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96部分

决战第三帝国-第96部分

小说: 决战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零一章 虽败犹荣() 
一  终于,英军在被炸毁了十几辆坦克后就无奈的退了回去,“三号”坦克甚至还在后头追击了一阵又摧毁了五辆坦克,直到英军召来战机实施掩护才罢休。

    德军士兵们不由发出一阵欢呼。

    奥尔布里奇上校在第一时间给秦川打了个电话:“难以置信,上士,你真的猜中了,我们打退他们了!尤其让人振奋的是我们只损失了三辆坦克……它们是被敌人战机摧毁的!”

    “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上校!”秦川回答。

    接着又是斯特莱克将军的电话。

    “上士,我想我们全军都欠你一个人情!”斯特莱克将军说:“因为如果没有你的建议,我想第15装甲师就是我们的下场!”

    “将军!”秦川回答:“你们不欠我什么,因为我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命!”

    电话那头的斯特莱克将军不由哈哈大笑。

    “那么……”当秦川挂上电话时,在旁边听着的巴泽尔就问了声:“这又是你的建议?”

    “是的,上尉!”秦川回答。

    “哇哦!”附近的德军士兵们不由发出了赞叹声,接着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

    “好样的,上士!”巴泽尔拍了拍秦川的肩膀,说道:“我突然发现有你在部队里对我们来说真是件幸运的事,你们说是吗?”

    巴泽尔把目光转向了士兵们。

    “当然,上尉!”德军士兵们七嘴八舌的说道:

    “很多次,都是上士的建议让我们取得了胜利!”

    “上士救了我们所有人!”

    “我相信如果没有上士的话,我们现在只怕都不能站在这里了!”

    ……

    巴泽尔点了点头:“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力保护上士的安全,你们认为呢?”

    “当然!”

    “我赞同,保护上士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

    这让秦川有些哭笑不得,他可不想成为部队里被保护的对像,不过这似乎已经由不得他了……因为德军士兵也有他们的想法:为了部队乃至为了自己,尽力保证秦川的安全是理所当然的。

    其后,不甘心失败的英军又发起了一次进攻,但毫不意外的,他们除了再次在阵地前丢下几辆坦克外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之后英军就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因为他们剩余的坦克也只有三十辆,这对还有十九辆(第二次战斗又损失了两辆)坦克的德军来说并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甚至如果继续这样打下去……很可能英军的坦克全都打完了而德军坦克却还有十几辆。

    奥钦莱克将军简直就不敢相信这个结果是真的,原本他还以为凭着这些坦克和空中优势就能一路击溃德军顺带将亚历山大夺回来呢!

    “怎么会有这种事?!”奥钦莱克将军涨红了脸问:“是我们的坦克不够多吗?还是它们的性能不够优秀?”

    “都不是,将军!”里奇少将回答:“因为它们在对阵德军第15装甲师时取得了明显的胜利,但是……”

    “但是什么?”奥钦莱克将军有些恼羞成怒。

    “德国人学习得很快!”里奇少将感叹道:“他们居然仅仅只打了一仗,就发现‘格兰特将军’式坦克的弱点……”

    “弱点?”奥钦莱克将军不敢相信这款美式新型坦克会有什么弱点。

    “是的!”里奇少将点头回答:“这款坦克的37MM火炮对敌人的装甲无可奈何,而75MM火炮射界又很小,德国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使我们在战场上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奥钦莱克将军闻言不由愣住了。

    想了想,奥钦莱克将军就下令道:“继续保持接触,命令部队不要急于进攻!”

    “是,将军!”里奇少将应道。

    奥钦莱克将军的考虑显然是对的……德军的补给线已经被马耳他岛的战机切断,或者可以说部份切断。

    原因是战机在夜晚很难实施轰炸,所以德军补给线在夜里还是畅通的。

    但这并不影响英军即将占有的优势。

    这一方面是因为英军白天可以在空军的掩护下布水雷封锁其运输。

    另一方面,即便意军会把一部份补给运到非洲,但那跟英军的补给比起来显然不值一提。

    所以奥钦莱克将军并不担心这场战会输……事实上,在德国对苏联发起进攻并且调走驻守在西西里岛上的航空联队后,奥钦莱克将军就相信英军最终会在这场战役上取得胜利。

    因此,奥钦莱克将军认为不必急于一时,时间是站在英军这一边的。

    隆美尔就真真切切的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当天色入黑的时候,第21装甲师就分批撤回了亚历山大。

    虽然第21装甲师可以说是取得了胜利,但从整体来说却是德军败了,战略层面上就更是彻底的失败。

    “我们没有能力再进攻了!”斯特莱克将军平静的对隆美尔说:“除非我们有更多的坦克和部队!”

    “是的,我当然知道!”一向乐观且充满激情的隆美尔此时有气无力的坐在椅子上发愣。

    过了半晌,他才说道:“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斯特莱克将军等人不由面面相觑,在他们眼里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就是一场败仗而已,不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败仗与德军取得的胜利比起来根本就不值一提。

    甚至还可以说,德军这次是虽败犹荣,因为他们成功的找到了英国人新型坦克的弱点,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德军积蓄足够的力量,然后就能给英军好看了。

    然而,隆美尔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大吃一惊:“我没有告诉你们马耳他岛的情况,英国人成功的在那里布署了一百多架战机……我们的补给线已基本被切断了!”

    “什么?”斯特莱克将军不由惊呼起来:“什么时候的事?”

    “几天前!”隆美尔说:“元首对苏联发起进攻把第24航空联队调往东线,英国人乘虚而入……”

    突然间,斯特莱克将军就明白隆美尔为什么这么急着进攻塞得港了。

第二百零二章 蒙哥马利() 
一  北非渐渐平静了下来。

    不管是英军还是德军,这时都不急于作战……确切的说,德军是没有能力再发起进攻,其坦克在之前的战斗中几乎损失殆尽,后勤补给线又在这关键时候被切断。

    英军则的确是不急于进攻,因为在这种情形下越往后对英军就越有利,胜算也越大,发起进攻反而可能让德军有机可乘。

    然而这只是奥钦莱克将军的想法,丘吉尔却并非如此。

    丘吉尔面临的是国内政治的压力……亚历山大沦陷后,保守党再次向议会提出了一项动议,明确表示对丘吉尔有关战争的指的指挥工作不予信任。

    小雨中的伦敦,英国议会就像个菜市场一样乱糟糟的,议员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什么,丘吉尔坐在台上眼里带着愤怒装作看手中的文件……做为首相,他不喜欢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像个犯人一样被质疑、审问。

    “女士们,先生们!”保守党比较有势力的议员沃德洛站起来,用慷慨激昂的语调说道:“我首先要说的是,这项动议并非指向在战场英勇作战的官兵们,他们的牺牲和勇气值得我们敬仰。但也恰恰因为这样,我才提出了这项动议……大家应该清楚,迄今为止,英国已遭到了一连串的失利和溃败:卜雷加、班加西、托布鲁克,现在竟然连亚历山大港都落入德国人的控制中!而政府却没有给我们任何解释,我认为失败的原因主要在我们的内阁,最关键的错误就是让首相兼任了国防大臣!”

    顿了下,沃德洛又接着说道:“先生们,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魄力而不受任何方面牵制的人来指挥这场战争,我们之所以遭到失败,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我们尊敬的首相似乎没有精力在兼顾国内政治和指挥北非的战斗。所以,为了北非战役的胜利,为了数十万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作战的生命,我认为我们应该任命一个国防大臣来分担首相的重任!”

    沃德洛这话说的很动听,也不像之前米尔恩等人说的那样带着讽刺和嘲笑,但丘吉尔却宁愿应付像米尔恩那样的人……因为沃德洛是笑里藏刀,表面是分担首相的重任,实际上却是夺权。

    丘吉尔沉默了一会儿,就回答道:“我只想说:我们正在为我们的生存而战,为比生命本身更宝贵的事业而战。你们给我权力和时间,我给你们胜利……仅此而已!”

    议员们不由愣住了,谁也没想到丘吉尔的回答会如此简单。

    但也恰恰是这个简单的答案让所有议员都心里发毛……他们个个心里都在想,丘吉尔这话是不是意味着他有稳操胜券的计划?如果这时把丘吉尔踢出指挥系统会不会影响整个计划甚至导致计划的失败?

    更何况,英军的确是在北非击退了德军的进攻稳住了阵脚。

    于是最后,下议院进行了表决,沃德洛的不信任动议被击败,丘吉尔再次成功的渡过了难关。

    但渡过难关是一回事,丘吉尔依旧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否则不久后还会有另一个不信任动议。

    这让丘吉尔几次三番发报催促奥钦莱克将军发起进攻。

    但奥钦莱克将军并没有这么做,他回电道:“尊敬的首相,我很不情愿得出这样的结论,短时间内对德军发起反攻是不可行的,我们需要新的接受过良好训练的兵员和足以给敌人致命打击的装备,目前看来,这些都远远不够……我们之前之所以占有兵力和装备的优势却屡屡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士兵训练不足。所以,急于进攻不但对我军不利,反而有可能被敌人所利用!”

    丘吉尔看到这封回电不由大发雷霆:“奥钦莱克以为他在尼罗河暂时阻止德军的进攻就算胜利了吗?还差得远呢!他难道忘记了马特鲁、托布鲁克还有亚历山大?可恶的隆美尔并没有走远,他就站在埃及的大门口嘲笑我们,并随时都有可能对我们发起致命一击,这是多么紧要的关头,他却不可思议的停止了战斗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所以有时政治需要会与军事起冲突的。

    一般情况下军事必须得服从政治,但这个政治指的是国家的政治和利益,而不是某个首相是否能坐稳自己位置的政治利益。

    丘吉尔显然是把自己的位置看得更重,他没有想过……如果奥钦莱克将军说的都是真的,英军没有足够的准备贸然发起进攻而再次导致失败怎么办?

    但丘吉尔却不管那么多,此时的他已决心将奥钦莱克换掉了,尽管奥钦莱克将军已经适应了北非战场并从原则上来说已经抓住了德军的弱点。

    像之前一样,丘吉尔也给奥钦莱克将军一个体面的借口……丘吉尔让奥钦莱克将军指挥一个新组建的司令部,负责英军在伊拉克、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的行动。

    这看起来似乎是升官了。

    但奥钦莱克将军拒绝了丘吉尔的提议,这个五十几岁的将军认为那不过是丘吉尔的施舍……他不需要这个,于是选择呆在印度一直到战后。

    接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是蒙哥马利。

    丘吉尔原本以为蒙哥马利应该会识趣向德军发起进攻,但蒙哥马利给他的报告却几乎与奥钦莱克将军一样。

    “首相阁下!”蒙哥马利说:“第八集团军经过长期奋战,急需补充兵员和物资,有许多新换防的部队还不会在沙漠里打仗,他们必须做好必要的训练。在这些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之前,我不能贸然发动进攻,那样只能是拿士兵们的性命以及非洲的命运冒险!”

    这时候,丘吉尔已隐隐意识到是自己错了……蒙哥马利和奥钦莱克两人都不约而同的这么说,就必然有他们的道理。

    但丘吉尔做为一名首相,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将错就错,希望这次错误不会带来错误的结果。

第二百零三章 军事学校() 
一  机遇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

    真正了解这场战争的,都知道奥钦莱克将军在北非的贡献是最大的,因为英第八集团军就是在他的带领下与德军作战并出现战略转折,蒙哥马利只是延续奥钦莱克将军的战略思想然后按部就班的把战争延续下去。

    这也是隆美尔在回忆录里盛赞奥钦莱克将军但却不提蒙哥马利的原因之一……隆美尔其实是有些瞧不起蒙哥马利的,因为蒙哥马利的指挥过于传统,几乎每一步都在隆美尔的算计之中,即便是蒙哥马利在兵力装备上拥有绝对的优势,但还是几次被隆美尔杀个回马枪打得十分狼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