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

第32部分

德意志将永世长存-第32部分

小说: 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压压的大片法国士兵向没有我军伏击的方向跑去,但是逃跑的速度十分慢,因为这个方向是一座座荒芜的小山坡,山坡上满是碎石和草丛,十分难走。

    就地还击的法国士兵大多已经被毫不留情的杀死,很多士兵都举起了双手投降,这不怪他们,法国底层士兵又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兵力,自己军队都被打散了,敌人看起来十分强大,抵抗显得毫无意义,不投降做什么,所以,一时间逃跑的人很多,卧倒在炙热的地面还击的士兵也很多,投降和在地上装死的士兵也是不少。

    “全军出击,给我抓高卢鸡!”希特勒扬起手中的手枪,身先士卒,带领柏林团步兵冲出森林。

    这一仗,当有敌人炮兵团进入伏击圈的时候,就注定赢了!

第四十七章 收尾() 
乘胜进军不在兵寡,败军之师何惧其多!

    纵然敌人有上万人,可是面对柏林团依然毫无抵抗之力,敌人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伏击的军队,本来想反击的也被强大的火力打得抱头鼠窜。

    希特勒让柏林团继续追击,自己则带上警卫排骑着战马穿过子弹横飞的战场,向骑兵团方向骑去。

    在一个小山坡上的森林里面,希特勒找到了骑兵团主力,只见士兵们面容憔悴,死伤众多。

    “为什么柏林团没有在预定好的时间里发起伏击?”骑兵团团长魏速尔扯起希特勒的军装领口吼道:“你让我们骑兵团向几倍敌人冲锋,像白痴一样去送死。”

    “战局有了变化,柏林团的伏击时间不得不推迟,不然我们两个团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希特勒毫不畏惧魏速尔的双眼,战争局势发生了变化,他作为最高指挥官就必须做出正确的决定。

    “我们死伤了九百多人,我们团还从来没有死伤过这么多人,其实这些伤亡都是没必要的。”魏速尔发起怒来青筋暴涨,整张脸都是赤红色,颇有点古代张飞的样子。

    “对不起。”希特勒扫视周围的骑兵团士兵,真诚地说道。

    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必定会死人的,骑兵团无辜的死伤者都是因为他的失误,如果没有失误的话,骑兵团损失没有那么大,希特勒心怀歉疚。

    骑兵团的士兵或站或坐,静静的看着希特勒,德意志军人优良的传统使他们只能在心中默默的品尝痛苦,纵然是知道长官指挥失误,他们也毫无怨言,因为他们是德**人,就算是长官们叫他们去送死,他们也二话不说抱着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

    魏速尔依然瞪大了血红色的眼睛,扯着希特勒的军装领口,一副随时要揍希特勒的模样。

    希特勒此时的样子有点狼狈,他继续说道:“我不是故意的,我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弥补我的过错,我想只有多杀敌,才能为死伤的兄弟们报仇,诸位,趁此良机,骑上战马,和我一起共赴血战吧。”

    骑兵团士兵们有的吞了吞口水,有的握紧了步枪,跃跃欲试,颇为心动。

    挣开魏速尔的手,希特勒加上一把火,道:“听我命令,骑上战马,冲!”

    魏速尔久经沙场,心理素质也高,干净利落的骑上战马:“听我的命令,冲!”

    魏速尔毕竟是骑兵团团长,在骑兵团更有威信,在魏速尔的命令下,所有骑兵都开始追击起法国溃兵。

    整个伏击圈从天空上来看是一个缺一条线的包围圈,所有法国溃兵都从这个缺口溃逃,如果再溃逃一公里多路,便是河渡镇。

    希特勒突然想到,敌人说不定还有部分力量在攻击河渡镇,那攻击河渡镇的敌人是否知道自己军队被伏击了呢?

    如果法**队依然在进攻河渡镇,不知道北方森林的军队已经崩溃,那希特勒完全可以率领骑兵奔袭河渡镇,和河渡镇的步兵团前后夹击敌人。

    要明确几点:

    第一:敌人的指挥部是否混乱,是否会制定反击计划。

    第二:河渡镇的敌人是否还仍然对河渡镇进行攻击,发现了逃亡的溃兵没有?是否会知道军队被伏击,法国指挥部是否告知了河渡镇的军队己方已被袭击,让其固守。

    事实上,河渡镇的敌人可能不多,让骑兵奔袭河渡镇还不如继续收割北方森林公路的法国溃兵,可是,不知道怎么的,希特勒的脑子总是要往河渡镇想,总是觉得河渡镇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果然,一名骑兵急速而来,对希特勒说道:“敌人突然对河渡镇加大了进攻力度,赫纳团长快守不住了,叫我来请求援兵。”

    原来是这样!

    敌人指挥官不得不让人佩服,没想到,敌人指挥官在打败之中还能保持清醒,明白这个时候夺取河渡镇才是关键,因为附近只有河渡镇才有利于防守,而且还可以收拢溃兵,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

    河渡镇不能让敌人夺取!

    “骑兵团随我增援河渡镇!”

    希特勒明白过来,如果让敌人加大力量攻取了河渡镇,那时他们将无立足之地。

    千多名骑兵绕到河渡镇的时候,敌人已经突破到河渡镇里面,依托房屋巷战,情况危急,赫纳团的警卫排宪兵队都被派上了前线。

    有了千多名的骑兵的加入,河渡镇的防守顿时稳固起来,对方放在河渡镇只有大概一个多团,经过了悍不畏死的进攻,死伤众多,最后不得不撤退。

    …………

    法军支援部队指挥部中,福煦元帅满是后怕的擦了擦冒汗的额头,刚才他差点就被留在了德国人的包围圈里,他的指挥部就走在炮兵团后面,他正骑着战马催促部队快速前进呢,突然前方传来了剧烈的战斗声音,定睛一看,居然看见前方几百米的公路上开出来很多坦克,吓他一跳,硬生生的把部队拦腰斩断,坦克形成了一个钢铁长城,让炮兵团一下子死伤惨重,福熙赶紧后退组织部队对这些坦克进行攻击,奈何他们没有反坦克武器,也没有强大的火炮,德国人的坦克完全犹如钢铁堡垒,他们怎么也攻不破,毫无办法,最后,只得组织敢死队抱着炸药包去炸敌人的坦克。

    同时,福熙想到己方军队被伏击,也不知道敌人也多少兵力,于是,他一边收拢部队一边命令攻击河渡镇的102团不计一切代价攻取河渡镇,只要攻占了河渡镇,那么他们至少在附近有了一个坚固的要点,可以防止敌人的进攻,以及收拢溃兵。

    “为什么我们的先锋团没有侦查到敌人的埋伏?”福煦疑惑不解,他作为总司令处理的事情太多的,一些细节并不知道,比如说德国的伏击部队安排在德国正线里面,在没有空军的侦查下,法国人一心只想着打破防线、追击溃兵,根本不可能发现德国人的伏击。

    一个参谋走进福熙的指挥室:“102团报告,经侦查,在河渡镇方向敌人派来了大量部队增援,我团攻取河渡镇困难。”

    “哦,打不下来吗?”福熙元帅也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兵力,害怕遭到敌人迂回攻击的他,命令道:“命令102团撤下来,全军撤退。”

    有了福熙的命令,战场上进攻的法国士兵都互相掩护往后撤,希特勒兵力不足,也不敢追击,只得派出斥候监视侦查。

    一直到了第二天,追击的骑兵陆陆续续的返回来了,此次战斗才算结束。

    统计了一下,此次战斗歼灭法军五千以上,俘虏包括受伤的法国士兵有两千多人,缴获的武器火炮不计其数。

    己方死亡一千多人,主要是骑兵团和在河渡镇的步兵团,受伤也有两千多,伤亡占总人数的二分之一。柏林团的坦克几乎全部被击毁,仅有十多辆能够维修好。

    他们,以少胜多,用五千多的士兵,战胜了两万多的敌人!

    而下一步,该怎么走?

第四十八章 里希特霍芬() 
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是巴黎!

    巴黎不知道还有多少敌军,但怎么着也有上万,希特勒手中的四五千作战力量完全不够看,不要说进攻了,就算是防守都有点困难。

    可是希特勒仍然力排众议,要求进攻巴黎。希特勒的想法,只有曼施坦因和魏速尔等少数人能够看出来。

    这个想法,主要是从政治方面考虑的。

    希特勒曾经是安全局局长,对于政治也有了点经验。维克多要求稳定国内,如何稳定国内,除了提高人民的生活福利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对外战争的胜利。

    现在帝国国内物资紧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德国人民唯一的盼望就是尽快打赢这场战争,只要打赢了战争,不仅可以摆脱目前的困难,还可以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只要能够打赢战争,那目前的以前困难都能够解决。

    这相当于人民的精神粮食。

    可是,自从几个月前和俄国签署合约后,德国的战争就毫无进展了,而且,俄国割让给德国大片领土,德国人民不仅没有获得战争福利,生活反而更加窘迫。

    现在国内动荡不安,或许只有前线的军事胜利才能稍微缓解人民愤怒的情绪。

    所以,希特勒必须要进攻巴黎。

    希特勒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集团军参谋部,鲁登道夫很快回复:“你部已完成阻击敌人两日的任务,授权柏林团团长希特勒择机而动。”

    接到鲁登道夫的回复已经是晚上了,希特勒心中兴奋,命令部队全部开往巴黎,希特勒带领柏林团和骑兵团先走一步,步兵团走的慢,就走在后面,步兵团还有两个营留守在河渡镇。河渡镇易守难攻,距离巴黎仅有三十多公里,几个小时就到,随时可以退守到河渡镇。

    “团长,我们马上进入是圣丹尼市,过了圣丹尼市就到了巴黎郊区了。”魏克里希和希特勒并马而行,被希特勒打败的法国支援部队据说就在柏林郊区,这也意味着他们现在要小心谨慎起来,避免被敌人伏击。

    “哦?圣丹尼市?”

    圣丹尼市位于巴黎的东北方向,属于巴黎的卫星市,其中市内的圣丹尼教堂最为著名,圣丹尼教堂是以前法国的皇家陵园,大部分法国国王王后被葬在里面。

    希特勒知道圣丹尼是皇家陵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德意志英雄里希特霍芬就被葬在圣丹尼市。

    “我们去看看里希特霍芬墓穴看看吧,让将士们原地休息。”

    里希特霍芬的墓穴距离行军路线并不远,骑马十几分钟就到。

    时值仲夏,夜空无云,上弦月高挂在夜空中,幽幽的银光斜斜地照在冰凉的石碑上。

    石碑是大理石的,又高又大,上面刻的字是金色的。墓碑前面树立着一圈木头护栏,把坟墓布置得像主人的私家小庭院,四周长满了鲜花,就连地面也是大理石板铺的,干干净净。

    本来只是希特勒和克莱斯特等少数几人要去圣丹尼市,但许多士兵和将领都知道附近有里希特霍芬的墓地,都请求想要前去拜谒,希特勒满足了大家的愿望,命令全军绕道走圣丹尼市,路过里希特霍芬的墓地。

    士兵们排成长长的队伍,踏着轻步,路过坟墓,用眼神对这个德意志空战王牌、整个欧洲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表达敬意。

    里希特霍芬出身名门,身世高贵,相貌英俊,性格坚毅,办事果敢,技艺不凡,是世界大战中击落敌机最多的王牌飞行员,获得过蓝马克斯勋章。

    他驾驶着那架“红色男爵”三翼战斗机席卷整个西线战场,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四处滚动,给敌人带来痛苦、恐慌、惊悸和战栗,给自己人带来欢乐、喜悦、慰藉和自信,阵地上的德国士兵每当看见了天空飞过一架血红色战斗机,士兵们无不欢声雷动、士气大振,他巨大的魅力使他成为人类空战史上最负盛名的空中英雄之一,名传世界。

    对于一名飞行员来说,能够击落一架敌机是本分,能够击落十架敌机是王牌,能够击落近百架敌机就是神话了。

    加上里希特霍芬极有绅士风度,不仅不攻击跳伞的飞行员,还对受伤的敌人全力救助,这样让他获得了整个欧洲的尊重。

    在三四个月前,里希特霍芬在法国境内被击落的时候,引起强烈的震动,谁都不会相信无敌的神话会被终结,许多协约国的士兵逃离阵地,去他坠落的地方捡取飞机碎片以作纪念。有人为此而落泪,甚至有德国人计划用20个师和5000门火炮去抢回他的遗体!

    协约国为“红男爵”举行了登峰造极的隆重葬礼:被安葬在国家陵园圣丹尼市,为对应里希特霍芬的军衔,6名协约国上尉抬着这位伟大敌手的棺木在一位神职人员的引导下缓缓前进。当棺木进入墓穴后,两旁士兵朝天鸣枪表示最高的敬意!

    “他是一位伟大的德**人!”

    希特勒对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