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惊雷 >

第82部分

抗战惊雷-第82部分

小说: 抗战惊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后,两颗迫击炮弹凌空飞来,爆炸声中,房顶屋塌,连着鬼子的机枪手一起埋在灰土扬场中。

    一个日军军官挥舞着指挥刀指挥伪军直起腰冲锋,企图占领街心,阻碍对手的继续推进。只是一会儿工夫,那个日军军官突然就象一根木头一样摔倒了下去,伪军没了指挥官,队形开始骚乱起来。

    枪声大作,六十一团的一个连趁势发动猛攻,一阵猛烈的射击过后,猛扑上去,把伪军搅了个七零八落,逼迫他们展开白刃格斗。战斗意志薄弱的伪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哗然大乱,惊呼着连连后退。

    炮火急袭的效果越来越体现出来。鬼子损失不小,而缺乏鬼子督阵的伪军无心作战,连连败退。

    三纵和六十一团的士兵依仗着人数优势,用霰*弹枪、机关枪、手榴弹,顽强的粉碎了敌人的初期反扑后。进攻越来越顺手,三面夹击,将敌人步步压缩。

    鬼子指挥部所在的大院中,房屋被炸塌了大半,碎砖烂瓦到处都是,一片狼籍。一个日军军官正在踢打着伪军在清理着瓦砾,不时发出愤怒的吼叫。

    “大竹阁下呢?”中队长小林快步走来,一把揪住这个军官,厉声问道。

    “大竹阁下的住处被炸塌,正在加紧清理。”日军军官不敢直视小林凶狠的目光,低着头回答道。

    小林用力一推,这个军官踉跄着差点摔倒。

    “扒出来了,扒出来了。”清理瓦砾的伪军们叫嚷起来。

第六十九章 激战之胜() 
第三更求收藏,请朋友们多多支持。

    ********************************************************************

    小林快步上前,粗暴的拔拉开几个挡路的伪军,看到了满头是土是血的大竹浩二。

    “阁下,您怎么样?”小林抱着大竹,焦急的呼唤道。

    “我,我没什么大碍。”大竹浩二缓慢地眨了下眼睛,声音微弱地问道:“小林君,敌人的进攻能挡住吗?”

    小林犹豫了一下,觉得似乎现在不应该把坏消息说出来。

    “说吧,现在没什么可隐瞒了,情况很糟糕是不是。”大竹浩二苦笑着说道。

    “哈依!”小林低声说道:“还在激战,但敌人数量极多,火力也很强,我军伤亡很大。”

    大竹浩二似乎早就料到情况不妙,反倒没有什么惊讶的表示,想了想,他开口说道:“撤退吧!”说着,他努力想坐起来,却痛得呲牙咧嘴,冒出了冷汗。

    小林赶紧扶着大竹倚靠着坐好,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迟疑会彻底断送所有人的性命。”大竹咬着牙说道:“失败已成定局,趁着天还没大亮”

    说是撤退,其实与逃跑又有什么区别。小林召集了三十多个鬼子,保护着大竹,只能向西面突围而去。“皇军”都逃了,伪军谁还卖命,两百多人跟着这股鬼子也往西逃窜。

    留在村庄里的敌人还在顽抗,但那些伪军渐渐地不听话了。他们或者趴在地上装死、或者不怀好意的盯着身边的“皇军”士兵,胆大的也有反身与催命“皇军”士兵扭打在一起的。

    一个老鬼子以声嘶力竭的喊叫和咒骂来稳定队伍,突然从背后又泼射过来密集的火力。回头望去,侧后一条巷口闪动着身影,依托房舍边向这边射击,边吹着联络的哨子。完了,敌人已经成功地包抄过来,他们落进包围圈了。

    天色亮了起来,枪炮声逐渐停息,大队大队的伪军俘虏被押出村庄,攻击作战接近了尾声。

    杨天风在警卫的保护下,走进了村庄。到处是碎砖烂瓦,随处可见倒毙的敌人尸体。来到街口,他也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这里是搏杀最激烈的所在,也是日伪军顽抗最强的战场。尸体枕籍,满地是残缺的兵刃、斑斑的血迹

    “去你妈*的!”随着一声叫骂,杨天风抬头,看见不远处的吴金锁正把刺刀从重伤的鬼子身上收回,又伸手捡起一把日本指挥刀。旁边的是胡可苹,面无表情,用刺刀一下一下地给鬼子补刀,就象是在做很平常很平常的事情。即便是已经明显能看出死得不能再死的,她也不放过。

    这就是战争,扭曲人的性格,变得冷酷残忍。而打仗是什么呢?归根结底还不就是杀人。

    杨天风转头走开,向着村西。一支部队由周团长率领,已经衔尾追杀。与埋伏的部队一起,逃窜出去的几百敌人恐怕没几个能漏网而出。

    伤亡数字还在统计,杨天风凭直觉知道不会太多。炮火急袭是成功的,鬼子损失惨重,伪军虽多,却战力不堪。这场夜攻作战,从战果来看,还是非常成功的。

    这就是战争,不光是毫不留情地杀敌人,还要硬下心肠面对自身部队的伤亡。满腔热血消失之后,剩下的就是悲伤和痛苦的回忆。

    而且,以后的日子里,这种悲伤和痛苦将会不断的出现。但我不会退缩,也不会被击垮。杨天风用力呼出一口长气,迈的步子更大,腰背挺得更直。

    窜出村庄的日伪军终于还是没有逃脱被歼灭的噩运。先是遭到了一个营的国*军的埋伏和阻击,随后便遭到了周至忠所率追兵的前后夹击。

    尽管鬼子作了拼死的顽抗,不惜用自爆与对手拼命。但在伪军土崩瓦解的情况下,几十个鬼子也扭转不了局面。在绝对优势兵力的前后夹击下,中队长小林被击毙,指挥官大竹浩二把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脑门,绝望地扣下了板机。

    周至忠呼出股股白气,环顾战场,再也没有一个能站着的鬼子了。满地的鲜血,满地的死尸,满地的残肢断臂。战士们在打扫着战场,不时传来的惨叫声,那是战士们在解决鬼子伤兵。

    虽然伤亡了近百官兵,但胜利是勿庸置疑的。周至忠也知道,这最后一战是杨天风有意让给他的。一个少佐,一个上尉,足以令周团名声大振,这战功、奖赏是跑不了的。何况,杨天风也有承诺,会尽量帮周团把战损的士兵补上,还答应战利品对半分。

    如果说作为正规军,周至忠之前对战利品对半分还略有些不甘。可经过铁角山阻击和夜攻王村,他现在倒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别看人家是三纵,他们是正规军,可打起仗来他们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论杀敌手段和人数,反倒是三纵要领先很多。

    “团长——”警卫排排长已经收集完有价值的战利品,尉级、佐级肩章,指挥刀、望远镜等,呈到周至忠面前。

    周至忠苦笑着点了点头,对喜不自胜的警卫排长说道:“咱们算是捡了大便宜,以后对三纵,对杨长官,要更加客气才是。”

    警卫排长是周至忠的同乡,忠心耿耿,他想得倒没周至忠那么多。只是琢磨着长官有了战功,或许能升迁;官兵们把杀敌数量报上去,能得到奖赏。虽然国*军中各部队对杀死鬼子的奖励不同,但最少的也是一个鬼子一块光洋吧?

    “团长,不如您和杨将军说说,把死鬼子的数让咱们多报点。”警卫排长挠了挠脑袋,提出的建议让周至忠有些哭笑不得。

    “再说吧!”周至忠摆了摆手,转向旁边的参谋,“加快打扫战场,咱们还有战斗任务。说不定,杨旅长现在已经率队出发了。”

    周至忠还真没说错,得到报告的杨天风匆忙整顿了一下部队,率领一个团先行出发了。

    三路扫荡啊,现在只是击破了其中一路。不管其他两路是不是会就此撤退,必要的迎敌准备还是要进行的。

第七十章 连续作战;锯齿战壕() 
三更求收藏,第一更出炉,请朋友们多多支持。

    *******************************************************************

    萧县的敌人进展缓慢,有宫山大队等数家武装需要摆平,且宫山大队有很多兵经过了挺进纵队的训练,并支援了一批地雷,以及狙击步枪,敌人想轻易消灭这些打不过就跑的绿林武装,也不是易事;而砀山的敌人虽然也在骚扰袭击下不能按时抵达,但却是消灭夏邑之敌后的最大威胁。

    为了此次反扫荡,不仅三纵的全部兵马都要上阵,杨天风还下令各村镇联防队也集中行动,在预定的作战地区掘壕挖沟,为三纵抵挡敌人,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经过连续行军,杨天风率部于中午赶至永城以北的芒山镇。稍事休息整顿后,杨天风便又领兵出发,赶至芒山镇北面三十余里的预设阵地。

    芒山镇以北有芒砀山群的磨山、马山、徐山、周山、王山、鱼山等逶迤棋布,山虽然都不高峻,却是茫茫豫东平原制高点,是进入中原的天然屏障,因此自古即兵家必争之地。而刚刚阻击夏邑之敌的铁角山,也是属于芒砀山群的一个。

    获悉日军三路扫荡后,三纵便派出了一个团(不满编,约八百人),由陈大龙率领,并调联防队上千,于磨山、马山、徐山等要地构筑工事,准备节节抗击,消耗敌人。

    而六十一团的陆续到达,使作战计划有了很大改变。杨天风的作战决心也随之变更,有了各个击破,歼灭敌人的信心。

    消灭了夏邑之敌后,三纵和六十一团的战损并不是很大,而六十一团三营很快便会到达,这无疑又使部队的实力得以恢复。

    同样是一千多敌人,同样是一个中队的鬼子,夏邑之敌完蛋了,砀山之敌是否也能予以歼灭,或者是重创呢?

    别人看到的是当面之敌,杨天风却考虑得长远。如果夏邑和砀山的敌人实力大损,三纵便能趁势扩大地盘,攻入并控制夏邑和砀山的很多乡村。赋税、粮食、人力、资源,三纵有了支撑,便能再度扩充,或许能够达到杨天风的第一阶段要求——齐装满员。

    “长官来得真快呀!”陈大龙对杨天风的急速来援感到挺惊讶,指着山上正在修筑的工事说道:“敌人预计明天午后才能来到这里,凭着这些工事,我这个支队顶上三两天不是问题。后面还有防线,这你过来时应该看到了。节节抗击嘛,敌人没有个七八天,是看不到芒山镇的影子。”

    “你这个支队在机枪数量上得到了加强,对敌人的骚扰袭击也很成功。坚守七八天,我也是相信的。”杨天风沉吟了一下,说道:“六十一团来援,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如何利用好这个有利因素,予敌重创,甚至是歼灭性打击,便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停顿了一下,杨天风继续说道:“节节抗击,拖垮、消耗敌人,固然可行,但根据敌我情况的变化,却有些保守了。”

    “长官要如何变动作战计划?”陈大龙也知道有了援军,且灭了一路敌人,敌我实力对比已经不是扫荡开始的状况。

    杨天风嘿嘿笑了笑,摆手道:“你们继续挖掘修筑战壕和工事,作战计划的变更还要再等一等。”说完,他转身在警卫的保护下走开了。

    抗日战争中,由于敌强我弱,中国x军队大部分防御作战中所实行的“战壕战”,是一种被动的防御战。而即便是战壕战,中国x军队也乏善可陈,甚至连数年前一二九上海抗战时的十九路军都不如。

    说到底,并不是战壕不顶用了,而是修筑的工事太差劲。

    淞沪会战中,由于缺乏修筑工事的经验,中央军的第一流部队一般只能硬顶七天,就伤亡殆尽;其他部队呢,只三天就溃不成军;与之形成反照的是,西北军的王修身部,虽然是杂牌部队,却在刘行顶了九天,因为他们做工事比较在行。

    纵观整个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国x军在军事上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战术呆板,攻击的时候是如此,防守的时候也是如此。

    所谓的战壕战,在很多人的理解中似乎是构筑一条延绵不绝的壕沟,再加上各种枪炮就可以了。不幸的是,当时的很多国民党高级军官都是这么理解的。

    于是,国x军的抗敌战线通常都是线状的,一线排开,而这种阵型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一旦敌人突破一点,就会迅速突进到我军战线的后方,对我军实施穿插分割包围,使我军的整条战线失去作用。

    而且,这会打乱我军撤退并重新部署的节奏,迫使我军在一片混乱中一退再退,无法形成稳固的战线来阻止敌人前进,于是溃败之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

    当周至忠率领整顿好的部队在黄昏时分赶到芒山镇预设阵地后,即便是有西北军传统,比较擅长修筑工事,周至忠等军官也为三纵和联防队已经挖掘修筑好的战壕、掩体感到惊讶。

    说起来,这锯齿形战壕并不是什么高级、复杂的东西,在二战时,只不过是欧洲战场的标配防御工事。锯齿形战壕,顾名思义,就是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