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武将修改器 >

第139部分

三国武将修改器-第139部分

小说: 三国武将修改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

    “什么!”

    士燮脸色顿时一变,赶忙下令道:“不能再逗留在龙川了,传令下去,准备退守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

    继续留在龙川的话,孙策统领的那两万水师极有可能绕到后面,截断粮道。如此,三万交州兵必然保不住。所以,只能后撤。

    士武知道这个道理,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赶忙下去准备。

    五日之后,狼狈的交州兵终于抵达了番禺。只是,三万大军却只剩下了两万不到,而且士气低迷,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毫无疑问,在撤退的时候遭到了孙坚的追击,若非士燮应对得当,恐怕已经直接被击溃。饶是如此,现在的形势依旧不乐观。四万多吴军就快抵达番禺,士燮已经没有多少信心能够挡住他们了。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他了,就连士武也生出了归降马应之心。归降马应后,马应必然会出兵救援,至少还能混到一个列侯之位。可若是不归降,却极有可能被孙坚吞并,变得一无所有。

    当然,他们也可以考虑主动向孙坚投降。可一来孙坚势力不大,且偏局江东,难以问鼎中原,一艘无法登岸的船,没多少人愿意上去;二来,孙坚是直接导致他们陷入当前这种境地的罪魁祸首,别说还有更好的选择,就算没有更好的选择,也不一定会向他投降。

    关中,长安城。

    为了更快了解关东诸侯的动向,自从得知袁绍攻打高句骊以后,马应便来到了这里,并在长安城处理政务。为此,他甚至都在考虑,是不是该将凉公府从凉州迁过来了。

    以前之所以将凉公府设立在凉州,一是因为那里是他的起家之地,是基本盘;二则是为了快速应对西域的战事。

    可是现在,西域已经变成了大汉的商州和乌州,再加上四周都有险要可守,已经不会再发生什么大战。

    至于基本盘什么的,也不是理由,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中州、并州甚至是湟州,都可以算作是他的基本盘。和凉州一样,在这几州,拥护他的民众都非常多。

    况且,接下来的战略重心必然会放在关东,将凉公府迁往关中,已经是很必要的事情。

    只是,长安城太杂乱了,里面的格局一点也不规范。马应很想效仿隋文帝,在现长安城东南方向的龙首原上,建立一座新的长安城,让它成为一座整齐的、宏伟的、能够容纳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然而……没钱。

    其实,钱还是有的,丝绸之路上的商人越来越多,每天都能为他带来许多财富。可是,赚到的钱多,花钱的地方也多,除了军事费用外,还有修缮驰道、兴修水利、安置移民、教育经费等等,算都算不过来。在这个时候他如果说要建一座新长安城的话,估计荀攸、尹奉这些人都会极力劝谏,甚至被贴上贪图享乐、劳民伤财的标签。

    所以,在没有统一天下之前,这种事他也就只能想想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大量财政用在地方发展上,许多州郡都大变了模样。凉州和商州依托丝绸之路,变得很是繁华,路上商旅往来不绝。

    湟州也改变了不少,主要驰道都已经修好,向西可直接进入商州鄯善县,向南可进入唐州,向西南可进入蜀州和益州。尤其是刺史府所在的河湟郡,繁华程度不下中原各郡。

    至于中州、蜀州和荆州,本就是富庶之地,没什么好说的。

    并州发展的也还不错,因为这些年没有受到北方游牧民族骚扰的缘故,人口增长得非常快。

    发展最快的其实还要属益州,短短数年时间,就有好几条驰道贯通,与大汉其他州郡的往来变得更加密切。尤其是在凿穿通往身毒(印度)的道路后,发展的更加迅猛,商旅渐渐多了起来。相信用不了几年,就能赶上凉州了……

第262章 兵进交州() 
在凿穿通往身毒的商道时,掸国极力反对这件事情,因为他们一直在靠垄断这条商道获取利益。他们就如同是大汉和身毒之间的中间商,两头挣差价,已经持续了数百年。

    不只是他们,原本益州的那些西南夷首领们也在做着这样的事情。不过现在益州已经没有西南夷了,只有接受编户的汉民。

    不得不说,掸国也好、西南夷也好,都没有什么经商的头脑,坐拥黄金商路却不知道开发,数百年了,依旧在为赚到了一些微薄利润而沾沾自喜。

    其实西南这条丝绸之路也被大汉开辟过,汉武帝征服西南夷后,商贾就开始使用这条商道了。然而因为道路没有修缮,哀牢(掸国)和西南夷又不怎么配合,致使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为了让掸国积极配合开辟这条商路,马应特意派遣使者与其国王谈判,不仅允许他对汉商征收百分之十的关税,而且承诺在其受到南边骠国的威胁时,会给予军事帮助。

    对于一个小国而言,马应确实做出了极大的让步,尤其是百分之十的关税,完全可以说是从凉公国分出去的。毕竟,既然它征收了关税,凉公国这边的关税自然要降,否则税收太重,只会将商贾吓跑。

    之所以对掸国这么优厚,主要还是怕他们暗中使绊子,阻碍这条商路的发展。当然,马应也可以考虑吞并他们。但是,他们那里森林太多,地形太复杂,根本没有一条正儿八经的驰道,并不好打。

    故而,马应打算先跟他们展开友好的合作,然后以发展商路赚取更多的利益为借口,慷慨地为他们搭桥铺路、开辟驰道。最好能够将通往身毒的驰道也一并修好。

    如此,数年之后,两国的关系或许能够变得更加紧密,亲如一体……

    正当马应畅想未来的时候,胡虎走了进来,禀报道:“主公,士燮的使者来了,正在殿外求见。”

    “终于做出决定了吗?看来孙坚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真该好好感谢他。”马应笑了笑,继续说道:“让他进来吧。”

    “诺!”

    很快,一名亲卫就将那名使者领了进来。

    使者是一名中年儒士,看到马应后,当即见礼道:“南阳许慈见过凉公。”

    “许慈?”马应愣了一下。有点印象,但却记不清楚,似乎是一名颇有名望的经学大师,也就是所谓的名士。

    不过,以马应如今的地位,是不是名士都没太大的区别,用不着特意客套或者放低身价。因此,他直接了当地问道:“使者请起,不知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许慈斟酌了一下语言,道:“慈此次前来,乃是为了向凉公求援。逆贼孙坚枉顾百姓生死,发兵攻打交州。士府君虽有雄兵十万,但却需要分驻各地,致使孙坚有机可乘,已然快被其夺下南海,甚至交州都有覆灭之危。孙坚此人狼子野心,若真被其拿下交州,必图荆州,不论是为了交州百姓还是为了遏制这头猛虎,都务必请凉公出手救援。只要凉公能帮助交州打退孙坚,士府君必有重谢!”

    马应嘴角勾了起来,戏谑道:“只是重谢吗,诚意有点不够啊。我以为士府君是个聪明人,不想到了紧要关头也这般犹豫。莫非想要跟我讨价还价?”

    “我不明白凉公的意思,还请凉公直言。”

    “不明白不要紧,先生可看得懂沙盘?”马应询问道。

    “自凉公造出沙盘之后,早已风靡各地,我也略懂一些。”

    “懂就好。”

    马应走到一座沙盘面前,继续说道:“这里是益州兴古郡,三万无当军已经在此集结。而这里是荆州沅陵郡和零陵郡,三万玄武军也已经抵达。对了,还有这里,三万朱雀军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攻入豫章郡逼迫孙坚退兵。先生觉得,我耗费人力物力,动员这么多兵马,是为了什么?”

    “凉公,这,这……”

    许慈愣住了,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马应想要入主交州的话,根本挡不住,半个月之内说不定就能将除南海以外的其他郡全部占领。毕竟,交州现在的兵力都被孙坚牵制在南海,后方非常空虚。

    马应向他微微一拜,正义凛然道:“为了早点结束大汉纷争,为了天下所有百姓,我对交州势在必得。若士府君真有仁心,就该早点归降,如此也能避免无谓的伤亡。”

    许慈没有理会他,只盯着沙盘发呆,好半天他才回过神来,从袖中拿出一卷文书。

    “这是士府君亲笔所书,愿将交州献于凉公。”许慈低着头,将手中的文书举过头顶。

    马应脸上露出了笑容,心中却有些无奈。有这么一份文书,早点拿出来不就没事了吗,非要扭扭捏捏,弄得我好像在仗势欺人一样。

    既然士燮已经有了归降自己的意愿,马应没再迟疑,当即点齐两万虎骑军,从关中出发,准备南下交州。

    与此同时,他命人以五百里加急派出四批亲卫,分别前往荆州、益州和交州传达命令。

    十日之后,驻扎在益州的无当军和驻扎在荆州的玄武军分别出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交州的郁林郡和苍梧郡。

    这两郡都不在士家的掌控之中,且实力不强,得知马应大军来袭,郁林郡太守直接投降。而苍梧郡太守吴巨,似乎好抱有侥幸的心理,想要抗衡凉军,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惜,只坚持了八日,吴巨就兵败被杀。

    拿下郁林和苍梧之后,无当军在杨阜、黄忠和张飞的统领下继续南下,准备接受交趾郡、九真郡和日南郡。而三万玄武军,则在麴义的带领下,直奔南海郡番禺县,以帮助士燮抗击孙坚。

    为了将孙坚逼退,三万朱雀军也已经攻入了扬州豫章郡……

    孙坚暂时还不知道这些,只是围攻番禺已经一月有余,却依旧没能将之攻克,让他感到非常烦躁。他非常清楚,时间拖得越长,变数越大,指不定什么时候马应就参合进来了。

第263章 尘埃落定() 
孙坚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个个坏消息接连传来。

    他首先接到的是豫章加急送来的消息,严颜率领三万朱雀军攻入豫章,豫章有失陷之危!

    “马应果然动手了……”孙坚叹了口气,油然生出了一股挫败感。

    其实,他早就猜到马应会动手,但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他依旧选择冒险进攻交州,只要速度够快,最少也能将南海郡吃下。

    可惜,事与愿违,水陆两路大军一起攻打南海郡,一为明,一为暗,居然都没有将交州兵击溃,反而让士燮带着近两万人马逃回了番禺,这是最大的失误。若非如此,这场战争早一个多月就结束了,不仅南海郡,可能苍梧、合浦也已经拿下。如此,就算马应领兵来攻,拒城而守的话,也有很大的概率将他逼退。毕竟,真到了那个时候,作为盟友的袁绍和曹操,必然会给马应施加一些压力,将他的主力牵制在并州和中州。

    不过,没能击溃士燮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不管以前想的多好,现在都已无济于事。

    “主公,当下只有撤军一途,若继续留在交州,豫章恐有陷落之危!一旦豫章被马应夺得,整个扬州都将变得难以防守,那里才是我们的根本。况且,若我所料不差,肯定有凉军已经进入了交州,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番禺!”张纮劝说道。

    孙坚没有说话,可年轻气盛的孙策却急躁道:“士燮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再给我五天时间,必能攻克番禺,请父亲允许!”

    “少将军,别说五天了,哪怕两天都等不起。若凉军真的出现,到时候可能我们想走都走不掉了。为了一个南海郡,赌上江东所有基业,值吗?”张纮继续劝说。

    “可是……”孙策还想说些什么,但却被孙坚给打断了。

    “好了,别说了,下去准备一下,今夜撤军。”

    “父亲!”

    “执行军令。”孙坚不容置疑道。

    ……

    夜晚,吴军大营,见将士都在整理行装,孙策心情烦闷,忍不住对身旁一名俊秀的儒雅青年说道:“公瑾,眼看南海郡就快拿下了,却非要退军,实在让人不甘。”

    儒雅青年淡然道:“现在撤军并没有错,马应的大军绝对已经进入了交州,继续留在这里,就算不被他歼灭,也会被拖住。若如此,江东危矣。其实在我看来,水路奇袭揭阳以后,没能将士燮主力击溃,就已经该退了……”

    “公瑾也觉得我军一定打不过凉军吗?”孙策神情有些颓废。

    “只以江东一地,确实没有任何机会。哪怕袁绍和曹操单独对上马应,胜算也很小。”周瑜直白地说道。

    “唉——”

    ……

    兴平八年(201年)九月,吴军撤离南海郡,退回豫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