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惊雷 >

第228部分

抗战惊雷-第228部分

小说: 抗战惊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俊凤点了点头,站起身就要走。

    “等一下。”刘大川伸手制止了她,想了想,说道:“我带一个班跟你一起去,虽然这附近的村子基本上都被我们控制了,但保不准还有坏人。黑天瞎火的,你一个女人——再说,被其他的部队发现,也容易误伤。”

    被按倒抓住时,姜俊凤拼命喊了两声,那是给村外的王桂花报信儿,让她赶紧跑,通知乡亲们先别回来。所以,随着刘大川和一个班的士兵出了村,姜俊凤也没再去找王桂花,而是沿着来时的路直奔大沙岗。

    “可以走直道。”刘大川见道路难行,便提醒着姜俊凤,“附近村子都是俺们的人,对上联络信号,就不会有问题。”

    姜俊凤嗯了一声,脚下却没停,沉默了半晌,才开口说道:“刘,刘同志,你们以后就留下不走了吧?”

    “我们是正规军,哪能守在村子里?”刘大川想也没想便回答道:“明后天队伍便要集中,大概先在各村留一个班,等联防队组织起来,这个班也要归建的。”

    “集中起来打焦丘据点吧?”姜俊凤猜测说道:“听说那里有鬼子,有机关枪,有小炮,拿下它,这附近就安稳了。”

    刘大川轻轻笑了一声,说道:“早打下来了,得了不少战利品。特别是粮食,够我们吃上十天半个月的。”

    “都是抢老百姓的。”姜俊凤恨恨地说着,身子突然晃了晃,被刘大川扶住了。

    “怎么啦?”刘大川奇怪地问道:“得病了?累的,走得太急了?”

    姜俊凤缓了过来,有些不好意思,轻轻挣开刘大川的手,嘟囔道:“大概,大概是饿的。没事儿,咱继续走吧!”

    刘大川跟着姜俊凤走了一会儿,从兜里掏出几块糖果递给她,“先把这吃了,从鬼子身上缴获的,顶饿。”

    姜俊凤感激地看了刘大川一眼,把糖含在嘴里,边走边说道:“你们招女兵吗?我上次看见有带枪的女兵。”

    刘大川想了想,明白了姜俊凤指的是什么,开口说道:“那是医护兵中的警卫,人很少。因为都是女的,方便些。正规部队呢,都是战斗兵,是不招女兵的。怎么,你想当兵?”

    “俺想当能扛枪打仗的兵。”姜俊凤有些失望,闷闷地说道。

    刘大川沉默了半晌,说道:“那你先参加联防队吧!要是以后改了不招女兵的章程,你会用枪,也比别人有条件。”

    “联防队发枪?”姜俊凤眼睛一亮,歪头看着刘大川。

    “发枪,还要组织训练。”刘大川说道:“只是枪差了些,就象,就象缴获维持会的那几杆。”

    “那也不错啊。”姜俊凤倒不嫌乎,反倒觉得挺好,“俺看比游击组用得也不差。”

    一边走,一边说着话,一行人来到大沙岗,把逃难的人们吓得够呛,以为是鬼子伪军呢!跑回来的王桂花正和姜俊凤的娘在抱头哭啼,为姜俊凤遭难而难过悲痛。

    听说能够回村了,死气沉沉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不管新七军是不是好队伍,总是中国人的军队,总比鬼子强吧!

    长长的人群移动起来,老头牵着牲口、拉着孩子,老婆扶着孕妇和病人,有的妇女怀里抱着吃奶的婴儿,手里还拉着象台阶般高低不等的一群孩子。大包袱、小山羊,还有笼子里的鸡,乱七八糟的,逃难一般的景象。

    姜俊凤稍微有了点力气,便忙这忙那,帮这个扶那个,头上很快见了汗,冒着缕缕热汽。

    “把头包一下。”刘大川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身旁,把毛巾递给姜俊凤,也没再多说话,转身到队前去了。

    姜俊凤用毛巾擦了擦汗,借着雪光,突然发现这毛巾好熟悉,角上有一个手绣的小图案。这,姑娘心里突然一动,再抬头看时,已经没有了刘大川的身影。

    东方在渐渐放亮,沉沉地送来惨然的灰光,模糊的村落在风雪中渐渐显出黑黝黝的影子。

    “喔喔”报晓的公鸡突然在远处的村庄里响了起来,附近各村的鸡,也接二连三地叫了起来。

    天亮了,到家了。人们精神一振,愈发加快了脚步。

    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小股部队渗透游击,大兵团运动作战。

    新七军除了动用绝对优势的兵力外,更将这些战术运用得熟练,使湖西地区还在激战,大片乡村却已经被光复,中小据点也被逐一拔除。

    丰、单两县兵力空虚,更被独立旅所牵制,难以动弹。现在只剩下小川所部这五千余敌人,只要消灭或击败他们,此次战役便可宣告胜利。

    那么,歼灭雅田这一大股敌人后,小川是得到临终电报的。按理说,此时他已经是孤掌难鸣,但却并未马上撤兵。在第二十五师的故意退却下,还犹犹豫豫地向前推进了十几里。

    在这就要说到日军的一些作战特点了,虽然小川的迟疑造成了更大的灾难和损失,但却是杨天风相当赞赏的一个优点。小川当然可以撤兵,那沛县怎么办,置友军生死于不顾,只顾自己?

    而中国*军队,特别是国*军,见势不妙就撒腿开溜,置友军于不顾;为保存实力而见死不救,或是救援不力。这种现象在抗战乃至解放战争时期都屡见不鲜。

    反观日军,不顾危险全力救援友军,已经是传统,是习惯,几乎是不用脑子想便会做出的决定。

    虽然日军的这个特点被杨天风屡次利用,围点打援玩得很爽,但他教育自己部队的时间,却也是把这种精神灌输下去。不弃袍泽,生死与共,难道这不是一支强军所应该具有的团结、奋战的精神?

    小川尽管因为迟疑犹豫而丧失了保全主力的机会,但也不是没有做出一定的预防措施。一面向周边求援,一边为了确保后路而调整行军序列,把一个大队的蝗军放在后面,并命令他们稍作退却,驻守在离县城鱼台二十余里的老砦镇,以便更方便地呼应支援。同时,他还电令鱼台守军,加强戒备和防御。

    鱼台、老砦镇、杨屯镇,小川所部在遭到围攻时,数千日伪军便是分布在六十余里的这三处。

    显然,小川的调整并没有收到什么效果,他万万没有想到,猛然扑来的是近两万人马,围攻他们的竟有三万之众。绝对优势的兵力,反倒使他的布署成了容易被个个击破的一条直线。

    第二十五师停止阻击和退却,开始迎头反攻;第二十七师的一个旅切断了鱼台和老砦镇的公路,一个团戒备鱼台,两个团从北进攻老砦镇;一个旅切断老砦镇和杨屯镇的交通,并从南夹击老砦镇;另一个旅则从侧翼攻击小川所部的主力,与第二十五师合力把小川所部压向东面的微山湖。

    反攻,夹击,侧击。新七军的两个师再没有什么保留,全力猛攻。先是经五个多小时激战,全歼了老砦镇的一千余鬼子;然后是三面围攻杨屯镇,相继攻克陈庄、张庄、孟店、公庄、刘官屯、旧姚桥等外围阵地,绞索牢牢地套在了鬼子的脖子上。

    伪军已经基本完蛋了,在新七军的狂猛攻击下,非死即降,失去了战斗意志。突围也告失败,两千多鬼子损失过半,被全部消灭只在旦夕之间。

    但大多事情并不能以完美作为结局,小川留下数百鬼子死守杨屯镇,自己率领残部突然向东逃窜而去。东面是微山湖,防卫较松,竟被小川突围而出,一路狂奔至湖边的水围子村。(。)

第三百章 无题() 
追兵很快尾随而来,鬼子又是一场拼死的抵抗。等到新七军的官兵攻占了几乎成为废墟的水围子村,除了到处是被击毙的鬼子尸体,小川却已经带着几十人逃到了湖里。举目瞭望,还能看见几艘汽艇的影子,听见那突突突的马达声。

    “他娘*的,就差一点。”素来沉着、稳重的郭松林,听到小川逃跑的消息,也不由得骂出了脏口。

    煮熟的鸭子飞了。一个大佐啊,还是倭皇的亲戚,要是抓住了关在笼子里

    “前指询问战况,军座询问战况”机要参谋打断了郭松林的懊恼。

    强自压下火气,郭松林努力以平静的口吻口述起来,“杨屯镇还在激战,鬼子只剩数百,彻底解决已无问题。倭酋突然东窜,在湖东日军汽艇接应下,成功逃脱。属下指挥失误,轻视疏忽,请求处分。”

    “丧胆敌酋,姑且让他多苟活几日。”对郭松林自请处分的电报,杨天风只是轻描淡写地发了回电。

    原本制定的作战计划便是如此,为保证攻击面的兵力充足,对东面微山湖方向只配备少量兵力,也是围三阙一的架势。所以,湖东敌人出乎意料地出动汽艇救走小川,这并不怪谁。

    但经此一事,却给杨天风敲了警钟。微山湖虽然是一道屏障,但不加戒备,将是很危险的。鬼子现在明显是兵力不足,不敢渡湖进行增援。现在的做法则是明智的,否则,会被一举赶进湖里喂鱼。

    现在,敌人的机动兵力丧失殆尽,龟缩在几个县城中的数量很少,或是仓惶撤退,或是被破城消灭。湖西战役打到目前,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收尾阶段。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不仅是杨天风对部下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从战略战术、部队编制,再到武器装备,都在不断地调整完善,以更适应抗战的环境和条件。

    龙亢之战,检验了空炸炮弹的威力和效果,使杨天风放弃了八二迫击炮的空炸炮弹,只生产120重迫的;湖西战役,则实战演练了无后坐力炮、重狙等新武器的效能;并且证明,不发展骑兵而加强部队的骡马化,是正确的道路。

    骑兵不仅消耗大,一个骑兵顶五六个步兵,而且已经是淘汰的兵种,至少在新七军的装备下,发挥的作用很有限。而部队骡马化,却能携带更多的重武器和弹药,对部队的快速行进也有很大的帮助。此次部队连续运动作战,速度很快,战斗时的火力也很猛,不得不说是得益于骡马的大量增加。

    当然,部队三个月来的严格训练,使扩充以后的新七军依然保持了相当强的战斗力。倚仗中近距离的火力优势,如果鬼子没有师团级的重炮,新七军在阵地防御战中几乎能以一对一的数量比进行战斗,这可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

    军队的战力能够保持,对杨天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依据这样的战力进行兵力调配,分重点进行防御或进攻,整个军事布局才更有把握。

    看着地图,杨天风把目光又移到了荷泽地区。湖西战役接近尾声,大片地区被光复,而新光复区则面临着北面、西面的军事威胁,还要防备湖东敌人,并不能高枕无忧。

    只有第二十五师在湖西,对付三面威胁,自然是有些独力难支的。所以,杨天风要继续展开行动,力争替二十五师解除西面,也就是荷泽地区敌人的顾虑。

    这倒不是还要打大仗,打到光复荷泽,而是依据具体的形势,加强荷泽地区的游击力量,扩大游击范围,牵制住荷泽敌人的手脚,甚至还能创造出扩大战果的时机。同时,荷泽敌人被牵制,也保障了商丘地区的安全。

    思虑已定,或者说是依据新形势而重新想得更加细致,杨天风才迈步走出办公室。

    内黄县某乡村,冀鲁豫军区指挥部。

    “好家伙,两个师,一个独立旅,四万五千人马。”黄kc看着手中的情报,不由得啧啧感叹,“杨天风好大的手笔。”

    “经过冬季扩充、训练,新七军可谓是人强马壮,终于露出爪牙了。”政委崔田民苦笑了一下,说道:“趁着湖西敌人立足未稳,发动碾压攻势,时机选得太好了。”

    黄kc轻轻点了点头,缓缓说道:“虽然是优势兵力,但新七军的战力也令人刮目相看哪!”

    对于湖西地区的沦陷,尽管想尽力、尽早恢复。但冀鲁豫根据地和鲁西根据地都处于越来越尖锐的斗争,要全力对付鬼子的囚笼和蚕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抽调出足够的兵力。

    “武器弹药的交换一直没有中断,新七军入鲁是否会与我为敌,现在还不好判断。”崔tm思索着说道:“中央和山东分局会不会有新的指示?我们是不是还要依据以前的方针进行工作?湖西地委是继续留下,还是撤出来,这也是要急迫解决的问题。”

    “杨天风深谋远虑,令人揣摸不透。”黄kc皱着眉头,沉声说道:“一直回避划分作战区域的问题,想来便是为了日后不落把柄。但要说他会与我军为敌,这个判断还是过于草率仓促了。我看,还是按原来的工作方针:仍然以疏通团结为主,鼓励与推动它与敌积极作战。尤注意多用人民团体、民意机关以及推动第三者力量促进友军进步。对其非友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