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惊雷 >

第83部分

抗战惊雷-第83部分

小说: 抗战惊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这锯齿形战壕并不是什么高级、复杂的东西,在二战时,只不过是欧洲战场的标配防御工事。锯齿形战壕,顾名思义,就是将战壕修建成锯齿形,以有效防御敌方的炮击。与普通的线状战壕比,锯齿形战壕的防炮效果要高五到十倍。而且,还能有效防御飞机沿着战壕的扫射投弹。

    没见过自然感到惊讶,但稍一琢磨,周至忠这样的沙场老将也就明白了锯齿形战壕的用处和高明所在。何况,在锯齿形战壕里还挖有猫耳洞,就更能提高防御效果。

    再加上杨天风先耗敌、疲敌,再予以围攻歼灭的战术,习惯于正规战那种直来直去的打法的周至忠等人,不得不有所思考。按照兵力对比,一个正规团再加三纵,完全可以四面围攻,但杨天风却很珍惜战士的生命,宁肯多些手段,多些时间,也要尽量等到最好的歼敌时机。

第七十一章 翻边战术() 
三更求收藏,第二更,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

    “这似乎比咱们以前挖的工事要好。”周至忠伸手指点着,征询着手下军官的意见,“你们觉得呢?”

    西北军修工事也是比较擅长,严格按照要求的话,所有掩体都要挖在地下,每处一至二丈,修筑得上小下大,掩护很方便。

    “我觉得算是各有千秋吧!”一个营长比较委婉地说道:“从工程量上看,好象少一些。”

    “工程量少,防御效果好的话,咱们学学也不错嘛!”周至忠点了点头,说道:“日本人的炮火厉害,咱们可是领教过的。若是没有坚固工事,这仗就没法打啦!”

    “团座,三纵这是要跟日本人硬扛吗?”二营营长疑惑地皱起眉头,“还是要咱们硬顶日本人的进攻?”

    周至忠有些不悦地看了一眼二营营长,说道:“日本人,日本人,你老挂在嘴边,是不是害怕啦?不过一个中队,二百多鬼子,十几门火炮,咱们一个团还顶不住?至于伪军,一群酒囊饭袋,咱们能一个打俩儿。还谁来硬扛,你有脸让三纵顶在前面,咱们正规军躲在后头看热闹啊?”

    “团座,我不是那个意思。”二营营长脸腾地红了,赶忙解释道:“我是觉得三纵也挺能打的,还有很多门道儿。说不定,他们早有安排了呢?”

    周至忠缓了口气,不再就此问题纠缠,因为他看见杨天风带着几个卫兵正大步迎过来。

    “周团长,你们来得正是时候。”杨天风走近,与周至忠互敬军礼,也不多作客套,便开口说道:“这里是第三道防线,再往前还有两道。按照计划,我们是准备节节抗击,消耗迟滞敌人。但现在呢,我准备率一部精锐穿插到敌后,打掉敌人设在后面的物资囤积站,切断敌人的退路。这里的防御呢,就准备交给贵部,还有三纵的一个团。”

    “防御作战没有问题。”周至忠先是干脆利索地答应下来,又有些担心地说道:“杨将军率部穿插敌后,这风险可不小。是不是就集兵一处,在这里击退敌人更加稳妥呢?”

    说到游击战,最出名的便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真言了。可要是将这十六字原则当成金科玉律,也就失去了游击战本身的精髓。

    周至忠担心穿插敌后的风险,杨天风却认为这也是游击战的原则,是一种灵活变通。如果放到抗战中后期,这种战术便有了名堂,叫做“翻边”。

    “稳妥就少了战果。”杨天风感激地笑了笑,说道:“周团长放心好了,我带的都是精锐,又熟悉地理环境,敌人想抓住我,可没那么容易。另外——”

    杨天风作出邀请的手势,待周至忠来到身边,才指点着说道:“这些战壕工事乍看起来并不如何稀奇,但其中却是有些门道的。我就不一一细说了,由三纵的陈支队长详细解释。第一道防线呢,也由三纵的官兵负责,周团长可带军官在后面观摩一下。也好批评指正,多多指教啊!”

    “指教不敢当,倒是要学习一二。”周至忠摆手表示谦虚。

    杨天风伸手叫过陈大龙,笑着说道:“这里交给二位,我是最放心的。咱们保持联系,等到最后反攻之时,咱们把酒畅饮,不醉不归。”

    “好啊!”周至忠爽快地笑道:“别的不敢夸口,若论喝酒,周某可从没输给旁人。”

    “喝酒啊,还是烧刀子过瘾。”陈大龙也是提到喝酒便眼睛发亮,更是对酒量相当自信。

    “这庆功酒,咱们是喝定了。”杨天风抬手敬礼,又与周至忠和陈大龙握手,带着卫兵匆匆离去。

    看着杨天风的背影远去,陈大龙急忙伸手相邀,“周团长,请跟兄弟巡视下工事,有些门道儿可是一定要知道的。”

    “陈支队请。”周至忠很客气,两个人遇巧还是同乡,从口音便能听出来,豪爽的性格也很投脾气,他和陈大龙都是这种感觉,不由得相视莞尔,随后便大笑起来。

    。

    月亮在云朵中穿行,时隐时现。化装成鬼子和伪军的四百多人的部队拉成了一条长线,在时有时无的月光下疾速前进。

    穿插敌后,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危险的事情。弄不好便会为敌发现,陷入重围。

    但在向导的率领下,有侦察兵在前刺探,这支穿插部队时而走上山林中蜿蜒曲折的小路,时而又明目张胆地走上大路,时而又穿过根本没有路的枯草野地,弯弯绕绕,顺利地避开扫荡的敌人,在天亮前已经行进三十多里,接近了目标曹庄。

    打下曹庄再休息整顿。杨天风觉得曹庄的几十名伪军如同土鸡瓦狗,哪怕是强攻,也不费什么力气。当然,他有更好的办法,能更轻松地解决这些伪军。

    科学家曾经做过研究,发现人在每当一段时间特别开心,感觉特别好的时候,总会随之而来一件事情,让你陷入低潮,好像是有魔咒似的。

    说得通俗一些,有点类似于成语乐极生悲的意思。也就是人不能每天都那么开心,天随时会下点小雨点。整个过程有点象波浪形,有波峰也就有波谷,起起伏伏。

    伪军小队长张顺昌的切身感受便说明了这一点。本来他被留在曹庄,建立物资中转站,接应随后支援的鬼子骑兵,是一件对他和手下来说很美好的事情。不用担心被地雷、冷枪所伤害,也不用再去与敌人打生打死。可好心情没持续两天,大早上的还沉浸在美梦中,便被一群突然出现的鬼子兵打断了。

    “太君,误会,误会。”张顺昌脑袋上冒出了汗珠,点头哈腰的说道:“这里的,有酒有饭,太君的,米西米西。”

    “太君说了,让你的人马上集合,太君要训话。”韩文平冲着张顺昌高声训斥,他是越来越熟悉这个狐假虎威的角色了,“还不赶紧让人传命令。”

第七十二章 宾至如归() 
第三更求收藏,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

    “是,是。”张顺昌赶紧让旁边目瞪口呆的勤务兵去外面传达命令,他看着日本军官将手枪收起来,方才有些放下心。

    不大一会儿,留守的伪军集合完毕,张顺昌殷勤的陪着日本军官走出了帐篷,来到队伍前面。

    杨天风象模象样的站在那里,手拄着指挥刀,森冷的目光在伪军中扫视。其他人则散了开去,形成了包围。

    咳,咳,杨天风咳嗽两声,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指挥刀拍了拍张顺昌的肩膀,叽哩咕噜说了几句日本话,翻译官急忙说道:“太君让你的人都把枪放下,认真听太君训话。”

    “快,把枪都放下,听太君训话了。”张顺昌在几十个伪军面前连喊带叫,不停的挥着手,然后跑到杨天风面前,谄笑着。

    杨天风将指挥刀扛在肩上,冲着伪军们挥了挥手,笑着说道:“很好,大家表现得不错,我代表国x军向你们问好了。”

    张顺昌咧着嘴,傻笑着鼓掌,蓦然愣住了,冲着翻译问道:“太君好象说错话了?”

    “没错,就是国x军。”韩文平笑得阴险,“想不通?过来,让我缴了你的枪。”

    “听到没有。”杨天风抽出指挥刀,放在张顺昌的脖子上,冲着伪军喊道:“想死就动弹,看看周围,保证把你们打成筛子。”

    明晃晃的刺刀、黑洞洞的枪口、冷然带着些嘲弄的表情,几十个假鬼子已经包围了伪军,肃杀的气氛让人难以生出反抗的念头。

    望着随后开过来的大队人马,张顺昌和伪军们都暗自咋舌。扫荡啊,都把敌人扫到自己身后去了,这仗啊,不打也罢。

    将部队开进庄子,分散驻扎在隐蔽处,五十多名假伪军堂而皇之成了这里的主人。

    “长官。”宋青圃脸色凝重的走了过来,“俘虏已经审完了,恐怕我们不能马上离开这里。”

    “怎么回事?”杨天风愣了一下,奇怪的问道。

    “很快会有一个日本骑兵小队从砀山县城押运物资来到这里,如果我们轻率行动,很可能与敌人碰上。”宋青圃解释道:“骑兵啊,很厉害的。”

    “原来是这样啊!”杨天风恍然大悟。

    他终于明白扫荡的敌人为何要在曹庄驻兵,并收集草料、准备仓房了。肯定是被骚扰得行进缓慢,原来携带的物资不够了。再者,有了骑兵,就能利用速度追击扰袭者,胜算大增。

    “据伪军交待,鬼子军官临行前只说骑兵小队很快便会到达,让他们好好支应。”宋青圃拿出一封信说道:“这里是鬼子军官给骑兵小队指挥官的命令。”

    杨天风突然坏笑了起来,“这是好事呀,鬼子还真是不错,又送物资,又送战马,那咱们还客气什么?”

    “在这打伏击?”宋青圃转着大眼珠子,试探着问道。

    “还打什么伏击?”杨天风笑道:“来了咱就好酒好菜支应着,然后吗呵呵。”他伸手做了个下切的动作。

    “这么简单?”宋青圃想了想,也笑了起来,“别说,咱们就这身打扮,突然下黑手,鬼子还真得都做了糊涂鬼。”

    杨天风召集了军官,仔细商议了对付鬼子骑兵小队的办法,为了干净利索的消灭鬼子,假扮的伪军增加到了一百多人,并且将各部的位置都规划清楚,堵截的堵截,封锁的封锁。反正就是把鬼子诱进村里,争取不让鬼子逃出去一个。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所有的工作都做好,就等着猎物上钩,也是最焦急、最难熬的时刻。

    “长官,您担心鬼子骑兵不来?”宋青圃看杨天风有些坐卧不安,便安慰道:“还是担心周团他们那边顶不住鬼子的进攻?”

    杨天风眨着眼睛,然后缓缓摇头,说道:“我担心鬼子骑兵来得慢,时间一长,使得咱们的行踪暴露。而且”停顿了一下,他摆了摆手,“没事的,再耐心等一等。”

    几匹东洋马上载着几个骑士,他们身穿黄军装,腰间挎着崭新的指挥刀,渐渐的越跑越快。

    一个骑手说道:“森木君,今天真痛快,哈哈!好久没有这么策马奔驰了。”

    那个叫做森木的鬼子点头说道:“小野阁下今天可真是高兴呀!我也觉得很愉快。”

    另外一个鬼子也笑着说道:“这次能够跟随小野阁下出征实在是鄙人的荣幸,区区支那地方武装,我觉得有牛刀宰鸡的感觉。”

    小野拍了拍腰间的指挥刀,踌躇满志的说道:“牛刀宰鸡也胜过空置鞘中。宝刀要经常磨砺才不会生锈,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小野阁下所言甚是。”森木恭维道:“长期处于安逸,斗志便会被消磨,无法再为帝国建功立业。”

    “那就用敌人的头颅和鲜血来磨砺我们的钢刀和斗志吧!”小野意气风发的抽刀一指,纵马向前奔去。

    诗圣杜甫在漂泊西南,游览武侯祠时,曾写下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当然,用英雄来比喻这几个满心想着建功立业的日本鬼子,太抬举他们了。但是他们的境况与诗所写却有相同之处,兴冲冲而来,还未大展拳脚,便要倒在杨天风等人的阴谋之下。

    杨天风此时正在队伍前面训着话,“今天的演练还是很有成效的,但有些人还是不够热情,不够奔放,不够亲切,不够啊!”

    他表现出很痛心疾首的样子,继续说道:“日本鬼子远道而来,给咱们送来物资和马匹,咱们就要给他们宾至如归的感觉嘛?要让他们觉得很舒服,很惬意,很放松。这样才能消除隔阂,真正打成一片吗!啊?啊!”

    “长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