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怀刀行 >

第200部分

怀刀行-第200部分

小说: 怀刀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北军以吴六玖为元帅,张天佑、杨彪为副元帅,出颍州攻光州,兵峰直指大汉都城汉阳。

    两路兵马,都是精兵强将,如同张开的两个拳头,重重的砸向陈友谅的左右两肋。

    郝仁则亲自都帅马(胡大海部、俞通河部)、步(安庆军张破虏部、俞通渊部、李宗可部、杨通知部、溪兵杨虎部)、水(江防军吴六奇部、海军俞通海部)、火(焦禄火器营)四军,总计兵马十余万,出安庆渡江进攻江州。

    大宋除了驻扎在扶桑的兵马外,还有几支重要的兵马并未参战。

    刘福通旧部盛文郁军守杞县,防止汴梁的元军南下。

    郭天叙垦荒兵守蒙城,为日后大军北伐征集粮草。

    邵荣军镇杭州,保证江南腹地安全。

    胡深军镇守处州,保护庆丰军南方边境安全。

    付友德军镇守徐州,防备河北之敌人及平定和南各处。

    徒单钧新编练的战车兵镇庐州(西边多水路和山地,车兵无用),保重江北腹地安全。

    徒单斛的车兵,负责沿途粮草、军需调度。

    此时正值农忙,垦兵悉数回营进行垦荒,并未参战斗,各处城池守备军按照旧制,各守城池,也未参战,大宋的三路大军,已经是郝仁能够调动战兵的上限了。

    江州,因白居易一首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而奠定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地处鄱阳湖西岸,山水秀美,乃是九条江河汇集之所,故后世又名九江,对于汉、宋双方,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郝仁灭朱重八江南势力之后,双方暂时以鄱阳湖为界限,郝仁也在鄱阳湖屯驻大量的水军,以保证湖东之地的安全。

    鄱阳湖以东,为郝仁的地盘,鄱阳湖以西,为陈友谅的地盘,一旦郝仁攻占江州,就可以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鄱阳湖以西,进而依靠四通八达的水系,四处攻取陈友谅的城池,而陈友谅若失去江州,等于让郝仁在胸口上插一刀。

    大宋的水军多以水车为动力,逆水行舟,大大影响速度,十万大军刚从长江入鄱阳湖,尚未见到江州城的影子,便遭遇了陈友谅的大规模的水军。

    郝仁伫立船头,抬望远镜看时,但见楼船高耸,绵延不见尽头,旌旗蔽空,阻断日辉。

    敌方最前排战舰,清一色的高大楼船,楼船比庆丰军的海船还要高大,四层甲板,甲板之上,居然还有战马在奔跑,‘大汉’杏黄旗迎风飘动,陈友谅在一应文武官员的簇拥下,精神矍铄。

    郝仁久经战阵,不用数人头便料定,敌方的兵马数量,就算是没有陈友谅号称的六十万之众,至少也在四十万以上,而地方各色船只,至少在三千艘以上。

    庆丰军以少胜多的战役多了去了,却从来没有遇见如此强大的敌人,关键那让人仰视的楼船,实在让人高不可攀,郝仁的十万兵马和楼船、艨艟、快船,与之相比较起来,仿佛就是大海中的一捧细沙一般,要多渺小,便有多渺小。

    “陛下,够呛能打得过,趁他们没有冲过来的时候,赶紧撤吧!”

    蔡子英因檄文写得好,被郝仁格外恩赏带其出征,如今跟随在郝仁身后,见敌人如此强大,眼泪在眼中盘旋,苦着脸道。

    郝仁并没有理会这个爱哭鼻子的文人蔡子英的话,而是回头看自己身边的各位将领,而各位身经百战的将领们,畏惧地方战船的高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惊惧,郝仁不禁怒道:

    “从庆丰军到大宋军,临阵之时,从未让敌人看过我们的脊梁,敌方不过船多些大些,兵马多于我们数倍罢了,怕什么?敌人虽然难打,倘若我们将其主力歼灭在鄱阳湖,陈友谅恐怕再也无力与我家正雄长!此战必战,战则必胜!有再言退者,我定斩不赦!”

    “臣等领命,死战不退!”一应文武抱拳齐声道。

    “俞将军指挥军队列阵,我去前面,会陈友谅一会!”

    郝仁话音刚落,一艘快船已经停泊在郝仁的面前,宿卫总管陈达,带着二三十宿卫,将快船遮挡个严实,而郝仁的身后,飞鱼带着一应精干水鬼,已经脱光衣服,手握短刀,口弦芦管而,‘扑通’‘扑通’如同下饺子一般,从旗舰的后面跃入水中,作为大宋陛下的水下护卫。

    陈友谅此时船大兵多,又是本土作战,他感觉自己稳操胜券,军队也需要调度布阵,他也表现出十足的贵族气质,放下一条快船,径直到战场垓心。

    两艘快船在战场垓心对圆,一方军旗大书‘大汉’,一方军旗大写‘大宋’,两家皇帝,要来一个阵前问答。

    “友谅儿贤弟,混的不赖,杀了倪文俊,又杀了徐寿辉,如今自己当皇帝了,连我的两个兄弟李普胜、赵普胜都杀了,你手下的将领们你还想杀谁?不妨放他们过来,老哥我送你个人情,替你杀了就是了!”

    郝仁挂着笑脸,仿佛久别重逢的兄弟一般,说话如此随意,其实在他的内心中,恨不得就在此地,将陈友谅斩杀在阵前。

    “哈哈!”陈友谅仰天大笑道:“倘若不是庆丰军以重金收买我,让我出卖昔日的兄弟康茂才,友谅儿又何能有在天完政权中有出头之日?今日之成就,友谅还得感谢大宋陛下的恩赏啊!”

    陈友谅略微欠身,又大放厥词道:“倪文俊算什么?徐寿辉有算什么?也包括你郝仁在内,谁能有我一般的雄才大略?李普胜算什么?赵普胜又算什么?我为帝王,顺我者生,逆我者亡!”

    陈友谅颇为得意的指着身后的庞大水军道“我陈友谅这人,生来就见不得别人比我强,你有楼船,我便有比你大的楼船,你有甲士,我便有比你更多的甲士,昔日我在你手下之时,低眉顺目,而今你看看你那微不足道的水军与我比起来,那又算什么?”

    (。)

第三百五十七章 可胜在敌() 
“哼!”郝仁冷哼一声,笑道:“要知道,我郝仁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从来不打败仗,纵然你船大兵多又如何?我可以将你的水军分散各个击破。我每战都有秘密武器,你知道我这次又带了什么秘密武器?”

    陈友谅刚刚还觉得自己有十足的胜算,郝仁如此这般说,他心中却也感觉到迟疑。他专门研究了郝仁许久,甚至郝仁打的每一仗,陈友谅都在舆图上仔细的推演过,包括郝仁每战用的秘密武器,陈幽灵都命人秘密仿制。

    “哈哈!”陈友谅沉吟半晌,还觉得自己胜算十足,底气十足道:“你就算是能将我各个击破又如何?你有秘密武器又如何?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将无计可施!”

    “呜呜呜!”

    郝仁身后传来三声紧促的号角之声,回头看时,军阵已经列队完毕,他感觉自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回头对陈友谅道:“我不想与你做口舌之争,你勾结朱重八,无故犯我安庆,倘若你肯自将帝号,纳土归降,我念你昔日破康茂才有功,我饶你不死!”

    “呵呵!”陈友谅冷笑道:“只恨朱重八那个猪一样的盟友,三下两下便被你击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大汉与大宋不两立,今日我便让大宋就此亡国!”

    “哈哈!”郝仁朗声大笑,拍了拍腰间的宝刀,笑道:“如果说大话能打败敌人,人们还带刀干什么?你我各自回营,准备厮杀吧!再见!”说罢,郝仁调转船头便走。

    “不送!”陈友谅冷哼一声,也回归本阵。

    就在两船相向而行的同时,数十具尸体从水底浮出,湖水已经血红一片,二人谈笑间,双方水鬼,早已经在水下打做一团,都想掀翻对方皇帝的船只,却谁都没有能够得逞。

    郝仁重新回归旗舰时,飞鱼斐冠军带着的水鬼军,与对方打了平手,只有一半人登船上岸,郝仁的眉毛不禁凝成了疙瘩——打水战,还是这个打鱼出身的陈友谅,比自己更擅长。

    鼓角争鸣,旌旗飞扬,陈友谅大军中一声号炮响,八艘试探性的大楼船,径直杀向郝仁的中军,郝仁大手一挥:“让福童和廖永忠挡住他们!”

    大宋军中,号角响起,旌旗向两军打出旗语,在慷慨激昂的鼓点中,福童都帅五艘楼船出左,廖永忠都帅五艘楼船出右,两队楼船一字排开,以倒八字形的军阵,分左右两翼,向地方的大楼船全速开去。

    两军军阵交锋的瞬间,船舷上的火炮次第炸响。

    率先发难的是楼船上装备的六磅炮。

    一时间,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火舌倾吐间,炮弹横飞,诺大的铅丸径直飞向敌船,炮打悉数打在敌船的吃水线上,只是将地方的楼船打出几个贯穿的孔洞,船却没有击沉一艘,大船依旧排成一直长蛇阵,径直向中军从来。

    陈友谅的船造的大而且坚固,四层甲板间做了隔音处理,上下之间不闻人声,就算是一层甲板起火,丝毫不影响其他曾甲板士兵的战斗,而船太大,却只能将船打出一个个巨大的洞,却不能将船体击碎,进而导致船体的沉没,这便是陈友谅大船的优势。

    然而让郝仁感觉惊讶的是,原本看似没有装备火炮的大楼船,蓦然间开了很多黑洞洞的缺口,隐藏在后面的炮口,却已经伸出船舷,单艘楼船装备的火炮数量,只比庆丰军楼船的火炮数量多,不比庆丰军的火炮装备数量少。

    郝仁有自己的武器生产基地,名叫将作坊,其中的技术密不外传,而陈友谅苦心钻研的造船技术,也是密不外传,他早着许多大楼船,就是针对长江下游的郝仁,如今将隐藏的秘密东西,全部用了上来。

    只是一次交锋,庆丰军船小的弱点,已经暴漏出来,而大船的优势,越发显得明显。

    郝仁刚刚下令为了节约资源,停止在中土造大海船,而是用扶桑的木材来建造大海船为中土而用,然而陈友谅,却已经积聚了如此数量的大楼船,而且舰队刚入鄱阳湖,便遭遇如此强大的敌人,这让郝仁始料未及。

    “陛下,长江上游一队战舰,向我军后翼包抄过来!”一艘快艇,飞速将哨探的消息报于中军。

    “传令,后队做前队,按照第三号方案,徐徐退兵!”如今前有强敌,后有堵截,倘若再不退兵,郝仁这点家底,就要仍在鄱阳湖湖底喂鱼了,郝仁无奈的命令道。

    蔡子英闻听此言,本来紧张的神经立马舒缓开来,脸上挂出重生一般的喜悦。

    “陛下,刚交锋,便不打了?”宿卫总管陈达道。

    “打是要打,不过不是在此时此地,让大军退往湖口吧!”郝仁解释道。

    陈友谅在苦心孤诣算计郝仁时,郝仁同样研究如何破陈友谅,所以郝仁在进兵之前,已经和枢密院的将领们做了无数次的沙盘推演,也做了很多种计划方阵,无论遇见什么样的情况,郝仁都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

    水战不同于陆战,庆丰军有强大的马步兵,无论多么强大的敌人,庆丰军都能找出突破口,唯独这水战,拼的是双方的船只,而双方的船只都是木质结构的,很容易彼此撞毁或是击碎,一艘船被击碎,一船的士兵落水,倘若救援不利,损失太大,而陈友谅的船大于郝仁船,数量也远远多于郝仁,如此拼下去,对庆丰军不利。

    而庆丰军的步兵并非水军,多搭载在江船上,倘若水军前锋作战不利,步兵只能等着被陈友谅俘虏或击沉。

    湖口地处鄱阳湖东岸,早有庆丰军驻扎的水路两用军营,而湖口的水深刚好能容纳庆丰军的大船,而陈友谅的大楼船吃水都比较深,无法突破湖口的浅滩。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己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

    郝仁要想战胜强大的陈友谅的水军,必然先将敌人引入地形有利于自己处,然后在一口一口,将敌人彻底吃掉。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引火烧身() 
余德臣是余阙的公子,年纪不过只有十九岁,也算是父亲在安庆官声的隐蔽,如今已经做了安庆知府。

    余德臣的关系与郝仁比较微妙,对于郝仁的忠心,从少年时候就开始了,可谓是根深蒂固。

    郝仁攻占庐州时候,将余阙的家眷尽数俘虏,一家人忠于蒙元,想跳井死节,郝仁不忍心看老弱妇孺如此凄惨,反而以护送余阙家眷去安庆为由,查看一路的情况,为日后攻占安庆做准备,也正是郝仁与余阙不沾亲、不带故,如此行事,直接引起蒙元对余阙的猜忌,也为余阙日后战败能降埋下伏笔。

    而这个余德臣跟着郝仁一路从庐州走到安庆,结果又以人质的身份,被郝仁从安庆重新带回了庐州,那时,郝仁对繁体字认识不多,一本孙子兵法不知道被这个少年参军在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