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

第54部分

德意志将永世长存-第54部分

小说: 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享自己的学术和知识,公平的处理科学家之间的争论,由此获得了所有科学家的尊敬,而且是量子力学之父,由此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科学时代,引发了科学革命。

    六十四岁的普朗克依然精神抖擞,上台说道:“对于物理界的未来,我是十分看好的,以前许多物理学家甚至我的老师告诉我,这门科学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只有一些不重要的空白需要被填补,对于这个观点,我不仅是不认同的,而且事实证明,物理学,是永远没有终点,是任何一个科学家耗其一生也学习研究不完的。不过,物理学是一门高深的学科,现实生活中实际应用得少,工作机会也少,有的学生毕业出来,甚至只能去当矿工和做推销员,这对于我们研究物理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呼吁,让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这项重担落在了我们的身上,我们要让物理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得起来。”

    普朗克的话是讲完了,会场再次响起了阵阵掌声,不过普朗克下台之前多说了一句:“对于量子力学,我和爱因斯坦的思想一样,认为量子运动有其固定定义和意义,是有因有果的,世间万物皆有定义。”

    这一下,下面就喧闹起来,下方座位上一个人站起来,说道:“玻恩教授说的才是对的,量子之中有着混沌机制,拥有不可确定性。”

    这个人叫做泡利(1945年或诺贝尔物理奖),是索末菲的学生,也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玻恩的助手,在学问上严谨博学,生活上虽然为人刻薄,语言尖锐,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同时代物理学家心目中的地位,在这个天才辈出群雄并起的物理学史上最辉煌的年代,泡利仍然是夜空中最耀眼的巨星之一。

    会场里中的爱因斯坦也站起来,和泡利对峙,气冲冲地道:“世界上任何物品都可以用数学所描述,任何事件都可以用物理进行定论,只要知道了发展历史以及宇宙中的一切物理定律,掌握了所有变量,以及能够观测到所有粒子,那我们甚至可以预测未来,成为先知,又因必有果,上帝不掷骰子!”

    对于他们的争论,有的人听得懂,有的人听不懂,但纷纷交头接耳,会场顿时嗡嗡响成一片。

    “好了,好了,真理有的是时间让你们辩论。”1902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精通多门外语、通晓人文地理的荷兰科学家洛伦兹作为本次会议主持人把普朗克请下台,让人群安静下来,接着主持开幕仪式。

    在台下的希特勒感到好笑,这两个阵营的争辩可谓是愈演愈大,就连普朗克都参与其中了。

    本次大会的物理界分为三个阵营,不是以国家分的,而是以思想分的,简单来说,主要争论的就是量子运动是否有不确定性,微观世界是否存在概率问题。

    一派是中立派,认为现在还搞不清楚,不如老老实实的做实验,用事实来说话。

    一派是哥本哈根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由是今年(1922)的诺贝尔物理奖丹麦人玻尔开创,是物理界的权威人物,对物理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旗下还有玻恩(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海森堡(二战德国研究核武器的核心人物)、泡利,这几人是哥本哈根学派的主要人物。

    哥本哈根学派认为,粒子拥有测不准关系,拥有不确定性原理,量子之间,是拥有混沌机制的,有些量子不可测算。

    而另一派则是爱因斯坦、薛定谔、德布罗意(法国顶尖物理学家,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们认为宇宙中一切东西都是可计算测量的,包括量子,有因必有果,什么样的行为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还有一句口号是:难道月亮是你看到他的时候他才存在?

    他们认为一切量子都有了一定的定义,以及历史轨迹。

    爱因斯坦这一派的理论会引出一个十分恐怖的结果,如果在未来的先进世界,没有混沌机制,量子之间一切都是已经确定好的,那如果掌握了宇宙中的一切物理定律,又能观测记录到微观世界中的粒子运动规律,并且利用大量数据进行大量计算(如果是未来的无限制计算机则无敌了),这样一来,那便可以通过因果,知晓古代和未来发生的一切事情,比先知还厉害,趋吉避凶,从而成为无所不能的神。

    也引申了另一个事实,则一个人的一辈子,都是注定好了的,再怎么变化、再怎么精彩,也就只有这样。是的,从宏观宇宙上来看,人类的确就像是一只小蝼蚁,整个人类社会几千年都只能在地球活动,一代代人繁衍生息,生老病死,不过如此。

    人,只能在有限的生命里享受生命,为社会贡献力量,与家人享受幸福,死,是必然的,所以,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注定好的,谁能不死?

    对于量子里面是否有混沌机制,这两派已经通过实验争论好久了,一会是玻尔发现了新的理论,一会是爱因斯坦提出了新的想法,两派争论不休,两方只有暂时的胜利,没有永久的胜者。

    不过这两派的辩论是良性辩论,互相促进,为量子力学的完善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第八十四章 希特勒是顶尖科学家?() 
最后是希特勒上台讲话,作为雷根斯堡的市长,这场科学盛会可以说是他组织的,他理应去说说话。

    市政府给他的演讲文稿全是一大堆什么“科技强国”、“人才兴国”的空话,不要说是念给大家听了,就是他自己看了,也会感觉到疲乏无趣。

    所以,希特勒尝到了恶果,什么都没有准备,连腹稿都没有打,一时上台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灯光璀璨,演讲台上足以看遍整个会场中所有人的面孔,有的人希特勒认识,有的人希特勒不认识,普朗克、马克西米利安亲王的孙女西雅、爱因斯坦、拜耳公司的技术员康利、发明滤嘴的克雷、数学无冕之王希尔伯特、从中国万里之遥赶过来的李四光,这些都是希特勒熟悉的面孔。

    之前从名单上来看,这次会议无愧于世界最顶级的会议,能把这么多科学家聚集在一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科学界的所有著名人物、二十多年来的诺贝尔奖除奖的获得者、世界各国的实用产品发明者,几乎都来到了雷根斯堡这种小城。

    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数学,后世书本上的知识,大多都是会场这里面的科学家奠定的,让学霸们苦思冥想,让学渣们头痛万分、“摇摇欲坠”。

    希特勒站在演讲台上,沉默了一会后,开口说道:“之前瓦根舍因校长在问大家,第三次工业革命会是什么样子,会在哪里发生?我可以告诉大家,第三次工业革命就在不久的将来、就在各位的创造中发生,届时,我们依靠飞机和火箭,将会飞上万里高空,飞出大气层,甚至飞到月球上去,柏林到纽约,坐五个小时的飞机即可到达,不用像今天这样做两三天的轮船,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世界飞行之父李铁塔尔,还要感谢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对了,莱特兄弟中的哥哥在十二年前不幸病逝,我们对此表示哀悼,不过弟弟奥维尔我知道他今天也来了,在哪里?让我们对他们兄弟两人的伟大发明进行热烈致谢吧。”

    生性腼腆的奥维尔被他的朋友推着站起来,让全场都能看见他,对他鼓掌,上万人的注视,让他红着脸赶紧坐下来。本来此次大会他不想来的,但是听说全世界有很多飞机技术者也都来参加了,他虽然已经退隐,但对于飞机依然热爱,所以想来和世界飞机技术爱好者讨论一下。

    全场掌声过后,希特勒继续说道:“在未来,万里之外的人和人之间,可以用电话进行实时通话,甚至可以看见遥远的画面。我们还可以通过电子管或晶体管做成的计算器,来计算复杂的数学运算,甚至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对于未来的物理,我也是十分看好的,我知道有一种叫做铀的重金属物,拳头大小的铀,就足以供应一个大型城市一个月的用电量。”

    这时,会场内有数个人举手示意,看样子是想要发言,希特勒停下了演讲,说道:“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法国物理家、化学家,因发展了催化剂与有机化学而获得1912年诺贝尔化学家的萨巴蒂耶站起来说道:“铀,是你们德国人在两百年前就发现的物质,主要用途是玻璃添加剂,把铀添加到玻璃里面,玻璃会更加的鲜艳好看,你说一块拳头大的轴就能供应一个城市的电量,这是不是有点耸人听闻了?”

    在场很多人听了也是点点头,觉得不可思议。

    希特克看见坐在他旁边的居里夫人,抬手问道:“居里夫人,您也是这么想的吗?”

    居里夫人大大方方站起来,点头道:“事实上我们大部分法国科学家都认为铀是没有放射性的,在我从沥青铀矿中提取到镭后,铀矿渣就堆在一边,成为了废料,对于铀,是否具有放射性,我们法国科学家和英国科学家已经争论了很久了,毕竟如果铀真的具有放射性,再加上铀又是最重的元素,那一旦被证实,那铀这个元素就值得重点研究了,的确是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是的。”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站起来,是去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英国科学家索迪,就是他主要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大部分铀都没有放射性,但是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铀具有放射性,对于铀的放射性来源,是否本身具有放射性,我们和法国科学家以及俄国的门捷列夫一直有争论。”

    希特勒在台上看了看德国科学家座位的方向,问道:“德国的奥托·哈恩在哪里?”

    他问这个人是因为他想了起来,历史上第一个发现核裂变的人就是奥托·哈恩,开创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具有划时代的深远历史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他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既然第一个发现原子能的是奥托·哈恩,那就问问他,看他是否有什么想法。

    哈恩的额头发线很高,一个标准的德国中年人,他站起来说道:“既然能够发现了具有放射性的铀,就算是几率极低,那也能说明在特定的条件和方式下可以取得,说明铀是具有放射性的,我觉得我们要多重点研究,怎么研究取得和利用放射性铀。”

    哈恩模棱两可的话并不能让大家满意,眼看法国科学家和英国科学家就要争论起来,希特勒笑道:“好了,雷根斯堡科学大会要举办一个月呢,大家有的是时间讨论,我的演讲都还没有讲完,大家听我再讲一些吧,额,讲到哪里了呢?”

    希特勒停顿一下,发现自己也不讲些什么了,突然想起之前爱因斯坦和哥本哈根学派的争论,又碰巧看到台下的薛定谔,理了理头绪后说道:“之前你们在争论量子的可预测性,我有一个想法哈,可以供大家参考,假设我们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密闭且不透明的盒子里,盒子里有一个毒瓶,毒瓶与一个放射性原子核组成一个理想装置,假定该原子核一小时内有50%的可能发生衰变,并且该原子核衰变时会触发装置打开毒瓶,那么,在我们未打开箱子之前,我们是不可能知道里面的猫是死的还是活的,只有等我们打开的那一瞬间才能决定是死是活,那没有打开的时候,箱子里面的猫,是否就属于不死不活,死活混合的幽灵状态呢?”

    不死不活、死活混合的的猫!

    全场大哗,在场的人都对这爱因斯坦派和哥本哈根派的争论有所了解,即微观世界的量子状态是否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希特勒的假设,让爱因斯坦派和哥本哈根派这两派的一切理论都成为了错误。

    是的,无论量子是具有不确定性、具有混沌性的,还是量子具有因果性、具有循环计算性的,都是错误的。

    希特勒的假设,就是说量子世界会因人的观测而改变,是不能知道其结果的,在我们人观测的时候,会可能发生坍缩的变化,可能是稳定的变化,也可能是不稳定的变化,就像箱子里的猫一样,因为毒药,可能会死,也可能不会死,是不可预测的。

    这可以引申很多其他的理论,比如说在追一个女孩之前,女孩是否会接受你,是不可预测的。可能会接受,也可能不会接受,但是只要行动了,也就有结果,虽然可能失败,但还是有一定的几率成功——这说明,人的行动,将决定结果,如果不行动,女孩一直是不可预测的存在。

    在这个猫理论中,追女孩时,人的行动,就是人的观察,人的观察将会决定量子世界的变化。

    无论是爱因斯坦,还是玻尔、玻恩、薛定谔、海森堡、普朗克等许多人,还是德高望重的英国科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