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惊雷 >

第170部分

抗战惊雷-第170部分

小说: 抗战惊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际从中获得的利润可能比想象的更要高出很多。

    而为了把缉获的大量鸦x片烟x土变成现金,能更好的从中得到丰厚果实,戴笠报请蒋委员长批准,决定将缉获烟x土分批向沦陷区销售,称为“外销货”。

    在此行动中,戴笠事先虽规定“外销”,但在从运输沿线的途中,都有不少走私犯闻风而至,与缉私人员联手,内外勾结,承揽销售,结果“外销”逐渐成为“内销”。

    由于戴笠握有缉私大权,当时政府需“外销”以禁x烟名义从烟民手中收缴来大批鸦x片烟x土,也不得不求助戴笠,戴则从中又一次获得不少分成。

    而张岚峰显然是所谓“外销”中的一个承销商,或许还帮着日本人向国统区销售鸦x片,在两头得利。

    杨天风听着马玉名的解释,眉头慢慢皱了起来。

    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并能不断扩充军队、加强军工生产,杨天风也走私,并学着廖磊的做法,设立了“进出口货物检查处”,进行检查征税等事务。但他的走私是有原则的,可不是光顾赚钱。

    钢、铁、铜、粮、棉等战略物资,杨天风规定了只进不出;日货呢,是抵制拒进,鸦x片走私更是绝不允许。为了防范日本人利用走私商队刺探情报,甚至展开渗透袭击,杨天风还不准走私商队深入根据地,更不准随便走动,而是成立合作社,采取统一收购,再倒手卖出的办法。

    虽然现在分为国统区和沦陷区,但都是中国,贩卖鸦x片到哪里,都是祸害中国人,不过是地域有别罢了。

    “杨兄可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把以后国府的内销给揽过来,收益将非常可观。”马玉名好心好意地提出了建议,认为这是为杨天风又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马兄,恕我直言。”杨天风压了压性子,尽量委婉地说道:“鸦x片这东西祸国殃民,不管是内销还是外销,受其毒害的不都是我国百姓?所以,这买卖我是绝不会做的。马兄的好意呢,我心领了。”

    “这——”马玉名有些意外,但转而苦笑起来,无奈地说道:“杨兄真是——令人钦佩啊!”

    杨天风淡淡一笑,经马玉名提醒,他又想到一事,开口说道:“走私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战时物资紧张,以及官兵的生活困难,但若不严加管理,其危害远远大于收益。比如走私出口的是重要的民生军用物资,输入的却是奢侈品和毒x品,这无异于赍盗以粮,变宝为废。再比如钨、锑、锡等军事上不可缺少的特别矿产,如果能严禁其流入沦陷区,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如果其能输入沦陷区,给日本起了‘输血’的作用,那抗战局势将更加堪忧。”(。)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军压境;筹谋布置() 
感谢6281hx,思飞28,书友130516。。。,宝贝猫猫,清风细雨,徐小明1,黑骑士无奈,书友151219。。。,tmychu,四海蓝天,lksos等书友的打赏月票,祝朋友们心想事成,万事顺意。

    ********************************************************************

    钨砂是重要的军工原料,中国向以钨砂等特矿的储量丰富而著称于世。而日本几乎不产钨,它虽侵占中国东部广大沿海地区,但钨砂产地大多位于内陆,沦陷区储量和产量都微不足道。但历史上由于***军队参与走私,导致钨砂等军需原料源源不断地输入沦陷区。

    “战略物资,国府当然要严加管理,并已有了相关法律法规。”马玉名对此不是很重视,敷衍地说道:“违法乱纪者,严惩不贷。”

    什么禁x毒法,什么惩治汉奸法,什么义务征兵法,什么减租减息法,制定出来有个屁用,执行起来一蹋糊涂,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啊!

    杨天风心中叹息,也不想继续唠叨,随口问起最新情报来。

    陇海铁路在虞城县建有虞城、李新集两个火车站,袭攻商丘,虞城伪军反正而轻取后,两个火车站都被占领。但向东拔除了数个护路据点,拆除了十数公里的铁轨、平毁路基后,三纵的人马又缩了回去,只留下车站的残垣断壁和一溜平地。

    于是,夏邑北边的刘堤圈车站(现车站镇)便成了最接近战场的火车站,也就自然成了日军步兵团的前出基地。

    先是参谋长和两个大队的鬼子分批赶到车站镇,加强了防守,并把警戒范围沿铁路推进到虞、夏交界。然后是辎重弹药、车辆火炮的运输,小小的车站集堆满了各种物资。

    火车站。鬼子大队长带着一百来个鬼子迎接即将到来的上司——少将田中勤,四周的闲杂人等早就被赶走了,站长石田站得笔直左盼右顾,时不时地看看手表。

    在火车站的一帮苦工们也被紧急集中看押了起来,鬼子兵将他们围在角落里。

    “这些****的!”一个皮肤黝黑的大汉忍不住低声咒骂着,他揉着腰,刚刚挨了鬼子兵一枪托,到现在腰上还在隐隐约约作痛呢!

    “你听,有火车在叫,估计要进站了。”另一个汉子用胳膊肘碰碰身边皮肤黝黑的大汉,问道:“不知道这次来的又是什么乌龟王八蛋?!”

    黝黑的汉子冷哼一声,“鬼才知道!”半天才抱怨着说道:“这年头简直没法活了,天天受气。”说完眼角向身边看押自己这些搬运工的鬼子瞟过去,他们的步枪都上了刺刀,一幅如临大敌的样子。

    “嘘!”一个中年人轻声制止道:“小声点,别让那翻译听了去。”说完对着不远处一个戴眼镜的胖子挑了挑眉毛。

    汉子停止了咒骂,只是一口闷气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消掉,手里捻了块硬土,捏得粉碎!

    “呜!”远远的传来了火车汽笛的鸣叫声,没多久火车喘着粗气缓缓地停了下来,从车上又飞快的涌下了不少荷枪实弹的鬼子卫兵。

    透过人群的缝隙,伪装成苦力的特战队员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鬼子军官下了车,鬼子大队长走上前去恭敬的低头敬礼,鬼子军官问了几句话,

    少将军衔,没错,就是鬼子的最高指挥官了。特战队员面无表情,低着头一副恭顺的样子,却用眼角的余光把车站的布置都记在了心里。

    “哎哟!”一个苦力发出惨叫,鬼子兵踢了他一脚,凶着脸叫了几句,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装卸平台。

    苦力们知道鬼子兵的意思,该轮到上工了,众人纷纷站起身,心中骂着,向装卸平台走去。

    田中勤坐着汽车出了火车站,进了镇子。在汽车里,田中勤随意看了看,街道上并没有什么行人,倒满是警戒的鬼子兵。

    “井口君,敌人可有什么动向?”收回目光,田中勤带着白手套的手在大腿上敲击了几下,这是他熟悉的一首军曲的节奏,开口问道。

    “报告阁下。”参谋长井口回答道:“据空中侦察,敌人在虞城构筑了防御阵地,并布置了相当的兵力,似乎有死守的意图。其余的敌人则分别集结于商丘,以及虞城南北的周集和古王集。另外,敌人破坏了铁路和公路,增加了我军行进的困难。”

    田中勤早已研究过地图,不用看,他也明白井口所描述的情势。半晌,他没有说话,仔细思索着。敌人的布置中规中矩,摆出了堂堂正正作战的架势,但真的是这样吗?

    “夏邑、单县、丰县的兵力调动并不顺利,各游击武装应该得到了命令,加强了袭扰,使驻军受到了很大的牵制。”井口苦笑了一下,继续说道:“机动兵力不足,总是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

    田中勤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占领区实在是太过广大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稳固拓展,依靠目前的兵力,确实有困难。但是”

    汽车停了下来,一座戒备森严的大宅院,现在是田中勤的临时指挥部。两个鬼子下了车,进了作战室,参谋们也随后赶到,开始了战前的军议。

    鬼子的情报并不准确,起码空中侦察只认军装,却傻傻分不清是正规部队,还是换上衣服的联防队。

    虞城和周集、古王集确实布置了强有力的部队坚守,形成了一个品字形,能互相呼应,以牵制敌人,使其难以猛攻一点。但商丘驻扎的却不是主力,准确地说是部分主力加上换了衣服的联防队。

    杨天风把赶回助战的蒋支队、马秉忠的骑兵旅,以及郭支队的一个大队和宋青圃的特战队,暗中布置于虞城以南二十公里的刘店附近,距离东面夏邑县城有三十多里。而陈支队和佟支队一部已经悄然移动,向陇海路砀山段,以及夏邑县城东南两侧靠近,对夏邑县城已经形成了夹击之势。

    再次测量了下距离,夏邑县城离北面陇海铁路的车站镇有四十多里,杨天风轻轻点了点头,对先攻之策更有了信心。

    一大砣敌人当然不好消灭,诱敌分兵依然是杨天风要极力贯彻的歼敌策略。

    而为了配合大股日军的行动,再加上游击部队在夏邑乡村的不断渗透发展,夏邑的鬼子实施了收缩,放弃了周边的很多据点。这无疑使袭攻夏邑县城有了更有利的条件,部队可以长途穿插,路上的阻碍却不多。

    之所以要动用如此多的兵力袭攻夏邑,却是杨天风又要玩围城打援的老招数。你不来救援,那我就让大军北进,威胁你的基地——车站镇;你来救援,那就对不起,半路伏击,打歼灭仗。

    而从整个豫东的兵力对比和分布,鬼子还未开始发动进攻,就已经面临着后路被断的危险。只要陈、佟支队在砀山、永城猛烈出击,切断陇海路是有把握的。

    只不过,杨天风不想让三纵负担太重、伤亡太大,有现成的队友不用,充什么大头呢?

    “参谋长电报。”机要参谋把指挥陈、佟支队的参谋长梁末青的电报递了过来。

    杨天风接过看过,沉思了半晌,开口说道:“回电,待车站镇日军出动,至虞城时,再行发动更为有利。嗯,请参谋长提前组织游击部队和城内眼线,化装潜入夏邑,以作内应。”

    机要参谋离开,杨天风又想起一件事来,吩咐卫兵,“把赵振中请来,我有事情找他。”

    赵振中是张岚峰手下,原剿*共救**驻虞城的团长,也是西北军出身。在接到宋克宾等人的秘信后,选择了反正起义,对攻取虞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是地痞流氓,或是其他乱七八糟的出身,杨天风不会在意他。但这个赵振中不仅反正开城,还敢向鬼子反戈一击,这就引起了杨天风的注意。在闲谈中,杨天风还了解到赵振中有个亲戚在夏邑,是个伪军军官。

    当时,赵振中口口声声要策反这个亲戚,杨天风只是让他做些准备,并没有急于进行工作。现在,是该动用这个棋子的时候了。

    日军出动了,进攻了。

    不管田中勤如何催促,周边能调来的兵力依旧不多,只拼凑出了一个临时大队(六百余人),但田中勤却不能无限期地等下去。

    刺激田中勤的,还有柘城在几声巨震轰鸣中被炸开城垣,几百鬼子拼死顽抗,在几千大军的猛攻下,也没有改变最后被全歼的命运。

    至此,能够羁绊敌人兵力的大据点已经没有了。而多等一天,敌人的阵地会坚固一分,人数可能还会再增加,对此,田中勤是清楚的。

    攻克虞城、商丘,重新打通陇海铁路,田中勤定下了目标,不奢望能彻底击败敌人,把淮阳、柘城都收回,将豫东恢复到以前的态势,并伺机与豫西友军形成夹击之势。这也可以看出,田中勤在作战上还是很谨慎,很小的。

    虞城似乎已经被敌人修筑得相当坚固,田中勤便派出了黑泽大队作为首攻,因为黑泽有猛将之称嘛,现在正是需要猛将的时候。

    但田中勤显然并不了解黑泽,毕竟黑泽大队是从别的部队抽调的,不是他原来步兵团的人马。通常来说,猛将在某方面来讲也是智商缺乏的表述。(。)

第二百一十三章 “猛将”猛攻() 
而黑泽显然正是这种,没什么头脑,就知道玩命儿冲。他的大队虽然战绩不错,但伤亡也十分惊人,中队长已经换了整整一茬,士兵也几乎换了一半。

    其实也不奇怪,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军部队中,象黑泽这样的无脑之辈并不少见,甚至很多人都只是因为一个“猛”而被捧成榜样。

    当然,黑泽的“猛”要是对上别的中国x军队,或许真让他再度得逞了。横冲直撞,不把自己当人的傻叉精神,还真的能吓住不少对手。

    但对上三纵,就象二傻子碰上聪明蛋儿,不被玩死就算他命大。

    从车站镇出发,黑泽作为先头部队,以几辆坦克和装甲车开路,威风凛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