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怀刀行 >

第32部分

怀刀行-第32部分

小说: 怀刀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六玖连续唱了两次,没有应答,他看着地上仅剩下的一个独眼的罪犯,把目光看向郝十三。

    郝十三等了许久,见下面并没有人应答,慨然的站起来:“我可以指正,我不知道这人,具体杀了谁家的人,但是被我亲眼撞见他屠杀一户人家。”

    猴子张三十一也站了出来:“就是他,我亲眼看见他把妇人逼跳井的,尸体还是我捞上来的。”

    独眼死罪已经定了,但是没有人来领回他家的财物,说实话,那财物在众多被归还的财物中,属于最少的了。

    “铁矿坊马文广千户没有家人吗?请把他的财物领回去!”郝十三眼看着天色不早,再耗费下去,时间就过了午时了,他也帮着吴六玖吆喝。

    “他可是蒙元朝廷的官吏,既然没有人领取,就没收充公吧!”不知道谁叨咕了一句。

    郝十三并没有理会这句话,又对众人道:“旧元朝的官吏一概不许迫害,若是他们有什么伤天害理的罪行,可以到总管府去告,但是我们没法确定这财产,是马文广的非法所得,请各坊里代为转告,马家若有后人,请各里长坊长确认后,到总管府认领。”

    人群中的少年儒士又对老者说:“看来这马大人还是一个清官啊!”

    老儒士道:“清官又有何用,恐怕此时已经作古了!”

    七十二个领头强抢民宅的罪犯,在郝十三一上午的工作时间内,终于各个定罪,死而不冤枉。

    “七十二名罪犯已经认罪伏法,证据确凿,现对七十二名罪犯执行斩首!”吴六玖高声喊道。

    咚——

    咚——

    咚——

    三声号炮响过,七十二把大刀闪过,七十二颗鲜活的脑袋滚落在地。

    伴随着苦主的喊冤和叫苦之声,不知道哪一个苦主喊了一声“青天大老爷”,这一声“青天大老爷”似乎很有鼓动性,呼啦啦,百姓跪倒一片,喊声由一人到众人,声音逐渐连成一片。

    郝十三感觉惭愧,口中连称不敢,赶紧从座位上跳下来,拉起这个,却又跪倒那个,拉都拉不过来。

    蓦地,天空一个霹雳,哗啦啦的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将刑场的血污冲的四处横溢。

    百姓似乎也没有退去的意思,任由那污水冲到自己的脚下,哗哗的雨声,并没有冲散“青天大老爷”在人群中回响。

    仿佛百姓也知道天时,这样的骤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到半刻功夫,云销雨霁,雨过天晴。

    阳光洒在郝十三稚嫩的脸上,他捋了捋额头上湿润的头发,漏出一丝诡异的微笑。

第四十三章 周公吐哺() 
忙了一上午,又淋了一场透雨,郝十三腹中饥肠辘辘,刚刚端起饭碗吃了一口糙米饭,就听见门外有个汉语并不娴熟的人求见。

    “阿拉的仆人,庐州的铁矿商人莫布里,求见高贵的总管大人!”

    看门的吴六玖客气道:“总管大人正在用膳,劳驾您在门房稍等,等总管用过饭,我就替您禀报!”

    “铁矿商人”,这四个字,郝十三听得真切。他攻占庐州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当地的铜铁矿藏,而且,这是自从他带兵外出以来,遇见的第一个上门拜访的人,还吃什么饭?

    这似乎是一个好大的开始,毕竟结束了曾经的: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的过去,好歹算,第一次有体面的人,主动前来拜访。

    郝十三吐掉口中的饭食,赶紧走下台阶:“吴百户,请他进来吧!”

    “阿拉呀,莫布里有罪,打扰了高贵的总管大人用膳,可是,莫布里是给大人带来利益的商人。”

    那人,大约四十多岁,削瘦的脸庞,一副漂亮的棕色胡须,深邃的蓝眼睛,鹰钩鼻子,透露着狡黠,一身典型的阿拉伯服饰,白色的帽子上,镶嵌一颗漂亮的蓝色宝石,看上去确实不是寻常富人。

    “从衣着上看,你这位商人,才透露着高贵!”郝十三打量了一下自己一身布衣,以同样的礼节还礼道,根本不搭茬,这个商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我为了今天拜访特意精心打扮的,不曾想总管大人这般的朴实。”莫布里本意想拍郝十三的马屁,却不想郝十三根本不吃这一套。

    他在庐州的开的铁矿,就在郝十三势力控制的范围内,如今郝十三是地方的主官,想悉心攀附一番,却在郝十三的面前显露自己的财富,华美的服饰,反衬出郝十三的寒酸,他确实感觉不妥。

    莫布里并不是中土人士,而是来自遥远的旭烈兀汗国的商人,他跋山涉水远道而来,无非就是为了钱财,而波斯商人的经商之道,在历史上是出名的。(注1)

    他全部的家产都押在这个铁矿上了,如今庐州改换了门厅,如果郝十三一旦宣布没收他的铁矿,归红巾军所有,那么他将成为沦落中土的乞丐,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

    莫布里抛出三成的利润分红,请求郝十三不要影响他的铁矿生意。

    “你的铁矿还是你的,不过我要收百分之五十利润,归红巾军所有!”郝十三待他说明情况,毫不犹豫的说。

    莫布里心中还暗暗得意,还价还在自己接受的范围内,他还是一脸痛苦,夸张的说:“阿拉啊,总管大人的一句话,就让我的财产蒸发了一半,这不是抢劫吗?”

    “我也不是白白要你的财产,我可以为铁矿上提供一千名的苦力,扩大铁矿的生产,生铁以市场公平的价格,优先供给给我们红巾军,我还可以提供武力保护,保证生铁安全的运到外地市场!”

    莫布里笑逐颜开,三百人的铁矿增加一千人,产量至少要增加三倍,而且还有郝十三这个合伙人的军事保护,怎么算来都是划算,在确定郝十三是认真的,莫布里道:“总管大人是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了,我愿意和总管大人合伙经营铁矿。”

    “三年期限,三年铁矿收归官有!这三年你若做的让我满意,铁矿收归官有,可以考虑聘请你做负责开采的千户官,管理我治下的所有铁矿,三年时间,不但够你铁矿的成本投入,而且你会大赚的。”

    “哈哈”莫布里大笑道:“总管真是慷慨啊,你是说我可以像铜矿坊马千户那样,做一个正六品的官员了?若是红巾军能够得了天下,这真是一笔划算的生意啊!”

    这也是一个有官瘾的商人。

    “我不知道红巾军是否能得到天下,但是我可以保证,我会保障所有在我治下商人和百姓的利益,以后我会派总管府匠户营焦禄和你联系!”郝十三想打消自己的疑虑。

    “可是总管大人,您什么时候兑现,一千苦力的承诺呢?”莫布里心中还是不踏实,毕竟他第一次,与手握军队的人打交道,而且还是朝廷说的“红巾贼”。

    “这个好说,这个好说!先吃饭”郝十三肚子咕噜一声,让他知道,自己的肚子还是饿着的:“你也不必拘礼,今日是素食,你不妨也一起吃些!”

    莫布里看着桌上,虽然没有他们禁忌的大肉,他家喂狗的吃食也要好过这些,胃里一阵翻腾,不知道该吃,还是不该吃。

    他心中嘀咕,一方总管,吃的这么寒酸,这么一个吝啬的人,为何对他这么慷慨?

    “大人,有一个自称是铜矿坊马文广千户的人求见!”吴六玖进门禀报道。

    郝十三刚刚把饭放在嘴里,还没有来得及嚼一下,立马将饭食吐在地上:“莫千户官,看来这个饭我们要稍后吃了,等我见了这个客人,我们再一起吃饭!”又对吴六玖道:“请他进来吧!”

    莫布里仿佛遇到了大赦,一时躲过难以下咽的饭食,却终究躲不过稍后的饭局,这糙米饭,郝总管是让他吃定了,就算是为了那一千苦力,为了得到生意上合作伙伴的支持。

    吴六玖引领者莫布里出去,却带来一个高原红的汉子。

    那汉子一身绿色质孙衣,头戴笠子帽,进门便声泪俱下的扑倒在地:“下官马文广,参见红巾军总管大人!”

    郝十三打量了一下这个旧元朝,庐州官吏铜矿的官员,这不是他进庐州,那个他遇见被左君恩部下屠杀那户人家的家主吗?在刑场上,没有人出来指正罪犯,还是他郝十三亲自指正的罪犯。

    郝十三想上前安慰一番:忽海无涯,回头是岸。可是一想到人家全家被乱兵屠杀,再也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兔死狐悲,郝十三展开自己的演技,不知道他的眼泪怎么就那么快?是不是被马家凄惨的遭遇所动容。

    “十三兴起义兵,驱鞑虏,为了的众生平等,不曾想,那千杀的左君恩,居然趁火打劫,十三愧对庐州百姓。”郝十三扶起马文广,甚是感慨的说。

    “总管大人不惜与南派红巾军为敌,居然为我这个旧元朝的官吏复仇,马文广愿意归顺红巾军,并且愿意将庐州的铜矿,悉数献给庐州的红巾军,请大人派人随我去接收吧!”马文广眼中扑朔朔的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哎!”郝十三打断马文广的话:“要说管理铜矿,谁有你在行?铜矿还是由你来打理,还是由你来打理!”

    生铜,可以用来铸钱,生铜,等同于钱!

    “大人肯信得过我这个敌对阵营的官吏,马文广愿效死力!”马文广叩头又拜。

    郝十三吩咐吴六玖将收缴回家的马家财产,归还了马文广,嘱咐他厚葬自己的家人,希望他能在半月内上岗。

    马文广千恩万谢的告退了。

第四十四章 元末大神() 
商人莫布里在门房中暗暗祈祷,祈求不要和郝十三一同吃这糙米饭,当他看见两个儒衫模样的儒士,走进郝十三的大门,心中满是庆幸。天已经过了午时了,估计郝十三那没吃完的饭菜,早就已经凉了,难道还能再请他吃糙米饭吗?

    郝十三看见一老一少,两个儒士走进自己的府衙,心中万般高兴,历来得天下者,必然要得到文人和士大夫的支持,来的不正是文人吗?

    吃个午饭,三次被别人打断,害得午饭吃不成,这不就是曹丞相说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吗?

    正愁没有人给左君弼下书,说明问题呢,这不是很好的代笔人吗?

    郝十三自己勉强只能认识楷体的繁体中文,百户吴六玖倒是勉强能写字,可是,写出来的只是歪歪扭扭,行文还带勾带圈儿,只有吴六玖自己能看懂,其他付友德等人,也都是粗通文墨,和吴六玖的水平差不多。

    唯一能写一手漂亮字的秀才穆有才,被郝十三留在寿州了,所以给左君弼下书的问题,一直让郝十三犯难。

    如今来了两个儒士,郝十三无论他俩来的用意如何,这封书信,必然要让他们给写了。

    正是:正愁没有胶,天上掉下了粘豆包。

    郝十三将桌上的碗筷推到一边,也不给儒士言语,生怕言语不和,遭到他们的拒绝。

    “两位先生哪个写字比较漂亮一些?请替我代笔,写一封书信。”

    一老一少两个儒士,面面相觑,还没等自己通报姓名,也没说明来意,郝十三可是一点没和他们客气。

    老儒士撵着花白的胡须。代笔写封信而已,体现他“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一用”时候到了,也不推辞,走到桌前,提笔道:“怎么写?请总管大人示下。”

    “我念,你写,捎带着润色!”郝十三略微思忖道:

    “红巾左大帅亲鉴:

    十三尊明王号令并刘大帅军令,兴义兵,祛鞑虏,今侥幸得入庐州城,闻听左大帅在左,特下书达意。

    昨日破城时,多有不法之徒,假借左大帅之名,纵火焚城,百姓嚎啕,数里相闻。

    左大帅何人也?故彭祖之徒也,手下岂能收纳这等不法之徒?为替左大帅正名,十三冒天下之大不韪,俘其匪众,枭其首领七十二人。

    昔日账下俘虏俞通河,与其大首领有嫌隙,趁我不备,失手致其死于非命,十三窃闻,其为旧蒙元万户伯牙延玉子侄也,伯牙延玉与彭祖弟子李普胜合兵,料其当为你处弥勒教众,十三不忍鞑虏未灭,而红巾内部纷争,特放他归去。

    十三愿与大帅置酒高台,共拒鞑虏。十三不慎惶恐,顿首。”

    郝十三拿起老儒士的文书,吹了吹墨迹,读了一遍,自我感觉良好,“但愿祸水东引!”吩咐吴六玖派人下书去了。

    郝十三再三表示感谢,上茶,宾主落座后,郝十三施礼道:“敢问二位先生尊姓大名?”

    “不才——施彦端!”

    “在下——罗本!”

    郝十三脑袋转了半天,也没在自己的记忆中,找到和这两个名字的碰撞,但毕竟是文人,留下来写写算算的,好歹能派上用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