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狙击手 >

第59部分

民国狙击手-第59部分

小说: 民国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样问题的人,说明其看书真的很认真了)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部队行军与普通人行军是完全不同的。有人说部队行军很快的啊?你那是看到别人快的瞬间了。部队行军,古时一天最远50里,普通的20或30里,偶有百里之远的行军,但绝对不能持久,一千里之远,走一个月时间非常正常。即便到了近代,这一速度并未提高,盖因行军都人要力畜力,假如用骡具来拉大炮,你觉得骡子拉着大炮在土路上(无橡胶轮胎前提下)能够跑多快?走一个小时后,骡子是否需要歇息?

    但是,如果不考虑辎重,只是少数人轻装前行,这个速度就快多了,这个时代一个成年人步行,一天走10个小时也能走到120里左右。如果是骑马,所谓600里加急,是指骑马的人一天要跑600里,当然每隔几十里要换马的,换马不换人,这也是很多人,跑到皇宫报了危急之后,立即晕倒的缘故。600里加急啊,你能在几乎无法正常睡觉的情况下连续跑几天啊?

    此次岳山与巡抚等人去太湖,虽然也有数百人,但却是轻装。因为辎重早就运走了,大家走到沿路,都有人供应食物饮水休息等。就赶个路罢了。

    虽然只有两天在路上,但这种与各色官员在一路的行军,岳山还是觉得相当无趣。所以,岳山一路的脸差不多是阴沉着的,且不爱说话。因为岳山不说话,负责警戒巡的岳山手下那些精锐士兵,也不说话。再加上几乎每个人手臂上都缠有黑纱(皇上死了每人都必须要祭奠的),所以,这一路行军的人,像极了出殡之人,惟一的差别似乎没有棺材。

    不过,岳山这个表现,却被几个陆军部来的皇亲贵胄看在了眼里,皇上和老佛爷升天,这岳山看来是悲痛过度呢,真是忠心可嘉,忠心可嘉!

    只是岳山压根不知道这层关系,否则他真有可能进一步表表忠心。此时,皇权处于危机之中,如果有新军将领表现忠心,肯定会得到额外的奖赏。

    当然岳山肯定不会那样做。因为他知道,这太湖秋操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朝廷拿不出钱来的权宜之举。本来,清廷一直是想来一个真正的南北会操,即由北洋六镇选派代表队与鄂湖、苏省等南方之地的新军进行对操对练,可惜,朝廷拿不出那么多钱。

    一个连钱都拿不出来的朝廷,你在他面前表现有什么用啊。

    朝廷没有练兵的钱,但吃饭的钱还是有的。17日晚,岳山因为是“校阅秋操大臣随侍参谋”,有幸挤进了高层圈子的两桌之上并恭陪于末座。

    好些菜岳山都叫不出名字,好在上菜的随侍(对,他们也是随侍)每次都要报一次菜名,耳聪目明的岳山算是记住了。

    用山珍海味来形容,是绝对不够的。虽然不敢说是满汉全席。但岳山记得非常清楚,最早是6样点心,接着是8样凉拼卤菜,再接着是18道大菜,大菜后是各种各样的4道汤,再接着是主食水果等。总之,这是岳山吃过的最丰盛最高档的菜肴。后世有言,神马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几乎应有尽有。两世为人,岳山第一次吃上了传说中的熊掌、鱼翅、燕窝。岳山家算是有钱吧,去年过年好像只泡发了几个海参,算是海味了,其菜还是鸡鸭主打。

    在这次宴会上,岳山看到两们“大臣”,荫昌与端方。历史上,端方的名声更显,此时是两江总督,而且是著名的金石学家,算有才学,亦属良相;荫昌早年经历不显,多为地方小官,庚子年乱,荫昌护驾有功,加河南布政使,此时算是进入了高官行列。荫昌此时为陆军部侍郎,也会担任陆军部尚书。

    但是,对于两位大臣,岳山除了正当的下级对上级的礼貌外,并没有特别的什么感觉,哪怕他觉得端方三年后将死在巴蜀有些可惜,但这个世界里,不该死而死了的人海了去,也不差端方一个。所以,岳山的内心很平静,就像见到铁良一样,历史名人不过如此,而自己将必然是比他们更加耀眼的历史名人。

    说穿了,荫昌也好端方也好,或是在主桌上坐的朱家宝也好,都是没落王朝下的一群没落官吏罢了。即便他们个人素质还不错,也挽救不了整个王朝的覆没!

    因此,接下来几天里,岳山陪同荫昌和端方观战,到是没像此前想的那样实话实说,而是尽可能多说好的,少说那些不尽人意的。

    对于太湖境内的这次南北两军大对抗大演练,史上曾有过评价,整体的看法竟然不错,毕竟新军的要求是相对比较高的,对文化、身高、年龄、习惯等都有要求,而且军饷极高(4。2两银子),再加上东国的人口确实够多,一个省选几千个长得还像个人的年轻人来当兵,还是没任何问题的。

    荫昌和端方两人,都不知兵。记得辛亥年武昌起义后,就是荫昌带北洋南下扑灭革命,结果荫昌连战连败,根本不是对手(也有别人不买账的原因),不得不请袁世凯出山。

    两人不知兵,但岳山却没有半点欺哄之意,而是以最常见的一些事物作比喻,譬如两人打架,如果势均力敌的话,那就是会阴谋诡计的胜率更大,总之,岳山这个“随侍参谋”亦当得算是尽职尽责。

    “与列强各军相比,我军如何?”这是荫昌和端方两人,急于知道的结论,而岳山也知道,他们必定要这样问的。之所以叫自己来当“随侍参谋”,说白了是因为此前在保定比赛,自己带的兵胜过列强,再加上自己曾在莱茵国留学的原因。

    本文来自看书王小说

第108章 马炮营起义() 
“两位大人,这强军弱军要比较清楚,却不是一两句话的事。 ”岳山早有腹案。

    “呵呵,我们知道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你就说说吧。”端方似乎要更加强势一点。

    “如果仅仅比兵,我以为新军士兵并不比列强士兵差多少;但一支军队的战斗力,除了兵以外,还有将,还有装备,还有国力……”

    岳山一说到国力二字,两位校阅秋大臣的脸就黑了。朝廷如何,他们自知。

    “你继续说吧。”端方虽然黑着脸,但显然还是想听听。

    “两位大人,不知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国之无敌也!想当年甲午,我之所以战败,其实乃关键时刻那么几个怕死的军官给害了的,假如当时将士用命,不惧死亡牺牲,蛇国人未必能赢得甲午!”

    “说得好!”端方肯定道。

    “再说这装备,我们的装备都是引进列强并仿制的,想来其比列强弱一点也是正常;但我国人口众多,如果列强一门炮,我们装备两门,以数量取胜也未必不可;这就涉及到国力了,自然,我们与列强相比,这国力就弱了。”

    岳山对此并不想多谈。

    满清,从最初开始,就搞的是愚昧的愚民政策,明朝的火器收刀捡褂,不再使用,此后只有骑射而没有火器,这是因为惟有骑射,少数满人才有优势,才有统治超过其万倍十万倍汉人之力量,假如火器盛行,随便一个村子的村民都可能组建一个连营的近代军队,都有可能给满人以重创,满人还混什么混啊有木有,所以,满人心虚害怕,根本不敢推动社会进步。

    而东国政治中的“权术”二字,终于被满人给发展得最为光辉,直到把整个东国民族给拖入深渊!

    “如何强国?”荫昌发问。

    “强国之道,不可胜数,惟教育与工商最重耳。”

    “朝廷的作用呢?”端方发问。

    “两位大人,这个问题不太好谈。”

    “说吧,恕你无罪。”

    “其实,西方列强已经给我们做出了一个模样,那就是朝廷在一国之治中,它所担任的角色就是裁判员。民众、工商企业,包括各类社会组织等,就是运动员。有如此次秋操,朝廷担当的就是裁判员角色,而各路大军,听裁判员指挥,双方进行攻防。裁判员,制定游戏规则并收取税务;运动员,按照规则进行游戏、运动,这样,整个国家就搞活了,而朝廷也收到了财税。有了财税,便会有强军,有大学,让我不恭敬地说一句,只要朝廷有了钱,各位大人在见到红毛老外的时候,也倍儿有面子!”

    岳山说这话,却未必是他的本意。而当时的语境,亦只能以西方为例。岳山这样说,虽然比较尖锐但绝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很多大臣也有类似想法。

    “话虽糙,理却端。哎,要是景平早出生二十年,或许已成朝廷栋梁了!”端方最后还是表扬了岳山一句。

    “卑职不敢!”岳山当即站起来谦虚一句。谁知道这两人内心里是什么想法?再者,岳山也知道,在清廷手上,怕是不能再升官了。一年之内,从队官升到标统一级,这速度还有谁能比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19日中午,朱家宝得到密报:“新军不靖!”当即回转安庆。岳山本想一并回安庆,但因为秋操未完,再加上熊成基的安庆起义的事情还未发生,朱家宝让岳山继续“随侍”在荫昌和端方身边。

    岳山只得遵从。

    或许,在这位未来的岳丈看来,让岳山与荫昌和端方多多往来,有利于岳山之提拔。但惟有岳山知道,此时陪同在荫昌和端方面前,其实是做无用功的。荫昌这人,历史上的风评也就那样,袁世凯当总统之后,不直接倒向了袁世凯,没一点满人节气。至于端方,估计也难以活过巴蜀一劫。

    好吧,但愿安庆之事,不要伤害到朱大巡抚和余大协统,否则,岳山怕是要给同盟会多多上点眼药了。

    ……

    时同盟会(岳王会)在安庆新军中力量相当不错,计有61标三营管带冷某某,62标二营管带薛哲,炮队队官熊成基,又有范传甲、易桂安、张劲夫等均在各营充任排官。后三人,其实就是那次宴请岳山时的陪客。

    11月19日下午,熊成基、薛哲、范传甲、田激扬、张劲夫等在杨氏试馆召开会议密谋起义,并公推熊成基为安庆革命军总司令。计划以炮营和马炮为起义军主力,在城外起义;薛哲指挥的第二营和工程队在城内接应;攻占安庆后,作为起义军基地,然后连夜赶往太湖逮捕秋操检阅大臣荫昌和两江总督端方,号召参加秋操的新军响应。

    当晚9时左右,熊成基在驻东门外的炮营下令起义,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炮营管带陈昌镛企图阻止,当场就被击毙。起义军立即放火焚烧炮营,向其它各营发出起义信号后,全队即向北门进发。驻城西的马营也举火响应,击伤不愿投降的管带李玉椿,全营开往北门,与炮营会合。马炮两营会师后,声势大壮,按计划直奔北门菱湖嘴弹药库。守库头目是范传甲的胞弟,开门迎接起义军,取得了弹药后,返回北门,围攻步兵61标和62标三营营房,六十一标标统蒋与权(真实人物)跪地投降,61标三个营大部分加入起义部队。至此城外已无敌军,起义军开始攻城。

    只是熊成基等并不知情,朱家宝因得到“新军不靖”的密报,已经从太湖赶回安庆城内,与余大鸿一同命令部队紧闭各城门,并调来忠于朝廷的一巡防营防守。

    按预订计划,熊成基等攻城开始后,率部驻城北的管带薛哲负责打开北门,及时接应。当薛哲率部下100多人赶到北门,猛然见到已有巡防营防守,踌躇不前,中途折回。驻在城内工程队的范传甲、讲武堂的张劲夫,听城外枪声,都急欲率队外出接应,均因军官监视严密,营房大门被封锁,无法活动。

    由于城内革命党人无法接应,城外起义军虽仍奋勇攻城,终以弹药不足,炮弹又没有引火线,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力,经一昼夜多次猛攻,均被击退,伤亡惨重。停泊于长江江面的江贞、楚材、保民三艘军舰本来表示响应起义,待见到起义军攻城不下,朱家宝又催令其助战,便于20日下午开炮轰击起义军阵地。至此,熊成基等大势已去。

    但这是原时空的起义情节。因为岳山的介入,平行时空却在这儿拐了一个小弯,让此后的岳山知得情况后,很是哭笑不得。

    平行时空的弯是这样拐的:

    第一则是因为岳山的崛起,一些较有军事素质的排级军官被岳山给网络了多半,而留下的人里,又数革命党非常活跃,所以在余大鸿补充后的几个营里,革命党势力历史同期更大。但是,也因为新招的几个营磨合时间较短,包括朱家宝在内的人,并未发现民党活动的严重性。

    第二同样是因为岳山的崛起,让朱家宝的眼光变高了,觉得巡防营的战力不行,这个变高了的结果就是朱家宝在维护安庆的安定时,并未调动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