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惊雷 >

第107部分

抗战惊雷-第107部分

小说: 抗战惊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勾!”一声枪响划破了沉寂的镇子,一个鬼子曹长扑通摔倒,污血很快染红了雪地。

    又是象阻击一般的骚扰、拖延吗?鬼子们立刻按照既定的布署,向镇子里发动了进攻。掷弹筒、机关枪一起向镇子里开火,一个小队的鬼子以各种战术动作向前逼近,象一群暴露在阳光下的小妖怪。

    四铺镇沉默着,冷冷地注视着侵略者向前靠近,靠近。

    山下幸之助站在车顶,远远地用望远镜注视着。他隐约感到这次会与以前不同,因为这个镇子是不好绕过的,敌人想必也会看到这一点吧?

    越过了镇口的空阔地区,越过了“劫路的强盗”,鬼子离镇子已经只有三五十多米的距离。

    一块块的泥巴从射击孔里被推开,突然,机关枪、步枪、霰*弹枪一齐发起了怒吼,火舌象毒蛇信子般疯狂扫射着,很多鬼子猝不及防,没等反应过来,便被雨点般的子弹所击中。

    果然与以前的骚扰和拖延不一样啊!山下幸之助从对手火力的密集程度作出了判断,对手是真的要在此地进行阻击了。

    汽车上的鬼子迅速下车整队,火炮卸下,选择阵地布设,弹药搬下来备用,摆开架势,要堂堂正正的作战了。

    一连串的爆炸震撼着大地,烈火浓烟遮蔽了晴空,墙倒屋塌,砖瓦横飞,浓重的硝烟弥漫在大街小巷。

    给予先行逼近的鬼子小队以猛烈打击后,三纵的官兵放弃了镇口的防守,撤进镇里,依据工事,抵消敌人炮火的效用,保存有生力量,准备短兵相接的激烈战斗。

    时间虽然仓促,但杨天风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不仅给巷战部队调济了钢盔、防刺甲,还带领士兵、百姓一齐动手,用木头、门板、大桌子为战士们在各个角落搭了护顶掩蔽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炮火的伤害。

    有的掩蔽处只是门板斜着搭在墙壁角落,只能容一个人躲避,但这些措施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负责引爆的人员所待的工事则弄得比较坚固,也极隐蔽,甚至没考虑到让他们参加战斗。

    炮火稍停,一个小队为先锋,一个中队负责跟进巩固,鬼子发起了猛攻。

    很快,先锋小队便攻占了镇口的建筑,并向深处推进,形似夺取了一个立足点,为后续鬼子中队的跟进创造了条件。远处,一个日军军官拔出指挥刀一声狼嚎,大批待命的士兵立刻爬起来弯着腰冲锋。

    “轰!”“轰!”“轰!”令鬼子吃惊得掉落一地眼珠的事情发生了,几盘大石磨突然发出了怒吼,爆炸把数百斤的石磨直接冲到了天上数米高,镇口几乎被烈焰、硝烟全被覆盖,红热翻滚着的碎石、破铁和子弹壳夹杂在冲击波中,在烟与火的空间里狂飞乱舞

    山寨版的反步兵雷,上百公斤的炸药就埋在几个大石磨下,用电线引爆。引爆后,压在石磨下边的碎石、铁钉和子弹壳就会在上面的挤压下向四面飞散,形同死神的镰刀从磨盘下飞出,拦腰横扫。

    山下幸之助手持望远镜,拿着望远镜的手却因为极度气愤而在轻微发抖。火焰在消减,硝烟还很浓重,但他知道这一个中队肯定是死伤惨重。而镇子里枪声、爆炸声却激烈起来,那是冲进镇子里的一个小队正在遭到优势敌人的猛烈进攻,也不知道他们还能坚持多久。

    正如山下幸之助所料,冲进镇里的鬼子还没从身后大爆炸的震撼中清醒过来,便遭到了四面八方的打击。

    枪法好有什么用,在巷战中三五十米都算远的,双方几乎被拉到了一个水平线上;战术动作熟练有什么用,遍地的障碍,更不知道敌人藏在哪里?

    而负责巷战的三纵士兵则在军官的指挥下,以小队为单位,依靠预设的火力点,依靠对地形街巷的熟悉,穿插绕袭,猛烈射击。特别是榴弹发射器,在几十米的距离全都是抵肩直射,重点就是鬼子军官和机枪手的位置,一炸一小堆。

    五六个鬼子刚钻进一条小巷,面前是横七竖八的障碍,还没等看清楚,两支黑洞洞的枪管便从障碍物后伸了出来。轰,一片铁砂子迎面喷来;前面的鬼子惨叫倒地,后面的刚刚举起枪,轰,又是一片弹丸照头打来。

    你用的是单发步枪,打的是点,还要瞄准;人家用的是霰*弹枪,举起就喷。喷哪!那可是面的打击。甚至人家都不露头,用手把枪从掩体后伸出,差不多就是轰的一下。

    几个鬼子正沿着一堵墙壁搜索前进,墙对面也传来了响声,鬼子们立刻凝神戒备。

    对面似乎也听到了这边的动静,没了声音,应该也处于紧张状态。然后,便是一声击掌,好象在进行联络。一个鬼子转着眼珠,把枪往肋下一挟,自作聪明地拍了下手掌。对面似乎放松了警惕,响起了声音。

    拍手掌的“聪明蛋儿”向着同伴露出得意和狡黠的笑容,还用手比划了一下,意思是绕过去偷袭一下。可没等这家伙的笑容收起,从墙后便扔过来几颗冒着青烟的手榴弹,望着脚步嗞嗞作响的死亡之弹,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鬼子也吓得惊叫失声。

    轰,轰,轰连续的爆炸在狭小的巷子里几乎没有死角,几个鬼子非死即伤。

    不大一会儿,从巷口转过一个小队的三纵官兵,一阵乱枪过后上前又是一顿刺刀,受伤的、死亡的都不放过。

    “娘*的!”小队长踢开比较碍脚的鬼子尸体,一边让战士们抓紧把弹药、枪枝收拾起来,一边向地上啐了口唾沫,“欺负老子不识数儿啊,一加一不是二嘛?”

    一声回两声,两声回三声,三声回四声嗯,就到此为止,没有谁能耐心地等你拍一百下巴掌。但从这简单的联络暗号和巷战部队所佩戴的临时标志,也看出了杨天风的细心到了何种程度。

    日军对于巷战来说并不擅长,或者可以这么说,巷战对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噩梦。因为两军交织在一起,视野受阻,重火力丧失了大部分作用,只剩下单纯的人拼人,轻武器对轻武器。谁的人多,地形熟悉、工事巧妙就占优势。即便是在后世武器大大进步了,巷战依然残酷而血腥,防守一方依然有利。

    巷战中,敌我短兵相接、贴身肉搏,残酷性大。由于战斗几乎都是以步兵轻火力突击为主,又都在视距内进行,地形复杂莫测,因此在巷战中,重武器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由于地形的复杂,卷入巷战的部队的机动性受到严重制约;视野局限,使得观察、射击、协同非常不便,很多情况下部队的战斗队形被割裂,只好分散成各个单元独立作战。

    由于没有一条清晰的战线,巷战中敌我混杂,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胶着状态。而进攻一方在明处,抵御一方躲在暗处,则更增加了巷战这种军事行动所具有的难度和风险。

    “在别人向你射击前,你根本不知道敌人是谁,子弹来自何处”。出其不意的伏击与防不胜防的狙击,常常使进攻者胆颤心惊,陷入惊惶不安的恐惧魔影中而不能自拔。

    一个小队的鬼子不仅不熟悉巷战,而且遭到了持有近战利器的优势兵力的围攻剿杀,很快就伤亡殆尽。

    尸体、伤员,鬼子刚刚把镇口的一片狼籍、血腥收拾了一下,便又愤怒地发起了进攻。

    连前锋小队在内,鬼子已经折损了超过一个中队,这是骄横的他们所不能接受的,也令他们感到愤怒异常。

    日军的炮火再次发威,镇子的前半部又被猛烈的炮火所笼罩,房倒屋塌,大片大片的泥土、木料、、砖瓦、雪尘飞上半空。

    在山下幸之助的亲自指挥下,鬼子分别以两个小队迂回进攻两翼,一个小队担任主攻,一个中队作为第二梯队,向四铺镇再度发起了进攻。山下幸之助改变了战术,在进攻正面的同时,转而加强了侧翼的攻击,企图在房屋墙壁之间打开缺口,展开分割包围。

    鬼子小队冲了上来,在一阵猛烈的射击之后,没有遭到多大的抵抗,就进了镇子。然后,立刻向纵深发展,企图一举攻占这条街道,夺取一个纵深立足点,再向两翼展开包抄。(。)

第一百零九章 再出阴招() 
一颗信号弹从镇子里升上半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鬼子很疑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战斗已经开始,他们也没法继续研究,而是把目光再度投向战场。

    当前锋敌人深入到街道中段,而后续部队尚未发起冲击的时候,炽烈的火力突然从街道两侧的残垣断壁中,从小巷的过道、破烂的窗口里泼射出来,将敌人拦腰切成几段。敌人猝不及防,加上街道狭窄,障碍物又多,兵力不易展开,东闪西躲,乱作一团。

    轰,轰,轰一道道火舌,一片片弹雨,披头盖脸的向敌人射去,无数的铁砂子让人难以躲避。霰x弹枪,在巷战中大显神威。

    一声嚎叫,敌人的第二梯队开始冲锋,准备赶上来接应。

    又是一颗信号弹凌空飞起,随之而来的打击使山下幸之助等鬼子不用再费心思考对手发信号的含意。

    尖啸声接连响起,迫击炮炮弹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恐怖的轨迹,然后又密密麻麻地坠落下来,劈头盖脑地砸向了镇外鬼子中队正经过的区域。

    射击诸元已经标定计算好,观察员的信号发得也正是时候,前一个信号是提醒炮兵准备射击,后一个信号则是开始轰击。几乎在开始轰击的信号刚发出,等待得心焦难耐的炮兵便把炮弹放入炮膛,隐蔽在镇西小树林中的六门迫击炮同时开火,三发急促射,十八颗炮弹在几秒钟内便先后落在了敌群中。

    爆炸声此起彼伏,从天而降的迫击炮炮弹如同天降死神,迅速地将镇外耕犁了一遍,第二梯队的鬼子中队被炸得七零八落。

    八二式迫击炮,这是八年抗战中中国x军队唯一能在较近距离压倒日军火力的武器。该炮初速、射速、射程均高于日军九七式迫击炮及其制式装备九二步兵炮。

    因机动性强,部署快,开炮快,转移快,日军火炮很难捕捉并有效压制住它。缺点则是因装药量仅半公斤,引信触发就炸,攻坚破垒能力差。但比较适合中国x军队通常采取的防御作战,弹片可扩散几十米,对于人员具有相当杀伤力。

    震荡的大地终于平静了,被地雷炸过的区域再次经受了炮火的洗礼,显得更加狼籍。到处都是尸体和伤员,原先的弹坑被填平了,新的爆炸痕迹又重新布满了周围,有的黝黑、有的焦黄,那些被犁翻的泥土之中混杂着破碎的枪械和残破的军服,冒着丝丝的水蒸汽。

    山下幸之助差点咬碎嘴中的牙齿。这是怎样的对手啊?明明有着不逊于蝗军的武器装备,人数可能还要占优势,却偏偏不和你好好打。摆出了巷战阻击的架势,却又阴招不断,折磨着蝗军的神经和意志

    。

    心思之深,用计之诡,手段之新,是山下幸之助和所有的鬼子都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过的。

    从镇口向东一两公里的路上都没有埋设地雷,特别是镇外预定的爆炸区域,就是要敌人放松警惕,把这片地区视为安全。既然是安全的,鬼子也就不会浪费炮火进行轰击,最大限度地保证地雷能够顺利击发。

    第二次的炮火急袭则利用了鬼子视线受阻于镇子,根本观察不到在镇内绵延的房屋建筑之外的树林里,还隐藏着能够曲射且射程足够的迫击炮。

    其实,这也是欺负鬼子轻装来追,携带的火炮既少,威力也不是很大。同时,这次炮火急袭也有警告作用,警告鬼子的炮兵不要过于抵近轰击,以减轻镇内部队的压力。

    镇内的激战还在继续,冲入镇子的鬼子在顽强的抵抗和打击下,损失惨重,步步后退,在山下幸之助派出的援兵帮助下,勉强占领了一部分阵地,维持住了立足点。

    但此次打击对敌人的杀伤是巨大的,对敌人的心理摧磨更是毁灭性的,很长时间,也没有再组织新的攻势。

    地雷爆炸、炮火急袭、巷战的激烈争夺,已经造成了两百五六十个鬼子的死伤,当数字报到山下幸之助的手中时,愤怒、沮丧、无奈、苦闷等种种对人体不利的情绪都涌了上来。

    敌人熟悉地形,凭险据守,使蝗军舍长就短,在巷战中损耗甚大,惨痛的伤亡数字令山下幸之助的决心产生动摇。

    从镇内的枪炮声,以及战况来看,敌人受到的损失似乎不大,还有着很强的战力。而蝗军只不过占领了镇子的四分之一,还有大片的地区要在惨烈的争夺战中加以攻占。

    将全军投入,或许有希望战胜敌人,占领镇子,但代价是不是太惨重了?获胜之后也就可能意味着部队丧失了追击,乃至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