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412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412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轰炸机投弹的误差在山地斜面上的会被放大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更重要的是德军还可以构筑工事,就像加贝斯防线一样在反斜面构筑工事。

    这样的防线可不是简单的用弹药堆就能堆得过的,它必须得依靠兵力一个个山头去攻占、去争夺,而这又是德军的优势……德军虽说兵源不足,但战斗精神和意志却比盟军强得多,而且又是非洲战场、东线一轮轮打过来的。

    反观盟军,这其中尤其是美军,绝大多数都是没打过仗的菜鸟,为了能有足够多的部队参战,他们甚至还征召了被关在监狱里的罪犯用服兵役来抵刑。

    于是,战线很有可能会再次因此陷入僵持。

    “但是……”隆美尔眼光看着法国:“这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法国北部大片地区!”

    “我们只是放弃守不住的地方!”秦川回答。

    这话是一针见血,法国北部平原的确无法守,死抓着不肯放手只会毫无意义的消耗德军宝贵的兵力和资源。

    所以,战争必须要有这种壮士断腕的勇气。

    更何况,主动撤出和被赶出去完全是两回事……主动撤出可以转移许多重要的东西,比如财富、机器、人才等等。

    隆美尔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想了一会儿,他就点了点头,但很快又摇了摇头,说道:“元首不会同意这个防御战略的,我们没法说服他!”

    隆美尔说的没错,只要对希特勒有一点了解,就知道他肯定不会同意这个放弃法国北部大片地区退守马奇诺防线的计划。

    事实上,希特勒不会愿意放弃任何一片土地,这一点从希特勒在东线的遥控指挥就可以看得出来……就算明知道第6集团军会被包围,希特勒依旧不肯放弃斯大林格勒。

    那么现在,法国至少还有大西洋壁垒,还有几十万军队,再加上法国又是一支会下金蛋的鸡……希特勒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说服他!”

    “你的意思是……”隆美尔愕然望向秦川,然后很快就摇头说道:“不,中校,你疯了。这里不是非洲,我不能违抗元首的命令自行其事!”

    秦川当然明白这一点,否则隆美尔早就这么做了。

    “您误会了,元帅阁下!”秦川回答:“我指的并不是违抗元首的命令!”

    “那又是什么,在不违抗元首命令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实行你这个防御战略?”

    “我们可以用盟军来说服元首!”秦川回答:“有计划的从法国撤走物资,有计划的撤退,直到撤到马奇诺防线!”

    “也就是说……该打的仗还是要打!”

    “是的!”秦川说:“不仅如此,难度还要比沿岸防御与纵深防御要大得多!”

    隆美尔点头表示同意。

    沿岸防御只是沿岸布防,纵深防御只需要在二线布设兵力。

    而秦川这个防御战略,却是要在能与美军对抗的情况下层层阻击有序撤退……任何人都知道这是最困难的,无论是在战局还是心理上,一不小心就会全线崩溃变成溃败。

    “你有什么计划?”隆美尔问。

    “首先!”秦川说:“我们必须要挡住盟军的第一波进攻,否则我们根本没有撤退的时间和空间!”

    这是由于元首及西线军官意见不一致造成的。

    在不知道盟军实力的情况下,有些军官以为利用大西洋壁垒可以挡住盟军的进攻,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隆美尔。

    有些军官赞成纵深防御,以为用装甲部队反击就可以将登陆的盟军一批批赶下海,然后重复这个动作,盟军就永远也上不了岸。

    而希特勒则站在这两派中间,他既不赞成前者也不赞成后者,在中间持观望的态度……这也是他让隆美尔在沿海继续加固大西洋壁垒同时又将精锐部队部署在二线的原因。

    在这种干涉以及各派争论不休的情况下,想要坚定不移的实施某种战略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有在一战之后,让所有人都看清了敌我差距,才有可能统一思想。

    这也就是秦川所说的“用盟军来说服元首”。

    所以,第一波进攻一定要挡住,否则就是溃退而不是撤退。

    “问题就在于我们怎么才能挡住!”隆美尔苦恼的说道:“布列塔尼半岛的防御最弱,那一带工事完成度还不到一半,14个师的兵力里居然有8个海防师,而我却无法往这里调动一兵一卒!”

    “海防师有什么问题么?”斯莱因上校不由问了声。

    “哦,是的!”隆美尔说道:“海防师,多好的名字,听起来似乎可以防住整个海面……”

    顿了下,隆美尔就话锋一转摇头说道:“他们认为海防师只需要会在工事里扣动扳机就够了。所以,在新兵训练中被淘汰的人就全都丢到海防师了,这些部队的平均年龄达到36岁,充斥着无法作战的伤兵、严重胃溃疡或是肺吸病患者等等。知道他们是怎么说海防师的吗?这些部队是没有汽车运输就‘动不了’的师!”

    闻言秦川和斯莱因上校不由面面相觑。

    但事实还不只这样。

    “还有更糟的!”隆美尔说:“这8个海防师中有一个志愿师,他们是由苏联人、法国人、比利时人等等组成的,其中甚至还有俘虏。你能相信吗?让俘虏加入军队抵抗盟军的进攻!”

    “法国人?”秦川问了句。

    “是的,法国人!”隆美尔说:“从阿尔及利亚调来的法国团!”

第八百五十六章 汽车() 
    求月票,就差几票分类第一了……

    ***********

    “你们能想像吗?这支队伍中居然还有法国人!”隆美尔继续发着牢骚:“他们简直疯了,让法国人帮我们抵抗盟军的进攻,我们该怎么对他们说?为了你们的家园,为了你们的国家不遭受敌人的侵略,拿起枪战斗吧……上帝,法国人一直把我们当作侵略者而视盟军为解放者!”

    看着秦川表情有些古怪,隆美尔就疑惑的问了声:“怎么了?”

    “元帅阁下!”秦川说:“这支从阿尔及利亚调来的法国团,是原来在那组建的法国营吗?”

    “是的,有什么问题吗?”隆美尔不解的问。

    斯莱因上校解释道:“元帅,这支法国营是中校一手组建并训练的!”

    “什么?这是真的吗?”隆美尔问。

    “是的!”秦川回答:“我们还带领着他们在加贝斯防线上构筑过坑道工事,还有西西里岛,我们几次利用他们法国人的身份伪装成盟军的部队混进去偷袭……你知道的,盟军中也有法国部队!”

    “有意思!”隆美尔不由笑了起来:“抱歉,中校,我并不知道这些!”

    “没关系,元帅阁下!”秦川说:“事实上……您说的或许是对的,他们是法国人,很有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有关国家大义,所以不是什么个人感情或是培养之类的东西可以决定的。

    想了想,隆美尔就说道:“或许……我们该去视察下前线再讨论下一步计划了!”

    视察前线本身没有问题,因为这就是隆美尔的带兵风格。

    就像之前所说的,隆美尔是那种亲临前线与士兵们呆在一起的指挥官,他一直相信这样可以充分挖掘士兵的潜力使他们爆发出令所有人(包括敌人)都感到吃惊的战斗力。

    在非洲时他就是这么做的,在大西洋壁垒也不例外。

    只不过这段时间,隆美尔更多的是部署二线及更靠后的防御,这些防御距离巴黎只有几十公里,一天时间内就能来回。

    但沿岸公事……距离巴黎却有365公里,这需要一整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公路有可能会被炸断。

    隆美尔带着众人爬上了一辆法国民用汽车……这种汽车有点类似公共汽车,顶部和侧面都刷着醒目的红色,通常来往于法国的城市之间用于载客。

    这种做法很聪明,因为盟军飞行员老远就会看到这辆汽车但却不会攻击它,因为他们会认为坐在上面的是法国百姓。

    这让秦川和斯莱因上校目瞪口呆……早知道他们从德国来这的时候就要这样做了,也不至于要昼伏夜行这么多天才赶到巴黎。

    “看到了吗?”在汽车行驶了两个多小时后,隆美尔朝车窗外扬了扬头:“那些是我为盟军空降兵准备的!”

    往窗外望去,是一根根朝天耸立的削尖的木桩,木桩之间还拉起了带着倒勾的铁丝网,铁丝网上有些黑点……秦川举起望远镜看了下,发现那是地雷。

    可想而知,如果空降兵在夜里在这片区域实施伞降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

    “旁边那片湖!”隆美尔说道:“那本来是块平地,我把海水引了进来,这当然也是为他们的空降兵准备的!”

    “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他们在湖水里的挣扎的样子了!”斯莱因上校说。

    “元帅阁下!”秦川说:“如果是我,我就不会这么做!”

    “为什么?”隆美尔问。

    “因为英国人的情报网!”秦川说:“他们有法国人的帮助,不难弄到这些湖以及布置的地图,然后盟军的空降兵就会小心的避开这些装置!”

    “他们无法避开全部,不是吗?”隆美尔说:“因为空降并没有准确的着陆点!”

    隆美尔说的没错,尤其是在夜色里空降,被风一吹飘离目标几公里是常有的事。

    “我同意,元帅!”秦川回答:“但他们在总体上还是会尽力避免这种损失。但如果我们先做好准备,我是说驻上一个坝或是其它什么,使这片地区表面上看起来可以空降,于是他们毫无防备,但是,等他们发起进攻时我们再……”

    接下来的就不用说了。

    隆美尔不由“哦”了一声,然后赞同道:“好主意,中校,我们的确应该这么做!”

    说着,隆美尔马上就对参谋下令道:“马上通知工兵部队,按中校说的做!”

    “是!”参谋马上就让通讯兵架设起电台把命令下达了下去。

    这就是隆美尔的行事作风,始终与部队保持联系随时下达命令。

    当然,部队由此也就能始终感觉到他的存在。

    汽车一直在公路上行驶,路边随处都是被德军士兵押着在公路上修路的劳工……当然公路也被炸得坑坑洼洼的很难前行,有时还不得不绕道甚至等待,因为公路中央被炸出的大坑一时半会无法修好。

    让人感到有些恐怖的是,天空中时不时掠过几架盟军的轰炸机或是战斗机……从飞机中的啸声听不出是什么机型,只能透过车窗隐隐看到一点飞机的影子。

    这让秦川和斯莱因上校一次又一次的生起跳下车趴在地上的冲动……这是在战场上的常识,在汽车里会使自己的目标增大,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这个像靶子一样的东西。

    但隆美尔却很镇定的说道:“只要你们不把头探出窗外或是下车,他们就不知道坐在里面的是德国人!”

    “而且其中还有个元帅!”秦川说:“我想那些飞行员一定会为他们错过了这个感到懊悔的!”

    官兵们不由笑出声来。

    隆美尔却摇头说道:“不,中校!我认为他们更应刻懊悔的是……不知道这里面坐着‘传奇上士’!”

    车内再次爆发出笑声。

    虽然隆美尔这招的确很有用,汽车到达目的地也没有遭到攻击,只需要注意远离那些载有物资和士兵的军用汽车。

    但这也几乎就是在告诉秦川……法国的天空已经属于盟军了。

第八百五十七章 法国团() 
    汽车是第二天清晨到达布列塔尼半岛的……盟军在夜里通常不进行轰炸。

    这一方面或许是担心误伤,毕竟这里是法国,在夜里投弹谁都无法保证炸弹会落到什么地方。

    另一方面则是某种程度的节约弹药……要知道轰炸的主要目标是公路、铁路和桥梁,而这些东西在夜里很难找到,要达到同样的战略目的必须投入数倍的弹药量,这对盟军来说完全没有必要。

    于是,汽车在夜里连续不停的开了一夜,可笑的是汽车倒是遭到了德国士兵的几次拦停和盘问……只不过等他们上车在手电筒里看到车上居然有个元帅靠在椅子上休息时,吓得手电都掉到了地上。

    “他们做得没错!”隆美尔向秦川和斯莱因上校解释道:“这是我下的命令,法国劳工里可能混进了许多被英国人、美国人收买的间谍!”

    隆美尔说的是实情,同时这件事也十分可笑……英国人和美国人分别在法国培植了属于自己的不同势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