分散的ME63发射点。

    但如果苏军有这么多火炮这么炮弹做到这一点的话,根本就不用这么做了,因为这些火炮和炮弹已足以将德军的坦克全部敲掉并轻松取胜。

    于是,原本ME63是视情况以营或连为单位在有利地形上构筑几个ME63阵地。得到命后马上就各自以原阵地为中心向两翼分散开。

    不久,德军阵地就重新闪出一道道ME63的轨迹,一枚枚精准的将坦克击毁在进攻的路上。

    但客观的说,分散防御与之前的集中防御还是存在很大的弱势。

    这弱势主要是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

    集中防御时,可以事先向后勤部队标识ME63阵地,于是后勤部队十分明确应该要把弹药补给往哪里送或是什么时候差不多就要往前送,这其中尤其是ME63。

    分散防御就没那么轻松了,反坦克小组往往都是随机找到一个合适的阵地,甚至有的小组还采取游击战术,一边打一边转移。后勤部队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于是也就不知道该把弹药往哪里送。

    又因为ME63这玩意本身就不轻,一枚二十几斤,小组八人除了自身的枪枝弹药,再加上两具火箭筒外(用于近身反坦克,这对于反坦克小组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能带上两、三枚ME63已经很不错了。

    于是从整体来说,肯定会使ME63能发挥的作用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就是苏军对ME63的压制并不仅仅是炮火覆盖。

    罗特米斯特罗夫在发起进攻时就把敌人“跟踪火箭弹”的弱点告诉了所有人……这对苏军是个增长士气的好机会,做为一名指挥官当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我们从德国人那缴获了两枚‘跟踪火箭弹’!”罗特米斯特罗夫带着自豪的语气说道:“然后我们发现了它的秘密,也就是它为什么能够改变轨迹最终命中我们坦克的秘密……你们相信吗?德国人在火箭弹后加了一个导线,然后通过这条导线控制这枚火箭弹的飞行方向!”

    这话在苏军军官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虽然他们普遍认为这种做法很有创意,但至少知道它是怎么操作后,就不会相信德国人有什么魔法了。

    “罗特米斯特罗夫同志!”有人问:“虽然我们知道这个,但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是说,当这种火箭弹朝我们飞来时……我们无法躲避,因为它会改变轨迹,这意味着无论我们怎么躲避都是没用的!”

    “很简单!”罗特米斯特罗夫回答:“你们要知道,他们有一个人在发射阵地里操控着这枚火箭弹,所以,你们如果能及时的用机枪朝火箭弹发射出来的地方打上一梭子弹……”

第八百三十三章 反攻() 
    苏军正是这么做的。

    他们当然要这么做,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命。

    于是驾驶员的重要性马上就直线上升……T34的副武器是两挺机枪,一挺在炮塔上由炮手控制,另一挺在驾驶舱右侧由驾驶员控制。

    但T34炮塔上的那挺并列机枪其实基本没什么用。

    主要是因为炮手的身份或者也可以说它要做的事的太多了……初期的T34因为炮塔倾角问题所以炮塔空间很小,只能容纳两人:炮手和装填手。

    这直接导致T34坦克的车长要由坦克乘员兼任,大多是由炮手兼任。

    于是,炮手不但要负责全车的协调和指挥,还要操控火炮,同时还要操控机枪。

    在紧张的战斗中是无法想像一个人可以完成这么多工作,也正因为这一点,T34火炮射速不会比德军坦克慢,但实际射速只有德军“四号”坦克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直到43年年底研发出T34/85时才改装为三人炮塔将车长独立出来。

    其实这些还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并列机枪在瞄准目标时还需要转动炮塔……这就会使它反应比较笨拙,等并列机枪找到目标的时候,只怕“跟踪火箭弹”已经命中坦克了。

    因此,压制“跟踪火箭弹”的重任都落到了驾驶员身上。

    罗特米斯特罗夫甚至下令:“坦克驾驶员一旦发现火箭弹的尾迹,不要迟疑,马上把所有的子弹都朝那个方向打出去,即便你什么也没看到!”

    这个命令在战场上的确发挥了作用,确切的说是发挥了一部份的作用。

    德军反坦克小组每发射出一枚ME63,马上就会有几挺机枪朝这个方向“哗哗哗”的打来成片的子弹……这就是另一种火力覆盖,而且这种火力覆盖还是分散防御无法解决的。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ME63操控手伤亡也跟着增多,而苏军坦克却越来越近,眼看就要逼近德军防线。

    这时斯特莱克将军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命令:“装甲兵,前进!消灭他们!”

    前进,与敌人绞杀在一起?

    这对德军坦克来说不是个很好的选择,但如果无法避免的话,德国装甲兵也不会退缩。

    于是下一刻,德军坦克就发动了,随着斯特莱克将军一声令下,德军坦克就一辆辆的从隐蔽处跃了出来然后加足马力朝苏军坦克群冲了上去。

    霎时双方的“钢铁洪流”就交汇、碰撞在一起。

    如果仅仅从战斗力和数量对比来分析的话,德军坦克这么做无疑是自杀……就像之前所说的,近战德军坦克不占任何便宜,数量上又处于绝对的弱势。

    但战争并不仅仅只是数据上的简单对比,还有心理上及战术上的优劣。

    苏军坦克乘员完全没有料到德军会有这么一着,于是第一批基本毫无反应的就错过了近身开火的机会……这与T34坦克的两人炮塔也有很大关系,炮手同时要指挥成员又要操控火炮,反应不可避免的会慢半拍。

    而就是这慢半拍,就使苏军坦克没能抓住近距离开火的机会让德军坦克错身而过。

    德军却没有这样的问题……

    三人炮塔的指挥很顺畅,同时坦克乘员又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老手,坦克在他们手中就像是一个人操控般的十分灵活,在与敌方坦克错身而过时炮塔就跟着侧向旋转,在经过敌坦克侧翼时就“轰”的一声打出一发高爆穿甲弹。

    一辆辆苏军坦克从内部炸开,炮塔在火光中与车身分离,旋转着高高的飞到空中然后再落回地面。

    而且这仅仅只是开始。

    在此之后,德军坦克居然一路往苏军坦克队形中横冲直撞,一会儿开炮打这边一会儿又开炮打那边,将苏军坦克打得惨不忍睹混乱不堪。

    事后秦川认为,会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有一部份原因是苏军坦克没有德军坦克那样顺畅的指挥,再加上通信设备的落后,使苏军坦克普遍比较笨拙。

    但更重要的,还是苏军坦克将太多的注意力集中如果压制甚至反制“跟踪火箭弹”上了,于是基本忽略了另一个可怕的对手……德国坦克。

    德国坦克,虽然数量不多,但却个个都是精锐,尤其是第21装甲师,那都是在非洲战场上打出来的。

    就算它们中有些坦克还是落后的“三号”坦克,但在这时同样也能发挥作用……“三号”坦克此时已换装“四号”坦克淘汰的短管75MM炮,这种炮在发射穿甲弹时700米内可以击穿43MM装甲,它对付T34的正面45MM倾斜装甲虽然力所未逮,但近距离怼T34侧面较平直的装甲却一点问题都没有。

    德军步兵也紧跟了上去,反坦克手榴弹、火箭筒等,能用上的也都用上了。

    不久,苏军总算反应过来,慌忙放缓速度放下搭载在其上的苏军士兵加入战团。

    于是,一场混乱、惨烈的坦克肉搏战就在平原中展开了。

    数百辆坦克的发动机和履带带着火炮和机枪绞杀在一起,坦克旁掠过的时而是士兵时而是坦克,有敌人的也有自己的,这使炮手和机枪手都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时候开枪、开炮……他们担心射出的子弹或炮弹不是打在目标身上而是误伤友军。

    事实上,这样的误伤在这样的混战中屡见不鲜,德军有、苏军也有,不过很明显苏军的误伤更多,原因还是之前所说的,他们指挥不畅不够灵活。

    天空很快就被黑色的浓烟所遮蔽,大量被击中的坦克像火把一样在雪地中熊熊燃烧,恶战中的普罗霍罗夫卡流淌着鲜血,蔓延着烈火,撕碎着钢铁。

    战争的魔影光怪陆离,一些苏军坦克手在火光中惨叫着从坦克中爬了出来,失控的坦克撞成一团,有些坦克在雪地中无法及时改变方向将逃出来的坦克手或是步兵压成肉泥,着火的士兵在雪地中打着滚挣扎着,渐渐失去了最后一分力气,在他们附近,躺着一具具焦黑的尸体。

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坦克壕(五更求月票)() 
    五更了,月票呢?

    **********

    最终,这场恶战在罗特米斯特罗夫不甘的命令中结束。

    罗特米斯特罗夫不敢继续将坦克部队继续派上去,因为他担心继续投入部队的话还会陷入这样的混乱。

    他是正确的,这就有点像是渗透战……处于兵力优势总是吃亏的一方。

    这结局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因为苏军似乎已经达到了他们愿望……与德国人的坦克来一场近战,但他们却没能取得胜利。

    但同时也是意料之中。

    因为这场近战不是苏军想像的在德军防线内能造成德军混乱的近战,而是在苏军队形内造成苏军混乱的近战。

    苏军撤退后德军坦克也跟着撤回了自己的阵地,因为他们知道双方一旦脱离接触,苏军的炮火就会再次发挥作用。

    果然,没过多久,炮弹就从苏军方向成片的涌了上来,炮弹将所有坦克残骸都炸得四分五裂,还有来不及从战场中撤出的苏军跟随步兵。

    斯特莱克将军乘着这个战斗的间隙,就召集几个军官开了次紧急会议。

    “先生们!”斯特莱克将军表情严肃的说道:“虽然我们打赢了这场战,但并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因为尽管如此,我们与敌人的在兵力上的差距反而更大了!”

    斯特莱克将军说的没错,这场战斗德军大慨击毁了苏军三百辆坦克……之所以说“大慨”,是因为战斗过于混乱无法精确统计。

    而德军自身损失一百多辆坦克。

    这其中是第3装甲师损失较严重……或许是因为第3装甲师没有ME63掩护的原因,他们在刚才的战斗中损失了65辆坦克。加上第21装甲师损失的36辆,以及位于普肖尔河南岸的步兵师被炸毁的15辆,一共损失了116辆。

    这样一来,第48装甲军包括步兵师的轻坦克就只有一百多辆。

    原本与苏军的坦克对比还能勉强达到一比三,现在却到了一比四。

    没有人发表意见,因为这是无法避免的结果。

    沉默了一会儿,斯特莱克将军就问着秦川:“ME63出现什么状况?”

    秦川有些无奈的回答道:“他们发现了它的弱点,也就是知道ME63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操控。结果就是,我们的操控手在他们的机枪火力下伤亡很大!”

    “还能继续作战吗?”斯特莱克将军问。

    秦川点了点头,回答道:“可以,不过操控手出现空缺,这会使ME63的命中率进一步下降!”

    斯特莱克将军沉重的点了点头,虽然他不愿意听到这些,但这却是现实,不可回避的现实。

    “ME63的表现已经很好了!”奥尔布里奇说:“事实上,我们能打到现实并且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简直就是个奇迹!”

    “上校!”斯特莱克将军说:“你这话为什么像是留遗言似的?”

    “我们难道不应该这样做吗?”奥尔布里奇上校摊了下手。

    所有人都没说话,因为他们都认为奥尔布里奇上校说的是对的,如果战局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第48装甲师的覆灭不可避免。

    “党卫第2装甲军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斯莱因上校问了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