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怀刀行 >

第175部分

怀刀行-第175部分

小说: 怀刀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耿将军放心!明年年初,我们商船的船队会大规模的抵达长崎,你是想让老八来,还是让老九来?本帅绝对能够满足你的要求!”郝仁颇为体恤的对耿再成道。

    “一切全凭主公定夺!”耿再成本想是让妻妾都来,但是一想到自己那一群妻妾来,见他新纳妾五名,肯定要揪耳朵,扯袖子了。

    “诸位大人,但凡有中土想念的人和物,现在全部说与沈旺参军,明年的船队来时,一并带来!”

    郝仁一声令下,诸位将领们也没了斯文,争先恐后的围着参军沈旺聒噪不止,有的是拖沈旺往回送东西的,有的是托沈旺带东西的,各说各话,都被沈旺一一记录在纸上。

    “大元帅”陈思宋欲言又止。

    “陈参军,是不是我带走你的儿子陈望乡,你心中有想法?”

    陈思宋流落扶桑,心念故土,所以自己的名字取思念宋土,给儿子起名叫望乡,自从郝仁与南北朝议和之后,他就地带着自己的全部家眷,彻底归附庆丰军了,郝仁自然不信任他,当然要让他的儿子入卫帅府,扣为人质。

    “大宋故地,既然已经大部分光复,我也想带着家眷,就此回归中土,以满足我的落叶归根的夙愿!”陈思宋幽怨道。

    “姚知府留驻扶桑,语言不通,其中很多关节,全靠你来支应,我回归中土,就给你起建府邸,只等你荣归故里。望乡入我宿卫,我必会宽厚待之,带他会中土,也算是让子承父愿,回归故里!”郝仁道。

    “主公放心,三年之内,我必然会让长崎的庆丰军,全部能懂扶桑方言!”陈思宋抱拳道。

    “陈望乡会成为我很好的扶桑话老师的!”郝仁拍着陈思宋的肩膀,肯定道。

    “大元帅还是将我流放在扶桑!”徐达站如青松,表情冷峻,严肃的说。

    “我的妻儿不如你一般流放在扶桑了吗!”郝仁指着一旁抱着孩子送行的楠木代子道:“姚知府不会功夫,你作为他的武参军,百万平方公里的扶桑土地,难道还不够施展你名将的才华吗?”

    “惭愧!”徐达略微欠身道:“败军之将,又岂能称得上名将?”

    “老爷——”楠木代子抱着襁褓中的幼子,眼泪汹涌而去。

    “孩子太过幼小,经不起海浪的颠簸!”郝仁的双手,轻轻拂去代子脸上的泪花,又看着幼子安洋道:“这是我郝仁的儿子,我诸多文武将领都屯驻在扶桑,也只有留下我的至亲骨肉,才能让我的文武将领们安心!”

    楠木代子知道自己不能改变郝仁的决定,不能带着孩子跟郝仁回归中土,而且襁褓中的孩子,也确实经不起海浪的颠簸,她却只能暗暗的抹着眼泪。

    一应留守扶桑的文武大员,纷纷与参军沈旺交代了往来传代的事项,又纷纷聚拢过来。

    “主公,登船吧!”参军沈旺催促道。

    郝仁久久的凝望着眼前留守的文武将领,将领们眼神中满满的都是期待,期待着郝仁做出一个让他们登船的决定。

    “留守扶桑,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可能会遇到挫折,无论怎样,请各位大人们切记,自己是骄傲的、让扶桑人仰视的华夏人!”

    “本帅再在临别前,提出两点要求!”

    “第一,就算是冻死,任何中土人不许穿扶桑人的和服。第二,保证华夏正统的文化,可以与扶桑人通婚,子孙却不可以改了姓氏,取扶桑人的名字。”

    “谨记主公教诲!”

    郝仁说话间,从每个将两面前走过,仔细的打量每一张熟悉的脸,似乎想把每一张脸孔的镌刻在即的脑海中,他的眼神中,也写满期待和信任,然后又信任的拍了每个将领的肩膀,整理一下略显不整的衣领。

    “徐将军!”郝仁拍着徐达的肩膀道:“我知道你因我击败你的发小朱重八而记恨我,但是,我知道你是忠厚的,你就做我留在扶桑的儿子的老师吧,我相信,就算是长崎城遭遇挫折坎坷,你也一定能保全我幼子的性命!”

    徐达虽然死七尺高的汉子,内心却不是铁打的,郝仁让他做幼子的老师,这是对他极大的信任,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哽咽着抱拳道:“主公——”

    (。)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与君饮别() 
“张家兄弟,多喝几杯,此次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庆丰军的船队从长崎港口出发,向南航行了大半日,黄昏时分,停靠在扶桑九州岛南端张士诚的地盘上,约张士诚兄弟前来叙旧,酒宴就摆在郝仁旗舰的甲板上。

    张士诚、张士德坐在客宾席位上,失魂落魄,只是默默的陪郝仁喝酒。

    “诚王,我们分别已有半年之久,为何这般模样?”郝仁见张士诚落魄,不禁问道。

    “哎!”张士诚一声叹息道:“或许随你渡海,本来就是一个错误!”

    “此话从何说起呢?”郝仁以为张士诚识破了自己的伎俩,故作惊讶的问道。

    “或许贤弟还不知道,我的中土地盘,尽被他人所有了!”张士诚无奈道。

    郝仁临别前,只是告诫镇守扬州的付友德,相机而动,却没有让付友德立即吞并张士诚的地盘,倘若付友德真的率先发难,张士诚又从何处得来的消息呢?

    “诚王从何得来的消息?我尚有大军留在中土,去能坐看我的盟友于成败?这到底是谁干的?”郝仁佯作大怒道。

    “还能有谁?”张士诚咬牙道:“是朱重八那个王八羔操的!”

    张士诚自与方国珍、郝仁分兵后,颇觉兵力不足,于是派舰队西归,想从自己的地盘添兵,奈何造船东渡之时,耗费巨大,激起民怨,张士诚的地盘在朱重八强大的军队打击下,城池尽失,张家舰队,索性将中土的残存的兵马、家眷,悉数装船渡海,干脆放弃了在中土的地盘。

    ‘朱重八确实命硬,和打不死的小强和有一比,想不到,这么短是时间,居然东山再起了!’

    打虎不死,后患无穷。

    郝仁渡海西归,就是怕中土的诸位诸侯崛起,想不到,这个朱重八,还真的东山再起了,如今并了张士诚之地,恐怕大军,就要达到郝仁的边境了。

    “诚王,区区朱重八何足道也?莫不如诚王与小弟一同渡海西归,我一定帮诚王收复中土的地盘,将那朱重八碎尸万段!”郝仁又想拉盟友一同作战,豪言壮语道。

    “算了!”张士诚一声叹息道:“就算是打败朱重八又能怎样?天无二日,中土又岂能容纳下两个王!”

    “诚王这是”

    张士诚感慨道:“我这人,过惯了无拘无束的日子,不想被别人压制,我为何随贤弟渡海东来?我早已经料到,在中土的群雄夹缝之中,已经没有老张的立锥之地,希求在海外开疆拓土,如今既然中土之地尽失,索性就在扶桑之地,裂地为王,再不回归中土,也乐得逍遥快和。”

    “呵呵!”张士诚说罢,自我解嘲的又道:“幸甚,东土的女人还是不错的,或许老张我醉倒在女人的两腿间,就能忘却故乡!”

    张士诚乃元末一代枭雄,过早的退出中土群雄争霸的舞台,全是拜郝仁所赐。郝仁活生生的用软刀子,将一代枭雄张士诚,阉/割到奄奄一息。

    “有方大帅的消息吗?”

    “方国珍?”张士诚摇头道:“自从三家分兵之后,老方未曾占据尺寸之地,倒是人尽其用,发了疯一般的搞他的海盗行径,登岸时,只是疯抢,抢完登船就走,此刻不知道老方躲在哪个海岛上,纵情的享受自己的掳掠所得呢,我也许久没有得到他的消息了!”

    “我这已经和扶桑人暂时和解,肥前之地,尽为我所有,恐怕诚王孤军作战,独木难支,倘若两位大帅有马高镫短之时,长崎就是两位大帅的永久庇护场所!”

    虽然中土群雄争霸,各怀鬼胎,如今人在异乡,就算是昔日的敌人,也要有三分的亲近,何况是昔日共破强敌的并肩盟友。

    “多谢贤弟一番美意!”张士诚举杯道:“老张过惯了逍遥自在的日子,又岂能寄人篱下?贤弟就要西归中土,今借你的美酒,为贤弟践行。”张士诚倒也是豁达之人,希求今朝有酒今朝醉。

    “不管诚王是否愿意,长崎的大门,永远为诚王敞开着!”郝仁举杯道:“我已在长崎城建造了将作坊,规模虽然小,尚可为诚王提供些许的兵器、辎重供应,请诚王务必保证海路的畅通,宁可少占土地,也要保证强大的海军存在,这是你我扶桑之地链接的纽带,也为自己留一条稳妥的后路。”

    “呵呵!”张士诚豁达的笑道:“恐怕贤弟不会将宝贵的东西,白白送与老哥吧?”

    郝仁此时倒是真想接济张士诚这个落魄的枭雄,不过以张士诚的要强,宁可绝食饿死也不吃朱重八的连死,他绝对不可能手心向上,白要郝仁的东西,郝仁又不能白白看着自己拖下水的张士诚,被扶桑土著击败,他还想让张士诚牵制自己的敌人呢。

    “诚王若是有心,战场的缴获,切分一些与贤弟也无妨!”

    “哈哈”张士诚此时远离后方,没有建立起来的稳固的后援基地,兵器、铠甲,及其缺乏,乐得能在郝仁处买来武器装备,用扶桑掳掠来的白银交换。张士诚扬天大笑道:“这倒是一笔不错的买卖,我切以中土之事谈妥的价格与你交换了,贤弟可不要坐地起价啊!”

    “诚王也是守信用的好客户,合作向来愉快,所有提供的军需产品,一概按照中土的八成计算!”

    “痛快!”

    “哈哈!”

    说罢,二人会心的一同放声大笑,将酒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三五碗酒下肚,两人抛开心中的诸多不快,又开始称兄道弟,只想一醉方休了。

    郝仁不想让张士诚过早落败,让扶桑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来对付自己在扶桑占据的土地,开始为张士诚出谋划策,并且肝胆相照的保证,自己留在扶桑的海军,保证不让扶桑人的舰队通过,并建议张士诚稳扎稳打,暂时吃掉九州岛南边的土地云云。

    “明日我就要回中土了,诚王可有什么东东西需要我往来传带吗?”郝仁见张士诚已经有了七分醉意,赶紧追问道。

    “没有了!”张士诚摇头,忽有想起来什么一般,煞有介事道:“贤弟这回会中土,千万不要对朱重八这这厮客气,往死里弄他,这是老哥哥我,唯一对贤弟的要求了!”

    “诚王放心,我这次回归中土,必然取朱重八项上首级为大哥解恨!”郝仁坚定道。(。)

第三百一十二章 故地犹在() 
“快看,是大元帅的船队回来了!”瞭望塔上,哨兵兴奋的指着远方的大海惊呼道。

    锁控长江入海口的的崇明岛上,数十艘海船正在建造中,瞭望塔的士兵忽然看见海面出现大规模的海船,借着单筒望眼镜望去,海船上的‘庆丰’军旗高高飘扬,舰队一眼望不到边际。

    “大元帅已经平定扶桑,舰队全部返航了,快快禀报知府大人!”哨兵飞也似的跑下瞭望塔。

    郝仁回归时的海船数量,比出海时候的海船数量还要多,难怪巡哨的士兵认为郝仁已经平定了扶桑。

    庆丰军的船队刚刚停靠崇明州,崇明知府带着行辕的一应文武,足足是数十人,飞一般的奔跑迎接过来。

    崇明知府并非旁人,正是郝仁第一次开科举时候的状元胡明。

    “下官崇明知府胡明,参见庆丰军大元帅!”胡明一身蒙元紫红色的蒙元官服,满脸喜悦的一个长揖道。

    郝仁一眼就认出两年前开及第的状元胡明。

    胡明及第后,作为候补官员,送扬州太守付友德处历练,以填补官员不足的短板,却不知道此人何时,已经升任崇明知府,更不知道,崇明这个近乎荒芜的岛屿,如今设立的州一级别的行政单位。

    “谁任命你为崇明知府的?”

    郝仁虽然颇觉胡明是个人才,未经他的允许而任命如此高级别的官员,难道郝仁的权利被架空了吗?

    “回大元帅,下官在付友德太守处历练,颇得付友德太守赏识,大元帅征东迟迟未归,付太守等的焦急,命下官在此打造海船,付太守准备帅军渡海支援大元帅,不曾想,大元帅今日已经凯旋而归,下官的许多工作,看来都是白做了!”胡明欢喜道。

    毕竟郝仁渡海半年有余,中土官员没有一点消息往来,如今听闻付友德想渡海支援自己,不禁颇觉欣慰。

    “呵呵!”郝仁笑着试探着问道:“你这个知府,没有得到本帅的任命,恐怕付友德只给你一指空文书吧?”

    胡明不明白郝仁说这话的意思,瞪大眼睛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