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武将修改器 >

第109部分

三国武将修改器-第109部分

小说: 三国武将修改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为何还有人想要返回武都郡?”

    “总有一些思念故乡的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意愿不是很强烈,我能压下。”马超自信道。统率武都军这么多年,这点威望还是有的。

    可马应却皱起了眉头,道:“一直压制也是不行的,迟早会爆发。这样吧,你先统计一下,到底有多少人想要返回凉州,又有多少人想要留在商州。留在商州的人,我打算将他们转化为郡兵……”

    “诺!”马超点了点,顿了顿,他又说道:“想要返回凉州的人不会太多,我估计最多只有三千。”

    “三千人?”马应苦笑道,“那以后武都军怕是要改成武都营了。”

    “兄长不准备继续扩充武都军了?”马超疑惑道。

    “我倒是想,只怕武都郡的兵源不足。前年组建陷阵军之时,也从武都招募了一万多氐人,武都郡的氐人青壮已经没剩下多少了。”

    “哈哈哈,那岂不是正合了兄长心意,不用再担心武都氐人融入不了大汉了。”作为马应的堂弟,他自然知道不少事情。

    马应也笑了,“武都郡也好,商州也好,只需一两代人,便能彻底融入华夏,分散安置在凉州各地的羌人亦是如此。此生若是能将商、凉二州彻底化为华夏之土,也不算白来这世间走一遭。”

    “那,武都军真的要改为武都营吗?”马超又提起了这个问题。

    “肯定是要扩军的,只是不适合再叫这个名字,毕竟接下来这支大军,不会再以武都氐人为主。”

    “那兄长打算扩军到多少?”

    “三万!”马应认真道,“再加上四万虎骑军和三万陷阵军,正好十万大军。”

    “若是加上凉、中、并三万郡兵和商州近两万郡兵,岂不是十五万大军?这天下怕是没有多少人敢跟兄长争雄了。”马超兴奋道。

    马应苦笑道:“袁绍、公孙瓒、曹操,乃至刘焉,都不是易与之辈,不可大意。当年董卓不同样兵强马壮吗?”

    “弟受教了。”

    又闲谈了一会儿,马应忽然问道:“武都军化为商州郡兵之后,你是回凉州还是继续留在这里坐镇?”

    马超拜道:“任凭兄长安排。”

    “我希望你回凉州。募召新兵之事,还需要交给你去操办。”马应看着他,认真道。

    马超当即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准备让他成为新军的统帅啊!

    从武都军统帅变成新军统帅,他不但没有生出任何不满,反而还有些激动。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兄长,那商州由谁坐镇?”马超好奇道。

    “我打算以徐荣为主将,留下一万陷阵军驻扎在这里,以稳固商州。再加上两万郡兵,商州可无忧。”马应倒也没有隐瞒。

    “徐荣?”马超有些担忧,“此人虽然击破一万呼揭人,立下大军,但归降兄长时日不长,能担此重任吗?”

    他其实想问的是,此人的忠心可靠吗?

    马应知道他心中所想,回答道:“徐荣的能力足够担此重任,忠心也没什么问题。况且,我也没有给他太大的权力,那两万郡兵并不归他统辖。而那一万陷阵军,没有贾诩身上的那一半虎符,他也无法调动。”

    “看来兄长已经考虑得很周到了,是我多虑了。”

    又交谈了一会儿,马超终于离开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马应不禁有些感慨。此次之所以和他聊这么久,只是不想让他产生什么误会,毕竟此次一口气卸掉了他两万武都军的兵权。

    好在,结果不错。

    在马超离开后不久,马应又召见了徐荣。

    因为击破一万呼揭大军的功劳,知道他能力的马应没有犹豫,直接借机将他提拔为了裨将军。而他也成为了陷阵军中,继典伍之后,第二位裨将军。

    至于最后一位裨将军的人选,马应早已内定,除了张辽没有别人。当然,他暂时还不敢直接将张辽提拔上来,否则必有人不满。

    为了让张辽成功上位,未来他会给张辽多创造一些立功的机会。功绩上来以后,再将他提拔为裨将军,自然没人会不服,就像此时的徐荣一般。

    “拜见主公。”徐荣没有什么弯弯道道,直接见礼。

    “无需多礼,快请起。”

    马应将他扶了起来,然后继续说道:“我准备命你统领一万陷阵军,坐镇商州,可愿意?”

    徐荣激动道:“多谢主公信任!”

    “莫要高兴得太早,除了镇守商州之外,我还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

    “请主公吩咐!”

    马应拿出一副地图,在他面前展开,而后指着商州西部葱岭的位置,道:“我希望你将这些地方打下来……”

    “主公说的是葱岭吗?”

    徐荣有些懵。葱岭既后世的帕米尔高原,根本养不活什么人口,妥妥的贫苦之地,他不理解为何马应要自己占据这里。

    马应认真解释道:“这里乃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拿下后可建造一些驿城,以方便贸易往来。弄得好,说不定能给商州带来不少税收……”

第200章 登基为帝() 
葱岭也有一些小国,或者说部落,例如无雷、桃槐、休循、捐毒等。这些部落大的不过三千落,小的只有几百落,真要占据此地并不困难。

    马应打算先将瓦罕走廊以北、阿赖山以南这片地区占下,建造一些驿城,置北葱郡加之管理。

    阿赖山北面,乃是位于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而瓦罕走廊南面,则是后世巴控克什米尔地区。

    按照马应的想法,未来打算将帕米尔高原和整个克什米尔地区全部占下,而后分为三个部分管理。

    瓦罕走廊以北那片地区设立北葱郡,瓦罕走廊以南,则会根据地形分为中葱郡和南葱郡。中葱郡大概相当于后世巴控克什米尔,南葱郡则大概是印控克什米尔。

    北葱郡地处高原之上,不会设立太多县乡,只会以驿城为主,方便商人贸易往来。而中葱郡和南葱郡,都有不少事宜人类繁衍生息的谷地,倒是可以当做正常的郡来经营。

    尤其是南葱郡,若是能将整个克什米尔谷地囊括进去,其富庶程度必能超过大部分郡。要知道后世克什米尔谷地可是养活了八百万人口!

    当然,马应暂时也只是想想而已。想要夺占克什米尔谷地,必然要和贵霜帝国发生冲突,在大汉没有统一之前,马应可没有那么闲,跑到中亚和南亚次大陆去跟别人干仗。

    况且,翻越葱岭跟别人开战,光粮草运输就是个大问题,哪怕从疏勒、莎车运送粮草过去,损耗也非常大,劳民伤财。

    不过,在地图上,马应依旧将葱岭三郡囊括进了商州,反正在地图上画画又不犯法。

    加上葱岭三郡,商州便有十郡之地,这才是完整的商州。

    处理完商州的事务后,兴平元年(194年)三月中旬,马应终于启程,返回凉州。原本他还想在商州滞留一个月,可是,已经由不得他再磨蹭下去,因为大汉腹地发生了几件大事。

    兴平元年二月,袁绍传檄各郡县,斥责袁术挟持天子,致使天子沦为傀儡。为中兴汉室,故而拥立原幽州牧刘虞为帝……

    这个檄文一经发出,就引发了轩然大波,这是打算将天子刘协最后一块遮羞布也扯下来啊!

    虽然有不少人斥责袁绍的行径,但因为刘虞的名望,也有一些人表示支持。

    不过,事情并未结束。早有称帝之心的刘焉得知这个消息后,再也按捺不住,于三月初传檄各郡县,同样以中兴汉室为由,登基为帝!

    一时间,大汉出现了三个天子,整一个乱字了得。

    这一下,哪怕再迟钝的人也知道,乱世来了。

    刘虞、刘焉二人称帝,最气愤不是别人,而是袁术,这段时间他都不知道骂了多少句乱臣贼子了。而历史上“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曹操,此时在……窃喜!

    他和大多数诸侯一样,没有拥护哪个天子,也没有反对哪个天子,只保持沉默。而后,不管哪个天子下达圣旨给他,只要不合心意的,他都有理由拒绝……

    四月,马应才刚刚回到武威,就有刘焉的使者到来,宣布圣旨,加封马应为凉公。

    可是,这道圣旨却被马应直接摔在了地上,并传檄各郡县,斥责刘焉为乱臣贼子,绝不接受其乱命,必要发兵讨伐他,以正朝纲!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刚刚在成都登基的刘焉,整个人都懵了,不是说好会拥立我的吗,怎么突然就变卦了?

    扬州袁术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当即以开疆拓土为由,让刘协下旨加封马应为骠骑将军,督商、凉、并三州军政。

    这道圣旨,马应却是接下来了,而他的身份也再次往上提了一提。

    骠骑将军位同三公,仅低于大将军。当官当到这个份上,也快到顶了。

    之所以接下刘协的圣旨,是因为袁术地处大汉东南的扬州,基本上不会与自己发生冲突。远交近攻,很简单的道理。

    自此,马应和袁术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可与刘焉之间却彻底交恶了。

    武威郡,姑臧城。

    右将军府换了块匾额,就变成了骠骑将军府。

    此时骠骑将军府中,马应麾下的大部分重臣都到了,包括中州刺史李优和并州尹奉。

    “商州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的重心将放在讨平益州之上,不知各位有何想法?”马应首先开口,直接定下了基调。

    平凉州,夺关中,图巴蜀,乃是最早的战略方针,他不打算改变。

    当然,他现在也可以考虑吞并整个并州,将太行山以西的定襄郡、雁门郡、西河郡、太原郡和上党郡全部占据。

    可是,一来这些地方在当下人口不多,远比不上益州;二来,若真将这些地方占据,便要和幽、冀二州相连,必然会卷入袁绍和公孙瓒的争斗中,甚至会破坏幽、冀二州的局势。

    鬼知道袁绍和公孙瓒两人会不会迫于自己的压力,忽然联合,一起攻打并州。

    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一点都不低!

    因此,为了不成为众矢之的,马应不想过早向东发展,不管是从战略纵深考虑,还是从整个大局考虑,夺占益州都是当下最正确的选择。

    只是,益州不好打啊。

    马应微微叹了一口气。

    在历史上,刘焉今年就会因背疮发作而病死。可问题是,在他病死之前,经历了丧子之痛,外加州牧府大火,将登基用的车乘都给烧了。心灰意冷之下,这才病死。

    可现在,因为历史被打乱,他的长子和次子都没死,再加上顺利登基为帝,正是意气风发之时,还会不会于今年病死还真不好说。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攻占益州,非常困难。

    好在,这几年马应也没有闲着,在益州做了不少布置,尤其是那些蜀商,都可以当作半个自己人。

    因为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的缘故,蜀商通过凉州与中亚、南亚诸国展开贸易,积攒下了不少财富。

    而现在,因为马应与刘焉交恶的缘故,蜀商进入凉州的道路却是断了……

第201章 在益州搞事情() 
蜀商背后站着的,大部分都是益州的世家豪强,蜀商利益受到损害,也就等同于益州世家豪强的利益受到损害。

    因此,蜀地通往凉州的商路断绝后,不少益州的世家豪强都坐不住了,纷纷派人与刘焉和马应沟通,企图重开商路。

    可惜,不管他们怎么努力,都没能达成心愿,一时间不禁更加怨恨刘焉了。

    为什么要说更加?因为他们和刘焉的关系一向不好。

    刘焉为了巩固自身势力,自入主益州开始,便一直在打击地方豪强,以致于让当初那些主动迎接他进入益州的人,全都后悔了。

    如果马应没有记错的话,在历史上,益州为此还出现过几次内乱。

    在刘焉时期,有犍为郡太守任岐和校尉贾龙联合叛乱。而在刘焉病死、刘璋接任益州牧之后,叛乱更多,有沈弥、娄发、甘宁叛乱,有赵韪叛乱。

    尤其是赵韪叛乱,差点颠覆了刘璋的统治,最后还是靠着荆州、三辅流民建立的东州兵拼力死战,这才将叛乱镇压下去。

    饶是如此,刘璋依旧是个悲剧,活跃在他身边的文臣武将,有一大批内奸。例如张松和法正,这两人前脚劝说他迎刘备入蜀,后脚又跑去劝说刘备趁机夺占益州……

    虽然其中出现了一些意外,张松背叛的事情被刘璋提前发现,但经过三年的战争,益州依旧落入了刘备之手。

    在益州所有动乱之中,许多世家豪族都在其中扮演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