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武将修改器 >

第100部分

三国武将修改器-第100部分

小说: 三国武将修改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家阶级将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士大夫阶级和功勋贵族阶级。

    现在的世家子弟,大多都是士大夫,可士大夫并非世家子弟。与世家阶级相比,士大夫阶级最大的不同就是可流动性,他们并非固定的某些人或者某些人的后代,只要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田舍郎也能成为士大夫。而士大夫的儿孙若是不能考过科举,也会逐渐被排除在士大夫之列。

    说白了,就是隋唐之后的文官体系。

    与当下的官吏体系相比,这种文官体系更利于君主集权,至少不会出现四世三公这种严重威胁君权的东西。

    除此之外,这样的体系也更利于国家的稳定,因为底层的民众有了进身的希望,在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候,也不会只想着造反,至少还有另外一个选择——读书。

    而功勋贵族阶级,则是和士大夫对立的一个团体。如果说士大夫是通过科举爬到金字塔上层的人,那功勋贵族就是通过军功爬上来的人。如果马应真能成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功勋贵族都会压制着士大夫。毕竟,每个新王朝建立之初,都会出现大量的功勋贵族。

    想得有些远了。

    马应晃了晃脑袋,当务之急,是要在关中进行一次官吏选拔考试。

    之所以急着操办这件事情,一是因为地盘扩大之后,确实需要大量的官吏;二则是想要让关中的那些世家豪族表个态,要不要跟着自己一起干,以此来区分哪些世家需要优待,又有哪些世家需要打压。

    在官吏选拔考试之前,关中不可能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马应打算从凉州抽调一批官吏过来,先将管理体系的框架搭建起来。而李儒,暂时被他任命为中州别驾,执掌关中政务。

    所谓的中州,就是司隶,只不过给它改了个名字。其实就算马应不改,未来也会有人改,魏晋之后貌似就被改称为司州了。

    在马应看来,司州远没有中州贴切……好吧,其实他就是想要过一把改名的瘾。以前他不是很理解,王莽执政之后,为何要将全国大部分郡县的名字给改掉,现在似乎找到了那么一点感觉。

    当下,中州只辖有三个郡,分别为京兆尹、扶风郡和冯翊郡。京兆尹作为都城长安所在,名字特殊点没什么问题,但右扶风和左冯翊,搞那么特殊干嘛,老老实叫郡不好吗?总之,我的地盘我做主!

    因此,马应大手一挥,右扶风和左冯翊便成为了历史。

    当然,如果未来夺得天下的人不是他,这些地名很可能会被改回来……

第184章 请功() 
马应现在的势力范围很大,不仅包括整个凉州,还有小半个中州和小半个并州。若是再加上西域的话,至少需要四个总理一州政务之人。

    总理一州政务的人只是个别驾,确实有些说不过去,可问题是,马应现在也只是凉州牧而已,总不可能将他们任命为州刺史。况且,既有凉州牧,又有凉州刺史,不觉得很奇怪吗?

    马应忽然发觉,自己的官位似乎有些低了。

    只是,州牧再往上,就没有适合的官位了,作死的话,倒是可以逼天子给自己加封一个凉公或者凉王的爵位。

    若真这么做了,关东群雄说不定会发起一场讨马之战……

    最妥当的做法,乃是让天子给自己加封一个有分量的将军职位,然后以将军职位都西域以及凉、并、中三州军政。

    这样做非常有必要,毕竟他升官了,才好给麾下文臣武将升官。他或许不在意这些名头,但不代表麾下文臣武将也不在意。看看人家袁术,顶着一个后将军的名头,不但敢任命豫州刺史,还敢任命破虏将军什么的。

    可是,身为州牧的马应却不敢,尤其不敢随意任命将军。毕竟,他现在也没有一个正式的将军封号,就算强行任命部下为将军,人家也不敢接受。

    如今天子在袁术的手中,向天子讨要官职,其实就是在向袁术讨要官职,才刚刚跟人家打过一仗,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同意。

    不过,马应还是打算派出使者去汝南试一试。为了配合使者,马应将会命人统领一万人马,出函谷关,过弘农郡湖县,然后南下经弘农郡卢氏县,再继续南下,突袭南阳郡析县。

    这条路需要穿过秦岭,不太好走,但出其不意之下,极有可能将析县拿下。析县在武关东南。拿下此地后,马应便可以以此为据点,配合杨阜,前后包夹武关。

    如此,武关必然守不住。毕竟,拿下析县之后,便等同于截断了武关守卒的退路以及粮草补给。

    凉州军攻入南阳,袁术多半要慌。武关失守事小,若是凉州军与荆州军联合,轻易就能将他赶出南阳郡。

    在这种情况下,马应派去的使者若是暗示一下,袁术绝对会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官职!

    想到这,马应当即召集将领商议此事,最后决定由麹义统领一万人马,出函谷关,而后由弘农郡南下直抵南阳郡,以完成这个任务。

    至于出使汝南的人,因为任务不重,马应随便挑选了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前往。

    做完这些事后,他又一头扎进了中州的政务之中。

    初平三年(192年)九月末,中州的管理框架基本搭建了起来,李优为中州别驾;原河湟郡令黄衍出任京兆尹;原张掖郡令张恭出任扶风郡令;原汉阳郡令郭宪出任冯翊郡令。

    除此之外,求贤令也已经张贴到了各个县乡,官吏选拔考试也快要开始。

    就在这时,南阳郡传来捷报,麹义成功夺下了析县!

    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前往包夹武关,只暂时截断了武关的粮道。按照他的说法,只需等上几日,武关守卒必然惊慌,而后再出击,便能彻底瓦解守卒的抵抗意志,轻松占据武关……

    武关还未被攻克,凉州军进入南阳郡的消息就已经传入了袁术耳中。

    袁术原本还很是高兴,毕竟他不仅将天子和文武百官迎入了汝南,而且还招揽到了吕布和段煨两员大将,哪怕在关中吃了一些亏,依旧不影响他的心情。

    可是,他才刚刚将天子安顿好,甚至还没来得及给自己升官,就听到了这个让人糟心的消息,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马应小儿,莫要欺人太甚!”

    袁术在后将军府中发了一通火,砸碎了不少灯盏,这才稳住了情绪,而后才开始召集麾下谋臣,商议此事。

    听闻凉州兵出现在了南阳郡,并攻下了析县,袁涣、阎象等谋臣的脸色也不太好。

    袁涣首先开口道:“当务之急,乃是弄清楚马应的意图。他才刚刚占据关中,根本无力入主中原,纵使和刘表联合,将后将军赶出南阳郡,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只会便宜了刘表。马应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故,此事必有蹊跷!”

    袁术咬牙切齿道:“可有办法将进入南阳郡的那一万凉州兵彻底留下?我要给马应一个教训!”

    “切不可意气用事。”袁涣劝诫道,“那一万凉州兵占据析县后,必然会攻打武关。武关腹背受敌,又无粮草补给,只怕难以守住。在这种情况下,绝不可能将那一万凉州兵留下。不仅如此,多半还会有更多的凉州兵通过武关,与其合兵一处,一起攻打南阳。如此,南阳就真的危险了!”

    南阳郡乃是大汉第一大郡,若是将这里丢了,损失可不是一星半点,袁术的综合实力最少也要缩水三分之一。

    “那该如何是好?”袁术虽然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但心情却越发的烦躁。

    可是,一时半会儿,袁涣等人也想不出什么对策。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主公,外面有一人自称是凉州牧派来的使者,想要登门求见。”

    袁术愣了一下,眉头皱了起来,“使者这么快就到了,马应小儿到底想做什么?”

    袁涣却松了一口气,道:“马应派人前来交涉,是一件好事,这说明,他并不是非要将后将军赶出南阳不可。如此,便有了商谈的空间。”

    袁术依旧皱着眉头,“马应此举,必有所求。曜卿,你认为他是想要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何须问我,召见一下那名使者,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袁涣淡淡道。

    袁术点了点头,当即命人将那名使者带了进来。

    那名使者进来后,当即拜道:“见过后将军足下。我奉我家主公凉州牧之命,前来向陛下报喜,不知后将军可否带我去见一见陛下?”

    袁术冷笑道:“有何喜事,先说给我听听。”

    “诺!”那名使者认真道,“我家主公降服西域诸国,设立西域刺史府,而后又镇压南匈奴叛乱,收复并州四郡。欲向陛下请功……”

第185章 右将军() 
和那名使者交谈了几句,袁术算是明白了,原来马应是讨要官爵来了。刚夺了自己的关中还好意思来要封赏,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

    压制着心中的愤怒,袁术挥了挥手道:“使者远道而来,先在府中歇息几日吧。”

    “多谢后将军款待!”那名使者倒也洒脱,当即就退了出去。

    待他走后,袁术的脸终于沉了下来,“将攻灭南匈奴作为功劳,不知道他们是我的鹰犬吗?马应小儿,端得可恶!”

    见他这个态度,袁涣忍不住提醒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既然马应只是讨要官爵,何不给他?用一个官爵换取他退兵,于后将军而言,并不吃亏。”

    袁术没有说话,只用力捏着拳头。他自然知道不吃亏,可是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这时,杨弘眼珠一转,提议道:“他既然想要官爵,何不给他大一点?就封他为凉……不,秦公,封他为秦公!”

    “不可!”袁术和袁涣异口同声道。不过,他们内心的想法却完全不一样。

    袁术只是单纯地不想给马应这么高的身份,还封公,凭什么?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基本上就没有公爵了,只在光武帝刘秀刚刚登上皇位的时候出现过,而且只册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例如汉明帝刘庄,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东海公。不过很快,公爵就被撤销了,包括东海公在内,都改成了王。

    也就是说,在东汉,公和王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杨弘,不仅提议要给马应封公,而且还是一字公,人家汉明帝当初也只不过是一个东海公,统御东海一郡之地,秦公是什么意思?将秦地全部变成他的合法封地吗?袁术自然不会同意。

    而袁涣反对,却是另外一个原因,他怕将马应得罪狠了。毕竟,傻子都看得出来,封为秦公,这是想要将马应架在火上烤啊!

    好吧,自家的后将军似乎没有看出来……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样操作的话,马应肯定不会受封,恼羞成怒的话,南阳郡多半也难以保住。所以,绝对不能这样做!

    ……

    初平三年(192年)十月,武关沦陷,被杨阜和麴义占领,杨阜和麴义合兵一处,共两万人马,直逼南阳。

    就在这时,刘协派出的天使终于抵达长安,开始宣旨:拜凉州牧马应为右将军,督凉州、并州和西域之军政。至于中州,袁术也好,天子也好,都舍不下这个脸,自然也就没有出现在圣旨上。

    右将军乃前后左右四将军之一,只在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这四个重号将军之下,已经很有份量了,袁术现在也只不过顶着一个后将军的名头。

    不过,马应相信袁术绝对不甘心与自己平起平坐,多半已经升官了……

    事实证明,他的猜测非常正确,没过几天,就有公文发往各地官府,昭告天下,天子刘协拜袁术为大将军!

    拜袁术为大将军还只是其次,这封诏书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告诉天下所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天子不得不暂时迁往汝南郡,定都汝阳(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和平舆县一带)。

    不仅如此,袁术还广发“英雄帖”,命袁绍、公孙瓒、曹操、刘表等一干封疆大吏前来朝拜天子。

    这个行为,却是让马应有些担忧。像袁绍、曹操这些有称雄之心的人,自然不可能真的去朝拜天子。可是,他们不去,不代表就一定没人会去,毕竟在这个时间点上,还有许多人从未想过要争霸什么的。

    再加上袁家四世三公的威望,愿意听从他号令的人应该会有不少。

    总之,经此一事,袁术的实力必然会有所增加,至于到底能够增加到什么程度,马应也拿不准。

    好在,袁术的性格让人非常放心,如果他真的强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会作死。

    而且,此人管理地盘的手段也非常粗糙,经常会给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