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惊雷 >

第67部分

抗战惊雷-第67部分

小说: 抗战惊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大龙头,十挺机关枪,三万块钱,只是借条路,这买卖可是大有赚头啊!”廖文忠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诱惑着葛老魁许明山。

    葛老魁眯着眼睛,沉思着,这条件确实很诱人,但作为老江湖,他却不得不慎重行事。是不是陷阱,对宫山会带来什么后果,他必须要考虑清楚,而且还要问个明白。

    “廖组长,谈武器和钱,是瞧不起我葛老魁怎的?”葛老魁似笑非笑地说道:“我自从立了山头,可没得过国府一分钱,但鬼子,我还不是照打不误。”

    “那是,那是。”廖文忠连连点头,赞叹道:“葛大龙头深明大义,聚众抗日,这些功劳,国府都是记得的。这以后呢,如果葛大龙头能够改换门庭,军饷、物资,就由我们军统代为筹措,您看如何?”

    葛老魁用手指轻轻叩击着桌案,这倒是不错,从李宗仁手中得到的委任状,到底不如挂在军统名下,李宗仁那可是老杂牌,够不到这里,也不可能把心思放在这小小的山寨上。

    “这个呆会再说。”葛老魁计议已定,开口问道:“杨长官敢轻师远袭,胆量非凡哪,我这老头子也是很赞赏。接应他们回来,就由我们出兵如何?但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日本人力量太大,我这小小的宫山可抵挡不住。”

    廖文忠沉吟了一下,葛老魁是害怕引狼入室,由豫东挺进队的人马借路接应杨天风,弄不好来个假道灭虢,这宫山可就危险了。由宫山出兵,遇弱则战,遇强则回,回旋空间很大。

    虽然他有些不满意,但此时,打通这条道路,对于杨天风等人来说,就可以少走一些路,能够更加的安全。

    “长官,醒醒,少爷”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杨天风正沉浸于自由自在的畅游中,却被肖四唤醒了。

    他真的是在睡觉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这是杨天风在自己身体上偶然所发现、并有意锻炼,使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得心应手的特异功能。同时,这个特异功能也是他敢于深入敌后奇袭的有力倚仗。

    那次在灵堂如梦如幻的奇妙经历后,杨天风本以为是一场梦。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令他感到惊骇异常。比如陈三胡前来请教的技术问题,以及造出来的武器样品,竟然与杨天风在“梦”中看到、听到的一模一样。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也一一得到验证。

    “这种能力应该被你们称为‘神游’,瞬息万里,不受**物质的限制。对人类来说,是脑电波在传送和刺探;对我来说,则是电子讯息我已经获得了无拘无束的自由,在时空里畅游,很好的感觉。”

    苦思冥想了好几天,杨天风终于从穿越前“超级电脑”所说过的话中得到了启示。为了得到确认,他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锻炼和尝试,在磕磕绊绊中不断熟练、强化。

    这种特异功能就象一架无人侦察机,还是隐形的;还象神怪电影中那种魂灵般的飘荡游走。反正,杨天风决定以后主要就靠这个吃饭了。

    迅速振作了下精神,杨天风赶紧问肖四发生了什么情况。

    原来,警戒哨传来消息,有一股百多名日伪军向东洼村奔来,军官们还不敢确定是否是消息走漏,只是让部队进入了战备,希望这股敌人是偶然路过或是有其他任务。

    如果要真打,杨天风并不怕这股敌人,总共才三十来个鬼子,七八十皇协军,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力量。但现在不是在他的地盘上,而且这里地势并不是很有利,耽误时间有可能会被越来越多的敌人所围困。

第四十二章 归师难遏(求收藏)() 
第三更,求诸位书友收藏支持,非常感谢啊。,。

    *******************************************************************

    “隐蔽好,不要暴露。”别人看到杨天风从“梦”中醒来,听到这个坏消息,却并没有愣怔惊愕,却非常笃定地作出判断,“敌人是去攻打商家铺的一股抗日武装,为防走漏消息,他们不会进村,只会从村外绕过。”

    高云焕和宋青圃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杨天风何以如此肯定。

    “不行,我得出去看着点,可千万不要出纰漏。”高云焕到底还是心中不定,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尽管杨天风在刚才的“神游”中刺探到了这股敌人的情况,但也不能确定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对高云焕的谨慎他没有阻止,同时,他也没有大意,命令部队作好应变和出发的准备。

    一场虚惊过后,大家都松了口气。但杨天风的命令已经下达,即刻出发,不必等到天黑了。

    众人不太理解,但杨天风已经在地图上标出了行军路线,且态度十分坚决。大家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服从命令吧!

    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杨天风唯恐自己的“神游”侦察时过境迁,丧失钻出敌占区的时机。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部队的撤退十分顺利,按照杨天风所标记的行军路线,虽然有时候路不太好走,但却避开了敌人的大据点。小村小镇的敌人本就很少,则不清楚这大队“友军”的目的为何。以为是在执行什么隐秘任务,连盘问都没有,多是猜测和目送。

    围绕着被俘的铃木少将,各方都在施计策,想办法。

    一方要挽回颜面,不使所谓的无敌蝗军蒙受耻辱;另一方的上层要借着这个捷报,大造舆论,振奋民心士气。下层则把这件事情看作是平步青云的好机会,使尽全力要保证自己的前程一路平坦。

    而作为焦点的杨天风等人,经过一天两夜的急行军,在杨天风的指挥下,此时已经隐蔽在铜山与萧县交界的地方,伺机摆脱被追击拦截的危境。

    弯弯的月亮悬在灰暗的天空,浓重的大面积的云团飘浮着、流动着。稀疏的光线,暗淡的星星,使一切都蒙在纱幕之中,隐隐约约。

    小白河的河身不宽,流头挺急。不太平静的水面上,反映了几颗银星,顽皮地在挤眉弄眼睛。它就像天上的银河移挪到地上,摊摆在人间,撂放在众人的眼前。

    高云焕趴在潮湿的河边上,朝西望了望桥另一头的两座沙包工事。在黑暗中,不时地传过来哨兵的咳嗽声。一架木制的大桥,横架在河上,离水面不过七八尺高。

    “队长,得派人下去看看水有多深。”一个队员扭头对高云焕说道。

    高云焕点了点头,刚想叫人,“让我去吧,保管不误事。”吴金锁飞快的甩掉衣服、裤子,瞪着大眼睛,一副急不可待的样子。

    “队长,他的水性不赖,比我还快呢!”副队长陈宗和低声说道。

    高云焕犹豫了一下,郑重的说道:“万事小心,千万不能惊动敌人,否则——”

    “嗯!”吴金锁使劲点了点头,猫着腰来到河边,脚丫子轻轻地朝水里一伸,整个身子也就钻了进去。他象蛤蟆似的不声不响地凫到河中央,脖子一缩,一个猛子潜到了水底下,好半天,头才从水里钻出来。

    轻轻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继续朝前划动,一直划到河的对岸,朝上游游行了六七十米,才又凫水朝回返。

    “中间有一丈多深,水流不算太急,桥下的木架子也可以攀附。”吴金锁被水浸得浑身发抖,他大猫着腰快步走到岸上,紧忙蹬上裤子,陈宗和帮他把衣服披上。

    高云焕赞赏地点了点头,棱角分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木桥。

    能对开两辆卡车的百余米长的桥面,从上到下都是木头搭成的:木头桩子、木头架子、木头板子、木栏杆。河水冲击得木桩啪啪作响,木桥另一头,掩体工事里守卫的敌人,喀喀的咳嗽、卡痰声,听得异常清楚。

    “一队留在这里,一旦暴露,负责火力掩护。”高云焕迅速制定出计划,低声说道:“二队、三队随我渡河,为了确保安全,四人一组,用绳子连在一起。”

    尽管挑选别动队时,杨天风把会游泳当作一项必备条件,但各人的水性不同,有的好,有的稍差,这也是事实。

    高云焕、吴金锁等人作为第一组偷偷地下水了,哗哗的流水声掩盖了他们行进时的划水声。刚刚游到对岸,咯哒咯哒,单调笨重的脚步声从桥顶上传了过来,几个人立刻退回桥下,背靠桥桩隐蔽好。

    一辆汽车呜呜地开来,叽哩咕咚地在桥上滚轧着,桥顶上的泥土被轧震得直朝他俩身上掉。汽车过去了,笨重的脚步声也消逝了,桥周围立即又恢复了原来的寂静

    大队人马焦急地等待着,只有别动队能偷过小白河,并袭取或压制住桥西头的敌人,桥东头的少量鬼子将不是对手。

    从数量上说,挺进队远远超过守桥的两个班的鬼子,但强攻的话却要面对狭窄的桥梁。一旦桥面被火力封锁,或是被鬼子炸断,挺进队就只能再绕远而行了。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杨天风所希望的。

    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在远处响了起来,紧接着便是密集的枪声。

    还不等桥东头的鬼子反应过来,也不用杨天风下令,按照原计划,隐藏在桥边的一队便猛扑了上去。机关枪、步枪、霰*弹枪、手枪,密集的子弹象刮风下雨般向敌人泼去。

    后续部队也猛烈地冲杀而至,喊杀声、惨叫声,爆炸声、枪声响成了一片。许多鬼子还没反应过来,便被射来的密集子弹和纷飞的弹片击毙。

    突袭是成功的,高云焕率领二队潜过河,从敌人背后一阵猛射猛炸,很快便解决了一个班的鬼子。桥东头的鬼子也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十几倍的挺进支队士兵消灭,通道被打开了。大队人马涌过公路,踏上木桥。

第四十三章 基本安全;不长眼的家伙() 
三更求收藏,第一更出炉,感谢朋友们的支持。鉴于书友们的意见,异能和第一卷有关狙击步枪的摆酷全部删掉,请朋友们谅解,继续支持啊!

    ********************************************************************

    归师难遏啊,越是离家近,战士们越是冲杀得勇猛。

    杨天风感慨着,站在桥头向后张望,人马匆匆,在夜色中影影绰绰,却都是脚步疾速。

    过了桥,便进入了萧县,部队基本上也就安全了。得出这样的判断,依据的是当时的敌我形势。

    抗日战争中,武汉会战是一个分界岭,标志着正面战场的相对平静和敌后战场的血雨腥风。

    在武汉会战以前,沦陷区虽然大城镇被日本人占领着,但他们没有精力顾及交通线以外的地方,在许多乡村,既见不到国*军也遇不到鬼子,成了“真空地带”,或是被游杂武装控制。直到一九三九年春天以后,日军才逐渐把军事清剿的重点放到了后方。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望着熊熊燃烧的木桥,杨天风抹了把脸上的汗水,面无表情地摆了摆手,部队又踏上了归途。

    闯过小白河,进入萧县,杨天风率领部队避开公路,钻入了乡村。对于日军依靠公路进行快速机动,他还是有着足够的警惕。

    通常情况下,鬼子之所以敢在每个据点只留少量人员驻守,都是倚仗着公路,倚仗着快速机动和增援。你击其一点,其他各点的敌人便会很快包围上来,使你陷入不利的局势。而且,不管是国*军还是gc*d军,普遍缺乏重武器,攻坚能力薄弱,这也是鬼子敢狂妄的资本之一。

    部队虽然经过转战,但伤亡并不算大,进入萧县后,一路走来,也相当平静。一来铜山县鬼子的注意力成功地被军统制造的假象所迷惑,正在准备大规模的围剿行动,不能继续追击;二来萧县的鬼子兵力有限,又不知道这支行踪飘忽的队伍的底细,仓促调兵,便显得很迟缓;第三便是杨天风这支部队从装备上来说,经过几次缴获的补充,也能令大部分杂牌武装不敢轻易挑战。

    当然,也有不长眼的家伙,当部队按照马玉名的电报所说,向宫山快速靠拢的时候,阻碍出现了。

    “买路财?”杨天风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表明心中很愤怒,平时你们打着抗日的旗号占地为王,我鞭长莫及,管不着,可现在却想趁着我兵弱将疲时进行勒索,实在是不能忍受。

    “我们当家的说了——”前来通知的土匪头目并不知道杨天风心中已经怒极,自顾自地说道:“借路是借路,葛大龙头已经发下话来,我们自然照办。可雁过拔毛,这也是江湖的规矩。我们要的也不多,两挺机关枪就够了,贵军赶路也少了负担不是。”

    大块头啊,大块头,你脑袋被门挤了,还是活够了。杨天风沉吟着,两三百多人的土匪武装算个狗屁,别看我的队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