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武将修改器 >

第138部分

三国武将修改器-第138部分

小说: 三国武将修改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战。

    向众将领说清楚情况之后,不少人都感觉有些遗憾,甚至还有人说:“早知如此,就不该覆灭乌孙和呼揭,应该等统一天下以后再说。若如此,就不会错过当下这个机会了……”

    对于这样的话,马应一点也不认同。如果不是看准了自己刚刚结束一场大战,无法立即发动另外一场大战,袁绍绝不会去攻打高句骊。所谓的机会,甚至都不会出现。

    故而,就算再让马应选择一次,马应依旧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覆灭乌孙和呼揭!

    至少自己得到了好处。

    而袁绍攻打高句骊,站在汉人的立场上,其实马应也是乐于看见的。

    江东,吴郡。

    孙坚对于袁绍征讨高句骊的事情,并未在意,因为此时此刻,他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山越什么的很烦人,趁现在这个难得的和平时期,他想将这个威胁彻底解除。而他的做法,则是照抄马应的,先击败这些山越,然后进行编户,分发田宅,以安其心。

    想法是很好,但操作起来却非常麻烦,而影响这件事情的最大阻碍,便是江东的那些世家豪强。

    哪怕是孙坚这样的人,也不敢跟那些世家豪强彻底撕破脸。不仅如此,他甚至还要像大爷一样将他们供起来……

    虽然阻力很大,但依旧有不少山越成为了编户民,孙坚的实力再稳步提升着。再过段时间,他甚至都准备打交州山越的主意了。

    与孙坚比起来,曹操现在却很焦躁,因为他忽然发现,自己现在好像没有地方可以扩张了。看到其他势力都在提升实力,他非常着急。

    其实,他还是有一个地方可以攻打的,那就是淮南。

    淮南袁术守着九江和庐江二郡,已经是冢中枯骨,再休养生息一两年,曹操完全有能力将其吞并。

    只是,他非常清楚,袁术是袁绍的底线,若将他吞并掉,可能会影响自己与袁绍之间的同盟!

    倒不是说袁绍对袁术有多少兄弟之情,只是他不想看到曹操继续壮大罢了。曹操吞并了袁术,那他与袁绍之间,已经很难分清到底谁强谁弱了。

    见他在府中来回打转,荀彧劝说道:“主公勿要着急,若袁绍真的拿下了高句骊,那我们攻打袁术的时机也就到了。”

    曹操愣了一下,询问道:“文若此言何解?”

    荀彧笑着说道:“若袁绍拿下高句骊,实力必然大涨,对主公的戒心也会随之降低。届时主公就算要吞并袁术,他多半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决心,敢直接与主公决裂。”

    曹操认真想了一下,点了点头,“文若所言极是,看来我们也该做一些准备了……”

    兴平八年(201年)五月,袁军攻入高句骊,大败高句骊数万大军。高句骊王伯固下令退守王都国内城。

    袁绍没有犹豫,继续下令前进,攻打国内城!

    作为王都,国内城的坚固程度毋庸置疑,饶是如此,兵围两个月之后,这座城池依旧被攻破了。

    兴平八年(201年)七月下旬,袁军攻破国内城,高句骊王伯固出城投降,高句骊臣服。

    按照惯例,将高句骊打服之后,耀武扬威一阵,汉人多半就会撤军。可是,这一次袁军却没有撤走,反而一直驻扎在这里,似乎想要仿照汉武帝,重新在这里设立郡县。

    发现这个情况后,高句骊的那些贵族都不禁有些慌了,立马联合起来,想要反叛。

    可是,在王都没有被攻破之前,他们都抵挡不住汉人的进攻,又何况是现在?

    所谓的反叛,很快就被镇压,袁绍果然开始在这里设置郡县,甚至打算重新设立一州。

    为了加强对这里的统治,他准备从冀、幽、青三州迁徙一些汉人过来……

    虽然高句骊的国土还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稳固,但他依旧非常高兴,第一次尝到了吞并蛮夷之国的甜头。

    吞并蛮夷之国不仅可以大大增长威名,同时也可以肆无忌惮地压榨他们,对于那些不听话的人,全部贬为奴隶都没问题。

    奴隶既是财富,一时间不仅袁绍本人吃到了肉,其治下的那些世家豪强也跟着喝到了一口汤,士气颇为振奋,凝聚力也上升了许多。

    为此,他才刚刚占领高句骊不久,便又有人开始怂恿,希望他将扶余、三韩也全部占领。

    郭图甚至叫嚣道:“马应向西拓土五千里,那主公就向东拓土一万里!”

    神他妈一万里,都到太平洋去了……

第260章 交州士燮() 
怂恿袁绍继续攻打扶余和三韩之事没能如愿,因为新占据的高句骊又出事了。

    袁绍也好,其治下的那些世家豪强也好,都没有把高句骊人当人看,使命压榨也就罢了,可问题是根本就没有消除高句骊人的抵抗能力。他们只是将高句骊的贵族犁了一遍,可活不下去的普通民众,再次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叛乱。

    没办法,袁绍只能继续平叛和巩固这里。为了快点消化掉高句骊,他已经准备采用马应的野蛮政策了。将不服管教的高句骊男性全部贬为奴隶或杀死,然后再移民汉人填补进去,并给他们分配田产。

    如此,不仅能够缓解底层汉人和世家豪族之间的矛盾,还能迅速稳固新占之土,一举两得。

    此刻他才意识到,向外扩张真的是一件极好的事情,战争胜利后的红利,不仅能让统治阶级获利,普通民众也一样能够获利。这对稳固自己的统治非常有利!

    至于那些可怜的高句骊人,那就只能说抱歉了。

    虽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得来说,占领高句骊后,袁绍的实力依旧暴涨了许多。

    不过,在实力暴涨的同时,麻烦也接踵而至。因为感受到了他的威胁,位于辽东郡北方和东北方的东部鲜卑,似乎对他怀有很强的戒心和敌意。而与他关系一向不错的乌桓,也开始与他疏远……

    对于这两个强大部族的态度变化,袁绍多少感到有些忧心,生怕他们联合攻打辽东郡,以切断幽州和辽州之间的联系。若如此,新占据的辽州说不定会直接丢掉。

    辽州既是他占据高句骊后新设立的一郡,不仅包含高句骊国土,还将辽东郡、玄菟郡和乐浪郡也划入其中,州治在辽东。

    为了确保治下领土的安全,袁绍已经在开始考虑是否要将东部鲜卑和乌桓赶走了,最好将他们赶入大漠……

    在不知不觉中,袁绍的战略中心已然发生了偏移。

    就在他镇压辽州叛乱的时候,曹操终于忍不住,对袁术所占据的九江郡和庐江郡发动了进攻。

    攻打袁术都不用特意找什么借口,因为这家伙作死,真的让刘协禅位给了自己,成为了诸侯中第一个称帝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袁绍不愿意看到曹操变得更加强大,但也不敢随便去帮自己这个傻弟弟。再加上辽州叛乱需要镇压,鲜卑和乌桓需要防范,终究还是选择了沉默,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和曹操撕破脸。

    而江东孙坚,对此也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因为他此刻正忙着夺占交州的南海郡(包含后世广东省大部分地区)。

    南海郡的太守乃是士燮的弟弟士武。士燮虽然不是交州太守,但却是交州的实际掌控人,他本人只挂了个交趾太守的职位,但却上表推荐自己的弟弟士壹、士䵋和士武分别担任合浦太守、九真太守和南海太守。交州一共也就七郡,他们四兄弟就掌控了四郡军政大权,势力可见一斑。

    如今孙坚进攻南海郡,士燮不可避免地与他发生了战斗。因为占据了地利之故,两方暂时打得难解难分。

    马应得到这个消息后,没有犹豫,立马派出使者前往交州,欲劝说士燮归降自己。

    说起来士燮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不仅学问优博,而且通晓治政。处于大乱之中,却能保全一郡之地,二十余年疆界内没有战祸,使得百姓没有失去他们的产业,商人旅客都蒙受他的好处,在交州威望非常高。

    除此之外,他治学精微,而且胸怀若谷,宽厚待人,礼贤下士,致使数以百计的中原名士前来投靠。名望较大的有刘熙、薛琮、程秉、许慈、许靖、桓晔、袁徽、牟子、康僧会等人,有儒、有道、有佛,可谓是人才济济。

    通过这些人,华夏文明在交州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交趾郡已然成为了南方的学术文化中心。

    可惜,这样的情况没能一直保持下去,否则后世的越南中北部,早就被彻底汉化。

    饶是如此,他在越南之地依旧很得后世之人的尊崇,一些越南史家甚至把他当作越南的君主,称之为“士王”。一千年后的越南陈朝,更是追封他为善感嘉应灵武大王。

    对于此人的成就,马应是赞赏的,但却不认可,因为他所做的更偏向于文化传播,而非文化侵略,最大的败笔就是为越人创作‘喃’字,假借汉字形声演为越字。

    要知道在此之前,越人用的一直都是汉字。可自此之后,就变成了汉字和喃字并用的局面。到了1945年越南才废除汉字和喃字,采用十七世纪由西方传教士设计出来的新越南文字。

    如果换做马应,只会要求治下越人说汉语、学汉字,哪会特意迎合他们创造什么喃字。用的文字都有区别,怎么让他们对大汉产生归属感?在此不得不感叹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的雄才大略。如果印度也能出一个秦始皇这样的人物,早千八百年就成为中国的大敌了。

    对于马应派去劝降的使者,士燮亲自接见了他,并奉为上宾。不过,暂时却没有同意归降马应,似乎还想要多考虑一阵。

    对此,马应倒也不着急,不出意外的话,在与孙坚的大战中失利以后,士燮必然会倒向自己。他看得出来,此人并没有太大的野心。

    如果此人真有野心的话,凭借他在交州的名望和势力,早就可以自领交州牧了!

    马应没有记错的话,在历史上,士燮也是如此,交州刺史换了一茬又一茬,可他依旧老老实实当着自己的交趾太守,以致于连刘表这样的人都忍不住将手伸了进来,派赖恭出任交州刺史,同时派吴巨出任苍梧太守……

    其实,如果不是孙坚太粗暴,直接攻打南海郡的话,士燮都不一定会跟他打起来。

    不过,这却是给了马应机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两三个月后,凉公国说不定就能再多一州。

第261章 归降之心() 
交州,南海郡,龙川县。

    士燮亲率两万大军抵挡孙坚的进攻,如今已有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来,两军交战十数次,纵使占有地利,交州兵依旧出现了不小的损失。

    好在,孙坚一直没能将龙川攻克,多少让他感到有些安慰。能够挡住江东猛虎的进攻,也可以算是一个难得的功绩了。

    “兄长,再过一两个月,孙坚应该就会退兵。此次多亏了兄长及时出兵救援,否则南海郡只怕已经落入孙坚之手。”士武笑着对士燮说道。

    士燮已经年过六十,但却精神抖擞,看上去只有五十岁。他没有士武那么乐观,忧心道:“虽然挡住了孙坚的进攻,但总感觉他没有尽全力,也不知是不是还有其他谋算……”

    “兄长,你多心了,孙坚还能有什么谋算?他不过四郡之地,比我们强不了多少,勿要太过忧心。对了,马伯龙派过来的那个使者,也该让他回去了。马伯龙有问鼎天下之心,还是早点绝了他入主交州的念头为好。”

    听了他的话,士燮叹息道:“你也说他有问鼎天下之心,又岂会轻易放弃交州?这几日我一直在考虑,是否该直接归降于他……”

    “兄长,这是为何?交州已经快要成为我们士家的囊中之物,岂能白白送人?”士武明显有些激动。

    士燮摇了摇头,“交州地处南越,文化不昌,兵卒不强,没有问鼎天下的可能。割据一方以对抗中原诸侯,最多也不过是一个赵佗。一个不慎,甚至会遭来灭族之祸。与其如此,还不如归附马应。马应已具有天下共主之相,以他的行事风格,若我等现在归降,必少不了一个县侯之位。”

    “可凉公国之县侯,富贵不过三代……”士武皱眉道。

    “大汉开过功勋,又有多少富贵超过三代的?算了,此事暂且不提,若能击退孙坚,再从长计议。”

    见他松了口,士武立马高兴道:“该当如此!”

    可就在这时,一名士卒忽然来报,“府君,大事不好,孙坚之子孙策,亲率两万水师,突袭揭阳县(广东揭阳市市),揭阳已被其攻克!”

    “什么!”

    士燮脸色顿时一变,赶忙下令道:“不能再逗留在龙川了,传令下去,准备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