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与南宋同行 >

第352部分

与南宋同行-第352部分

小说: 与南宋同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需要讲故事嘛?分明是需要告诉老百姓真相!

    老百姓都被愚弄成什么样子了……他们是被抢劫者,却要主动献身去保卫强盗们的利益!

    流求岛的某人耳朵无缘无故的突然热了起来。

    这个情况很快就发回流求岛,张国安岛主不由得不认同自己指导宣传工作的不力。

    家养小子们的遭遇,他本来应该早就预见到的……但是,现在还不晚。

    杨友行这一阵子非常开心,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

    远在渤泥国的沈千千越来越温柔了……这个可以从她的信件内容看出来。

    她给自己的信越来越多,而且言语中透出更多的思恋呢,不似以前那样生硬且霸道。

    时间会让青涩的爱情更淳厚一些?或者说爱情的力量改变女人比改变男人更大?

    总之,爱情是个好东西……

    工作上,他现在根本不再愁稿件少了,他手下有众多记者四处采访,而且,主动投稿的人越来越多,非要好好选一选才行,他是要发放稿费的。

    还不光是本岛呢……山东地区发生的事情,很多都可以当成新闻稿;大宋境内发生的事情,很多都可以当成新闻稿;海外发生的事情,很多也都可以当成新闻稿!

    但是,这个日子很快被张岛主改变了……。

第二百零四章 关于流求科举取士的那点事情() 
杨友行听完了张国安岛主的要求后,整个人都不会笑了。

    他要再出一份简版的《流求时报》?

    而且还不考虑运营成本……

    张国安岛主当时对他说:“人总是喜欢占便宜的……免费的总是讨人喜欢,特别是那些北方中原地区的人,他们基本都是喝狼奶长大,没有直接动手抢就不错了,你这份简版《流求时报》就以他们那样的人为目标,白白送给他们看——以普及常识为主,主要是宣传我们的事迹,让他们知道,我们到底是要做什么来的……”

    杨友行苦笑着说:“张岛主,现在《流求时报》还不算赢利太多,不必急着再开版另一份报吧?”

    张国安岛主看了他一眼,说:“谁让你以赢利来算《流求时报》了?你多出一份报,或许前线就能少打一仗……少死一些人。”

    能有这样大的作用?!

    北方的中原地区能有多少识字的人!

    张国安岛主伸出一根手指,说:“哪怕救了一个村子的人……都算我们的收获!现在那里的民间斯德哥尔摩情结非常严重……”

    “……”

    杨友行当然听不懂张岛主在说什么,但是他必须要照做。

    先不提简版《流求时报》的事情……

    山东济南大本营就黄祖队长他们的报告给了批复,让他们先以安稳住眼下的局面为主,不计其它,力争要取得馆陶地区的民心……最起码不要让他们认为我们真是海盗!

    黄祖队长和他的助手收到了回复后,心里首先放松了一些,没有想象中的责备……但是如何让当地的民众知道自己不是海盗呢?

    至少孔家村里的人现在没有把自己当成海盗的了。

    孔家村里的老村长看到那些人垂头丧气地回来,一开始还有些怕呢。

    千万别被他们识破是自己派出儿子通风报信的,也千万别被他们当成了出气桶!

    还好,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他们确实不是海盗,孔家村子里的人明白了这一点。

    那些人竟然还会自己种菜,种什么木薯!

    从他们劳作的样子,人人都会做农活,甚至包括他们的两个头领。

    孔家村的人当然不知道这些人在流求岛训练时,人人都从事过工农业。

    那些人还会用山上的竹子和荆条编制成各种家具和农具!

    他们更没有听说过海盗有做这些的。

    黄祖队长还把自己攒的《流求时报》都拿了出来,交给那些老家伙们看,还好心的借给他们放大镜看。

    这一下子,老家伙们安静极了,天天聚在一起看报。

    黄祖队长正和自己的助手在翻晒着蘑菇,这是他们巡山时顺手摘的。

    他们可能拥有这个时空最好的野外生存能力,都是专门训练过。

    黄祖队长的助手问道:“那些老家伙不偷偷看我们了?”

    黄祖队长头也不抬地说:“你看那远处的树枝都不乱动了——他们定又会为报纸的事情吵架去了!”

    黄祖队长高兴地发现,自从他把一叠叠报纸白白让那帮子老家伙们看去后,他们就再也不是铁板一块儿了!

    他们总是为一则报道或是一篇文章就争论起来,还往往找黄祖队长来论理,最后常以他的判断为正确——因为他才是流求人,还是一个头目呢。

    他们首先就为了流求的“科举取士”的方式争论起来。

    那是一篇关于流求公务人员录取考试的通知。

    他们事先问过黄祖队长,那个就是选拔官员及行政人员的考试——他们理解成开科取士,也不能算错误。

    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那些老者们相当支持,这是自从有隋唐以来,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这里简单提一下科举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这个民族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用过多种方式,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

    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平民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与政治几乎无缘。

    汉朝以“察举”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

    这自然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用人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以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等严重问题,出身底层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上来。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

    但中正官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它实际上已成为大地主、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其结果必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中小地主只能做些小官,平民百姓均被拒于官场之外。

    从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如北宋的吕蒙正自幼遭不幸,被其父将母子二人赶出家门,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过着饥寒生活,但他发奋读书,高中状元,极善理政治国,成为宋初名相。又如范仲淹自幼家贫,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大有作为,享有“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的盛誉。

    到了金朝时期,那些女真强盗集团在走向正规化的时候,继承了大宋初期的科举制度——北方的中小知识分子也有了一定的出路,所以,金朝也能维持百年之多,而且还成功地分化了汉人中的知识分子。

    事实上,史天择或是张弘范,他们都是金朝的女真强盗集团在正规化后,留给了鞑靼强盗集团的宝贵遗产。

    所以,孔家村的老人们相当理解流求岛的所谓“科举取士”行为。

    但是,他们对科举的内容争议很大。

    大多数老者对流求不以考查四书五经的内容为重表示反感,认为他们只在乎文化的实用性,而不在乎德和大义——

    但是也有少数老者认为,流求所取之士,大类农部的农官或是工部的监官,所以偏向于实用性并不为过。

    两帮人争论厉害了,就来找黄祖队长评价。。

第二百零五章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黄祖队长笑着对几个老家伙说:“莫要说‘科举取士’要考那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就算是卫队里的升职也要考这些——哈哈,相关的书籍我没有拿来,等下一批补给之物吧,我到时会提到运来的——”

    物理化学是何书?!

    孔家村里的老家伙们感觉不算好了,他们自认为是孔家的人,博览群书那是一定的,而且肯定比一个头目读书多——但是,他们真没有听过什么物理化学。

    一个老者认真听了黄祖队长的讲解后,吃惊地说道:“莫非是《墨经》里的文章?!”

    黄祖队长摇着头说:“那只是只言片语——远远不够系统!一个杠杆原理都语焉不详!!”

    系统化,这正是张国安岛主暗中推进的行为,他把诸多自然的科学知识,都冠以《小学某某》的题目出版,并从免费上学的小儿中挑选出精英来教导。

    当然,那些知识对那面的世界来说,都是基本到不能再基本的常识性知识,属于扫盲级别。

    但是,张国安岛主他们发现,他们原以为能掀起的学习高氵朝,根本没有实现。

    在大宋境内,只是有人好奇而购买了一些,根本就只是极少数人看看。

    这不是他们想要的局面!

    他们无法左右大宋的科考制度,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对流求选拔行政管理人员来施加影响,方法很简单,只要考试时需要就可以了,甚至都不白白送他们教材,需要他们自己主动买。

    至于如何吸引知识分子来考试——方法更简单,高高的俸禄可以说服一切了!

    当一些先行考中的行政人员,用发放给他们的俸禄让他们的全家人过上了符合身份而体面的生活时,他们根本不需要大肆宣扬,相关的消息很快就在天下的读书人中间传播开了。

    孔家村里的老者们中,有人冷冷地说道:“百行德为先,你们如何保证选拔出来的都是德之人?!”

    黄祖队长点头认可那个百行德为先的说法,他解释说:“德为立身之本——张岛主他们认为此行可以伪做,无法量化评价,而且可以任意由他人操作,不如以制度来约束,一套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制度要求胜过万千圣人经典!”

    “哼!严刑苛法,法家早已施行过——那秦便是为之而亡——”

    黄祖队长笑了笑说:“先不说秦朝是否因为法家而亡——流求的制度要求都是人人要遵守的,张岛主有言,若是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能写入制度要求里面?而且都是一些正常的为官为人之准则,何来严刑苛法之说?

    正如我流求卫队的规章制度,哪有一条不是为军之道?!”

    那个老者面色发红,大声说道:“不知圣人之言,不晓大义之理,如何能三省吾身,如何能够慎独?!”

    黄祖队长想了想,说:“——张岛主他们说过,不要求官员们个个廉政执法,只求制度监督,依法奖惩——”

    “监督和奖惩之法,还不是靠人来执行?!”

    “当然,流求岛上也有御使台监督和奖惩——而且还有《流求时报》的记者们来行使此权力!

    张岛主说过,那便是舆论力量,而且个个记者都是不花公费的御使——”

    孔家村里的几个老家伙面面相觑了——他们都看过《流求时报》,知道上面写过一些流求地方官员的丑事,而且那些官员都受到了惩治。

    黄祖队长得意洋洋地说:“若是以后相似的报纸再办他几份,这又会多出多少‘记者御使’来?他们为了吸引他人,定会瞪大了眼睛来找官员的毛病,根本不用张岛主本人操心——如此甚好!”

    又一个老者发言道:“哼!若是不许你民间办报,你又能如何?若是又不许你在报纸上登出,你还能如何?!”

    黄祖队长马上无语,脸上像是被打了一拳,有些不高兴地说:“尔等所言纯属胡说!流求岛哪里有这样的要求了?!”

    当然,确实没有不许民间开办报纸的要求,这是事实,无可争辩。

    孔家村里的老家伙们还不理解流求所言的“人人平等”一说,若是果真如此,那怎么能会有君子与小人之分!

    事实上,黄祖队长也对张岛主的这个说法不太理解——但是,他至少明白一点,那就是在法规和制度面前,人人都平等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