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武将修改器 >

第114部分

三国武将修改器-第114部分

小说: 三国武将修改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干文臣武将见此,不少人都捏紧了拳头,感觉心中憋了一团火,想要发泄。

    部将杨任当即出列道:“师君,末将请战,愿率领一万人马出城,击溃城外敌军!”

    “不可,”张鲁否决道,“马应虽分兵迁徙民众,但城外依旧有两万大军,且都是精锐之士,不可贸然与之开战。”

    “那该如何是好,总不能坐看马应将汉中之民全部迁走!”杨任明显有些急了。

    “稍安勿躁。”张鲁劝解道,“再等等看,现在还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

    这时,阎圃也随之开口道:“师君所言极是,现在确实不适合出兵,当务之急,还是先稳定军心吧。听闻马应迁徙汉中之民,城中不少将士都担心自己的家眷也在其列。再不做些什么的话,恐怕会酿出大祸。”

    ……

    待一干文臣武将离开之后,张鲁一个人坐在大堂之中,只盯着墙壁上一张张道陵的画像发呆。这是他的祖父,也是著名的张天师。

    良久,他微微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汉中多半保不住了,是否该趁早投降呢?还请大父显圣,点拨孙儿。”

    说完,他朝画像三叩首……

    数日之后,部将杨任忽然来报,“师君,昨夜马应又偷偷调走了一些人马,如今城外大营只剩下一万人了!”

    包括张鲁在内,太守府中的众人皆是一愣,旋即大喜。若真如此,那便是反击的最佳时机!

    “你查探清楚了吗,敌营中真的只剩下了一万人?”张鲁询问道。

    “千真万确。虽然昨夜马应调走人马时做的很隐蔽,但如何瞒得过我麾下斥候?观今日敌方埋锅造饭之情景,确实只剩下了一万人,最多相差两千。”杨任肯定道。

    阎圃听后,却皱起了眉头,“总感觉此事有些蹊跷,只怕有诈。迁徙汉中之民,两万大军足以,根本没必要冒险再出动一万……”

    “军师,你多虑了。马应多半是见我等只闭城坚守,故而起了轻敌之心,这才又调走了一万人马。毕竟,多一些人马,就能多迁徙一些汉中百姓。如此,却是给了我们可乘之机!”杨任笑着说道。

    这时,另外一名将领杨昂也支持道:“马应趁夜偷偷摸摸调走人马,乃是不想让我等发觉,故而,当不会有诈。”

    可是,阎圃依旧有些担心,道:“焉知马应不是故意让我等这样以为,以放下戒心?况且,我们不还是发觉了吗?”

    杨任懒得再跟他辩驳,只看向张鲁,单膝跪地道:“师君,今夜我愿率领一万大军,突袭敌军营寨,必将马应军杀溃,以保全汉中!”

    “这……”张鲁还有些犹豫,他本能地察觉到,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多半与阎圃猜测的一样,有诈。

    见他如此,杨任激动道:“师君,你还在犹豫什么?若是现在再不出击,就算保住了汉中又如何,汉中的户口都快被马应迁空了!师君,不能再等了!”

第210章 张鲁请降() 
是啊,不能再等了。

    张鲁没有再犹豫,终于还是同意了杨任出兵的请求。哪怕其中有诈,他也想要搏一搏,因为再不博就没有机会了。如杨任所言,治下若是没有了民众,守住了汉中又有何用?

    是夜,杨任披上铠甲,跨上战马,点齐一万人冲出城外,也不掩饰,直接朝敌军营寨杀去。敌军营寨隔得并不远,再加上已是午夜的缘故,不少人都睡着了,照样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很快,一万汉中郡兵就来了营寨外。

    杨任激动不已,当即大喊道:“扬名立万,就在今朝,随我杀!”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万郡兵开始往营盘里面冲。可让人疑惑的是,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阻碍,轻松便冲入了敌方营盘内。

    最先冲入营盘的那些郡兵,摸入营帐之中,想要杀光营帐中敌人。可掀开帐布一看,里面空空如也,哪有什么敌人?

    很快,杨任就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直觉告诉他,中计了!

    想到这,他的脸色顿时大变,赶忙喊道:“退出去,退出去!”

    只是,至少已有两千郡兵进入了营盘,且大多都分散开来,杀入了各个营帐,哪是说退就能退的?不得已,杨任当即命人鸣金收兵。如此,进入营盘的郡兵才开始拼命向营盘外撤退。

    就在这时,两支人马不知从哪来钻了出来,一边嘶吼着一边朝杨任部杀去。

    “结阵防御!”杨任双目赤红。果然,敌方早有兵马埋伏在边上,此战悬了!

    “杀!”

    那两支伏兵根本不给他结阵的机会,直接从左右两侧杀入其阵中,很快,便将这一万郡兵拦腰截断。

    遭到敌方埋伏,张鲁军的士气本就不高,如今又被敌人冲开,顿时乱做一团。许多人都无心再战,开始拼命逃跑,继而全军溃败。

    看到这,杨任知道自己已经败了,不敢犹豫,也开始向外突围……

    明月高悬,冰冷的城墙上站着一名身着长袍的男子。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张鲁。

    虽然已经很晚了,但他却睡不着,一颗心都被杨任那边的战事所系着。故而,他带着亲卫登上了厚实的城墙,眺望远处的敌营。

    其实他也看不到什么,只能看到一些晃动的火光。那是火把上的火焰。

    “师君,去府上等吧,若有消息,圃一定会立即告知。”陪在他身边的阎圃关心道。

    张鲁轻轻摇了摇头,依旧看着远方,淡淡道:“此战能胜吗?”

    阎圃犹豫了一下,道:“还是有机会的。”

    张鲁沉默了。

    隔了许久,他才再次开口,“此战若败,我欲投降马应,何如?”

    阎圃浑身一震,叹息道:“未能辅佐师君成就一番基业,是圃之过也。”

    “此事不能怪你,汉中一郡之地,又无强援,如何挡得住威名赫赫的马骠骑?这是天意啊。”

    沉思了一会儿,阎圃说道:“若师君投降,以师君在汉中的名望,骠骑将军必不会加害,多半还会厚待。只是,师君若想富贵一生,不可再回汉中,亦不可再与旧部有太多的联系。”

    张鲁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这时,一名溃兵出现在城门外,大声喊道:“快开门,我有紧急军报!”

    “好像是我们的人。”守将杨昂不敢自作主张,只看向张鲁。

    “放下吊篮,拉他上来。”张鲁当即下令道。

    很快,那名溃兵就被人拉上了城墙。与此同时,城外出现的溃兵越来越到。张鲁的心顿时沉到了谷底,赶忙向那名被拉上来的溃兵询问道:“有何紧急军情,快说!”

    溃兵大哭道:“师君,杨将军带我们夜袭敌营之时,遭到敌军埋伏,死伤众多……”

    听到这个消息,张鲁感觉身上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一般。果然,还是败了……

    “杨任将军呢?”阎圃却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我不知晓,不过在厮杀之时,我听敌军一直在喊……在喊……”

    “在喊什么,慢点说。”

    “在喊,敌将授首……”

    听到这,张鲁脸色跟难看了。杨任是他麾下为数不多的将领之一,若真的折损了,就更难抵挡住马应了。

    阎圃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劝解道:“也许是马应故意命人这么喊,以打击我方士气。”

    张鲁摆了摆手道:“我累了,先回去休息了。若杨任回来……唉,算了。若有溃兵逃回来,先让他们在城外休整。天亮以后再让他们进城。”

    说完,他直接转身,向太守府走去。只是背影萧索,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一般……

    次日,马应军大营。马应和麾下部将皆是一脸笑容。

    昨夜那场战斗,对张鲁军的士气绝对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此战不仅将敌方一万人马杀溃,而且张绣还亲手将其主将杨任阵斩,乃是一场大胜。

    此时此刻,马应已经准备命人将杨任的首级送还给张鲁了,势必要让南郑城所有守卒知晓,杨任已经授首的消息。

    可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忽然来报,“主公,营外有一人自称是张鲁的使者,欲求见主公。”

    马应笑着说道:“这个时候派遣使者过来,莫非想要投降不成?让他进来。”

    他只是一句玩笑之言,可出乎他意料的是,那名使者进来之后,当即跪伏在地,双手托举一份文书高过头顶,道:“外臣阎圃,奉我主汉中太守之命,前来请降。此乃我主亲笔所书之降表。”

    听了这句话,马应愣了好一会儿,好半天才对身旁的亲卫道:“将降表拿过来。”

    “诺!”胡虎亲自从阎圃手中接过降表,检查了一遍之后才递给马应。

    马应仔细浏览了一遍,良久才将降表放下,笑着说道:“使者请回去告诉张太守,若他出城投降,我必上表天子,请封他为安蜀将军,未来也少不了他一个列侯爵位。此乃我之承诺。”

    阎圃应了一声,就准备离开。

    可这时,马应再次开口,“使者请留步。”

    “不知将军还有何吩咐?”阎圃疑惑道。

    马应笑着说道:“君之才我亦有所耳闻,既然张鲁归降,你亦是我麾下之臣。可愿屈尊担任一郡令之职?”

第211章 暴躁的刘焉() 
“阎圃——统率66(极限白银级)、勇武55(极限不入流)、智谋82(极限黄金级)、政治86(极限黄金级)、健康96(满值100),综合评价:二流文臣。”

    这样的属性并不低,甚至可以说很高,哪怕不加点也足以胜任一郡之郡令。如果马应愿意给他加点的话,只需花费一百多白银点,就能将他提升为一流文臣。

    这也是为什么马应会特意给他说最后那句话的原因,马应是真的想要招揽他,生怕想不开,在张鲁投降后直接下野。

    阎圃显然没想到马应会这么重视自己,不禁有些疑惑。但看到马应真诚的目光后,他没有再说什么,只点了点头,然后便出了营帐。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其实是激动的。毕竟,在张鲁选择投降的那一刻开始,马应就已经是他未来的主公了。能得到未来的主公看重,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情吗?

    怀揣着喜悦,很快他就回到了南郑城,而张鲁也随之得知了马应的承诺。

    “安蜀将军,以前从未听过,看来是一个杂号将军……”张鲁语气平静,也看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放在十几二十年前,哪怕是一个杂号将军,都是无比尊贵的存在,毕竟能得到将军名号的人,必然都是大汉武将中的翘楚,往往都会代表朝廷统率一军人马。

    可是,随着乱世开启,将军的名号开始泛滥之后,也就渐渐变得没有那么值钱了。尤其是张鲁这样的人,自然看不上一个杂号将军。

    好在,马应承诺还以后会封他为列侯,虽然不知道封地会在什么地方,但多少能给他一些安慰。

    想到这,他没有再犹豫,当即沐浴更衣,准备出城请降。

    一个时辰之后,张鲁率领城中一干文臣武将,徒步出城。他手中还托着一样东西,正是汉中太守的官印。

    待距离马应不足五丈之后,一干文臣武将都停住了脚步,只张鲁一个人继续向前,而后跪伏在马应面前,大声说道:“罪臣张鲁,愿向骠骑将军请降!”

    马应见此,翻身下马,亲自将他扶起,“张太守何须多礼,快快请起。从今以后,你就是我大汉的安蜀将军了。”

    “多谢骠骑将军。”

    兴平元年(194年)十二月中旬,虎骑军正式进驻南郑城,整个汉中郡终于被马应纳入治下。而迁徙汉中之民的命令,也随之取消。

    只不过,以前迁走的那些汉中之民却是无法再迁回来了,原本五十万人口如今却只剩下了三十万。

    至于迁走的那二十多万人口,会先在凉州停留一下,而后便会被送往商州。得到这二十万人口的补充后,商州可以彻底无忧了。

    打下汉中只是第一步,想要将它守住,还需要将阳平关拿下。如此,汉中郡的安全才有一定的保障。

    说到阳平关,马应又不禁想到了典伍。原本他还指望先拿下这座关城来迫降张鲁,没想到了现在却反过来。好在结局是好的,在张鲁已经投降的情况下,驻守在阳平关的张卫必然也会投降。

    可这一次,他却是猜错了。当他派出的使者拿着张鲁的书信前往劝降张卫之时,张卫不仅没有投降,还当着使者的面大骂张鲁不忠不义,扬言要和他断绝兄弟关系。

    得知这个情况后,马应没有办法,只得下令强攻关城。

    因为麾下将士人心浮动的缘故,张卫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