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狙击手 >

第69部分

民国狙击手-第69部分

小说: 民国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各位军队将领,密切掌握军队,做好随时开跋前线的准备;经济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屯积物资,包括军队给养、弹药、医药在内的各类物资,必须要准备到位;

    沪海方面的工作,要保护'环球贸易'的安全,要保护好与我们关系不错的一些人的生命安全;安庆方面的工作,要加强对军队和警察系统的掌控,要保证关键时刻安庆新军与警察局能够与我们站在一个阵营之内;

    对于极少数顽固分子,一旦开始行动之时,可采取监视、逮捕等手段,如果对方不实许武力抵抗,尽量保其性命。我们所举行的行动,是有深远政治意义的行动,我们并不以杀人为乐!当然,如果有成规模的抵抗,在劝其投降无果后,可坚决镇压!”

    “同志们,我曾多次在党课上讲过,当前之东国,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传统的封建制度,传统的农耕文明,必将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这是大势所趋,这也是列强能够欺压、欺辱我们的根据。但是,我东国民族如何变,向哪个方向变,却是有关民族生死之大事,让我们不得不详察!”

    “我的理想,就是在这一大变局之下,抓住机会,一跃而起,让东国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各民族之列,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则需要各位与我携手共进!”

    “铁血复兴!东国万岁!”

    “铁血复兴!东国万岁!”

    与会执委,爆发出热烈的呼声。自从他们得知要进入一个伟大的时代,众人可以说早就摩拳擦掌,想要大干一番了。哪怕是杨石与赵崇这两个封建旧文人,也深深地被岳山的见识所折服,决定加入这个伟大的队伍。

    当然,所有人在最初都担心“造反”二字,但岳山明确说明:没有人举旗我们断不会行动,只要有人举旗,我们就可紧随着行事。而且,岳山还明确说明,这个举旗的人,不是会党,不是社会闲散人员,而是朝廷的新军!

    本文来自看書罓小说

第127章 石破天惊() 
历史的惯性十分强大。岳山原以为自己穿越而来,可能会影响到一些大事的发生,但岳山显然属于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事实上,除了皖省新军及皖省政局有一定变化外,其政治局势依如历史一样,该干嘛就干嘛,该发生的一样也少不了。

    就在端方率兵离开湖北几天后,革命党人便建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关,商定湖湘和湖鄂同时起义;但是,远在巴蜀的荣县,却于9月25日宣布独立!

    局面已无可收拾,满清虽然惊恐万分,但仍然坚持既定剿灭巴蜀保路运动的方针。

    阴差阳错,几经反复,武昌起义终如历史上那样,在10月10日晚爆发,新军工程第八营的民党分子夺取们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以举火为号,发动起义,并向楚望台集中。武昌城内的29标和30标部分起义官兵亦奔赴楚望台,时人数达到3000余人。

    晚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第八镇司令部,晚12点后,湖广总督瑞澄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第八镇编制张彪仍旧在司令部顽抗,直到天亮前才匆匆退出武昌,于是,整个武昌便落到了起义军手中。

    随后,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后一日和后两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立即成立湖鄂军政府,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通电全国。

    10月11日,黎元洪发布《致全国父老书》。

    顿时,以武昌为中心,起义浪潮开始席卷全国。

    岳山实际上也在等武昌的消息,当神龙派驻武昌的情报员得到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所后,岳山当即命令早就准备好的左中右三营,立即登船兵发安庆。至于通电,岳山自然没那么老实,等到控制了安庆,再通电也不迟哈。

    同时,岳山发布的命令还有:各县民团,立即发兵前往柔湖进行整编;安庆工业园区、柔湖工业集团的武装力量,以老兵新兵1:10的比例就地扩编。

    岳山本来带领三个营及直属队、炮队、马队等前往安庆,吴隆田为柔湖基地司令,负责部队整编、扩编、辎重后勤等诸多事务。

    11日上午10时,岳山率领独立绥靖支队主力抵达安庆,李定北早就派人在安庆码头等着,看到岳山率大军到达,立即以鸣炮为号,第六十一标全体在三个营管带的带领下,分后数路以极快的速度占领了警察局、电报局、安庆道台府衙,并以出奇不意的方式控制了巡抚府及朱家宝本人,惟独在暂编三十一混成协司令部,因为余大鸿提前有所戒备,李定北的人没有冲进军营。不过,双方并没有开枪,因为李定北派人向内喊话,包围协司令部是奉独立绥靖支队主办岳山的命令而行事,岳山主办与协统大人是舅甥关系,所有的问题都由他们去解决。

    这个喊话内容,是岳山早就确定了的,以免造成力量损失。

    半个小时后,岳山率直属队高手就赶到了协司令部。在双方数百支枪口瞄准之下,岳山带着5名手下,径直向协部内走去。

    在一扇窗户后面,余大鸿眼睁睁地看着岳山进来,心头百味杂陈。

    “小舅,外甥岳山前来拜见!”进入司令部,岳山当好大声吼道。此时,不是上下级,而是亲戚,是一家人。事实上,从朝廷任命上说,岳山是朱家宝的下级,但却不是余大鸿的下级。

    站在二楼窗前的余大鸿一脸难色,并没有回话。

    到了楼下,岳山让5名手下警戒四周,独身一人来到二楼。

    “你来干什么?想造反?”余大鸿见到岳山,就是一声厉喝!

    “小舅,如果你还在武昌新军,此时要么已经反了,要么已经被起义者给打死了!”岳山不会直接回答余大鸿的话。

    “你是来教训我的?”

    “不,我是来保护小舅以及巡抚大人安全的。同时,我不希望皖省落入我们之外的人手!”岳山说得比较婉转。

    “我们?你已经把你当成是皖省大员了?”余大鸿不忘随进讽刺岳山。

    “我知道小舅是忠于朝廷反感民党的,但是,这几个月来的事情,小舅还没明白?朝廷是靠不住的!”岳山证据坚定地说道。

    “我知道朝廷是存在着问题,难道,乱党就有希望?”余大鸿问道。

    “乱党?呵呵,我对他们向来不屑一顾!”岳山摇了摇头说道。

    “啊?”余大鸿才想起,自己家这个外甥还真是对乱党不假辞色。这一点,连朝廷都是公认的。

    “小舅,我就实话实说吧。湖鄂军政府的建立,只是一个信号,要不了几天,湖湘、黄土、南粤等省,都要宣布独立,紧接着是沪海、苏省、钱塘省等,大清,至此将不在!”

    “啊……那?”

    “此后,此时在海外的孙逸仙将回国担任临时大总统,在南北谈判中,势弱的民党将把总统一职让给袁世凯袁大人。”

    “啊?那我们跟着袁大人也不错啊?”

    “问题是袁大人在几年后也将下台啊!”

    “那……”余大鸿不知怎么办了?

    “袁大人下台后,是全**阀混战,有很多此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人,都将成为全国的风云人物,但最后,江山还得归南方的民党!”

    “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我手下有一个高人,他帮我算的。此前几年,我做的几乎大多数事,都有他的影子。”

    “那他能算算我的出路么?”余大鸿突然问道。

    “他早就算过了,说小舅原本的命,将会投奔袁大人,并帮袁大人鞍前马后,但在两年后的1913年,小舅将会以说客的方式死在南方。”

    这也是岳山的既定方针,如果与余大鸿说什么国家、民族什么的,还不如去对牛谈琴,说白了,余大鸿就是一个旧军人,虽然名义是新军,但也新得有限。骨子里,他还是偏向于传统的。

    “那你有什么想法?”

    “我们先静观几天,等到再有几个省宣布独立时,我们也成立军政府。”这也是早就计划好了的。

    “你这个军政府,有哪些人?”

    “皖省军政府都督由朱大人担任;小舅你担任皖省革命军总司令,小甥我担任皖省革命军前敌司令。其他人的任命,由朱大人、小舅你和我,我们三人商量着安排,原则必须是支持我们独立的人。”岳山说道。

    “不,这个司令你来当吧。我还是解甲归田的好。”余大鸿想了想,说道。

    “小舅,这个不可能。如果你不当司令,也可,但必须担任皖省革命军后勤部长。”

    “这……”

    “你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后勤部长,你每年仅手上过手的物资,就不会少于200万大洋,如果我们还占了其他的省,那么每个省的过手物资都不会少于200万大洋。这个权利,还是很大的。”

    “好吧,我来给你当后勤部长。”余大鸿爽快地说道。

    “谢谢小舅。”岳山真诚地跪地向余大鸿拜了一拜。起身时,岳山补充了一句:“巡抚大人那里,还得麻烦小舅帮忙说说话。”

    “呵呵,你小子。”余大鸿当即再走到窗前,推开窗子,对着楼下大声说道:“三十一混成协的兄弟们,把手上的枪收起来,该干嘛就干嘛,本协统已经接受独立绥靖支队主办岳山的劝告,为了皖省的安全与独立,担任皖省革命军后勤部长,以后,你们的最高长官将是这位,皖省革命军司令岳山将军!”

    “小舅,你?”

    “放心吧,你有高手算过一切,我自然也找过高手为我算过一命,你说得对,民党的路我不能走,袁大人的路也走不通,既然这样,我还不如成全我的本家啊。”

    本小说

第128章 独立浪潮() 
原时空,辛亥革命暴发后,钱塘、苏省等宣告独立。 皖省革命党人为地方治安计,促朱家宝宣布独立,他拒绝说:“家宝食清之禄,死清之事,城存与存,城亡与亡,诸君勿复多言。”后来,袁世凯派人密电朱家宝“宜顺应时势,静候变化,不可胶垫书生成见,贻误大局”,朱顿会袁意,态度翻然改变,遂于11月8日宣告皖省独立,被推为皖省都督。次日,在皖之赣军黄焕章部围攻都督府迫饷,朱家宝逾墙而出,缒城逃走。

    但平行时空却完全不同了,因为他的准女婿走向了前台,而且皖省新军余大鸿已经主动放弃了军权,所以不管怎样,朱家宝都没有了讲价钱的条件,只得答应出任皖省都督。

    不过,朱家宝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做出决定之前,问了岳山一个关键的问题:“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民党要闹事并最终要成事?”

    “大人,今年五月,我连续两次就皇族内阁和铁路收归国有事件向您老电传我的态度,其实,我是希望你能传给朝廷看看的。如果那时做出改变,朝廷或许还有机会,但现在……”

    “袁大人复出后,民党还有机会?”朱家宝的问题并不少。

    “大人,民主是个潮流,谁也不敢轻易反对;而袁大人在有大总统之位可坐之时,为何还要去当个劳什子的内阁总理大臣?”

    “如果皖省也宣布独立,此后的路如何走?”

    “皖省,既不走南方之路,也不走袁大人指定之路,所以,在未来两到三个月内,皖省注定有一战可打!”

    “你有多大的胜率?”朱家宝又问。

    “胜率百分百。主要看伤亡率了。如果北洋对皖省只动用一个镇,那北洋肯定有来无回;如果两个镇,我们就要承受较大牺牲;如果三个镇,到时大人归顺北洋即可,而我则带着部队去直隶、中原等省周旋!”

    “去直隶、中原周旋,为什么?”

    “因为我不愿意看到皖省被打成焦土,但我却要让袁大人的地盘变成焦土,这在军事上,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你那么有把握?”

    “大人又不是没见过我练的兵。不说一个顶五个,但一个营应对北洋一个标,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岳山绝对没有想到,皖省之事竟然如此容易就解决了。

    还是后来多少年之后,朱家宝年纪已经大了,在与岳山聊天时才说到当时为何那么快就做了决定。原来,朱家宝同样看到了朝廷的不可维持。但在原时空,他只有听袁大人的,一来他是袁大人的亲信,二来除了朝廷外,袁大人的实力亦最大;至于听南方的,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个平行时空,自己的准女婿要“自立”,那就不能投靠袁大人了,南方也去不得,于是,只得被岳山给绑上了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