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与南宋同行 >

第336部分

与南宋同行-第336部分

小说: 与南宋同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当时,他落款写的是“中统十五年”,但是此时实为“圣元五年”,郝经被拘于此,不知鞑靼强盗集团已经完成了正规化的建设,已经改元的事,所以他只能依据先前的称号,推之为“中统十五年”。

    他先前给看守讲了一个故事,打动了那些人,才得以行之。

    他那时深情地讲道:“自古鸿雁便能传书,古人常为之……有孝子出行三年,不得归家,他便缚信与鸿雁,放飞后,那鸿雁便回到孝子家乡,那时,此孝子老母病重,但接到信后,身体大好……”

    看守们都纷纷点头,嗯,孝道嘛,还是要讲的……于是他的行为得到了看守们的配合。

    当那只鸿雁北飞之后,郝经微笑着看着它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为止。

    他看那蓝天白云都似乎化成大头目忽必烈的笑脸……其实这一真人秀是他利用了“鸿雁传书”的真实故事:

    汉武帝时,汉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奉命出使匈奴,被扣押于北海。

    匈奴人对苏武威逼利诱,招数使尽,但这个汉朝忠臣手持汉朝符节,誓死不屈。

    一直到汉昭帝继位,派人与匈奴和亲,并索还汉使苏武。

    那匈奴人自觉理亏,谎称苏武早已病死,汉使得密报,知道苏武仍在世,就谎称大汉天子在上林苑射雁,其中一只大雁足系苏武亲笔所写帛书,讲明他本人仍在北方沼泽中被困。

    这一招管用,笃信“怪力乱神”的匈奴人惊惶,忙派人找到苏武,把他送还汉朝。

    郝经心里话:“大汗,但愿你以你那能射下大雕的神弓来打下鸿雁来吧……你就会看见为臣的一片忠心……”

    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其实他也心知肚明,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一年多后,那个谋士满脸铁青色,来找他说:“铁杆汉奸,你来运气了,能回家了……”

    郝经的心都要跳出来了,难道我这一片赤胆忠心真感动了上天,真的让大汗接到了我的信!!

    但是那个谋士恶心地要吐了,说:“铁杆汉奸,回去替鞑靼人效忠也不用那么激动……”

    郝经哪里还能听到他的话了,早都喜不自禁,手舞足蹈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老贾的投射心理() 
后来,那郝经才知道,原来放了自己只是为了换回一个百夫长……这,这,真是让他无语。

    他和自己原本的一行人都上了送他们的海船后,一路颠簸,终于在一个多月后,重新踏上了陆地。

    又走了长长的一段路后,他眼见着自己回到了大都的郊外!

    这个时候,大头目忽必烈也派枢密院官及内臣近侍远道迎接他……他再也忍不住了,一时间老泪横流,终于回来了,我的大汗果然没有忘了我!

    郝经一行回到了阔别十五年的大都后,大头目忽必烈赐宴于廷,赏赐有加,并向郝经咨以政事……一时间传为另一种君臣和美的传说。

    先前平章贾似道接到流求岛大使要求后,沉思片刻,便痛快地答应了……一是因为那个所谓的百夫长黄安其实是赵安,是宗室的远房亲戚,赎回是必须的,二是,流求岛却似乎比大宋更加着急,这里是不是有什么古怪……莫非,是想通过此行,来与鞑靼人沟通?

    一个大儒啊,必会成为他们的助力,这个时候,他才后悔自己应该有无数办法让郝经“自然”的死掉……

    心理学上有一个学名叫“投射心理”。

    这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也就是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以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平章贾似道怀疑流求岛会不会借此与鞑靼人达成什么密谋,等到他收到了从流求岛上传回来了密信后,他半信半疑地信了。

    再等到从大都传回来了密信后,信了七八分,流求岛一时真的没有派出人员私下与鞑靼人联系……

    但是,如果真的只是为了一个大宋的“志愿军”,他们的举动真是不可思议,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流求岛所为,无不是为了些许小利。

    呵呵,他们占了山东半岛竟然开始四处收流民以种田开矿……不思进取至此!

    每一次接到山东半岛来的密信都无奈了,恨自己不能亲自指挥他们行动!

    前文说过,平章贾似道连太学里浴池外墙上发的帖子都能知道详情……这些年来,他安插了很多的内线,这个可不分内外,没有真实的情况,他无法掌控局面!

    他在流求岛和大都都安排了自己独线联系的密探……甚至在大宋的皇宫内都安插进了人员,皇宫外自然更不用说了。

    插进一段有趣的闲话,说说大宋人喜欢发帖的习惯。

    大宋时代没有电脑,没互联网,但宋朝有粉壁,照样可以“发帖”。

    那个时候的粉壁,都是用石灰水刷白的墙壁。

    在大宋时代这就是“平面”媒体,只要愿意,谁都可以在寺壁、驿壁、屋壁、桥墩儿上面直接“发帖”,大宋人称为题壁。

    《水浒传》三十九回中,宋江独自一人倚栏畅饮,不觉沉醉,便作了一首“反诗”《西江月》。

    当然这只是,但是绝对是有根据的。

    大宋南下后,有个叫敖陶孙的写手,在临安城的三元楼题壁讽刺宰相韩侂胄,诗没写完,就被文化密探发现,这还了得,完全是“恶毒攻击”领导啊!

    当时的临安知府马上命令一班衙吏来追捕,幸亏他后来警觉性高,立马化装成酒店服务员,一口气逃到福建,躲过了一劫。

    如果是一个酒鬼,没钱,但才气够高,也不妨在酒店墙壁上发帖,弄不好就起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

    大宋初年,苏州许洞是位名士,无酒不欢。经常从酒坊赊酒,日积月累,酒债渐多,只好在酒坊墙壁上“作酒歌数百言”,引得粉丝云集,边观赏边喝酒,酒坊获利数倍,大手一挥,酒债全免。

    话说淳化三年冬,兴国寺的牡丹,反季节盛开,富丽堂皇,游人如织。

    某三十余岁的老妓趁机自我推销,在墙壁发帖:“曾趁东风看几巡,冒霜开唤满城人。残脂剩粉怜犹在,欲向弥陀借小春。”

    此帖当时就风靡一时,老妓成了网红,又“车马盈门”,走红了好几年。

    不过在粉壁发帖,也讲究互动。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八曾说,高宗赵构漂泊几个月,终于定都杭州,改名临安。

    这时的临安就像块吸铁石,引得四方士民商贾纷至沓来。

    官府开张,朱红大墙,焕然一新,于是有好事者题壁一联,云:

    “钤辖诸道进奏院,详定一司敕令所”,意思就是这院子乃政府衙门。

    但是广大大宋网民及精明的江湖郎中、中医世家、卦师不这么看,他们窥见了此中商机,有人坐沙发,写下“王防御契圣眼科”,然后有人跟帖“陆官人遇仙风药”。

    此起彼伏,帖子火了!

    比如“乾湿脚气四斤丸,偏正头风一字散”,比如“三朝御裹陈忠翊,四世儒医陆大丞”,一共有几十幅对联,成为临安城里的一面免费的宣传栏。。

    经常发帖子还有当官的可能……当然要有一定的真才实学,只会赞美和拍马屁当五毛不行,没有人会重用的。

    大宋时代,还是讲究个重用真正的人才。

    还是大宋初年,扬州有个通判王琪,在大明寺题壁发帖,那帖子有质量,就被宰相晏殊看中了,从而累官至侍从。

    仁宗朝和神宗朝,有个卢秉,题壁诗打动了王安石,“立荐于朝”,几年工夫,就成了部级干部。

    王钦若早年落魄,寄人篱下。

    某次,他在屏风上题写的一联诗,被还是太子的真宗赏识,这是千里驹啊,真宗步步提携老王,一直提携他做了宰相。

    当然,这种飞黄腾达的几率按帖子数量来看,可能性也就几十万分之一。

    平章贾似道对国内舆情的监督也主要看这样的帖子,而且还有人专门分析辨别,虽然花费不少,但是有利于他掌握一手资料。

    他对自己在大宋民间的名声越来越好感到高兴……其实在这种国内外安定的局面下,哪个官员的名声都挺好。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给了平章贾似道准备在政坛上重新布局提供了信心……他就真的准备下手了。

    第一个安排的人员,他就当场决定,向大宋官家举荐法可统制!

    所以,他笑呵呵回答了法可统制疑问后,开始认真与官家谈一谈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 华夏文明的思潮() 
平章贾似道在法可统制告退后,和大宋官家赵禥谈了很长时间,直到看到官家有些疲惫了,他才退下。

    随后大宋政坛上发生了诸多的震荡,几乎天天都有撕逼大战。

    但是,平章贾似道似乎得到了《民声》报的支持,而且《流求时报》时不时也从侧面助力他。

    事实上,在那面的世界,张国安岛主和他的朋友从来不关心什么政治事件,其实他们关心也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在这个时候,张国安岛主和王德发主家,甚至安静主家他们几个人,却不得不关心大宋的政治生活。

    他们事先就制定了行动方针,支持和维护老贾的政治生命。

    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他们认为不管他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他至少还算是一个讲究交换的人,至少还是会妥协。

    他们最害怕又臭又硬的腐儒分子上台,特别是那些把理学发挥到极端,都有极端原旨主义嫌疑的人来当政。

    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派,只要一走上极端,就会顽固而保守了。

    好在现在看来,他们侧面助攻,帮助老贾稳固政治地位的行动已经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不仅没有发生集体“倒贾”的事件,而且老贾似乎远比真实的历史上过的更好。

    流求岛在有意或是无意中,已经改变了很多历史。

    第一个就是老贾的。

    历史上,这个时候因为外部军事压力的原因,大家都要找一个替罪羊,结果,官职最大的他,正好适合充当。

    结果流求岛的出兵改变了这些。

    第二个就是大宋官家赵禥的。

    历史上,他应该因为外部军事压力的焦虑而死去了,同时,由于后世的抹黑行动,一边说他体弱多病,一边又传闻他夜御三十多个女人,当然,什么逻辑问题,生理问题的,那些人都不管了。

    但是,现在他还没有什么问题,也许是由于外部的压力减少了,内部的纷乱也减少了,同时,他由于迷恋御前军而时常出宫,身体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所以,目前看,问题不大。

    第三个被改变的,就是吕氏集团的代言人,京湖制置使吕文德。

    历史上,他早就因为鞑靼人的攻势太猛而忧虑致死,他的死导致了吕氏集团的完全崩溃,从而引发了大宋被灭亡的一系列事情。

    但是现在他还是活蹦乱跳的,正在和管理京湖地方的文官斗智争权呢。

    当然,一切最大的改变,他们在目前看来,大宋是被保住了!

    这是一个如天一般大的功劳,但是,他们却无法对大宋人说出口!

    就连跟随自己的家养小子们,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自己参与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件——

    不过,大宋上上下下的人,还没有**到不拿流求岛当回事,至少还知道流求岛是自己的盟友——出卖是出卖,支持是支持,至少暗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要不然流求岛也不可能借机发展的这样快。

    大宋人中,占相当比例的人认为大宋政府选择单独媾和是正确的,当然也有认为不正确的。

    民间不少所谓的仁人志士,还真私下里跑到山东半岛去“义助”。

    他们中有文人也有武人,他们主动到山东半岛帮忙,声称坚决打击鞑靼强盗集团,认为他们都是邪恶而必须清除掉的势力。

    这和《流求时报》的宣传有很大的关系。

    受张国安岛主的指使,杨友行在报纸上屡屡揭露鞑靼人的罪恶历史,由于大多是真实存在的事实,让大宋的读者看了都是毛骨悚然。

    《流求时报》上还大肆宣扬民族主义,认为鞑靼人绝非是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他们才是真正的外来入侵者!

    华夏文明可以是一个大筐,但是,它只能装下认同同一个文明标准的民族。

    “文化认同”这个概念一经《流求时报》推出,立刻引发了大宋民间的评论。

    有一些儒士认为,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