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怀刀行 >

第94部分

怀刀行-第94部分

小说: 怀刀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元的马刀,巴掌宽的刀身,单手握柄的半月型弯刀,刀身比庆丰军的长苗刀,至少要短半尺,在刺的方面,不及三指宽刀身的苗刀,苗刀也带有轻微的弧度,也利于劈砍,而且根据个人力量和习惯,双手、单手都可以。

    两军近身相搏,红巾军的刀长度、力量,都占优势!

    尤其是甲胄!

    月阔察儿的前锋骑兵,注重的是速度和灵活性,骑手内穿三层丝绸衣服,外穿牛皮甲,比红巾军的板甲要轻盈,不过,防护能力,却大大低于板甲,红巾军的苗刀的锋利剑锋,轻易就能把皮甲上刺穿、砍破。

    而庆丰军的全身板甲,通过水力机床锻造而成,防护能力远远占有优势,凭借单手马刀的力量,无论是砍与刺,都很难破甲。

    徒单斛站在马镫上,双手端着苗刀,刀剑略微向左前方倾斜,刀刃向右,将左侧一名十夫长的胸甲刺穿,在二马交错的巨大冲击下,刀刃将那个十夫长的肚皮连同皮甲,横切一个的豁开,刀身竖着刺入,横着出来,硬生生的将那十夫长的胸膛切开半段。

    徒单斛的力气本特别大,据他哥哥徒单钧讲,徒单斛能徒手搬到发怒的公牛,他双手卧刀,力量更是单手刀的数倍,他左劈右砍,如入无人之境。

    左侧撒个骑手的三把马刀砍来,他也不躲避,任凭马刀在他的身上砍出三片火花,他双手一挥,已经将三个骑手,齐刷刷的砍下马背,板甲未破,徒单斛毫发无损。

    右侧一个骑手挥刀砍来,徒单斛不等马刀近身,一个突刺,又将那个骑手刺翻,刀身向左一摸,在那骑手肚皮上切开大口子。

    那骑手表情抽搐,丢下马刀,还想捂住伤口,不让内脏流出来,可是,整个肚皮连同皮甲,被切开一半,哪里还捂得住?

    肠子和内脏,在马匹的颠簸下,如同开闸的洪水,“哗啦”一下流淌出来,顺着马背拖在地上,骑手惨叫一声,栽下马背。

    一个千夫长看出徒单斛的骁勇,斜刺里一把马刀从左侧突刺过来,徒单斛正专注搏杀左侧的骑手,不曾提防,一把锋利马刀,在极大的推力下,将他后背的护甲刺破。

    那千夫长,不是等闲之辈,力量出奇的大,至少要六合用长枪试甲的比赵君用,力气大大许多,奈何刀锋只入甲不足半寸,便被坚固的铁甲,牢牢的卡主。

    许是,那千夫长不肯相信,世间居然还有这般坚固的铠甲,许是,那千夫长不肯相信,自己的力量怎么会有破不了的甲,徒单斛已将大吼一声,回手一刀,将那不知道进退如何是好的千夫长,人头斩落马下,一腔热血,如同梨花一般的绽放。

    一时间,庆丰军都督府右军宿卫,与月阔察儿的草原骑兵绞作一团。刀来刀迎,银光闪闪,如同雪花飞舞;马来马去,战马嘶鸣,血洒疆场。

    郝仁的庆丰军,目前没有过硬的骑兵,能在骑兵对骑兵的战阵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庆丰军最大建制的骑兵,是后军的杨通知的飞山蛮骑兵为前,身组建的三千轻骑兵,饶是飞山蛮骁勇,在马术方面,也要逊色于‘生在马背上,死在马背上’的游牧骑兵,这支后军轻骑兵最大的作用,是追杀破阵后的敌军逃兵。

    左右哨兵游骑兵的胡大海和耿再成的骑兵,主要用来哨探和掠阵的,依靠马的速补,快速弥补战阵的漏洞。

    至于郝仁身边的卫队,马更像是一种代步工具,提高机动速度,都督府宿卫有几次投入战场的历史,而且士兵都是下马步战,借助火器和军阵破敌。

    一刻钟的功夫,郝仁的骑兵的劣势,已经显现出来,饶是都督府宿卫骁勇,毕竟是汉地长大,马术确实不及对方,蒙元骑兵知道不能破甲,却对不披马甲的马进行攻击,不少庆丰军士兵,就是因为马伤而坠马。

    庆丰军的长处,是火器和军阵,目前还没有必要和对手进行骑兵的对决,用自己的短处与敌人的长处比较。

    郝仁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见各军阵已经列阵完毕,徒单斛的使命已经完成,没必要过多的增加自己兵马无谓的的伤亡,下令道:“鸣金,让徒单斛退回来,火炮,准备打击敌兵的追击!”

    “当当当!”

    一阵紧蹙的铜锣声在全椒城头响起,徒单斛不敢怠慢,紧砍两刀,调转马头,带着骑兵,向中军方向撤退,去时一千,回来只有六百,四百人牺牲在对手精湛的马术上,为全军营的宝贵的列阵时间。

    草原骑兵马术虽然精良,还是吃了武器庆丰军的亏,超过六百,见庆丰军撤退,紧紧咬住撤退庆丰军的尾巴,死追不放,恨不得一举将红巾军的军阵冲散。

    徒单斛抬头看城头,城头上的旗语,让他退入付友德的左军军阵,他大声吆喝手下兄弟道:“跟我来!”,调整马方向,直接向付友德的军阵退去。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兵敌后() 
付友德左军军阵上,在盾牌梨花枪的护卫下,开了几个严整的缺口,放徒单斛的骑兵进入军阵,在徒单斛的前锋刚刚进入军阵的瞬间,尾随的敌兵已经进入射程,城头上,投石车吱吱嘎嘎的抛射震天雷,火炮分三段齐射,打出实心三磅重铅丸,直打尾随而来的追兵。

    一时间,整个战场上,硝烟滚滚,火花飞溅,爆炸声中,尘土飞扬,数不清的敌骑,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人仰马翻,火炮和投石车组成的交叉火力,将追来骑兵军阵,硬生生拦腰斩断。

    左军军阵中,弓手、弩手,最大仰角抛射,箭矢落地点,基本与火炮、投石车的弹着点重合,弓、弩、投石车、火炮,组建一道让敌人无法突破的火线,数不清的马匹,冲到这个位置马失前蹄,哀鸣和惨叫声中,人马俱丧!

    三五百骁勇敌兵,早一步冲在火线前,幸运的躲过密集的打击,尾随着徒单斛的骑兵冲向左军军阵,就在阵前一丈五尺外,被梨花枪手的长枪突刺拦住。

    梨花枪手敌我区分开来,军阵内投掷出震天雷,夹杂着平射的弓箭、弩箭,直向阵前的三五百人倾泻,没一刻功夫,三五百人,悉数倒在左军严整的军阵前。

    “好!干的漂亮!”郝仁冷喝一声,将拳头重重的砸在城砖上,将一块城砖砸的粉碎。

    “贤婿雄师威武,破月阔察儿的大军,无非弹指间的事情,区区前锋,何足道哉!”郭子兴笑容可掬,拍郝仁马屁道。

    “别说是破月阔察儿,我家都督用兵如神,就是破脱脱大军,无非也就是谈笑间!”刘基仙风道骨,把马屁拍的,跟‘洞悉天机’一般神秘。

    敌兵在强大的火力打击下,损失过半,余下的千余人,停止无谓的冲锋。

    不知道此时敌酋的首领是谁,恐怕他此时的心情,或许,和七百年后,八里桥血战的蒙古王公增格林沁,能找到某舟共鸣——对手的火力太强大,骑兵无法破阵。

    刚刚还是谈笑风声的刘基和郭子兴,忽然表情却僵住了,眼睛直接盯着前面的敌人残兵。

    敌兵不能冲破郝仁的封锁线,又损失惨重,无法对军阵中的红巾军泄愤,却去刚才战场上,搜索徒单斛撤退时留下的伤兵,片刻间,七八个红巾军伤兵,被拖到军阵前。

    “是张三!”吴六玖一声惊呼!

    火炮射程外,几个挥舞着马刀的敌兵,以刀指城哇哇大叫,似乎希望让红巾军再派出来一支骑兵,与他们真刀真枪的厮杀,仿佛背城列阵,靠火器、投石车打他们,不算好汉一般!

    七八个红巾军伤兵,被拖到军前,头顶上的铠甲被拔掉,第一张面孔,正是都督府右宿卫千户的十夫长张三。

    昨日宿营的时候,还曾经给郝仁打过洗脚水,郝仁也认识他。

    敌兵在阵前哇哇大叫一通,将冰冷的刀剑,竖直对准张三的脖颈。

    张三虽然不是吴六玖的直属下属,却为人激灵,深受吴六玖的喜爱,吴六玖眼看张三要遭遇屠杀,激动的“刷拉”一声抽出腰刀,可是,他又什么办法能救张三呢?

    “都督——”吴六玖眼神满是渴望的望着郝仁,他是多么希望都督能有什么方法,解救这些手足兄弟,就是不能,说两句安慰的话语也好。

    郝仁只是表情冷峻的注视着前方,看着敌人的刀锋,顺着张三的脖颈垂直插了下去,汩汩的鲜血,顺着张三脖颈的伤口、口鼻澎涌而出。

    一将功成万骨枯!

    哪一个成名的武将,不是用自己人的尸体,为自己铸造不朽的丰碑,四百人,换来几数倍的伤亡,这已经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了。

    郝仁早习惯了血腥,习惯了杀戮,今日你残杀我的士兵,明日,我让你十倍、百倍的偿还。

    武将对决,没有仁慈,只能看谁的心更狠,谁的刀更硬,靠几个残兵的鲜血,已经不能撼动郝仁坚如磐石的心。

    残阳已经落山,天空只剩下一片血染一般的火烧云,夜色悄悄的拉下帷幕,无处栖息的归鸟,在空中不住的悲鸣,整个庆丰军的军阵平静下来,只剩下飘扬的军旗,在晚风中咧咧作响。

    大地一阵轰鸣,远处扬起大片的尘土,下阔上尖,野猪和麋鹿,在尘土前胡乱的奔跑,月阔察儿的数万骑兵大军,尚在数里之外,阵势已然如此强大。

    “邵荣、张天佑听命!”郝仁冷喝道。

    邵荣、张天佑目目相觑,沉吟半晌。

    郝仁是不是喊错名字了?他们可是郭子兴的手下,不是任凭郝仁呼来喝去的兵!

    这二人,沉吟半晌,不知如何是好,齐刷刷的将目光,聚焦在首领郭子兴身上。

    郭子兴本也没有想到,郝仁会调拨自己手下的将领,他心中万般不情愿,可是,自己现在全靠郝仁破滁州之围了,危难时候,肯定是自己要多做出牺牲。他无奈下,只是冲着二位将军微微点头,表示:切看郝十三说些什么!

    邵荣、张天佑得到郭子兴的默许,不敢怠慢,上前抱拳道:“末将在!”

    郝仁睥睨一眼二位将军,心道:还算乖巧!他霸气十足的说:“如今月阔察儿的大军压来,滁州必然空虚,我命令你二位,跟随我的后军万户去滁州解围,邀滁州军的统帅赵继祖,出兵与我夹击月阔察儿的大军,不得有误,违令者斩!”

    张天佑为人精细,知道现在月阔察儿的大军已经到了全椒,滁州城下兵力必然稀薄,如今正是滁州军破围的好机会,滁州军出兵于庆丰军夹击月阔察儿,怕是月阔察儿有来无回了。

    “末将领命!”张天佑说着,拉着邵荣,直去军阵中的后军寻找杨通知传令。

    郭子兴望着邵荣、张天佑的背影,心中泛起一层苦涩,心道:“舅哥,你是几个意思?我同意了吗?你这是要倒戈吗?”

    杨通知本就先半月郝仁出兵,如今已经对全椒、滁州地形和敌军的营寨部署,再熟悉不过,在月阔察儿大军合围之前,杨通知接到中军千户福童送来的都督口令。

    杨通知率领手下三千轻骑兵,并邵荣、张天佑,在夜色的掩护下,卷起一线尘土,大军一直向西而去,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

第一百五十六章 谋郭大会() 
月阔察儿大军远道而来,天色已晚,不便夜战,两军就在全椒城下驻扎,庆丰军军营傍城,月阔察儿军营背山向阳,两军数万大军的营火遥相呼应,映红半边天。

    且说杨通知带着骑兵一路向西,避过敌军视线,又折返回来,人衔枚,马包蹄,静默前行,绕过月阔察儿的大军,直奔滁州城下。

    滁州城下,杨通知也不派人哨探,按照事先侦查好的情况,选战敌人力最薄弱的高丽兵军营,都帅全军三千轻骑兵,揣营而入,如同狼入羊群,震天雷炸的敌兵抱头鼠窜,双手长苗刀,砍得敌兵人头滚滚。

    高丽兵首领崔浩万户,早就闻听李哲在全椒城全军覆灭的消息,如今已经胆寒,早有退意,见有人来偷营,也顾不得穿衣找鞋,赤脚只穿中衣,抢了一匹光背马,一路向东狂奔。

    滁州将领张天佑和邵荣,在杨通知骑兵的掩护下,穿城而过,直奔滁州城下,时值滁州守将郭天叙、赵继祖闻听城外敌营大乱,赶紧带宿卫等城头观瞧,正好与张天佑、邵荣撞见。

    “大外甥(郭天叙)、赵将军(赵继祖),郝都督已经率兵破了全椒,如今月阔察儿主力已经西去迎战庆丰军,郝都督派后军万户杨通知前来协助破营,赶紧出城破敌,滁州解围,就在此时!”张天佑对着城头高喊。

    郭天叙见舅舅张天佑和大将邵荣一同前来,深信不疑,又问道:“父亲大人为何为余舅父大人同行!”

    “大帅尚且在郝都督军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