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216部分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第216部分

小说: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言重了,均是荀彧分内之事。”荀彧拱手道。

    很快,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怀心事的走向城内。

    不消一刻钟,随着两人入城,在卫士们的躬身行礼之下,城关之下反倒变得静悄悄。

    不过,个别情况也有例外。

    譬如此时,在不远处传来这样一段对话,立时引起刘辩和荀彧的注意。

    “若黄世伯在,必然会设下大阵,任他张绣是北地枪王,也会被困在阵中!”一位穿着灰白儒衫,面色清秀的少年,推崇阵法。

    “你所言只是假设,黄世伯当时并不在襄阳,难以消除宛城之乱!”一位身穿粗麻,一副小庄稼汉打扮,长相憨厚,体型偏胖的少年说道。

    “士元兄,以你之见,宛城张绣该如何破之?”这位左手放在身前,右手放在身后,穿着纯白粗麻,腰间配有短剑,一副小大人模样的少年说道。

    被腰间配有短剑,身穿纯白粗麻的少年称之为“士元”的人,正是襄阳人士庞统,少年庞士元。

    庞统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弟子,亦是“水镜八奇”之一。

    少年庞统,为人朴实,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

    庞统看向腰间佩剑的少年,拱手道:“仲谋贤弟,如果是我,当奇袭贼子张绣,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是的,身穿纯白粗麻,腰间佩剑之人,正是孙权,少年孙仲谋。

    然而,另一个身穿灰白儒衫,面色清秀的少年却疑惑道:“奇袭?如果城中有足够兵马,大可与张绣直面对战,又何须盼求南郡定彦平?”

    “孔明贤弟,非也非也!”庞统闻言,看向对方,笑道:“你可知,城中尚有数百关宁铁骑?如有良士,定能妥善用之,破除宛城张绣,自然不难。”

    是的,身穿灰白儒衫,面色清秀之人,正是诸葛亮,少年孔明。

    此前,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被袁术命为豫章太守,然而朝廷却派了朱皓取代诸葛玄的位置。

    于是,诸葛玄投奔荆州刘表,却在路途中生病,暂居南阳郡堵阳关附近的村落。

    说来也巧,病中的诸葛玄遇到四处为人治病的张仲景,于是两人结下友好关系。

    可是,即使诸葛玄的病情有所好转,仍旧不便前往襄阳寻找刘表,便一直住在村落。

    四处采药治病的张仲景,刚巧遇到率军北伐的刘辩,于是一直留在军中。

    此次,张仲景留在宛城为何老夫人治病,病好后想起远在堵阳关的老友,便前去寻找,结果意外得知诸葛玄死了不足十天,唯独留下两个侄子,诸葛亮和诸葛均。

    张仲景闻讯十分懊悔,因为那时他正随刘辩大军赶往宛城的路上,距离堵阳关不过五十里,若前往相救还来得及。

    诸葛兄弟早已知道荆州易主,也对刘辩十分崇拜,只因叔父诸葛玄病重,否则定会前往襄阳,效仿那毛遂,举荐自己。

    张仲景得知两个小娃娃志向,并且是故人之侄,便将两人带在身边,赶赴襄阳。

    至于诸葛亮为何会与庞统、孙权在一块,则是因为张仲景外出采药,将诸葛亮兄弟二人托付给老友黄承彦照料。

    这不,随着刘辩的威名远播,诸多州郡男女前来投军,士子、隐士也一并赶赴襄阳,盼望能够追随明主。

    于是,黄承彦就遇到了多年老友,被称为“水镜先生”的司马徽,带着徒弟庞统前来襄阳,以求见到大王刘辩。

    至于那孙权,自然是因为张昭的缘故。

    此前,孙尚香有说,孙权每次出去衣服都是脏的,正是被张昭带出去面见老友黄承彦,与诸葛亮自然也就熟悉。

    至于孙权为何会与张昭在一块,显然是文士出身的张昭欣赏孙权的才学,才会带在身边。

    “关宁铁骑?这个倒是不知,愿闻其详。”诸葛亮拱手作揖道。

    “当年,大王攻取益州,正是关宁铁骑的功劳!”庞统看向诸葛亮,“且不说那刘焉兵将如何,大王仅凭关宁铁骑为先锋,玄甲军为辅军,横扫益州!有此铁骑,何愁大业?

    大王更是英雄气概!当得大丈夫!!当属我辈楷模!!!”

    “咳咳咳……士元兄莫要转移对象,继续说那关宁铁骑。”孙权打断道。

    “如果关宁铁骑当真那般厉害,破除宵小张绣,自然不在话下!”转眼,诸葛亮又问:“可是,既然关宁铁骑这般厉害,为何据城死守,偏要等那定彦平?南郡距离襄阳甚是遥远,若张绣攻取襄阳,守城之将蔡瑁、张虎又该当如何?”

    孙权看向侃侃而谈,以及对刘辩充满崇敬态度的庞统,极为期待的想知道他怎么说。

    (本章完)

第404章 举荐水镜门人(1更)() 
    0404、举荐水镜门人

    “张绣不敢攻打襄阳。”

    就在这时,一个很是突兀的声音传入三人耳中。

    顷刻间,庞统、诸葛亮、孙权三人,扭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两人迎面走来。

    一位身姿挺拔、面容英俊之人在前,另一位一身儒衫,留有三寸青须之人在后。

    “权儿见过大王。”孙权看见来人是刘辩和荀彧,当即躬身施礼。

    与此同时,一旁的诸葛亮和庞统,听到孙权的话,瞬间懵逼了!

    此人就是当今弘农王,刘辩?

    诸葛亮、庞统清楚,刘辩的年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可真人却是另一番感觉。

    “二位还不快快行礼?”躬身作揖的孙权,不忘低声提示。

    顷刻间,诸葛亮、庞统双双屈膝下跪,拱手作揖道:“不知大王驾临,若有冲撞之处,还请恕罪。”

    此刻,两人信息尽数出现在刘辩的脑海中,却对诸葛亮表示不屑。

    虽然诸葛亮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但那是老罗在演义中有夸大的成分。

    再有,刘备死后,诸葛亮六次北伐,几乎都没成功。

    第六次火烧上方谷,却天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父子,东线诸葛瑾不敌曹睿促使东吴兵败,诸葛亮因此病逝五丈原,也算是鞠躬尽瘁了。

    至于六次失败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四点——

    1。时运不济

    2。准备不够充分

    。国力不足

    4。用人不当

    至于眼下刘辩的不屑,是刚刚诸葛亮对庞统的一番疑问。

    当然,或许是童言无忌吧,可刘辩就是看不惯他那个样子。

    “哦?是仲谋啊!你怎会在此?”刘辩只是看了跪在地上的两人一眼,却没急着让他们起身。

    “回大王,权儿随子布先生到此会友,并且给我介绍个朋友。”孙策如实说道。

    刘辩闻言,瞬间双眼微眯,心想:“张昭给孙权介绍诸葛亮、庞统?莫非……”

    刘辩清楚,历史上的张昭是东吴重臣!

    此时张昭与孙权拉进关系,将来势必会酿成大祸!

    “不对不对,张昭尚未见过孙策,并无归顺江东的可能,再说孙权一直认为孙策在为自己做事,又岂会有返回江东之心?”刘辩扪心自问。

    顷刻间,刘辩意识到自己的紧张,着实想多了。

    “朋友?可是这二位?”刘辩明知故问。

    “正是。”孙权道。

    “草民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叩见大王!”诸葛亮道。

    “草民姓庞名统,字士元,荆州襄阳人,叩见大王!”庞统道。

    “嗯,起来说话。”刘辩轻声道。

    不多时,随着两人起身,刘辩继续说道:“孔明,方才你疑问蔡、张二将为何据城而守?若张绣来犯,该当如何?”

    “是。”诸葛亮拱手作揖道:“大王称那张绣不敢,草民不知为何,还请大王示下。”

    刘辩是谁?

    堂堂两州之王!

    刘辩没有搭理,而是看了一眼荀彧。

    荀彧会意,道:“襄阳城中有火器,他张绣自然不敢来!

    蔡、张二将没有主动出击,则是考虑到宛城百姓。

    至于等南郡定彦平,正如你方才所言,两地相距甚远,我家主公直接命赵子龙单骑赴宛,擒了那张绣。”

    荀彧也没将诸葛亮放在眼里,可既然主公刘辩不想说,只能由他代劳。

    再有,刘辩爱民如子的名声在外,荀彧不想为了拒绝一个少年的问话,给刘辩抹黑。

    可是,刘辩与荀彧皆不知,刚刚的一番话深入诸葛亮心中,更对“火器”产生好奇。

    这会儿,刘辩的目光落在庞统身上,沉声道:“你很沉稳,可惜年纪尚幼,否则刚好给文若做帮手。”

    “主公有心,荀彧谢过了!”荀彧听到刘辩这句话,心底非常感动。

    然而,体型偏胖,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的庞统,反应很是迟钝。

    这会儿,诸葛亮则拱手作揖道:“大王,诸葛亮愿意效劳,希望能够……”

    不等诸葛亮说完,三个一身儒衫之人自远处走来,黄承彦连忙上前,拱手道:“不知主公在此,还请恕罪啊!”

    黄承彦负责刘辩组建的“尖刀”,专门用来收集各州郡的情报。

    此时黄承彦热情相迎,正是因为刘辩喜欢女儿,身为蔡讽女婿的他也跟着脸上沾光。

    为什么这样说?

    别忘了,穆桂英、陈圆圆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与刘辩大婚之时没有父母,便认了蔡讽做干爹。

    这也是当日荆州各路豪族宗贼,前来襄阳向刘辩道喜,蔡讽负责主持宴席,当做东道主的原因。

    干女儿穆桂英诞下千金,母凭女贵,蔡家与有荣焉。

    很快,张昭与另外一位须发皆白,拄着手杖之人来到近前。

    “见过主公!”张昭向刘辩拱手作揖。

    刘辩点了点头,目光不自觉的落在头戴竹笠,须发皆白,拄着手杖之人的脸上。

    顷刻间,对方人物信息出现在刘辩脑海中。

    “这位仙翁是?”刘辩故作疑惑地问。

    “乡野之人,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见过大王!”司马徽拱手作揖。

    刘辩知道司马徽是奇人,被名士庞德公称为“水镜先生”,后世称之为“好好先生”,空有一身才华,却终生湮没不彰。

    只是,刘辩通过系统查看司马徽信息,十分不解“水镜八奇”之师。

    诸葛亮、庞统与司马徽有师徒之谊,却不明白“水镜八奇”,历史上根本没有。

    再有,庞统位列“水镜八奇”之六,显然是司马徽的第六位徒弟。

    殊不知,虎牢关之战,淳于琼口中的公子袁方,正是“水镜八奇”之首,司马徽的大弟子!

    虎牢关之战早已传遍天下,司马徽到此显然有些意外。

    “原来是水镜先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刘辩躬身作揖。

    “不过是俗名,不敢染了大王之耳。”司马徽嘴上这样说,心底却很高兴,故而直言道:“今日有幸得见大王,实乃是我与小徒之幸啊!”

    “这话怎么说?”刘辩疑惑道。

    很快,司马徽道明来意。

    刘辩看向朴实的庞统,同样直言道:“实不相瞒,孤很喜欢士元,可他年纪尚小……”

    司马徽会意,“大王,在下还有一位弟子,就在襄阳附近,不知可否一见?”

    “好,有劳先生了。”刘辩道。

第405章 得名士,诞长子(2更)() 
    0405、得名士,诞长子

    次日,辰时将尽。

    刘辩官邸。

    刘辩按照昨日约定,与张昭、黄承彦以及张良等候司马徽。

    自然也有荀彧在此等候,毕竟刘辩想给他找个搭档。

    不多时,早早守在门口的张昭,看向自远处走来三人。

    只见须发皆白、拄着手杖的正是司马徽,身边跟着半人高,身形偏胖的庞统。

    另一人跟在身后,戴着竹笠,衣着灰白儒衫,步履沉稳。

    很快,司马徽三人来到近前,向张昭拱手作揖。

    张昭也向司马徽拱手,且,下意识的打量那青年,只见那人较一般文士相比,面上多了一分沉稳、内敛,似乎是在刻意收敛着什么。

    随后,由张昭在前引路,将司马徽三人带进官邸。

    由于司马徽初次来到官邸,不免进行一番解释,尤其针对堂堂弘农王的身份,为何没有修建专用府邸。

    实际,即使张昭不说,司马徽也知道刘辩的贤名,修建府邸只会劳民伤财,故而宁愿省出钱财给贫苦百姓,也不要自己过奢侈生活。

    这就是刘辩与九州四海其他诸侯的不同之处,因此促使百姓们更加拥戴他。

    再有,刘辩对内称为荆益王,对外仍旧称作弘农王。

    并不是说刘辩有心没胆,而是要兼顾贤名。

    再说,当初刘辩自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