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怀刀行 >

第158部分

怀刀行-第158部分

小说: 怀刀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六奇、福童都帅庆丰军江防军水军,几乎兵不血刃,攻破余杭,福童分兵攻临江,吴六奇则都帅江防军,沿着钱塘江顺流而下,与逆江而上的俞通海水军汇合,完成对杭州城的四面合围。

    杨通贯虽然被庆丰军击溃,杭州守军已然有数万之多,而且有坚城为屏障,庆丰军一时很难攻克。

    反正杭州已经输孤城一座了,郝仁也不忙着进攻,攻破杭州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杨通贯大人,我家主公念你舅哥的身份,网开一面,允许你放下兵器投降!”

    “城内的守军听着,庆丰军不杀俘虏,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投降,庆丰军大元帅一概不杀!”

    负责招降的庆丰军士兵,在城外下用铁皮喇叭对着城头高喊劝降的话语。

    杨通贯铁了心要与庆丰军拼个鱼死网破,对庆丰军的劝降,熟视无睹。

    “开炮!”杨完者一声令下,城上的炮弹倾斜下来。

    待炮声过后,庆丰军的士兵,又从壕沟内伸出喇叭,大声劝降道:“城内的守军听着”

    三百步外,一支马队簇拥着一应骑将,郝仁带着一应文武,查看敌人城防情况,将城上、城下的情况,全部看在眼里。

    “杨通贯是铁了心了负隅顽抗,看来,我们必须要打一场攻城战了!”廖永安建议道。

    “我听闻杨通贯军纪败坏,而且为人跋扈,只要我们围住城池,不出三五日,敌人必出内乱!”郝仁精神矍铄道。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我们还是应该做点什么啊!”参军俞通源道。

    “把改造好的俘虏,先放回去二百,去动摇他们的军心!”郝仁命令道。

    二百俘虏,被垂下的绳索拉进杭州城内,没片刻,二百个鲜活的头颅,被抛出城外。

    杨通贯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宁死不降。

    庆丰军围困杭州三日,第三日一早,城门忽然大开,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睦迩,带着一应文武打着白旗,捆绑着杨通贯、蒋英等六七个苗军将领,正式向庆丰军请降。

    郝仁围而不攻,以为城内会发生兵变、内乱什么的,甚是会有整军出来投降的情况,也是曾经设想过无数各敌人内乱的情况,达识帖睦迩亲自捆绑杨通贯投降,这是让郝仁始料不及的。

    杨通贯战场上督战杀死好多友军,与友军结下深厚的梁子,这些友军溃退回杭州,怕遭到杨通贯的报复,纷纷向达识帖睦迩告杨通贯的状,恶语中伤杨通贯。

    而且杨通贯平素跋扈惯了,丝毫不把达识帖睦迩放在眼里,尤其飞山蛮的军纪败坏,在城内大肆掳掠财货和女子,连达识帖睦迩也禁不住,眼看着杭州城没有毁在红巾军手中,却要毁在杨通贯手中。

    达识帖睦迩于是埋伏了甲士,邀杨通贯等几个飞山蛮统领议事,将飞山蛮主要将领,一勺烩了,带着一应文武,开城向庆丰军投降了。

    城门既开,郝仁一声令下,胡大海、耿再成、徒单斛、俞通河骑兵,裹挟着达识帖睦迩,立即杀入城内,对不肯归顺的敌人进行清缴,经过短促的搏杀,将庆丰军的军旗插在了杭州头上,杭州彻底光复。

    宿卫在郝仁身旁的一应文武,见敌酋被绑赴在眼前,群情激奋,常遇春拔出腰刀,带头喊道:“杀了他!”一应文武,纷纷附和,欲杀了一应敌酋,以图后快。

    调戏一战,庆丰军损失过万人,各军都有损失。

    杨通贯如今被擒获,尚且仰着高傲的头颅,一副要杀便杀,要寡便寡的样子。

    郝仁一挥手,一应文武,纷纷停止聒噪,郝仁才道:“松绑,摆酒!”常遇春领命,尚且心有不甘,一副凶相,割断了杨通贯的绑绳,宿卫们早搬过来两张方桌,摆满了酒食。

    杨通贯活动了一下酸麻的手腕,扫一眼桌上的酒食,冷哼一声道:“郝十三,少跟我玩这一套,要杀便杀,要寡便寡,我杨通贯要是皱一下眉头,就算不得好汉!”

    郝仁率盘膝坐在桌子的一侧,指了指对面的位置道:“娘家贵客,平素请都请不来,既然今日来了,那就先喝酒吧!”

    郝仁对待敌人,不打、不骂、不杀、不劝,反而与杨通贯论起来亲情,杨通贯丈二和尚摸着不着头脑了。

    “你我恩怨,暂时先放在一旁,今日不论敌我,也不论胜败,只是喝酒,舅哥只管坐上来,我们以酒论英雄!”郝仁又平静的又劝道。

    杨通贯也是好酒之人,自负酒量不浅,但是,他绝对不仅是因为馋酒,确实感觉这个对手,实在有意思了,这是要斗酒吗?

    “哈哈!”杨正泰扬天哈哈大笑道:“有点意思?有点意思?我喝多少,你能陪多少?”

    “醉倒算喝多!”郝仁肯定的说。

    侍卫在一旁的常遇春,心中非常气恼,怒气冲冲道:“主公当真不杀他吗?士兵们拼死冲杀,到最后,都成了你的家事,日后将士们如何肯为主公再效命疆场?”

    郝仁并不理会常遇春,只是一挥手,让常遇春退下了。

    杨通贯的几个手下,看见郝仁这桌是招待娘家客人的上坐,有两个和杨通贯沾亲戚的飞山蛮将领,居然舔着脸,也要来坐,被杨通贯一瞪眼,吓了回去。

    郝仁确实与杨通贯大碗连干好多碗,二人都刻意对杨通贯的生死避开不谈,聊了一些家常,也从郝仁安庆拐走杨正泰军聊起,又聊到杭州破城,二人有说有笑,倒似久别重逢的兄弟一般,颇有几分惺惺相惜。

    郝仁已经有些醉了,但是他还没有忘记给这场断头饭,做个收尾。他轻描淡写道:“舅哥,对不住了,你必须得死!”

    “我也没想活!”杨通贯至始至终,也没有想过屈服,只要不死,就会血战到底,他料定自己必死。笑道:“我若在,飞山蛮你永远也不会征服,因为我杨通贯,从来都不会屈服于任何人,包括你,我的‘好’妹婿。哈哈——”

    “你我亲戚一场,我念你是一条好汉,有何要求,尽管提,我尽量满足你!”郝仁颇有几分悲戚的说。

    “哎!”杨通贯收起自己的桀骜,人之将死,一声叹息道:“可惜我从家乡带出来的子弟兵,被我损耗殆尽,杨通贯恐怕无颜面对江东的父老了,他们与叔父(郝仁的岳父杨正泰)同宗,我料想妹婿一定会善待他们!”

    郝仁有些不喜欢这种道德捆绑式谈话,颇觉不爽,但是他还是压住愤怒,冷冷的说:“我会善待所有追随我的人!”

    “那好!”杨通贯似乎很满意,郝仁一语双关的承诺,又道:“我听闻蒙人有一种说法,人若是不流血而死,灵魂能够升天与天地同在,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想断头,希望妹婿能够赐我不流血而死!”(。)

第二百七十八章 魂归故乡() 
生马皮铺在芬芳的草地上,血腥的味道,盖住了青草的芬芳。

    三万飞山蛮的战俘,黑压压的跪在地上,为自己的首领送行。

    杨通贯径直走到生马皮前,鹰隼一般的眼神,最后扫视了一眼家乡的子弟兵,眼神忽然黯淡下去,久久的凝望着西方,心中或许会有万千感慨,或许是无法抗拒对死亡的恐惧。

    “杨通贯,我家主公敬重你是一条汉子,特意让你的人来为你送行,你死的也算是隆重了,主公有令,只要这些士兵不反叛,主公就不会杀他们,你就安心的上路吧!”

    常遇春如同催命判官一般,话虽然有些尖酸,却也说的都是实情。

    生亦何欢,死亦何哀!

    终究难逃一死,还不如死的面无惧色,英名长留。

    杨通贯于是不再迟疑,仰面朝天躺在生马皮上,头西脚东,狐死尚且首丘,西面是故乡的方向。

    天空湛蓝的如同蓝靛,悠悠的白云,挂在故乡的方向,仿佛在为客死他乡的游子,指引家的方向,不知何处飞来一阵鸦阵,遮天博日,聒噪着掠过头顶,哀鸣着向西面飞去。

    宿卫千户陈达一挥手,早有宿卫上前,将马皮的折叠起来。

    杨通贯身上没有绑绳,但是,他却没有反抗,宿卫顺利的将马匹紧紧的裹住杨通贯的上半身,用麻绳固定好,以免临死时的杨通贯挣脱了马皮。

    过了半刻,杨通贯的身体因为窒息,本能的抽搐片刻,最后双脚一蹬,彻底没了气息。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飞山蛮如丧考妣,哭声大起。

    杨通贯杀人无数,最终能混个囫囵死守,算是其有福了,手下哪还敢作乱?郝仁就是用杨通贯之死,震慑飞山蛮战俘。

    作乱者,下场等同于杨通贯,必死无疑。

    而且郝仁已经下了明明,但凡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飞山蛮将领蒋英,跟随几个洞主一同喝酒来着,并未在俘虏之列,他上前‘普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声泪俱下道:“请大元帅赐我与杨元帅同死!”

    蒋英一带头,几个洞主、首领纷纷跪倒在地,请求为杨通贯殉葬。

    苕溪一战,杀人已经够多了,郝仁不想再死人了,自然不能同意几个洞主的殉葬,一旦开了口子,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为杨通贯殉葬。

    郝仁看着跪在地上的各洞洞主,冷冷的道:“飞山蛮杀孽危害一方,罪恶滔天,今日仅诛杀杨通贯一人,其他胁从不问,尔等可要好自为之,须知道,庆丰军的法度森严,杀人者死,偷盗及伤人者抵罪。”

    郝仁说罢,丢下满地的俘虏,转身闪入人群,对身边的廖永安问道:“岳父大人还没到吗?”

    廖永安抱拳道:“杨正泰太人已经在湖州住了五日,今日已经到了中军,我已经派人去请他了。”

    郝仁正说话间,人群内一阵聒噪,头发花白的杨正泰,一身黑衣,满脸泪痕的拨开人群,一头扑向马革裹着的杨通贯尸体,抱这遗骸痛哭失声:“我的爱侄子——这又是何苦呢?呜呜!”

    杨正泰是杨通贯的亲叔父,他膝下只有一女,嫁给了郝仁,却把杨通贯这个亲侄子,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一般看待,只因为哥哥杨正衡跟随蒙元作战,死的不明不白,叔侄二人,发生意见分歧,才导致飞山蛮的内部分裂,杨正泰带一洞人马出走。

    如今再次重逢,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哭的心声,让人闻之落泪。

    杨正泰此时似乎什么都明白了!

    郝仁为什么请他来?是让他动飞山蛮勋贵的身份,出面安抚飞山蛮残部的,

    郝仁为什么让人在湖州停留五天?杨正泰此时明白,不少了杨通贯,他还不知道要在军营内再呆几天呢。

    郝仁是铁了心要杀杨通贯,怕岳父杨正泰求情,翁婿失和,如今杨通贯已经驾鹤西游,飞山蛮群龙无首,杨正泰才被请出来收拾残局,用心险恶啊。

    “洞主,节哀啊!”

    飞山蛮遗留下的首领,都是杨正泰的旧相识,也多是飞山蛮‘七谱字’的贵族,见老洞主如此悲戚,却也都出来规劝了。

    远征的飞山蛮,‘通’字辈的贵族已经所剩无几,高一级的‘正’字辈贵族,也只剩下杨正泰这一位了。

    杨正泰所统领的飞山蛮,包括镇守宣州的杨通知,在郝仁与杨通贯血战的时候,郝仁都没有让他们自相残杀,这两位仅存不多的飞山蛮贵族,无疑成为众人的主心骨了。

    “让我的侄儿,魂归故乡吧!”杨正泰悲戚的说着,早有自己的扈从,抬了杨通贯的尸首,向西去了,飞山蛮的俘虏,尚且跪向西方,叩头不止。

    郝仁杀了杨正泰的亲侄儿,不恨郝仁是不可能的。

    此时的杨正泰,恨不得将郝仁碎尸万段了,可是郝仁此刻不在眼前,让他满肚子的怨恨,无处发泄。

    他毕竟已经老了,只有一个女儿,也只有这么一个女婿,他又能怎样?鼓舞飞山蛮残部,与自己的女婿作对,为杨通贯报仇吗?

    他还不至于老到老眼昏花,拿鸡蛋往石头上碰。他恨了十天,就恨不下去了,被郝仁的亲情所束缚了。

    杨正泰派人护送杨通贯的灵柩,过朱重八、天完、蒙元地盘,朱重八当是郝仁的意思,蒙元当他是忠臣,一路上无人阻拦,灵柩被顺利的送回湖广老家——杨家崖洞上的家族墓地。杨正泰的宿卫没有在返回来,而是留下来守灵,这支人马在庆丰军西征的时候还会出现,此处先按下不表。

    杭州城既然平靖,杭州的行省丞相府,成为庆丰军南征的大本营,郝仁带着家眷及一应参军住进丞相府,郝仁在临时元帅府,大会南征各路将领、文武,论功行赏,又大摆筵席,与诸位将领们庆功。

    一应封赏完毕,将领们各个满意,庆丰军面临着着一个巨大问题,十一万战俘处置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