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大土匪 >

第494部分

三国大土匪-第494部分

小说: 三国大土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顺问出问题,为了能够让大家都听到,自然有亲卫将另外的咔擦送到姜维手中。

    在操场学生们艳羡的目光下,姜维整理了一下思路,稳定一下激荡的心情便准备回答。

    “回蜀王,学生认为我蜀国大军大军暂时无法破局的原因是时机未到。至于破局,时机一到,曹军只是土鸡瓦狗而已。”

    姜维语出惊人,他这样的回答其实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姜维想表达什么。时机这个词用的太取巧了。

    果然,听到姜维两次提到时机一次,吴顺便立即追问:“姜维,你觉得什么时候才算是时机到了?”

    “回大王,学生以为是秋收以后。”姜维回答。

    这个答案,让台上的文武都暗自心惊,难道这个姜维竟能考虑到这些问题吗?这也太妖孽了吧。

    要知道秋收以后灭曹,可是军机处商议过后的决策。可是现在姜维也能看到这个时机,他注定不会平凡。

    诸葛亮看向姜维的眼神,充满爱才之意,他竟动了收徒的念头。

    “姜维,说说你如此认为的依据!”吴顺道。

    “如此,学生便直言了。我蜀军连年作战,耗费巨大,蜀国虽大,却也禁不起如此折腾,灭掉吴国,我军士气高到空前绝后。大军没有趁此机会直接出征曹操想必是后勤出了问题。”

    姜维的胆子很大,把自己想到的全都说了出来。他居然敢说强大的蜀过缺粮,旁边的学子都一副你的傻子的眼神要看他。

    “哈哈哈哈想不到学院里,竟然还藏着如此大才。姜维,你可愿意到军机处给诸葛大人打下手?”吴顺直接说道。

    通过吴顺的问题,姜维能考虑到此中种种。吴顺已经认定,此人就是历史上的那个名头后三国的姜维。

    这等人才当然是先丢给诸葛亮,好好打磨打磨,将来的必有大用。

    “姜维说的不错,现如今大军缺粮,所以无法派出更多的将士上去与曹操作战,不过秋收后,一切都会好过来。”吴顺对着操场上的学子们说道。

第九百八十八章:未来是你们的() 
吴顺说完这话,底下一片哗然。益州学院的学子们大多被蜀国的强大和繁华迷乱了双眼,甚至没有想过前线大军会缺粮。

    如果不是姜维当众说出来,吴顺当场承认的话,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沉侵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景中。

    如今,蜀王吴顺亲口承认大军缺粮,所以要出兵只能等到秋收,把粮食都收上来以后。

    原来蜀国的强大,也是建立在耗费无数资源的前提下。连年征战,蜀国终究是露出疲态。

    还好吴顺说了,秋收之后就可以出兵,否则可能会在这些思维还不够成熟的学子们中间引发“恐慌”。

    底下开始出现交流的窃窃私语声,吴顺索性停下来,让学生们相互探讨交流。在他的放任下,底下很快就热闹起来,跟菜市场一样。

    看到这种场景,蔡邕脸色不好看。他平时要求学院的学生们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可是现在就这点消息,学生们就乱成这样

    吴顺见自己岳父脸色不佳,有暴走的迹象,连忙给了一个安慰的笑容,示意老人家不必动怒。

    这些学生在知道蜀国面临困境时会着急,吴顺心里是开心的。这说明当初创立学院是正确的。

    “好了,大家安静。”吴顺拿起喇叭,对着底下说道。

    吴顺发话,学生们立马就安静下来,一个个眼光灼灼地看向台上。吴顺看得出,如果自己下令现要他们上战场,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

    这无关乎勇气,只因为益州学院的学生,都有以身报国的拳拳之心。

    台下无人再说话,都专心地看着他,吴顺见此于是继续说道:

    “现在我们的大军是缺粮,不过前线将士的吃穿用度还是没有问题的。若是曹操想拼死一搏,我们也不怕。因为我相信,蜀国的百姓不会不管我们的将士,我们益州学院的学生,也不会坐看蜀国陷入困境!我们最终会重整山河,叫日月换新天!”

    吴顺的话说完后,时间仿佛静止了几秒。

    片刻之后,学生们反应过来,不断疯狂地呼喝着:“重整山河,叫日月换新天”

    姜维也在呼喝之列,嗓子都喊哑了。吴顺的口号喊出来不禁让他们热血沸腾

    “姜维,你还没有回答我,愿不愿意去军机处,给本王军机大臣们打打下手?”

    吴顺又提着喇叭专门向姜维说道。

    学生们看向姜维的眼神充满了羡慕!去军机处打下手只是一个说法,实际上是去军机处深造,有军机大臣的培养,姜维的未来不可限量。

    迎着同窗们灼热的目光,姜维显得有点受宠若惊。不过蜀王的问话,他还是要做出决断的。

    此刻姜维心里也很矛盾,他很想去军机处,可是他学业未成,加上他还想去军事学院继续学习。如果去军机处,就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了。

    “启禀大王,姜维学业未成,还想在学院继续学习,待学生完成学业,必前往王府请缨!”

    略一思索,姜维做出了决定,完成学业后再去军机处。

    姜维的选择,让在场的学子惊讶不已,拒绝蜀王的邀请,这个姜维莫不是脑袋让门夹了。军机处啊,多少自诩智商高绝的人想去而不得门路的地方。

    竟然拒绝了,姜维的选择,让台上的人也觉得不可思议,蜀王的邀请,那是多么珍贵!

    不过吴顺却没有多少惊讶,他知道,凡是有才的人,都有自己的脾性。

    所以他索性再强调一次,打消姜维的一些顾虑。

    “在军机处与你的学业并无影响,你可知道像诸葛大人他们基本上都是整天待在军机处的,而他们来学院讲课,需要等到空闲才行。”

    吴顺的意思很明确,在军机处,你姜维的学业不仅不会被影响,还会大大受益。

    只要诸葛亮他们随意指点一下,他就受益匪浅了。

    见姜维还在思考,吴顺会心一笑,你已经知道姜维为什么会迟疑。

    历史上的姜维可是文武双全的人物,现在他学业未成,自然还没有进军事学院深造。

    明白了此中道理,吴顺又道:“在军机处不仅对你的学业大有裨益,还能学到不少战略战阵上的知识”

    话已经说道这个份上,如果姜维还不上道,吴顺就不说了。放其自由成长也不是不可以,都是在蜀国,人无论如何跑不了。

    就在吴顺准备放弃的时候,姜维动了。他先是向吴顺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为刚才自己的不知好歹道歉。随后他才说道:

    “姜维何德何能,得到大王垂青,姜维愿意进入军机处,为诸位大人鞍前马后。”

    鞍前马后那是谦虚之言,军机处何等重要的地方,只要能进去,出来后就是大人物。

    “很好,你做了个最正确的选择。一会儿解散后,跟着诸葛大人去报备。”

    吴顺说道。

    现在就让姜维投入诸葛亮门下,也是为了以后做打算。

    就在学生们为姜维感到高兴的时候,吴顺又说话了。

    “益州学院的学子们,不管是蜀国还是武陵军,都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在蜀国尽情发挥,你们都还是雏鹰,所以快些成长起来吧!蜀国的未来还要靠你们!”

    吴顺手指着台下,意思是蜀国未来就看你们了!

    “我等愿以己身所学报效大王!”

    姜维率先反应过来,领着学生们一起喊道!

    这一次,吴顺没讲什么有用的东西,尽给学生们打气去了。不过这打气的效果好的惊人。

    看学生们一个个激动的浑身微微颤抖,脸色酡红就能知道,他们把吴顺的激励听进去了,真的想把蜀国的未来扛在肩上。

    这种现象,台上的人看了,也是由衷的佩服吴顺,三两下就把学生们的热情给调动了起来。还把其中一个不错的人才给挖到军机处去了。

    蔡邕也是很喜欢姜维的,可是吴顺大庭广众之下要人,他也留不住,更不想留。

    益州学院本来就是为蜀国输送人才的,未完成学业的姜维被选中,那是他们荣光。

第九百八十九章:泄露() 
益州学院,吴顺在操场上给学生打气的事过去了不久,曹操就得到了消息。自然也从中得知,蜀国现在不动他,是因为缺粮了。

    不过既然缺粮,为什么围着他的那些武陵军还像没事一样打得那般主动呢?

    近来,武陵军和曹军之间大大小小的碰撞发生多次,他们曹军是输多赢少,特别是斥候部队损失尤为惨重。

    不管如何,蜀国秋收后行动的消息,曹操知道之后,心中就有个底摆那里。

    距离秋收还有大半年时间,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规划一下,想到秋收之后武陵军将会大举来袭,曹操的眉头皱得很深。

    “王上,蜀军现在缺粮,所以急于寻战,臣建议收缩兵力,固守险要之地,不与其做无谓的消耗。”

    陈昱出列,提出了一条有建设性的建议。

    “仲德,收缩兵力不可行啊,如今蜀军咄咄逼人,如果不做出反制,我军士气堪忧啊。况且现在武陵军无法攻城掠地,如果这种程度的对抗我们都退缩了,秋收之后的大战又该如何打?”

    荀攸出列,他不同意陈昱的意见。他的理由也简单:目前鲁国周围的武陵军只是一些以骚扰为主的先头部队而已,曹军一旦避战,士气大降是必然的。

    “两位先生,我军也武陵军的对抗中虽然落入下风,但是对方也不好受,现在他们缺粮,只要我们顶着了,不久后就是反击的时间。”

    这时候,一位将领出列。众人一看,原来是曹军中的猛将夏侯惇。

    鲁国大殿内,文武大臣讨论不休,有主张避战休养生息的,也有主动求战,遏制武陵军的。

    曹操最后也没有做出结论,两方的意见都是有道理的,怎么选择,曹操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战,损失必不可少,但是可以提士气,增加国内信心。

    守,减少损失,为将来的大战储备足够的力量,而且可以隐藏或者准备一些杀手锏用来对敌。

    “这样吧,大军不退,武陵军骚扰严重的区域增兵,压住他们猖狂的气焰。同时国内加紧兵员训练,军械制造。秋收后准备与吴顺一决高下!”

    最后,曹操还是倾向于战!

    畏畏缩缩不是曹操的性格,既然要战,而且是本土作战,那么就得压制住武陵军。

    他要向外界展示,他鲁国虽小,但绝对不弱!

    “王上,或者了你在秋收这件事上做文章!”

    陈昱又出列道。

    “哦?仲德有何妙计教我?”曹操神情一振,陈昱既然这么说,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计划。

    “大王,蜀国要等秋收,自然是其在秋天可以收获巨量的粮食可以派人去蜀国,破坏掉他们的秋收。”

    陈昱道。

    至于怎么破坏,需要派什么人做什么事,曹操同意后,他自然会将奏章奉上。

    “破坏蜀国的秋收?好!仲德快快道来!!”曹操激动了。

    鲁国众臣都落入了一个怪圈中,他们都摄于武陵军的强大,想的都是怎么应对武陵军,而没有全面的去考虑问题。

    如今陈昱考虑到了,只要蜀国的秋收不顺,攻打鲁国的时间还会押后,没有足够的粮草,无论是谁也不会去冒险。

    曹操现在需要一份可行的方案,他正眼神炯炯地看着陈昱!

    “大王,臣已经整理了一些,请大王过目!”陈昱呈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折子道。

    被陈昱这么一点,鲁国群臣的思维便散发开来,开始思考从其他的地方打退武陵军,大殿中的气氛都活跃了不少!

    “很好,好啊!”

    看完陈昱的折子,曹操很欣慰,连续称赞了几次好!

    “大王,此计可行否?”陈昱问道。

    他的这个计划,需要挺打的投入,同时要做出挺大的牺牲。

    要扰乱蜀国的秋收事宜。还得从蜀国人身上想办法,发动蜀国人闹事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不过事情不怕难做,就怕想不到怎么做!要做,陈昱有的是办法。

    “这法子可行,就交给仲德全权负责,只要能破坏蜀国秋收,记你头功!”曹操对陈昱说道。

    他知道陈昱是个狠人,所以这件事看起来难,但是交到狠人的手上,也就不那么难了。

    “臣谢大王!”

    陈昱连忙称谢,也不知道是谢曹操采用他的计划还是谢曹操对他的承诺。

    不论如何,破坏蜀国收秋一事,由他陈昱去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