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惊雷 >

第100部分

抗战惊雷-第100部分

小说: 抗战惊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校长放心,学生完全可以做到。”

    ******点了点头,问道:“雨农,你还有别的事情吗?”

    戴笠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委座,我们刚得到情报,敌第十一军最近异动频繁,似有进攻修水迹象。”

    ******皱起了眉头,第十一军战力强悍,更有号称战力最强的第六师团,进攻修水,难道日军占领武汉三镇不久,就有力量重新展开攻势了?

    恰在此时,侍从室一处主任张治中进来报告:“刚收到第九战区薛代司令长官电报,敌张公渡、永修间的第一零六师团和第一零一师团主力,开始出动,有进攻修水迹象。”

    戴笠嘴角抿了抿,抢先一步,便证明他的情报系统是卓有成效的。

    “薛伯陵怎么布署的?”******急问道,听说没有第六师团,他心中稍微放松,但十一军由冈村宁次指挥,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家伙。

    “薛代司令长官的罗卓英第十九集团军任南昌方面的守备,分别以李觉的第七十军、刘多荃的第四十九军、夏楚中的第七十九军和宋肯堂的三十二军及预五师,在箬溪以东修水右岸亘鄱阳湖西岸,由西向东并列防御。”张治中流利地将薛岳的布署汇报上去。

    “让薛伯陵速将武长路上可调之兵增进永修、武宁一线,主力出击部队应用于武宁方面。要他们充分准备,守住修水,不要让敌军渡河,这一点非常重要。”******停顿了一下,又吩咐道:“召何敬之、陈辞修等人来开军事会议。”

    “是。”张治中领命而去。

    ******把目光投向戴笠,有些不太确定地问道:“我记得你曾经呈过一份文件,除了单兵破甲武器‘钢拳’外,还提到了那个,那个——”

    “豫皖挺进队第三纵队司令杨天风。”戴笠适时地接上话,“钢拳就是由他的小兵工厂研制出来的,他还预判过日军的动向,说武汉日军在短期内很可能会进攻南昌,以解除我两大战区夹击的威胁。”

    “嗯,倒是有点战略眼光。”******似乎想起来了,点头道:“这个杨天风留学日本,还到欧洲游历过,那个波亚战术攻略也是他写的。”

    “是的,校长。”戴笠又补充了一些,“除了钢拳,他的兵工厂还制造出了一种叫榴弹发射器的武器。据说,经过测试,足以压制日军的掷弹筒,作为步兵的一线支援火力。”

    “这个杨天风,他现在在干什么?”******似乎有了些兴趣,随口问道。

    “据情报站最新的报告,杨天风行将率军东进,要光复皖北、淮北的一些失地。”

    “皖北?”******皱了皱眉,说道:“多注意些,莫要让他被李德邻和白健生给拉走了。”

    “学生明白。”戴笠知道桂系已经取得了皖省的治权,寥磊在大别山根据地干得有声有色,杨天风若是干得风生水起,很可能被桂系所注意。

    “杨天风需要的,尽量予以供应,我要看看他还能搞出什么克敌利器来。”******停顿了一下,又提醒道:“钢拳的生产如何了,能否用于此次战事?”

    “兵工厂加班加点,发射器生产了约有两百具,破甲弹五百余枚,只是操作的技术兵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戴笠并不确定地说道:“如果紧急调运的话,估计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

    “紧急调运。”******想都不想地一摆手,“敌要攻击南昌,坦克、装甲车定然出动,如果来得及,也好检验下实战效果。”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戴笠,露出一丝笑容,“发现人才,搜集情报,还有这新武器。嗯,军统局干得不错,现在还需保密,将来有机会再奖励你们。”

    “校长口头嘉奖,学生已感到无上光荣。现在正是军统为校长,为党国出力的时候,这是本职应尽的义务,不敢再要其他奖励。”

    “你这样谦虚,嗯,很好。”******点了点头,轻轻挥了下手。

    “学生告退。”戴笠倒退着出了办公室,这才掏出手帕,将忍得辛苦的鼻涕擦了擦。

    (。)

第九十七章 出征;指点;礼物() 
窗外仍是一片灰暗暗,冬天的夜晚总是特别漫长。但杨天风知道这已是清晨,必须离开令人留恋的被窝和温软亲昵的妻子。

    孟秋兰万分不舍,但也不会缠着丈夫,起床穿衣,让丫环端来水,才叫起杨天风,侍候着他洗漱穿衣。

    洗漱完毕,杨天风贴了贴孟秋兰的脸,穿着整齐地跨出房门,每天跑步这已经是雷打不动的习惯了,既是锻炼身体,也是以身作则。

    而今天,也是他率队出征的日子。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大的传统节日,他和官兵们也要在外面过了。

    东进,东进!杨天风将采取两条线向外拓展,一条是东进濉溪(现淮北市地区),一条是取道东南,经百善进入宿县;然后两路人马在宿县会师,再伺机而动。

    其时,目前的皖北、豫东形势对杨天风的东征很有利。三纵以涡阳、永城为核心根据地,西北方向的毫县,已为安徽省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五路总指挥余亚农所光复;东南方向的蒙城则经历了一场惨烈的阻击战后,日军占而又弃,也被光复;东北有萧县,西面有砀山,已经形成了很大的缓冲。

    而濉溪、宿县、灵璧等地,皆属于宿州行政区,日军驻兵不多、又分散。况且,在宿西地区还活动着几支抗日武装,杨天风已经派人联络上了其中的几支。

    相对而言,直入宿县地区的部队可能会遇到比较激烈的战斗。所以,杨天风亲自带队,兵力较雄厚;而东入濉溪的则由他比较放心的郭松林率领,所属部队也是战力较强的直属警卫团。

    寒风拂面,却也令人精神一振。

    杨天风由孟秋兰等人送出大门,他回身抱了抱,在孟秋兰耳边轻声道:“不用担心,最多一个月,我就凯旋而归了。”

    “小心,千万要小心。”孟秋兰的声音有些哽咽,即便她没亲历过战场,也见过战死送回曲龙镇的烈士遗体,枪弹不长眼,对此她也有较深的认识。

    杨天风答应一声,大步走向早已等候的卫队,从肖四手中接过缰绳,翻身上马,回首看了看,冲着孟秋兰、萍儿、婉儿、绢儿等人用力挥了挥手,勒转马头,疾驰而去。

    镇外,佟志和的第三支队已经开拔,只留下临时调来的陈大龙的二支队的一个大队(五百余人,相当于营建制)在等杨天风。令杨天风有些意外的是,马玉名带着两个手下也在那里等候。

    “马兄何时到的?”杨天风跳下马来,表情不掩诧异,开口问道:“天寒地冻,远道相送,这让杨某怎当得起?”

    “当得,当得。”马玉名嘴里喷出浓重的白雾,笑道:“杨兄大举东征,兄弟岂能不来相送?”

    “承情了,感激不尽啊!”杨天风直觉不是那么简单,拱了拱手,用询问的目光望着马玉名。

    “杨兄请借一步说话。”马玉名伸手一让,和杨天风走开了几步。

    斟酌了下字眼,马玉名缓缓开口说道:“杨兄的战略眼光确实独到,提前预判到武汉日军将有行动。根据各方情报分析,日军很可能将于四月份发动进攻,目标基本确定,是南昌。”

    杨天风没开口,只是看着马玉名,等着他继续说下去。涉及到军事机密,他不主动询问,因为他知道马玉名会告诉他,否则怎么会赶来相送?

    够深沉,够稳重。马玉名见杨天风的神情没什么变化,心中赞叹,淡淡一笑,说道:“国府已经作出布署,决定先敌下手,制定了‘先期制敌,御敌于修河以北,潦河以西’的作战计划”

    先取攻势的作战方案大致是:第九战区为确保南昌及其后方联络线,先发制敌,转取攻势以摧毁敌之企图攻击之准备,应三月十日前完毕预定攻击,开始日期为三月十五日

    杨天风仔细听着,眉头慢慢皱了起来。先发制敌的策略不能说不对,但却没有通盘考虑中国*军队的缺陷,以及第九战区的实际情况。

    中国*军队少有车船运兵,机动性极差,调动起来非常迟缓;而南昌地区为第九战区和第三战区的结合部,涉及两个战区部队的协同作战。日军发动南昌会战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企图占领南昌,割断三、九战区的联系。

    而这边在忙着调动,忙着发起进攻,攻不攻、守不守的状态下,如果日军比预计的提前做好准备,提前发起攻击——嗯,那倒还不如采取保守策略,死防死守来得好。

    “杨兄,你怎么看?”马玉名观察着杨天风的表情,开口问道:“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杨兄不必有什么顾忌。”

    你是个传声筒!杨天风腹诽着,却不能不说,关系到成千上万中国士兵的生死,哪怕是少死些,他也算尽到了义务。

    “说实话,我对此是不表乐观的。”杨天风沉吟着说道:“无论从机动速度,还是战力强弱来看,日军是强于我军的。如能先敌攻击,自然可以打乱敌布署,使敌措手不及,忙于招架;可如果敌人抢先进攻,处于调动中的我军攻不攻、守不守,恐怕会败得很快。”

    “是啊,确实有这样的担心。”马玉名皱起了眉头,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出于礼貌和谨慎,他也要给上司一个明确的答复,便继续问道:“先敌进攻的计划已经布置下去,恐怕难以改变。杨兄,可有什么补救之着?”

    杨天风思索了半晌,还真没什么好招儿。不过,这不代表他没招儿,只是作用大小而已。

    “破路吧!”杨天风苦笑了一下,说道:“驻军再加上动员百姓,把通往南昌的大路予以破坏,力争迟滞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行进,增大日军运送物资辎重的困难,也能保证一旦日军先动手,我军能争取一定的调整布署的时间。”

    “这么简单?”马玉名没想到杨天风就想到了这个办法,虽然看到了根据地内破路的情形,但他并不是十分重视,也不完全明白破路的积极意义。

    “马兄不以为然是吧?”杨天风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日军的作战特点有几个,其中主要的便有快和猛。破路能制其快,使其部队行进降低到徒步水平,与我军接近。我军有多少汽车,有多少坦克、装甲车,留下好好的大路,岂不就是便于日军急攻速取?另外,敌火力凶猛,对辎重物资的运输要求便高。如能增其补给困难,弹药不继,敌之火力也要打折扣,甚至是不敷使用,岂不是对我军作战大有利?”

    剩下的还有很多,比如长沙战役,破路、空室清野便使日军后勤运输陷入困境,为最后的胜利创造了极重要的条件。

    马玉名并不十分相信简单的破路会有这么大的作用,但杨天风言尽于此,他上报就是。

    “多谢杨兄。”马玉名脸上又挂上了那人畜无害的笑容,从兜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杨天风,“杨兄东进,区区薄礼,还请笑纳。”

    杨天风愣了一下,接过来打开,不是什么汇票,跟钱也扯不上关系。竟是一份委任状,委任宿州专区公署行政副专员,辖宿县、濉溪、固镇、涡阳、蒙城、砀山、萧县(驻龙城镇)、永城、毫县等九县。

    这是?杨天风脑子一转,便明白了。他现在是在皖北,东进要夺取的地盘也属皖省,行政上自然要归皖省主席管。而皖省治权已经被桂系抢到,寥磊、李品仙等完全控制了皖省大权。

    怕我被桂系拉走,还是怕我被桂系排挤?杨天风不管是什么原因,单独划出的这个宿州专区却正是他能继续不受大的约束的尚方宝剑,也是他能在光复的地盘征收钱粮赋税的名义所在。

    “这个专员国府已委任原皖省第六区专员盛子瑾担任,此公年纪大,精力不济,公务处理有限,这副专员便请杨兄斟酌考虑,只要没有大问题,就能获得批准。”马玉名提醒道:“如果杨兄没有合适人选——”

    “忠心跟着我干的人,我总得为他们争取些东西。”杨天风叹息着将委任状收好,也打断了马玉名的话,“不急,待我光复了这些地方再说。”

    “那就预祝杨兄旗开得胜,马到成功。”马玉名不以为意,笑着拱手。

    “承马兄吉言。兄弟,嗯,以后定有重谢。”杨天风用力点了点头,笑着伸手一让,向自己的马匹走去。

    以绝对的实力碾压,这是杨天风所信奉的。尽管这种时候不多,但若有机会,他绝不放过。

    抗战初期,三七年到三八年,乃至三九年上半年,正面战场打得激烈而残酷,日军由北到南,由东到西,攻太原,打上海,占南京,终于在武汉会战时达到了进攻的**。

    而**的到来,也同时意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