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惊雷 >

第139部分

抗战惊雷-第139部分

小说: 抗战惊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说这次扫荡,敌人准备的粮草物资并不是很多,而且并没有征集人口彻底填平根据地的设想和计划。试想,在空无一人的根据地,得不到一粒粮食,甚至连喝水都困难的环境下,日本鬼子的扫荡就难以持久。这便是本质,一阵风似的快速扫荡我们不怕,要是嘿嘿,相反,那就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了。”

    怕久不怕快,不怕急攻怕蚕食,杨天风和参谋长等几个高级军官曾经深入的探讨过这个问题,而且也取得了共识。根据地的动员能力,以及比较完备的道沟,充足的地雷,足以使日军的扫荡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于日军的蚕食,那就将是非常艰苦的拉锯战了。而从此次日军的动向来看,这种担心可以免除了,虽然翻边战术暂时还没有实施的有利时机,但就算在根据地内坚持也足以让日军吃尽苦头。

    现在可不比以前了,在根据地的核心区,很多村子都修了通向外面的覆顶壕沟,村落工事也已经具备了实战能力。老弱妇孺的村民都被疏散后,空空如也的村子里更是三步一小雷,五步一大雷。大批军队呈纵深配置,有完备的野战工事依托,正严阵以待,准备给侵略者以血的教训。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敌人在濉溪的山地与三纵陷入纠缠,或者再分兵露出破绽,被三纵寻机歼灭。这样拖延一段时间,敌人物资耗尽,也只能黯然而退了。

    杨天风最不愿看到的便是敌人猥集一团,让三纵难以下口。但情报很快传来,敌人还就是调整成了这样的布置。

    凭借火力优势,凭借野战能力,敌人要象个刺猬似的撞入根据地。实力的碾压吗?有些这样的意味。难道非要舍长就短,进行正面阻击,与敌人打硬仗?

    历史上,八路军对付敌人这样的扫荡的手段主要便是拖和耗,坚壁清野、疏散百姓,小股部队进行袭扰,大部队跳至外线寻机作战。等到敌人所携的物资消耗光了,自然就退下去了。这也就有了日军常以大队为单位,在根据地内横冲直撞,惹恼彭dh,才有了关家垴血战。

    “按照应变计划进行调整,敌人要硬来,咱们却也不怕。埋雷,大量的埋雷,不要担心被敌人起获。”杨天风说得很有信心,但心里却很不舒服。

    放任敌人在根据地乱闯,那是不可能的。三纵不比八路军,八路军穷,反倒没有太多的负担。而三纵却已经有了必须保卫的东西,兵工厂、炼铁厂、煤化厂,这些都是三纵发展的根基,不容有失。

    陈支队,直属警卫团,再加上蒙团,总兵力有六千多,硬扛敌人还是有把握的。杨天风在心里重新估算了一下敌我双方的实力,眯起眼睛,又下命令,“命令,从陈支队调一个大队,与特战二队编为一部,寻机间道进入萧县,与宫山大队扰袭敌后方,特别是津浦路沿线据点,敌之要害,敌之必守,要展开猛烈攻袭。”

    你攻我所必救,我也打你所必守。杨天风可不是个吃亏的人,窥准敌人的软肋进行反击。敌想迫三纵决战,他就要逼敌人回防撤兵。

    “给参谋长发电报——”杨天风低声交代一个机要参谋,“支援一些武器,请新四军协同作战,袭扰铁路沿线,减轻我军压力。要论打游击,新四军还是挺厉害的。”

    “明白了,司令。”机要参谋很了解杨天风的脾气,知道这场反扫荡要打大了,杨天风又开始调动联合一切可以使用的力量。上回的宿城之战如此,鹿邑战后也是一样,现在又是故伎重施。

    “轰!”的一声,一颗黑乎乎的地雷从地上破土弹起,在一米多高的空中猛烈迸射出耀眼的亮光,在烟雾中,石头、碎铁四下飞射,横扫着周围的敌人。

    前踩后炸,鬼子尝到了对手的阴险。一颗粗制跳雷,便放倒了十几个鬼子。

    其实地雷对于日军来说并不算太陌生,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和热河战役中便领教过中国守军布设的地雷。

    遭到意外打击的日军变得小心翼翼,工兵上场了,手里拿着“高科技”探雷器材——地雷探知棒。嗯,这东西听着挺玄乎,挺厉害,其实就是一根长木柄前部装上金属探针。

    使用时士兵躬身将地雷探棒以斜四十五度插入地面,通过接触找寻地雷。这种探雷方式的优点是较为简单,士兵一学就会。但缺点也是明显的,那就是效率低,精度差,即便大批士兵排成密集队形扫过雷场,也不能保证找到所有地雷。

    那么,日本鬼子有没有更高技术的探雷装置呢?回答是肯定的,有!金属探测扫雷器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日本在一九三五年便研制出了九八式地雷探知机。可这东西质量奇差,可靠性很低,而且个头太大。

    虽然号称单人可背负,但是参与测试的官兵认为这东西马驮着都嫌太重,“皇军”士兵那小体格还真承受不了。所以,那个大家伙此时还在研究所里进行“减肥减负”呢!

    而直到一九四二年以后,日本才终于研发出携行方便的地雷探知机,根据研发年份将之命名为“二式地雷探知机”。应该说,二式地雷探测机装备日本工兵使得鬼子的反地雷能力赶上了美、德等国的水准,从那以后,面对美、英盟军还有国x军的正规布雷战术,准备充分的日本陆军便很少吃亏。

    现在还是说地雷探知棒,作为一种简易探雷装备,这东西看着简单易行,用起来却不容易。理想状态下,只要插点足够密集,地雷探棒完整的覆盖扫过的区域,雷区便会变为坦途。

    但实战中人总有失手,尤其是非专业的普通士兵,使用不够熟练,心里还有对地雷的恐惧,手一抖就可能会漏过去几颗,这些漏网之雷对之后放心通行的日军总会造成不少的伤害。

    顺便要感叹一下鬼子的死脑筋,你看美英部队也有“地雷探知棒”,人家把步枪装上刺刀,斜45度插在地里,这不就是最好的地雷探知棒?为了对付德国人布下的地雷海洋,美英士兵可没少用步枪刺刀在地上瞎戳。

    而且,杨天风所编著的地雷战精讲里面埋雷的花样很多,有些路数根本不是正规的陆军地雷阵埋法。东一颗西一颗,你在地下戳戳捅捅一两个钟头也不见得能找到几颗雷,但你要是敢大步前进,没准地雷就会找上来。

    结果,扫荡的鬼子便陷入了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不扫雷吧,会被地雷炸;慢吞吞的扫雷,白圈一个接一个,跳圈似的一米米的前进,乌龟爬的速度能抓到谁呢?

    “啪!”的一声,鬼子工兵的探雷棒触发了土下的夹子,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接连五颗连环雷便在脚下和身后次第炸响。(。)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耗敌() 
感谢第11号狙击手,驿路轻,书友。。。,0自由战士0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

    一个鬼子军官看着几个又死伤倒地的士兵,象牲口似的从鼻孔里喷着粗气,狠狠地一挥手,向着传令兵下达了命令。

    时间不长,原本负责后勤辎重的伪军被调了上来,这回他们被鬼子委以重任,负责开路前进。

    伪军,中国人的耻辱,屈膝为侵略者效劳,甚至屠杀自己同胞。此时却被当成炮灰走在了队伍前面,后面不断传来鬼子严厉的督促,加快速度,加快速度。真是悲哀啊,替侵略者卖命,侵略者却根本没拿他们当人看。

    “呯!”的一声,一个伪军扑通坐在地上,捂着被击穿的流血的脚惨叫不已。

    什么新式武器?打脚枪?伪军们有些目瞪口呆,甚至怀疑敌人是不是挖了地洞,可以向上面打枪。

    鬼子不耐烦的催促又来了,伪军只能无奈而又胆战心惊地前进。脚下的每一点异样都会让他们心惊肉跳,一个个白圈向前延伸,黄色的长蛇移动得缓慢异常。

    要说二战中玩地雷玩得最狠的正规军,其实要算毛子。作为大纵深防御体系中重要的消耗敌人手段,苏联红军的布雷能力在四三年已经提升到可怕的程度,甚至能够一夜之间变出一片几公里见方的地雷沼泽。

    但要说玩得好、玩得巧的,在目前也只能说是由杨天风指导下的三纵。可谓是花样儿繁多,防不胜防。

    在身后鬼子不顾死活的催促威逼下,伪军只能加快脚步,草草地进行探雷,这样便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伤亡。大概这个时候他们才会后悔为虎作伥,屈膝为侵略者效力吧?但现在为时已晚,何况,宁肯丢掉性命也不敢反抗的极度懦弱,活在世上也只是浪费粮食而已。

    踩着同伴流出的鲜血,听着同伴受伤发出的哀嚎,伪军们面色凄惨,如丧考妣地用血肉之躯为侵略者趟出了一条通路。

    一个小村子出现在眼前,伪军们聚到村口上了,好象一条毒蛇似的,盘成一团,眼巴巴地望着村子,却不敢前进半步。

    村子很明显进行了改造,只留下了一个对着大道的入口,入口处交错着筑起了一人多高的操手墙,从外面看不见村里的情形。

    “啪勾!”从村里射出一颗准确的子弹,一个伪军军官仰面摔倒,其他伪军趴倒了一片。

    “太君命令你们马上进村搜杀敌人,然后将这个村子放火烧掉。”一个特务赶了上来,对着伪军吼叫道。

    伪军队长很无奈地挥舞着手枪,督促伪军们进村。心中却暗骂:****x妈的,坏主意都是你们这帮家伙出的,有机会老子非打黑枪要了你的命不可。

    伪军们虽然害怕,但命令下来了,军官们又虎视眈眈的挥舞着手枪,只好磨蹭着向村子里摸去。过了交错的操手墙,便是村子里的大街,只见左右两旁家家的大门都锁着,零星的柴草麦秸,被风吹着,在地上旋舞。

    五六十个伪军进了村子,战战兢兢地分成两列,沿着街道两旁搜索前进,不知道这个死寂的村子又有什么埋伏。

    “轰”的一声爆炸,一个伪军被炸倒在地,同时,几枚手榴弹猛然间跳上半空,又纷纷落下。有的手榴弹在空中便迸出一团团火光,弹片象雹子似的居高临下射向敌人,随着一片惨叫,十几个伪军们当场被炸死、炸伤。

    村子里藏身处多,空间狭窄,使用由人控制的拉线地雷,准确性更高。这颗土制地雷在街心爆炸,给两旁的伪军带来的伤亡极为惨重。

    这爆炸好似一根导火线,点燃了抵抗敌人的熊熊火焰。两道火舌从石碾子下面突然射出,子弹如雨,披头盖脸的向敌人射去。暗藏的火力点喷出无数的铁砂子,让人难以躲避。

    伪军们慌了,急了,向着两旁的院落房屋躲去。但陷阱已经布好,正等着他们去钻。震天动地的地雷爆炸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来,院门、台阶、篱笆到处都发出了压抑已久的怒吼。

    尖厉的哨声响了起来,灰头土脸或身上带伤的伪军们跌跌撞撞的跑出了村子,却只剩下了不足十个。其他人,连死带伤,都留在了村里。

    “轰、轰、轰”鬼子的迫击炮开始轰击村子,在爆炸的火光和烟尘中,房屋在垮塌,在冒烟。

    几分钟的炮火急袭完毕后,伪军们再次小心翼翼的进入村子。开始还算顺利,可鬼子既然达不到地毯式轰炸的效果,就总有漏网之雷,况且被拉线控制的地雷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引爆。

    “轰,轰,轰!”三个地雷在伪军脚下几乎一齐响了,红光,黑烟,山崩地裂一般,瓦砾、废墟、墙壁上溅满了血肉。

    “哒哒哒”从未被堵塞的射击孔里再次射出不屈的子弹,给伪军增加着伤亡,增添着慌乱和恐惧。

    片刻后,伪军们再次丢下几十具死尸和伤员,狼狈地退出了村子。

    “阁下,再给卑职些时间,让卑职把这个村子完全摧毁吧!”鬼子的炮兵军官上前请命。

    鬼子指挥官阴沉着脸想了想,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在这个没有任何军事意义的村子里继续浪费炮弹?你听见了枪声,村子里藏着多少人应该能判断清楚吧?”

    “是的,阁下,卑职判断村子里应该不超过三十人。”炮兵军官谨慎地回答道。

    “我们没有时间在这里进行毫无意义的战斗,耗费过多的精力,那样做正中了敌人的诡计。”鬼子军官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恨得要命,“留下部分皇协军封锁住村子,我们继续前进,执行既定的军事计划。”

    鬼子指挥官已经被龟爬似的速度搞得头大如斗,村落阻击战也经历了两回,费力占领又怎样?没有粮食,水井也被填塞,甚至敌人也跑得无影无踪。

    但敌人的继续前进依然困难重重,地雷的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