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81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81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了?”秦川问。

    “我们不知道你对空战还有研究!”面包师说:“原本我还以为你是瞎扯唬唬那个孩子的,但现在看来似乎不是!”

    维尔纳也插嘴道:“虽然我没有完全明白你们说的那些,但好像很专业至少那个孩子相信了不是吗?我很好奇,上士,你还知道什么我们不知道的?”

    “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吧!”秦川笑了笑。

    秦川说的当然是谎话,他知道的如果都说出来,只怕要把士兵们吓死。

第一百六十五章 离间计() 
第21装甲师在第二天傍晚赶到了阿拉曼防线以西20公里的位置,然后停了下来。

    再往前就会进入敌人火炮的射程了,这就意味着战斗的开始,而德军士兵却需要休息……他们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而且在此之前士兵们也几乎都在行军打仗,他们需要时间恢复一点战斗力而不是就这样撞向敌人的枪口和炮口。

    斯特莱克将军乘着这个时间就将秦川叫到了指挥车上。

    “看看这个!”斯特莱克将军在秦川和斯特因上校等军官面前摊开了地图,说道:“虽然我们已经赶到了阿拉曼,但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我们侦察到的情报……英军第13军驻守在阿拉曼防线的北段,其主力是印度第4师。第30军驻守防线的南段,主力是澳大利亚第6步兵师。”

    “至少他们的兵力较为分散!”斯莱因上校说:“他们有一道55公里长的防线,而且不敢轻易增援!”

    “是的!”斯特莱克将军说:“可是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好消息了!”

    “我们应该马上发起进攻!”奥尔布里奇上校说:“敌人防线还不够稳固,只要空军能够压制敌人的火炮并保护空中安全,我们的坦克就能突破敌人的防线!”

    “问题就在这,上校!”斯特莱克将军指着地图说:“我们无法获得足够多的空中掩护!”

    “第27战斗机联队不是已经全面进驻非洲了吗?”斯莱因上校问了声。

    “是的!”斯特莱克将军回答:“问题是我们的进攻速度太快了,以至于空军被我们远远的落在了后面!”

    奥尔布里奇上校等人不由自豪的笑了起来,虽然他们不怎么明白斯特莱克将军这话的意思。

    接着斯特莱克将军就解释道:“第27战斗机联队位于托布鲁克,它们大慨有70架战斗机和50架轰炸机。如果能得到这些战斗机和轰炸机的全力掩护的话,要突破敌人的防线也不是不可能……”

    说到这里斯特莱克就指着地图继续说道:“但问题是,托布鲁克距离我们大约六百公里,而我们的战斗机只有七百公里的航程!”

    军官们不由“哦”了一声。

    BF109虽然有各种优点,但航程却一直是其短板,这直接影响了德国对英国本土的轰炸效果……因为航程不足,为轰炸机护航的BF109只能半途折返,而英国战机就乘着这时候对没有战斗机护航的德国轰炸机展开屠杀。

    就像现在这样,托布鲁克到阿拉曼防线有六百公里,而BF109的航程却有700公里,那也就是说战斗机能飞到阿拉曼战斗就飞不回去了。

    “所以!”斯特莱克继续说道:“隆美尔将军才需要在马特鲁修建一个临时机场,马特鲁距离我们只有200公里,这原本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战机和轰炸机可以在马特鲁降落补充燃油,然后再飞到阿拉曼上空为我们提供掩护,问题是马特鲁的临时机场最多只能容纳三十架飞机,而且我们也没有足够的燃油!”

    这一点应该说是意大利人的错……后勤是由意大利人负责的。

    如果意大利人尽力了,那也无可厚非。

    但意大利人更在乎的是切肤之痛……简单的说就是敌人打到家门口了他们才会紧张起来,如果知道敌人远在阿拉曼防线,那他们就会吊儿郎当了。

    要知道托布鲁克距离马特鲁只有四百公里,这其间还有公路相连……英军占领托布鲁克时将两地的公路修通了。

    再加上德国空军进驻托布鲁克可以保护运输线的安全,汽车一昼夜开两百公里不是很大的问题,两天时间就可以运输一大批的燃油补给到托布鲁克。

    但就算隆美尔亲自组织不断的催促,意大利运输队还是在路上一边休息一边前进,一昼夜只走一百公里。

    隆美尔有一回坐着他的飞机去查看情况,却发现下方的意大利士兵把汽车停在海边生起篝火一边烧烤食物一边唱歌跳舞,只把隆美尔气得半死。

    后来隆美尔才知道意大利军队会有这样的表现其实是有原因的……

    英国人在某些方面保守传统,某些方面却十分精明。

    英国人在这关键的时候使用了一招离间计:他们通过地下组织放出风声,说开罗有大量的财富,如果让德国人抢在前头攻破阿拉曼防线继而占领开罗的话,那么财富就都属于德国人的了,意大利人什么也得不到。

    这话大部份是真的,比如开罗做为埃及的首都的确有大量的财富,它甚至因为发达的金饰交易而被称为黄金之城。

    另外德国人也确实走在意大利军队的前头,而且还马不停蹄的一路狂奔……这还真有点像是急着去抢黄金的样子。

    于是意大利士兵就相信了,甚至加里波上将也受到影响,他希望德军能让意大利军队跟上一起进攻……这样就可以让意大利共享进军开罗的荣耀。

    接着就出现了这令人可笑的一幕,无论隆美尔怎么催促,意大利人就是在后头磨洋功。甚至明明可以开到马特鲁卸货的油轮却偏偏要开往托布鲁克。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多少战机的掩护!”奥尔布里奇上校皱着眉头问。

    “一次最多六十架!”斯特莱克将军回答:“而且燃油暂时只够他们出动三次!”

    奥尔布里奇无奈的摇了摇头,要知道英国人少说也有五百多架战斗机和轰炸机,而德军只有寒碜的六十架……只有九分之一,而且还只能出动三次。

    相反,英军的机场就在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距离阿拉曼防线只有75公里,其战机可以轻松且快速的往返于亚历山大与阿拉曼之间补充燃油和弹药……此消彼长之下其战斗力就不只是九倍的问题了。

    “所以!”斯莱因上校说:“我们只有在夜里展开进攻了!”

    “是的!”斯特莱克将军点了点头:“事实上……隆美尔将军已经制定好作战计划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计划() 
斯莱因上校说的对,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德国空军与敌人差距太大,再加上炮兵也明显弱于敌人,那么夜战就是个明智的选择。

    显然,隆美尔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一早就制定了一个在夜里进攻的作战计划。

    “计划是这样的!”斯特莱克将军指着地图说:“隆美尔将军将主要的突破方向放在北段,也就是英第13军防守的位置!”

    这一点勿庸置疑,首先是第13军新败,其主力第15装甲师及新西兰第2师在马特鲁大部被歼,只有几千残部逃回了阿拉曼并与未参战的印度第4步兵师一起完成了阿拉曼北段的驻防。

    第13军因为刚刚逃回阿拉曼所以士气来不及恢复部队也来不及整顿,而南段的第30军就已经至少得到一周时间的休整了。所以北段显然更容易突破。

    另一方面就是北段濒临地中海。

    正如之前所说的,越靠海就越容易得到补给,因为补给可以直接从意大利运输船运来,同时沿海的港口城市又是敌人获得补给的源头,比如亚历山大港它距离阿拉曼防线北段最近的距离只有75公里,占领这个港口就几乎切断了整个阿拉曼防线的补给源头。

    反之,如果攻击阿拉曼防线南段的话,不仅德军本身很难得到补给,就算突破其防线也很难给英军补给线造成多大的威胁。

    “隆美尔将军选择的突破点在这里,迪尔西茵!”斯特莱克将军指着地图说道:“之所以会选择迪尔西茵,是因为英国人将第15装甲师及新西兰第2师一部部署在阿拉曼,印度第4步兵师部署在迪尔阿比德一带,迪尔西茵是这两个部份的交界点!”

    这个突破点的选择也是有道理的,两军的交界点会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遭到进攻时是由哪支部队支援,再比如两军都互相会把敌人当成是另一面的友军,另外还有协同问题等等,所以交界点历来都是突破口的首选。

    顿了下,斯特莱克将军就接着说道:“我们的任务是,乘着黑夜从迪尔西茵通过,然后绕到第13军的后方直取亚历山大港。同时我军主力也就是第15装甲师及意大利两个步兵师在明早就会赶到并对英第13军正面发起进攻!”

    隆美尔这个作战计划堪称完美一条硬生生的防线摆在面前,如果是别人的话只怕无计可施只能强攻。

    但隆美尔却会寻找防线的弱点利用装甲师的机动性突破这一点很对,此时的第21装甲师已经是一支疲惫之师,而且坦克在连续的作战和敌机的轰炸下也损失惨重,这时的他们已无力对防拉曼防线发起进攻,但突破一点还是有可能的。

    突破之后就长驱直入占领兵力空虚却又是英军补给重地的亚历山大,接着德军后续兵力赶到对英第13军形成天然的夹击阿拉曼防线就此崩溃。

    秦川听到这里就感到有些意外,因为这正是历史上第一次阿拉曼战役时隆美尔的计划。

    秦川原以为在自己的努力下,德军占领了那么多的城市取得那么多原本没有的胜利,历史应该要有所改变才对。

    但现在看来似乎一切都没变,就连隆美尔的进攻计划都是一样,要说有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阿拉曼战役提前了。

    “上士!”斯特莱克将军的叫声让秦川清醒过来。

    “你对这个计划有什么异议吗?”斯特莱克将军问。

    秦川意识到自己刚才走神的状态让斯特莱克将军误以为是对进攻计划有意见。

    不过这个进攻计划的确有问题。

    “是的,将军!”秦川回答。

    秦川这么一说就让斯莱因上校等人面面相觑,这不仅是因为这是隆美尔制定的作战计划,更是因为他们都看不出这个计划有什么问题。

    “那么,说说你的看法,上士!”斯特莱克将军说。

    “我们的战略意图太过明显了!”秦川说:“简单的说,敌人也知道我们的主攻方向会是阿拉曼防线的北段,甚至还会是亚历山大,所以他们必然会在北段集结重兵,甚至北段的防御工事也更坚固!”

    军官们不由点了点头。

    英国人不是傻瓜,而且就算是傻瓜,在德军攻占了托布鲁克和马特鲁这些战略要地后,也知道下一个进攻重点就是亚历山大。

    “但这个并不能成为否定这个计划的理由!”奥尔布里奇上校说:“因为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同时我们也有可能成功,这才是重点!”

    奥尔布里奇说得对,敌人防御的确更坚固、兵力的确更多,但第21装甲师还是有能力在一点突破并按计划所设想的那样取得最后的胜利。

    问题就是

    德军的情报有误。

    印度第4步兵师与英军的分界点不在迪尔西茵,那里恰恰是印度第4步兵师的主力。

    所以计划的设想很好,现实却很残酷,按计划实施的结果就是第21装甲师一脚踢在了铁板上确切的说也不能算是铁板,印度第4步兵师也只是比南非及非洲师战斗力强一些的部队。

    问题就在于印度第4步兵师之前未参加战斗,一直在二线养精蓄锐,同时英军又将大量的火炮集中在北段,而德第21装甲师却已经疲惫不堪要真算起来,第21装甲师可是一路从的黎波里打到这里,横跨了一千多公里的战场,连续几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好好休息过。

    于是历史上的第21装甲师最终也没能通过阿拉曼防线。

    其结果就是阿拉曼防线变成了一场堑壕战,一场消耗掉德军所有能量并使之溃败的消耗战。

    然而

    秦川尴尬的地方,就在于他知道这些却没法说。

    难道告诉斯特莱克将军德军情报有误?

    秦川一不是侦察兵二没有侦察过迪尔西茵,怎么可能知道那里不是两军的分界点而是印度第4步兵师的主力?

    如果这么说的话,他们一定会以为秦川疯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交界点() 
今晚有应酬,这时才补上二更,抱歉!推荐一本朋友的书高危职业,风三十五著。

    **************

    “将军!”想了想,秦川就对斯特莱克将军说道:“如果我是英军指挥官,并且明知北段会是敌人的主攻方向,就不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