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狙击手 >

第94部分

民国狙击手-第94部分

小说: 民国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到宋教仁遇刺之时,陶成章在皖省已经呆了一年时间了。

    “岳都督,袁世凯为在位大总统,手上权势熏天,这样的人是用不着搞阴谋诡计的,他即便要谋,也完全可以用阳谋,实际上民党选举胜利,但内阁总理却推选k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这本身就是阳谋,而孙氏与陈其美,根本没办法应对,想不中招都不行!”

    “焕卿兄,你的看法很好,与我的分析不谋而合。那么,你分析过为什么会出现这事的深层次原因么?”岳山又问。

    “还请岳都督指点迷津。”陶成章这个革命者,一年来差不多被岳山给轰炸得“体无完肤”了,他此前引以为傲的革命理论,在岳山面前几乎一文不值。

    本書源自看書罔

第174章 赤子之心() 
“这就是几千年的封建意识了,特别是儒家思想中那些腐朽落后的部分,哪怕孙氏等人自诩为是彻底的革命者,但他们的灵魂深处,还是封建帝王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在作怪,喜欢用会党的方式解决问题。

    假如他们真的学会了列强那一套,就一定不会出现刺宋事件,更不会出现常凯申来杀你的事件;因为列强的政党在解决这类分歧时,擅长于用表决的方式,而且任何个人,在表决后都必须服从表决的结果,当然,你也可以选择退出。但东国人在面对这种政治分歧时,却不是表决或退出,而是采取破坏的手段或**消灭的方式。”

    “都督高见。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我们革命几十年,总是不成功,看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自己。”陶成章虽然年长岳山七八岁,但这一年他对岳山属于真心服气。

    “我最近看过你们中的一些人写的文章,感觉很不错。我们东国人,向来相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如何行,却一直没有解决,这足下的意义,似乎也不明白。而光复会的人,可以肯定比同盟会或k的人走到前面去了。”

    “谢谢都督夸奖。说起来,在皖省我们也是深受教育,我们自认为读过很多书,但在看问题的方式上,有时还不如你手下的一个小兵。”

    “今年以后,皖省的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我想借重你及光复会同仁的力量用用。”岳山对于宋教仁遇刺事件并无特别兴趣,与陶成章谈话实属其他原因。

    “但有所命,在所不辞!”陶成章赶紧表态。

    “如果你没意见。下周一我就向议政会推荐。”岳山见陶成章知轻重,内心也比较欣慰。

    穿越到这个时代,岳山从来就没有过粉丝心理,也不会崇拜谁。要说崇拜,理当崇拜自己,因为自己知道他们的一切,知道大多数的未来,而他们不知道自己,更不会知道未来。所以那种穿越者遇到历史名人,立即不知自己姓甚名谁的,根本不是合格的穿越者。

    当然,不崇拜谁不表示就不尊重谁了,这二者是有区别的。在涉及到处事能力、手腕,历史名人总有其长处,这是岳山必须谦逊的。

    议政会是皖省特有的机构,其他拥有都督的省,似乎议政会已经消失了,但岳山还将这个机构保持着,皖省的五老七贤,想向都督府或政府的各项工作提意见的,必须得有这样一个平台。

    对于其意见,议政会以建议案的方式向都督府反映,大体作用相当于后世的镇邪,只不过那个镇邪镇不了邪而已。

    岳山要任命一个人,一般情况下会将名单以及资料提交给他们,让他们讨论讨论,毕竟姜还是老的辣,他们有时看问题也看得很准。

    尊重他们,使用他们,甚至让他们上台表演,但绝不受他们左右。这是岳山的政治理念。就有如后世某党内的脑残粉,建立统一战线了,本来是好事,但却自已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马达,你这不是有病么?你要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你不怕常凯申把你给吃得骨头不剩?

    但他们讨论的结果,哪怕与岳山意见完全相反,岳山也未必采纳。不过会引起重视,过三五年后,再结合某个人物的表现,再来看自己当时的坚持,便能明白其中的得失了。

    岳山这是独裁,但岳山以其全才的能力保持着这种独裁的有效性。

    岳山接手皖省都督后,真正的政敌几乎没有,有意见或有深仇大恨的,都属于贪官污吏被岳山处理过的。此外一些方法上的争论,或一些老学究觉得岳山有些离经叛道,岳山都能忍,一切让时间来说话吧。但是,岳山接手都督也差不多十个月了,也是该动动以前的老人了。

    “谢都督。”陶成章态度很好。

    “你不用谢我,以后你不要恨我就好了。我准备让你出任皖省省长,这是一省之行政长官,比现在的行政长职权大,但比过去的巡抚权力少,总之,一省内部之具体行政事务,与他省之常规交往事务,以及相应的人财物,都归你管。”

    “都督,这使不得使不得!”陶成章一听岳山竟然这样让权给他,顿时“吓傻”了。

    “呵呵,你放心,我不是要给你挖坑,或许这也是一个坑,跳进去就轻松不了。一个人的能力总归是有限的。我把皖省的大政方针想好制定好,把皖省的军队管好建设好,把一些重点工商企业等发展好,就可以了,至于这皖省政府每天的事,下面管理的事,收税的事儿,总不能我一个人做完了吧。到时,你与副省长与厅长们商量着办就行。如果决议不下,再来找我……”

    “我……”

    “焕卿兄,你今年已经三十五岁,正是各方面成熟之时,理当挑起大梁了!过去,没有管理一省的机会,现在有了,不想试试,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才华?”岳山嘴角带着微笑。

    这就是岳山,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陶成章作为一个有理想的人,又怎么可能拒绝岳山伸过来的橄榄枝。

    “皖省发展研究会的事儿,要继续坚持。除了研究皖省的事儿,还可以研究东南、东国、东亚以及欧洲诸多政治经济问题。适当的时候,你们要把皖省的官员组织去欧陆或密西西国考察,陆续去,为期半年,费用省财政出,但回来后,得写考察报告。考察确有心得的有长劲的,可以重用。”

    “是。都督。”陶成章不得不服气。这清廷是深怕下面的官员见世面多了不服管教,而岳山则是鼓励官员出去见世面,这差距多大啊。

    “省政府的副省长,我准备设5人,分别协助你管理财税、工商、建设资源、民政民生、文教卫生等方面,你可以提出2名副省长人选,不一定局限在你们光复会。至于各厅厅长人选,你也提一些备用。”

    “是。都督。”

    岳山这个任命,是与朱家宝商量过的。朱家宝与岳山,差不多半个月就有一封密信,由人员亲自送来送去,十分保密。用陶成章,亦如前面某章所说,有千金买马骨的意思,更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

    陶成章这人,有理想,有学识,而且肯干。其早年经常“以麻绳束腰,脚穿芒鞋,奔走于钱塘各地,‘每日步行一百一十里,不辞劳苦’。杭州离他家仅一水之隔,他却‘四至杭州而不归’!”

    这样的人,拥有真性情,一颗赤子之心,只要脑子不是特别僵化,绝对堪称大才。

第175章 励兵秣马() 
见过陶成章,将该交待的事情交待了,岳山自己也出发了。

    岳山要去视察军队。

    岳山手下有三团三师。其中袁大总统的中央财政供养为两个师。是时,在上报师长名号时,岳山自然只能上报余大鸿与张孝准。也就是说岳山将皖军二师与三师送去吃“皇粮”了,而自己兼任师长的一师却成了“警备师”,显然矮了半格。

    这矮了半格就是动力,所以副师长郑永康与参谋长何开安两人,去年一年都埋首在部队训练之中,硬生生把皖军一师的战斗力与两个皇粮师的战斗力给拉开了一档!

    这样说不是二师三师没有进步,余大鸿虽然能力有限,但副师长石治宝却不是吃素的;至于三师的张孝准、柏文蔚,参谋长余胜安,个个都如狼似虎。

    但自古编号为“一”的部队都有一个优势,这就是“天子亲军”,郑永康这个排官出身的家伙,一路紧跟岳山步伐,到真还算得上岳山“亲军”,至少石治宝与柏文蔚等人都抢不走这个名号。因为论资格,郑永康说我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就跟着岳长官打天下了,那时你在哪儿凉快啊?

    现在,亲军吃不上皇粮只能吃自带口粮,全师上下在郑永康等人的教/唆下嗷嗷嗷地处处用着力,其部队管理与战斗力唰唰唰往上蹭。

    虽然二师、三师这一年来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与北洋军的战斗力相比,至少强出一辈,但却真还无法与郑永康那家伙比。

    这三个师,所住的地方都不在安庆城。

    在安庆城里,只有岳山的警卫团、教导团,以及冯仁贤的警察部队。就是岳山手上最强悍的炮兵团,平时也驻扎在安庆城外,拱卫着安庆。

    岳山的三个师,分别布置在柔湖、庐州、宿州三个地方。熟悉皖省地理的人一看就明白,这三个师分别镇守皖省南部、中部以及北部的安全。

    皖省是四战之地,自古就是兵家摆战场的地方,而且极不利于防守。岳山的三个师看起来不少,但要说想护得皖省周全,完全御敌于国门之外,却是妄想。

    所以,岳山得砺剑!

    此次视察,岳山的目的有三:其一,看部队对新装备的训练掌握情况。部队的新装备,主要是50毫米掷弹筒(微迫)、60毫米迫击炮(小迫)、80毫米迫击炮(中迫)。训练情况,自然是检查步枪火力与重机枪火力协同,火炮的定点目标拔除与移动目标轰炸精准力,步炮协同等训练科目的效果。

    虽然迫击炮的研制成功时间已经不算短了,但真要装备到三个主力师,却也是在去年9月底完成的。至此也不过半年时间。部队新增一种装备,不是会用就行的,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配合与协调,譬如后勤供给,火炮维修,指挥协同,火力配置,经验积累等,战场瞬息万变,新的装备能否适应这种变化?后世那支伟大的军队,在最初的那些年,打顺风仗时没问题,但打败仗时连家当都丢光了,最后到北方时竟然全军连一门迫击炮都找不着了,这不能不说是对重火力的组织力十分低下。

    其二则是作战前动员。

    岳山视察中途,在每个师都召开了连级以上干部座谈会,岳山的记忆力很好,他站在会议室门口欢迎全军干部,每个人都能叫出名字,因为这些人里,每人都在军校里学习过,岳山都给他们上过课。不要说连长,就是排长和班长,岳山也大多叫得出名字,甚至还叫得出有的军官的绰号。可以说,这就是岳山的魅力所在,这个时代没有一个上位者能够像岳山这样亲民、亲兵。而且岳山这种亲近并不是伪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他身边的那些高官们都有深刻的体会,有句古话叫上行下效,岳山这种亲民亲兵的风格,已经渐渐在皖省官场与军队中形成了一股新的风气。

    张秋舫曾问过岳山为何要这样的态度,岳山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由回答,最后还反问了一句:“连皇帝都为轻,难道自己还能在民众面前充老大?”

    岳山这话当然得往深处想才能想出结果,譬如水与舟的关系。只是东国历朝历代官员,在王朝初期都能记住这一点,到了王朝后期便各奔前程,结果连命都给奔没了。

    岳山的战前动员,直接指明了宋教仁遇刺后的东国形势,南方由民党掌控的各省,一定要打着为宋教仁报仇的旗号,再次发起所谓的革命。到时,不管南方或北方,大军都将频繁调动,而皖省的基本方针虽然是埋头发展既不帮南方也不帮袁大总统,但问题是别人要打皖省呢?我们该怎么办呢?

    “打!打!打!”每次岳山说到这里,就会引起各级军官的群情激奋,练兵干嘛,练兵就是要打仗啊,而军官惟有打仗,才能升官发财啊,才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啊!这些道理,不只是上官给他们讲过,上上官也给他们讲过,所以现在岳山来作战前动员,说是准备打仗,他们哪有不欣喜的。

    其三则是关注皖省后备兵力。这个后备兵力就是皖省各地的民团。

    与清末的形势相当,此时全国各地,依然存在着大量民团,或者保安团、保安旅等二线军事组织,这些军事单位,民团大多为民间拥有,由私人支撑,保安团一般由府道或县一级财政支撑,保安旅多由省级财政支撑,譬如苏省都督程德全,除了一个标准的陆军师外,在他的省会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