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与南宋同行 >

第116部分

与南宋同行-第116部分

小说: 与南宋同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百公斤的粮种理论上可以育出一百亩水田的秧苗,但是大宋的一亩较小一些,所以足够在皇庄里种上一百一十多亩了。

    大宋官家赵禥象征性的在育秧田里撤了几粒泡过的种子,然后又向上天祈福,一时间锣鼓喧天,彩旗飘舞。

    皇庄里的播种仪式就开始了,十几个穿着新衣,却高挽着袖子和裤腿的农户下到田里开始做活了。

    平章贾似道站在百官的前面,他得意洋洋地对站在自己旁边的左丞相程元凤说:“此时看官家的一举一动,这身体明显要比过去好多了……”

    这是一句吉祥话,但是不能不回应,左丞相程元凤也微笑着说:“正是,老夫也是感觉如此……”

    平章贾似道接着说:“能遇上如此明主,大家要齐心协力,共同来辅佐官家……”

    “呵呵……” 左丞相程元凤说,“这是当然。但是如果有那些败坏朝纲法度之人之事,老夫仍然还要出头,齐心协力是好事,但是不能等同于放纵,平章,你说是不是?”

    平章贾似道此时是一脸的尴尬,只能说:“嘿嘿,那是,那是!”

    这时左丞相程元凤倒是开始平静地捋着他花白的长须,而平章贾似道面上带笑,但是心中又是大恨。

    谢太后看过那些水稻种子,它们颜色比较鲜亮,比较饱满,而且大小一致,一看就是好种子。

    她召来了平章贾似道,说:“平章,那个献良种的海外商人,可予以回报了?”

    平章贾似道说:“他只不过想要一些丝绸棉布之类的事物,某早就一一准备妥当。有劳太后牵挂……那海盐之事,本来某是想给内宫多一些贴补,谁知道………哎!”

    说完这话,他还为内宫惋惜了一下。

    谢太后说:“老身知道此事。左丞相之言有理,现在大宋钱钞紧张,北方兵灾还未平定,内宫当以节俭为先。”

    平章贾似道知道自己的挑拨离间之计不好使了。

    谢太后又说:“老身在想,若是这个祥瑞皇种真能让普通水田收获翻倍的话。那《公田法》可否做些调整?”

    平章贾似道笑了,谢太后的想法正和自己不谋而合。

    他鼓动官家赵禥如此大张声势地到皇庄里种稻,其目的就是想要通过官家之口,把公田法的标准调高一些。

    这样,官家赵禥貌似成了自己和整个官僚集团的中间调解人!

    但是,其实官家赵禥是完全听从自己劝建的……嘿嘿,这样是最好的结局。

    《公田法》不推行不行啊,现在连内藏库都要空了。

    平章贾似道这时笑着说:“谢太后所言极是!某回去好好想想……”

    谢太后叹了一口气,她望向那些田地里的农户,说:“此良种若是真能让产出翻两倍就好了……”

    她的期盼之情溢于言表。

    平章贾似道也向着那农田望去。这个祥瑞皇种必须是良种,那个张海商没甚理由要骗老夫,就算不是,它也必须是!

    平章贾似道同样要借官家之手,去给那些依了《公田法》的人赐种!

    这些就是平章贾似道利用官家亲手种田的几个手段。

    事实上,他现在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他的《公田法》现在在其它州府推广不利啊。

    尽管他带头售卖国家了两万亩良田,但是他还是站在了整个官僚体系的对立面。

    可是,不这样如何能解救大宋的财政危机?!

    最后,整个仪式结束了。官家和太后都摆驾回官。

    官家和太后都摆驾回官,就必然要清了临安御街,所有行人都要靠边站。

    张国安也得靠边站,这是人家赵家人的地盘。

    他站在一家店铺的门口。远远的看着所谓的皇驾,正是两辆大四/轮马车!

    他看了心里直想笑。

    现在,这种四轮/大马车,很快就被大宋人改成驴子拉的车了,主要用在城外运输东西。

    只要有用,大宋人是不在意它是东方来的还是西方来的。马上就用了。

    张国安看着那皇驾越来越近了,正想看看他们是如何装饰的时候,突然闻到了一股卤货的味道,这个味道很熟悉。

    他四处一看,有一个娇小的女孩子,正拎着一篮子卤货站在他的身后。

    他猛然想起来了鲍威和郭勿语在卤货上吃过的亏了!

    哈哈,可能她就是那卖卤货的千千………果然,她的篮子上贴着千千卤货的纸条。

    张国安笑呵呵地说:“你叫千千吧?”

    沈千千正在想着自己的心情呢,张国安的话吓了她一跳!

    她脱口而出,说:“是啊!”

    接着又马上闭了嘴,对面这个年轻的后生她不认识……

    她警惕地看着张国安说:“你是……”

    张国安笑着说:“输你两次的那两个少年郎,是我的徒弟!”

    沈千千一下子想起那两个可笑的少年郎了,正是他们让自己高兴好些日子的,怎么可能忘了他们?!

    沈千千马上说道:“你是他们的师傅?那他们去哪里了?好些时日都不见了……”

    张国安笑着说:“他们都跟着我去了流求大岛了,在那里玩得很开心。”

    “啊!”沈千千惊讶地说,“你们就是在那小报上说什么海外流求大岛上有硫磺矿的人!?”

    张国安更高兴了,这个小报的消息通道还是很广的,不仅中产阶级能很快知道,市民阶层也能很快知道!

    这几天还真有人去他在东青门外的家里报名呢,他们大多是从北面渡江来临安城里找生活的人家,他们看中了张国安开出的条件,一个是一个月有工钱拿,而且还包吃住,但是人还是少。

    更重要的是,还有大商户也想参与,比如刘钱行首。

    先前,刘钱行首还不高兴呢,说:“张大商,海外有上好的硫磺矿,何必在小报上提到呢?告诉某一个人多好……”

    当时张国安笑了,心里说;你知道那里有多少吗?整个大宋用上五百年都用不了!

    /》  当时张国安说:“那里硫磺矿太多了,几万人开采也是不够的……”

    刘钱行首的眼睛都绿了,如此之多!

    当时,他捋着胡须点头说:“原来如此。几万人,某是没有那能力了。”

    最后,他和张国安敲定了一份合同,他承包一处硫磺矿了,产出他是占七份,张国安是占三份。

    这个时空,大宋不算是缺硫磺,但是此物卖得也快,是畅销货。

    也有其它商家来找张国安,双方也是如此敲定,但是还是太少。

    因为张国安想在流求大岛的北部地区开出一个分基地来,人少了,无法成气候。

    可是如果市民阶层都知道了,那么,再过几天,能全家去流求大岛的人更多。

    所以,这个千千女孩子能说出她也听说过的话,这能不让张国安高兴嘛?(。)

第一百四十章 买了一堆的女子() 


第一百四十一章 那是赵家人的鹰() 
张国安穿着灰色黑边的直裰,带着黑色四方巾,大步走在大宋的时空下,确实有违和感了。‘‘‘‘

    因为他虽然是大宋士绅的打扮,但是却没有人家那种优雅,这厮走路的速度也太快了。

    他不能不快,因为他要为建立一个属于自己两口子的家园而忙碌。

    这一次他一下子拿出三块手表,而且还把表带拆下来了,指南针另卖。

    这些货色把刘钱行首惊呆了,这才是真正的珍宝啊!

    一时间连刘钱行首都不敢问价了,他无法估计这到底值多少钱。

    他想起来了,有传言说官家有一块可以在任意时刻都能准确知道时间的手表,听闻还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平章贾似道也有一块,听闻是人称“贾带表”……

    如今,他竟然也能看到了!

    当时刘钱行首忙问:“张大商,此物和官家与平章所有之物是否一样?”

    张国安摇头说:“不一样……”

    刘钱行首点点头,看来没有任何忌讳了。

    他小心地看了半天那三块手表,也试了一下那三个精巧的指南针。

    刘钱行首低声问道:“张大商此物你要如何开价?”

    张国安事先就算了一下自己起步阶段的人工费用和基本花销,他报了价,说:“那表就十万贯,那个指南针就五万贯吧!”

    刘钱行首不同意了,说:“那指南针同样重要,这都不能仅看成珍宝之物了,它们在海商中更有用,所以,十万贯也是要的!”

    张国安马上明白刘钱行首的意思了,笑了笑,点头同意了。

    他看这个刘钱行首很有诚意,就把后世的一些拍卖技巧讲给了他听。

    刘钱行首听到了后,眼睛骨碌碌乱转了一阵子。马上想到了其中的奥妙!

    他还能抓住关键呢,说:“某还可以安排一些自己人趁机抬价……当然,也不能抬太高……”

    张国安顿时大服,服了。这人要是有点机会,都会耍小心眼!

    这个可真不分古今中外。

    刘钱行首活学活用,马上开始四处发请柬,他当然都是有针对性的发放,整个临安城里。谁有能力购买,他心里有数。

    他在自己家里的花园里用鲜花搭了一个花棚,摆放了若干的茶桌,还在茶桌上摆放了小牌子,以便让买家举牌加价。

    这一天的下午,诸多大商都到了那个遮阳的花棚里,这个时空,大家不可能都准时到,总有先来的,总有迟到的。

    先来的也不着急。花棚里还设了一个舞台,正有一支女伎散乐队在表演。

    此时正是乐器纷呈,舞姿蹁跹之时。

    她们是由一个吹觱篥女伎,一个吹箫女伎,二个拍细鼓女伎,一个舞蹈女伎组成,而那舞蹈女伎正是瓦肆间里最有名气的舞伎张真奴。

    只见她柳腰如曼,身形如浪,引了先来的大商们的兴趣,随着完成了几个高难度的动作。那些大商叫好声不断,他们把打赏钱随手就丢了上去。

    这些散乐队表演完后,舞台上又上来了两个说书艺人。

    一个艺人扮演官员,另一个艺人扮演书生。

    官员问书生是哪一年出生的。书生回答说俺乃是丙子生人,那个官员一拍桌子说把这个人关进大理寺。

    书生莫名奇妙斗胆询问,为什么呢?

    官员说昨天馄饨生的人都关进去了,你饼子(丙子)生和馄饨生同罪。

    花棚里的人都笑了,这是一个只有大宋人才知道的笑话。

    话说在宋高宗当朝时,有一次吃的时候就遇上了夹生的馄饨。高宗一生气就下令将做馄饨厨师关进了大理寺等待审查。

    所以就留下因“馄饨生”而入狱的段子。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那打赏钱纷纷扔上台,许多大商高叫,莫要停,再来几段。

    这两个说书艺人也是瓦肆中有名气的李铁嘴和他的徒弟。

    这时李铁嘴冲着台下的大商们一拱手道:“小艺不足挂齿,但能搏得诸君一笑,也好挣上几个酒钱!”

    大商们中有人叫道:“但讲无妨,莫说酒钱,挣上一间酒家也有可能!”

    李铁嘴满脸带笑地说:“那小老儿就和徒儿说说大宋乾德年间的党进了!”

    他俩人都幕后转了一圈后,出来时,已经变了装扮。

    李铁嘴带了一个纸糊的武将头盔,又在鼻梁处涂了白面,手里拿个棍子充当大刀,怪模怪样的。

    这一下子把全场的人又都逗乐了。

    党进是契丹人,是一名武将,掌管京师禁军长达十多年,除了拱卫皇上之外还要在当时的开封城巡街维护社会治安。

    但是党进不识字,所以搞出很多趣事。

    李铁嘴扮上了党进状,他的徒弟扮了一个说书的艺人。

    李铁嘴大喝道:“你在说什么?!”

    他的徒弟说:“说韩信!”

    李铁嘴大喝道:“汝对我说韩信,见韩信既当说我,此三面两头之人,来人啊,棍棒伺候!”

    他的徒弟委屈地叫道:“将军,某如何能和一个汉人交谈?!冤枉啊!!”

    李铁嘴大喝道:“汝在讽刺我是契丹人嘛,狠狠打!”

    这个小段子让大商们乐翻了,打赏钱如雨点般投上舞台了。

    两人连连拱手感谢,接着又上演第二段。

    党进喜欢鹰鹞,见不得有人架着鹰鹞行走。

    他的徒弟现在把一根绳子绑在胳膊上,装成架着鹰鹞的样子。

    李铁嘴大喝道:“呔,放开那鹰!你们有钱买了肉不去孝敬父母,反倒拿来喂养禽鸟,真是太不像话!”

    他的徒弟不情愿地解开绳子,做了放了的样子。

    接着,他的徒弟又到幕后转了一圈,用了一个绸缎包头,又做架着鹰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