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410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410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百五十一章 布署(求月票)() 
    一番折腾,秦川和斯莱因上校按照少尉指示的地点在黑暗中找到拉罗什吉荣村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六点多了。

    指挥部的参谋当然认得秦川和斯莱因上校,他热情的接待了两人并告诉他们隆美尔正在跑步。

    “元帅每天六点准时起床!”参谋说:“他对我们说,他需要保证自己旺盛的精力以适应未来的战斗!”

    然后,参谋似乎没找到其它话题,又接着说道:“然后他会吃个简单的早餐,批阅一些文件,接着八点就去视察前线,直到晚上才回来!”

    隆美尔有如“永动机”一般的工作态度还是没有一点改变,这与身在巴黎的那些德国军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秦川和斯莱因上校在巴黎总指挥部那没见到任何一个校级军官。

    这在被盟军轰炸的紧急情况下是很不正常的。

    斯莱因上校就有些愤怒的说道:“如果有什么紧急情况,然后还要派人去把他们一个个从床上拖起来再做决策吗?”

    后来斯莱因上校才知道他错了。

    他以为那些军官是在家里睡觉,但其实那些军官正在举行舞会。

    所以,如果要找到他们的话,得去剧场、酒吧、妓院或是别的可以娱乐的地方,总之不会是在床上……巴黎不夜城,简直就是这些军官的天堂,他们哪里有空睡觉。

    与这些将军相比,隆美尔元帅这个工作狂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只从这一点来看他受到排挤就不是什么意外的事了。

    就在参谋与向秦川和斯莱因上校大致的介绍前线布防情况的时候,隆美尔回来了。

    他上身只穿着一件白色背心,浑身是汗,喘着粗气。

    见到秦川和斯莱因上校,就兴奋的迎了上来:“哦,太好了,总算等到你们了!”

    “很高兴见到你,元帅阁下!”

    “是的,当然!”隆美尔爽朗的笑着,时而握握斯莱因上校的手时而拍下秦川的肩膀:“瞧瞧你们,这才是我想要的兵,我可以信任的兵,我的老部下!”

    从参谋那接过水喝了几口后,隆美尔就问:“你们一定没吃过早餐,是吗?”

    “当然!”秦川和斯莱因上校回答。

    他们当然不会跟隆美尔客气。

    不过也实在没什么可以客气的,因为早餐就是面包和牛肉罐头,据说牛肉罐头还是因为招待两人而加的餐。

    “抱歉!”隆美尔说:“没有什么好招待你们的,你们知道的,盟军的飞机正在对我们进行疯狂的轰炸,所以我认为应该节俭些!”

    “当然,元帅阁下!”斯莱因上校说。

    “其实这已经很好了!”秦川叉上一片面包,一边将它放进嘴里一边说道:“我的意思是说,比起俄国佬的黑面包,这真是美味!”

    “是的,我尝过那种面包!”隆美尔笑道:“我只吃了一口,你们相信吗?它就让我两天没了食欲,我怎么也忘不了那种古怪的味道,就像……”

    “就像臭水沟的味道!”斯莱因上校回答。

    “是的,就是臭水沟!”隆美尔点着头。

    然后几个人就大笑起来。

    “你是幸运的,元帅阁下!”秦川说:“要知道我们在战场上的食物经常都是它,如果不吃的话,我们只怕早就饿死了!”

    “是的,当然!”隆美尔点头道:“所以你们才是真正的战士,所以我才需要你们!”

    秦川和斯莱因上校不由沉默了,因为隆美尔都有些感动的样子,这似乎有点奇怪。

    直到隆美尔向两人介绍前线局势的时候,秦川和斯莱因上校才知道隆美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好吧,先生们!”吃完最后一片面包,隆美尔用餐巾擦了擦嘴,起身说道:“是该工作的时候了!”

    两人跟着隆美尔走到地图前,介绍道:“我们在法国一共有60个师,总兵力约76万人,不过这不包括正在路上的第21装甲师。所以准确的说是61个师!”

    说着隆美尔就在地图上一边比划一边说道:“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整个西线分为两个集团军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指挥的G集团军群驻守在法国卢瓦河以西以南部地区,共有19个师。”

    这时参谋给秦川和斯莱因上校递来了两份详细分布图,秦川翻开看了看,分布图上一目了然……G集团军中10个师在卢瓦河以西,9个师在南部,也就是说即将到来的这场战役基本与它们没关系,至少在盟军登陆的时候是这样。

    如果说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他们同样也有遭到盟军的轰炸。

    “我指挥的B集团军群布署在北部!”隆美尔接着说道:“它包括两个集团军:萨尔穆特上将指挥的第15集团军驻加莱,拥有包括14个海防师,4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在内共23个师。多尔曼上将指挥第7集团军驻布列塔尼半岛一带,拥有包括8个海防师,5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在内共14个师!”

    说到这隆美尔抬起了头解释道:“抱歉,这1个装甲师文件上没有,因为它就是第21装甲师!”

    布列塔尼半岛指的就是法国西部,在它的旁边就是诺曼底……秦川很清楚诺曼底就是盟军的登陆点,所以目光自然而然的就转向了那里。

    让秦川无奈的是,他发现驻守那里的部队只有6个师又3个团,总兵力不过7万人。

    而盟军在这里登陆仅仅只是先头部队就有17。6万人,之后在43天中就有9个军39个师约165万人在这里登陆。

    以7万人就想挡住这么庞大的一支登陆部队,简直就是天方夜谈。

    “元帅阁下!”秦川说:“我注意到您将主力布署在加莱,您认为敌人是从加莱登陆吗?”

    “不!”隆美尔回答:“我不这么认为。我恰恰认为他们会从布列塔尼半岛一带登陆!”

    “那为什么……”斯莱因上校疑惑的望向隆美尔。

    斯莱因上校不明白,既然是这样,隆美尔为什么在加莱布置了23个师,而在布列塔尼半岛一带却只有14个师。

    隆美尔无奈的回答道:“这不是我能决定的!”

第八百五十二章 防御战略() 
    这的确不是隆美尔所能决定的,主要是因为隆美尔与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在战略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这是我将指挥部搬出巴黎的原因之一!”隆美尔说:“龙德施泰特元帅和他的部下们认为盟军极可能在英吉利海峡最窄的地方,也就是勒阿弗尔和敦刻尔克之间的某处登陆。”

    隆美尔指着地图说道:“他们认为,虽然这一带的海岸防御比任何地方都强,但盟军在这里登陆后就更容易将部队在北部平原展开,接着迅速往东进攻,解放比利时、荷兰然后再以它们为跳板两路出击向德国的鲁尔区挺进。”

    客观的说,这个计划的确是可行的。

    正所谓“打蛇打七寸”,这就是一个打德国“七寸”的计划……鲁尔区虽然面积只占德国3。6%,却生产德国80%的硬煤、90%的焦炭、60%的钢铁和35%的炼油量,另外还有电力、硫酸以及合成橡胶、军事工业、重型机械等。

    因此,鲁尔工业区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而它的位置,恰好就在比利时与荷兰形成的夹角之间……盟军占领比利时与荷兰显然要比直接进攻德国要容易得多,因为盟军会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甚至当地本身就有英国、美国培植起来的地下组织。

    而一旦鲁尔工业区被占领,那么这场战争基本就可以说要结束了,因为这意味着德国失去了40%的工业能力,战争的胜负将毫无悬念。

    “另外!”隆美尔继续说道:“龙德施泰特元帅认为盟国将进攻加莱滨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在那布署了大量的V1发射场并持续对英国实施轰炸,只要占领加莱,英国马上就可以从V1的威胁中解脱出来!”

    秦川曾经参与V1的研发,甚至其中还有许多改进是秦川提出的,所以当然知道V1对英国的威胁……甚至因为秦川的改进,这威胁会比历史上要大得多。

    所以英国人也的确有理由进攻加莱。

    “可这是您的部队,元帅!”斯莱因上校说:“他们归您指挥!”

    隆美尔摊了摊手,回答道:“问题是元首支持龙德施泰特元帅的想法,所以不允许我把部队从加莱调往布列塔尼半岛。你们知道的,现在调动任何部队都需要元首的命令!”

    秦川当然知道,因为在东线作战时就已经是这样了。

    另一方面,就是这场战役就在希特勒的眼皮底下,而且不是进攻而是防御,隆美尔就无法像在非洲一样按自己的想法调兵遣将……非洲天高皇帝远,希特勒很难及时遥控,不管隆美尔做了什么,等希特勒知道时都已经迟了,或者听说隆美尔打了胜仗于是也就默认了。

    但法国的防御就不一样了。

    就算隆美尔冒大不韪将兵力西调……这也没有任何意义,希特勒完全也有时间遥控甚至有时间把部队调回来。

    “我与龙德施泰特元帅的分歧还不只在这一方面!”隆美尔接过参谋递给他的一杯咖啡,小喝了一口后说道:“我认为主要的战线就是在海滩上,也就是要把敌人消灭在近岸浅水中和海滩上,或者说,在敌人获得巩固的桥头堡、后续部队到达之前就将其消灭。我认为,在敌人入侵的最初24小时是决定性的24小时,这一天无论是对于盟国还是我们,都极为重要!”

    秦川理解隆美尔的这种想法。

    首先是盟军太庞大了,随随便便就有几百万人。

    其次就是盟军的海、空军全面占优完全不成比例。

    再次就是后方还有美国强大的工业机器,它正在不断的生产并将武器装备成批成批的运上来。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让盟军登陆并在陆地上与德军打成消耗战,那么德国几乎不可能取胜。

    所以,隆美尔认为,德国唯一的机会的就是在海滩上利用大西洋壁垒一批接着一批的将盟军士兵射杀在海滩上。

    也只有这样,德国才有可能打赢这场完全不成比例的战争。

    “龙德施泰特元帅并不这么认为!”隆美尔耸了耸肩,说道:“他甚至对大西洋壁垒也不敢兴趣,认为‘那东西’能起到的只是精神作用,不过是吓吓敌人的‘小玩意’!”

    秦川能理解龙德施泰特为什么会这么想,他这其实不是针对这场战役,而是在回忆自己当年胜利的荣耀……因为在几年前,就是他指挥着坦克装甲集群绕过马奇诺防线,然后轻松的迫使法国投降。

    所以,做为对马奇诺防线的一种嘲笑,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战术理论的一种肯定,他当然要蔑视与马奇诺防线如出一辙的“大西洋壁垒”。

    龙德施泰特甚至还在暗地里对参谋说……那不过是另一条“马奇诺防线”。

    当然,这话是不能公开说的,因为下令建造“大西洋壁垒”的是希特勒。

    不过龙德施泰特这话还真有他的道理,因为历史证明这道耗资巨大的“大西洋壁垒”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如果说有起到什么作用的话,就是诺曼底那一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其它路段所有浩大的工程全都是成了摆设,盟军从诺曼底登陆后就像洪水一样从这个缺口涌入,然后绕到了“大西洋壁垒”的后方。

    如果能把耗费在“大西洋壁垒”上的人力物力转化成战机和坦克,虽说不一定能挡住盟军,但却还有一战之力。

    “那么……”斯莱因上校不无嘲笑的说道:“我们尊敬的龙德施泰特元帅,他做为西线总司令,有什么好的方法挡住盟军进攻呢?”

    “他的想法是很简单……”隆美尔说:“就像我们在非洲做的那样,将大量步兵和预备队部署在二线,在敌人突破海岸防御工事的外层之后,以及敌人后续部队到达登陆场之前发起反击。所以他认为精锐步兵和装甲兵应该配备在远离海岸线的后方。而我则要求把它们配备在前线!”

    说着,就抬头扫了两人一眼,问:“你们怎么看?”

第八百五十三章 看法() 
    五更,求月票!

    ********

    斯莱因上校当然不会有问题,他手一摊,附和着隆美尔道:“我们当然要将装甲部队布署在前线,那些在巴黎的元帅和将军们只知道吃、喝、玩、乐,他们许多人甚至都没进过坦克舱!”

    斯莱因上校这是暗指龙德施泰特……因为龙德施泰特就住在巴黎的豪华别墅,每日在固定时间到那家叫“大胆的公鸡”的法式餐馆里品尝着美味佳肴,他和他的手下似乎已忘记了如火如荼的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