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武将修改器 >

第37部分

三国武将修改器-第37部分

小说: 三国武将修改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下文。

    当然,就目前来说,他对自己的忌惮之心还不是很重,否则也不会依旧让自己统领一部。若是武威郡那边出了什么变故,也并非没有迁为武威军司马的可能……

    说到变故,他忽然想起了一些东西——当初攻下勇士城的时候,他在县衙中发现的几封帛书。

    这几封帛书乃是麴胜和凉州一些世家豪族子弟往来的书信,虽然里面没有什么违禁的内容,但其中却有一封和武威太守黄儁有关。

    说有关其实有些牵强,这封书信并非出自黄儁手笔,只是他族中的一名子侄所写。

    黄儁出自酒泉黄氏,和麴氏一样都是凉州豪族,族中子弟有书信上的往来也是正常的事情,甚至黄儁都不一定知道这件事。

    再加上书信中并没有违禁的内容,原本马应也未在意。可是现在,似乎可以考虑拿它来做些文章了。

    当然,想要通过这封书信向黄儁身上泼脏水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只是想要引起耿鄙的猜忌,那倒是不难。而一旦耿鄙对他有所猜忌,必然会更加想要将武威郡兵掌控在手中。如此一来,傅燮的提议说不定就会被采纳。

    不过此事并不着急,马应现在依旧在和庞德促膝长谈……

    次日一早,马应就将那几封书信找了出来。重新浏览了一遍后,他忽然有了个想法,当即拿出笔墨,将书信几处关键的地方涂抹掉了。

    只一会儿,原本没什么的问题的书信忽然就变得引人遐想起来。尤其是被涂抹的那几处地方,怎么看都感觉是为了掩饰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见差不多了,他又看了一眼剩下的那几封书信。略微思索了一下,又将金城韩家子弟寄来的书信涂抹掉了几处。

    除了这两封以外,剩下的那几封他一笔未改。

    待墨迹烘干之后,他又将这些书信放在了一起,打算让庞德全部带回去给耿鄙。

    这么多书信只有韩家子弟和黄家子弟的那两封涂改了,耿鄙想不将他们联想在一起都不行。而韩家是什么?那是叛贼首领韩遂所在的家族!

    “该做的都做了,希望能够起到一些作用。”马应喃喃自语道。

    其实他现在的心态很好,能够起到作用最好,不能起到作用也无妨。说实在的,能够走到现在这一步,他的起点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马腾,若这样都不能在未来的战乱中崛起,那就只能怨自己太废了。

    吃过早饭,他亲自将庞德以及虎骑营的两千将士送出了城,足足送了近十里才策马返回。这一举动无疑让庞德很是感动,虎骑营中的那两千将士也同样如是,恨不能重回他的帐下。

第62章 乱起征兆() 
金城郡榆中县,两千多麴家部曲驻扎在城外。

    这时,年过五十的麴家族长麴蒿,在数十骑的簇拥下返回大营。

    “父亲,如何了,韩遂和北宫伯玉他们还是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吗?”一名三十多岁的魁梧将领走上前询问道。

    麴蒿脸色冰冷,似不想说话,只小幅度摇了摇头。

    见此,那名魁梧将领忍不住大骂起来,“去岁他们侵入关中,我们麴家又出人又出粮,如今只不过请求他们攻打一个小小的别部司马,竟都推三阻四,气煞人也!”

    “麴蒙,慎言!”族长麴蒿斥喝了他一句,随即便将目光落在了不远处一名青年将领身上,和颜悦色道:“宜德,此事你如何看待?”

    宜德是那名青年将领的表字,他的全名为麴义。

    见族长询问,麴义抱拳一礼,这才说道:“自去岁大败以来,北宫伯玉就不愿再动干戈,当无法说动他出兵。而韩遂,其心不小,我等皆知,就算有心相助,至少也要等到明年。”

    麴蒿点了点头,“麴氏后辈之中,唯你可担大任。然马应杀我族中大将,若不还以颜色,恐被人小觑。若我以你为帅,统御族中两千部曲前往祖厉,能否将马应的首级带回来?”

    “不能!”麴义直接否定道,“盛名之下无虚士,马伯龙自领兵以来,北征诸羌,南征诸氐,未尝一败。说是兵主蚩尤转世或显夸张,但确实是一员难得的良将。纵观整个西凉,能够与其比肩的也不过一手之数。”

    “宜德对其评价这般高?”麴蒿有些惊讶。

    虽然马应的名声确实很响亮,尤其是在羌人、氐人之中,都快要变成兵主转世了。但在他看来,此人也不过是一武夫罢了,况且年纪不大,胸中哪能有多少韬略?可如今听麴义这么一说,却是有些动摇了。

    “此人确实不容小觑。”麴义肯定道。

    麴蒿的眉头皱得更紧了,“那宜德的意思是暂时不去寻他报仇?”

    麴义点了点头,“族长若想报仇,明年自有机会……”

    有些话他没有明说,但他知道族长肯定懂自己的意思。甚至因为麴家和韩家关系紧密,族长知道的只会更多。

    沉吟良久,麴蒿终究还是听从了他的意见,叹道:“罢了,那就再让他多活几月。”

    几月?

    麴义瞳孔猛地一缩,捕捉到了这个关键信息。原本他还以为至少要大半年,现在看来比他预想中的更快!

    ……

    祖厉县,县城大营之中。

    自从上次庞德过来已有半月,可是马应依旧没有得到迁为武威军司马的任命。看来那几封书信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这件事情多半是吹了。

    好在这半个月来,其他事情还算顺利。尤其是县中的政务,被杨阜、尹奉他们打理得井井有条。

    杨阜甚至还抽空对县中户口进行了一次统计,将许多隐户、逃户重新登记在册。被他这种一弄,祖厉县的在籍人口直接增加了四分之一。加上新户和新户民,共计八千七百三十一户,四万六千五百六十四口。

    在中原腹地,这样的户口数算不了什么,依旧只能设县长,达不到设县令的标准。但在凉州,这已经是毫无争议的大县了。要知道,在一年前,祖厉县才只有三千户!

    唯一让马应有些不满意的就是,编户民中的羌人占比太高,超过了一半,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毕竟,想要让他们更快的被汉化,人数占比当然是越少越好。

    除了户口之外,在农业方面,祖厉县也有很亮眼的表现,不仅增加了许多良田,而且水利设施也比以前完善了许多。如果祖厉长刘隽没死的话,足以凭借这些功绩升迁……

    很快,时间便来到了十二月。

    十二月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北方鲜卑入寇幽、并二州;第二件事,去年打退北宫伯玉等人、并一直留在长安坐镇的太尉张温被征还京师!

    于整个大汉而言,明显是第一件事更重大。可于凉州而言,却是第二件事影响更深远。

    张温被征还京师传递出了许多信息。要知道,在长安坐镇的时候,他一直都是征讨凉州羌胡叛乱的主帅,凉州刺史耿鄙也要受他节制。可是现在,凉州羌胡尚未平定,他就回了京师,这是什么意思?

    很明显,汉天子以及朝堂公卿都不想再打了。甚至只要那些羌胡不再入寇关中,他们可能都会默许这些人在凉州胡作非为!

    这基本上就等于采纳了司徒崔烈的主张——放弃凉州。

    而留在凉州的耿鄙,就算不是弃子,也有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感觉,能够有所作为自然更好,若是不能,也不强求……

    总之,因为太尉张温的离开,凉州许多世家豪强心头都盘绕着恐慌的情绪。与之相对的是,那些作乱的羌胡无不弹冠相庆,仿佛赢得了整个战役的胜利。

    在这些人之中,最高兴的莫过于韩遂。原本他还有些忌惮大汉的甲士,迟迟不敢跟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产生太大的冲突,唯恐一旦内讧就会遭到凉州郡兵和京师兵的联合围剿。但是现在,张温回朝,而耿鄙又调动不了镇守关中的京师兵,如今他需要面对的就只剩下凉州郡兵了。

    接下来的时日,作乱的羌胡越发的肆无忌惮,临近金城郡和北地郡的乡县大多都遭到了劫掠,整个凉州似乎又开始动荡起来。

    祖厉县因为临近榆中的缘故,也遭到了几支不长眼的羌胡骑兵劫掠,或几百人,或千余人,规模都不是很大。

    虽然这些骑兵最终要么被马应杀散,要么仓皇而逃,但依旧对祖厉县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为他们劫掠的对象并非县城,而是城外各乡里的普通汉民,根本防不胜防。就算马应接到禀报后立即领兵赶往救援,也经常会扑空,留给他的只是一个个尸横遍野的村寨。

    短短一个月,就有七八个里被羌胡攻破,死亡人数超过一千。

    马应空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却抓不到这些抢完就跑的老鼠,气得直想骂娘。为了泄愤,他亲自带领麾下士卒进入金城郡腹地,一连屠了四五个羌胡部落这才领兵而还。

    虽然这件事情使得那些羌胡对他更加敬畏,前往祖厉县劫掠的骑兵也减少了不少,但却依旧没能杜绝。

    因为这件事,他彻底下定决心,未来绝不能以这种没有多少险要可守的郡县作为发展之地!

第63章 风雨欲来() 
转眼就是十二月末,再有几日便是岁首,不过以祖厉县现在的情况,马应却是无暇回狄道和家人共庆新年。

    这一个月来,整个祖厉县都弥漫着焦躁的情绪。军假司马典伍也有些坐不住,找了他好几次,希望能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毕竟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新户民所在的四个乡也遭到了劫掠,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

    对此,马应也很无奈。一般遇到这种事情,大汉的做法无非两个,第一,以雷霆手段将作乱的羌胡镇压下去;第二,让整个祖厉县的士民内徙。

    想要在短时间内将羌胡叛乱镇压下去已是不可能。而想要内徙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哪怕在凉州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北地郡就曾因为羌胡叛乱先后内徙到关中过两三次。

    但问题是,祖厉县的民户家中都没什么余粮,若是不等到五月份宿麦收获以后再走,根本撑不到来年。哪怕马应将县仓中的那二三十万石粮食全部贴进去也不够,而且缺口还不小。

    虽说如此,但他还是给耿鄙写了一封禀牍,将这边的情况汇报了上去,并说出了想要带领士民迁往安定之地的想法,譬如关中或者河西。

    眼看就快进入中平四年(187年),马应忽然想起了一事,“修改器每年最多只能增加或减少个人单项属性五点”的这个限制,就快要刷新了!

    在刷新之前,他准备先将那些还能增加属性的将领全部加满五点。

    他现在可不会心疼白银点。这段时间袭杀麴胜、攻克勇士县、杀散劫掠的羌胡,可是积攒了不少。再加上以前的剩余,现在足有547点!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自从上次将黄金点用光之后,便没有再得到过。

    既然要增加属性,马应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虽然统率、勇武和智谋这三项暂时都无法再增加,但政治属性却可以增加一下。

    因为这三个月来一直在以祖厉长的身份处理县中政务,他的政治属性已经成长了许多,达到了65。而想要增加到70的话,也只需要消耗1白银点。

    很快,他的属性就修改完毕。

    “马应——统率88(极限钻石级)、勇武82(潜力钻石级)、智谋85(极限钻石级)、政治70(潜力钻石级)、健康99(满值100),综合评价:二流武将、三流文臣。”

    在给自己增加了五点政治属性后,他明显察觉到自己脑海中又多了一些记忆,包括各个朝代的一些政令以及工农商方面的一些知识。不过凉州现在乱成这样,这些东西暂时都无多少用武之地。

    略微思索了一会儿,他又打开了张绣的属性页面。

    相比于三个月前,张绣的属性也成长了不少,尤其是统率和智谋这两项。统率从70成长到了75,而智谋则从68成长到了70。

    “佑维此人倒是可以完全信任。”

    想到这,马应没有犹豫,当即在他的统率、智谋和政治三项属性上各增加了五点。因为政治不足70的缘故,所以只消耗了11白银点。

    见此,马应咬了咬牙,又消耗了10白银点帮他增加了1勇武值,让他的武力迈入了一流行列。

    “张绣——统率80(潜力黄金级)、勇武90(极限钻石级)、智谋75(极限白银级)、政治60(潜力白银级)、健康99(满值100),综合评价:二流武将。”

    就当下而言,张绣已经不会比庞德差多少。当然,庞德的统率潜力被评价为钻石级,这是张绣无法企及的。

    接下来,马应又给雷定、当羊这两名军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