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

第44部分

德意志将永世长存-第44部分

小说: 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黎城市里不许骑马,那他们就沿着城市骑马,法律规定不许践踏农作物,他们就只走马路,这个时候也没什么交通法规,没说不许外国人在马路上骑马。

    “哦,你们看,好大的阵仗……”一个正在除草的法国农民看见了马群。

    “是德国人,穿的是德**装。”一个小伙子惊呼道。

    “难道是德国人打到巴黎来了吗?”一个妇人连忙收拾东西,赶紧回家。

    “说不定哎,虽然停战了,还在谈判,但是真的说不定德国人突然进攻,一下子就打到巴黎来了呢。”一个中年人赶紧跑向警察局。

    护卫团的行为,引起了巴黎城外很多市民的惊奇,就连巴黎城内的市民们听说了消息也有些恐慌起来,有些人还真的以为德国人打到巴黎来了。

第六十六章 崩溃的德国()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对于德意志而言是一个重大的事件,标志着德国从此成为了一个地区性小国家,因为丧失了百分之十五左右的煤矿和一半以上的钢铁工业,让德国经济崩溃,下岗工人增多,失业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在这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失业率如果超过百分之十,那就说明这个国家不太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德国的失业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更是说明德国处于崩溃之中。

    再加上陆军将会陆陆续续裁减近五百万士兵,这裁减的五百万士兵更是会冲击原有的秩序,使更多工人下岗。

    失业者们整天看报、抽烟、排队领食物、到福利部门大吵大闹,或漫无目的地在公园和街角游荡。男人们在候车室挤在一起取暖,或到垃圾箱内觅食。他们的衣服变得破破烂烂鞋底磨穿,这样衣衫不整,就更难找到工作。

    许多人对失业已麻木不仁,逆来顺受,有的则彻底绝望,《凡尔赛条约》签订的这一年,德国每一百万人中就有五百多人自杀,同时期的英国只有一百人左右,美国为一百五十名。

    由于女性工资比较低,他们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丈夫孩子留守在家中,这种性别颠倒常令家庭不。绝望情绪也在孩子们中间蔓延,他们受到了父母情绪的感染。孩子们营养不良、极度疲劳。

    在大城市中,某些青年加入了******团伙,青少年犯罪、卖‘淫、流浪和破坏行动时时刻刻都在增加,少年犯拘所和少年监狱的在押人数不断上升,甚至有的地方都快住满了。

    《凡尔赛条约》对所有德国人精神上的打击是巨大的,条约上的任何一条,普通民众都不能接受,都令他们痛不欲生。

    洛林和阿尔萨斯划分给法国?

    凭什么?

    凭什么洛林和阿尔萨斯就是法国人的固有领土了?

    虽然说从历史上来讲洛林和阿尔萨斯大部分时候是法国人领土,但是欧洲历史混乱,追本穷源地来说,从以圣女贞德出现为标志的欧洲民族觉醒开始说起,阿尔萨斯从一开始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名叫洛林公国,这两个地区是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哈布斯堡家族的祖地,并不属于法国,后来经过三十年战争(17世纪的一次全欧混战),洛林和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法国,从此成为法国领土。

    几百年来,洛林和阿尔萨斯成为了德法之间争议不断的领土。

    当地政府、学校、教育依然使用德文,阿尔萨斯地区的史特拉斯堡大学持续接收德国学生。

    阿尔萨斯有孚日山脉作为与法国的界线,但是与德国并没有类似的天然界线。因此,阿尔萨斯在法国大革命以前,一直保留德国文化,经济上也较依赖德国,除了税收权和驻军权外,再加上拥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所以阿尔萨斯仿佛就是德国的城市一般。

    德国人民没有从历史角度上来看,而是从现实角度上来看,洛林和阿尔萨斯的人民几乎都会说德语,从宗教风俗、文化饮食上来看,这两个地区的人都和德国人一样,和法国人截然不同。

    而且洛林和阿尔萨斯并入德国已经四十八年,第二代第三代都已经成长起来,都认为自己是的德国人,根据国际法来说,当一个地区被占领了五十年后,若期间不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或已有协定,则视同同意该领土转移。

    还差两年,洛林和阿尔萨斯就自动变成德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固有领土”。

    德意志人民怎能甘心?

    耻辱性的条约让整个德意志意志消沉,社会的残渣又青云直上,正直而又勤劳的人们认为他们受到了游手好闲者的剥削,又把他们弄到手的钱到夜总会和酒店消费,而医生、学生就被迫干手工活,或到施粥处去觅食。

    大学教授赚到的钱比电车售票员少,学者的女儿习惯穿超短裤裙,出入酒吧,在夜总会当裸‘体舞者,这并不是个别,数以万计的中产阶级被迫离开租住的公寓,并开始吃素食。贫困的女贵族当起了酒吧女郎,退役海军军官拍电影,外省法官的女儿再也不能指望父亲会在冬天给他送温暖的衣物当礼物。

    政府申明“马克就是马克”的政策,让领救济金的人、节俭的人以及靠微薄的房租收入而活的人跌入了贫困与不安的境地,政府只给这么一点固定的救济金、大量印钱、不准房屋出售出租价格上涨,这些都导致大量人民破产,很多人选择了自杀……

    凡尔赛条约签订五个月以来,自杀的人数就堪比以往五年来的总自杀人数。

    国内的政治局势也是风起云涌,一会是巴伐利亚州爆发革命,成立苏维埃政权,一会是有工人罢工,数万工人占领鲁尔工业区。

    甚至连柏林也被暴动的工人,和革命党占领,德国魏玛政府有过一段时间逃到斯图加特。

    这样的德国如果不管治,那的确是将跌入深渊,一蹶不振了。

    这样的情况下,魏玛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稳定国内。

    对于企业工厂,政府则实行了降税政策,一下子降了百分之十的税收。再加上在签订凡尔赛条约的时候,英美两国真的害怕德国会四分五裂,所以把以前制定的征收百分之二十五的税变成了只征收百分之二十。

    这样一来,德国的工厂企业只需要缴纳百分之三十左右的税,比以前的百分之二十的税收只多百分之十,这样一来,德国的商品在世界上也不至于毫无竞争力、毫无赚头了。

    为了拯救失业率,挽救经济,魏玛政府也召集了许多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成立了经济振兴委员会。

    这个经济振兴委员会也囊括了希特勒在内,德国几乎所有资本家都在经济振兴委员会,至于为什么会加入经济振兴委员会?

    原因很简单,想让大家出钱出力呗。

    还有国内的罢工可以容忍,可起义革命就不容许,一旦有起义革命,就直接派遣军队绞杀,国内的动暂时安稳下来。

    希特勒自从从法国回来后,在汉堡和不莱梅待了一阵子后,听说姨妈约翰娜生病住院,在希特勒的父母死后,一直都是姨妈约翰娜照顾自己一家人,所以无论怎么说希特勒都该去看看,于是希特勒就一直待在巴伐利亚州慕尼黑。

    ps:前段时间都有点忙,等端午节过后就有点时间写了。

六十七章 雨下的温暖() 
《凡尔赛条约》只允许德国陆军拥有十万人,可几百万陆军,不是说一下子裁完就裁完的,原奥斯曼帝**队总参谋长、战后德军总参谋长塞克特就负责裁军事宜。

    “未来战争取胜之道在于调动人数少但素质甚高的机动部队,其配以飞机,则作战效能更高。”

    这就是塞克特的思想,他开始断断续续的大规模裁军,优胜劣汰,留下大量军官精英,普通士兵则将要退役。

    《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不许开设军事院校,他就在团一级的单位建立了一个建在部队上的军事教育体系,每一位列兵都受到成为军士的培训,每一位军士都受到成为军官的培训,每一位军官都受到成为将军的培训。

    留在陆军中的所有士兵,都要开始高强度的训练,保证每一名士兵在以后扩军时都至少能够当上排长。

    所以在演习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一幕:一群推着纸版箱、开着玩具飞机,每个人都独自大声叫着“我是某某排”来模拟战争的德**人,一个士兵就是一个排,恐怕任何一个参观者、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禁会笑出声来。

    很明显的,德国陆军已经在为复仇做准备!

    大规模裁军对柏林团也有影响,但柏林团是英雄部队,获得了许多军队大佬的保护,士兵们本来就是从德国各军队挑选出来的精英,在严格的考核对于他们也是小菜一碟,柏林团大部分人都留在了陆军之中。

    自从希特勒去了法国签署和约之后,柏林团的日常事宜都是由副团长魏克里希和参谋长克莱斯特负责,希特勒很少管理柏林团了,同时,工厂企业由登布奇和金特尔管理,安全局交给******管理,国内复杂的政治活动希特勒又不热衷。

    就在希特勒刚空闲的时候,却接到了亲人的来信:姨妈约翰娜生重病住院。

    姨妈约翰娜对于希特勒而言是一个重要的亲人,他的亲人目前为止就只有妹妹保拉以及表姐安吉拉、姨妈约翰娜。

    表姐安吉拉,也就是姨妈约翰娜的女儿。

    在小时候父母病逝之后,全靠姨妈约翰娜和表姐安吉拉照顾希特勒兄妹俩,如果没有约翰娜的救济,兄妹两人说不定就饿死在哪个角落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在听说姨妈病重后,他马不停蹄的就跑到了慕尼黑。

    “妈妈得的是肺结核,主要是因为前段时间营养不良引起的。”

    在隔离病房外,安吉拉哭红着的双眼对希特勒说道。

    “营养不良?我不是给你们寄了这么多钱么?怎么会营养不良?”得肺结核的原因之一的确是有营养不良,可希特勒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寄钱,怎么会营养不良?

    “妈妈把你寄来的钱都送给了附近十几个邻居,还送给大街上的流浪汉、乞丐,她说钱够用就行了,活不带来死不带去,还不如帮助一下大家,她就是不忍心看到别人受苦受难。”安吉拉抹着泪水说道。

    姨妈的心也太好了。

    全德国上千万人都在失业饥饿,姨妈能全帮下来吗?

    妹妹保拉也来到医院,三人带上酒精口罩,进入病房看望约翰娜,约翰娜是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才四十多岁,她的脸上就全是皱纹。

    “以后我不给你钱了,直接给安吉拉,让她照顾你。”希特勒略带生气的说,这个时候的肺结核是一种高度危险的传染病,死亡率很高,如果降临在一个普通家庭,至少也要让这个普通家庭破产。

    约翰娜没有说话,只有微笑。妹妹保拉哼声道:“没用的,家里有点东西她就往外拿,如果有一个苹果,再怎么也要分一半给邻居。有一次家里来了强盗,姨妈撞见了,不仅没有驱赶强盗,她还主动把家里的钱全部交给强盗……”

    安吉拉也诉苦道:“平时对人太好了,有几个黑社会听说妈妈心好,装作受伤,请求妈妈给点钱去医院看伤,我妈妈还真的给了,还被骗了好多次……”

    约翰娜摇头苦笑:“我现在有这么多钱,这些人又这么可怜,怎么就不能施舍他们?”

    “施舍?施舍别人,那怎么把自己就弄成肺结核了?”还好听医生说姨妈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不然希特勒可能会更生气。

    “这是意外……”约翰娜轻声摇头道。

    保拉说道:“哥哥,好像我们国家的情况真的不是很好啊,我有许多同学都没钱上学了。”

    保拉快要二十四岁了,高中毕业后因为家里穷就没有读大学,在一所犹太人大学的食堂工作,但保拉这个妹妹喜欢文学,希特勒听说后就凭关系把她弄进慕尼黑大学学习文学,满足了妹妹的愿望。

    “此时正当国家危难的时候,国内的经济形势不是很好。”希特勒起身道:“我去给买点水果,让姨妈增加营养。”

    希特勒离开医院,这时下起雨,他撑着雨伞,信步走在大街上,慕尼黑大街上人潮拥挤,绝大多数人的面孔上都充斥着迷茫和麻木,招工信息墙下挤满了伸头仰望的人,雨水打在他们脸上他们也完全不顾。乞丐随处可见,有的流浪汉带着家当直接睡在大街上,警察挥舞着警棍,追赶着犯罪青年。

    大街上的这些人影响了希特勒心中的情绪,自从去法国签订凡尔赛条约回来之后,他的心情一直都不是很好,一直待在家里蜗居。

    协约国最终决定山东权益交给日本,德国代表团的努力也完全没用,希特勒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