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何进传 >

第12部分

三国何进传-第12部分

小说: 三国何进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诸位严重了,各位能如此为公事操劳,孤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会怪罪于你们呢?”何进笑道,“孤为颍川父老谢过诸位贤才,”

    “府君,严重了,”钟繇严肃的说道,只有不忙于公事,他才会与何进兄弟相称,平时还是以官名相称。

    “对了,这位是功曹从事辛评,”钟繇很是机智的,为何进介绍道。

    “府君,仲治在此,之前吾弟多有得罪,还请大人恕罪,”辛评有些头疼,说道。仲治,辛评的字。

    “噢,是佐治吗?你们兄弟二人,都很英俊,貌似潘安,君子如玉,就不知你兄弟二人谁才学更佳呢?”何进有些调侃道。

    “府君,严重了,吾远不及愚弟,”辛评坦然自若的说道。

    “哈哈,佐治,有些谦虚了,”韩馥为辛评抱不开来了。

    “文节,你莫要在府君面前,给我长脸了,愚弟之能甚于我,已是事实,”

    “佐治,你啊,”韩馥有些无奈,为此事,韩馥以前总与辛评争辨过,但是总说不过他。

    “哈哈,好了,元常,你给我写下文书,我让何苗先去军营里做校尉,操练下郡卒,”

    “遂高,这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毕竟军营里以武会友啊,你二弟,”钟繇有些担心,毕竟军营里以拳头认老大,空降的校尉怕出事啊。

    “元常,你放心,我二弟的武艺,三五十个人不在话下,”何进安慰着钟繇,说道,

    “好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现在派人拿令牌,兵甲给他,顺便让人带他去军营行吧,”钟繇话刚说完,就让一掾佐领着何苗去拿东西去了。

    “嗯,麻烦元常兄了,”何进有些高兴,毕竟早日操练郡卒,对自已也是一好事。

    “大人,我马上派人送些粮食,肉类,武器去军营,您看,可好?”郭图在一边,说道。

    “嗯,公则所言极是,那你一会派人去办吧,现在你们赶紧商量水井灵渠之事吧,”

    “是,府君,”

    郭图,韩馥几人,便继续看着郡图,开始商量起来,“要不在许县,阳翟一带开灵渠,毕竟那有颖水支流经过,有利于灌溉,”

    “不行,那里地形不好,应该在禹州,湡河,”

    “不,应该是长社县,”

    “还是襄城县吧,”

    几人越谈越起劲,何进也很纠结,咋办了,要不去下面各县看看了,

第22章 意欲下乡() 
何进看这眼前,郭图韩馥辛评若干人都在绞尽脑汁,共同为秋收而操劳。内心里很是高兴。

    但是何进想到,水利之事,事关重大,毕竟东汉末年是第二个冰和期,气候干燥,温度降低,导致粮食减产,瘟疫丛生,所以觉得自已还是下乡,打探下民情。

    “诸位,就先打住,可否,孤觉得与其我等在这纸上谈兵,不如下去打探民情吧,”

    “这是否有些不符规矩啊,要不府君,让督邮下去走访,如何,”辛评纠结的提出了这个主意。

    “不,府君之言甚是有些道理,毕竟我等都在郡内,平日无法亲眼去看下民情,知道下面真实情况,因而决策可能有些缺漏,”韩馥提议道,他这个别驾,已好久未在郡内巡查走动了。

    “嗯,府君之意,很不错,毕竟下面的县令,亭长,乡里有秩可能会隐瞒信息,不如我等领着掾佐,文吏下去走探,也是一个好事,”钟繇很是赞同何进这一点子,高兴说道。

    都官从事,又称长史。

    “是啊,长史所言极是,”一干个掾佐都在附和着。

    “嗯,既然长史都答应了此事,我又怎会做坏人呢?”辛评只好开玩笑的说道,赞同此事。

    “只是我等是分开行事,还是一同行动啊,可否让族中才俊也参与其中了,毕竟府君前几日将他们收入幕僚,也让他们一展所能,”

    “嗯,仲治,所言极是,此计也是他们所出,怎可让他们偷闲呢?”何进坏笑的说道,想起那天荀谌辛毗等人的表现。

    “那就麻烦各位了,还有那几位才俊了,多受些累吧,为我颍川多多辛劳了,”何进弯腰,行了大礼。

    毕竟此事一成,颍川将成为他的大本营了,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也可以收天下一半文人之心了。

    “府君,严重了,我等定将全力以赴,”韩馥郭图等人,都十分感动,自家府君对自已家乡居然如此在意,我等定会府君孝敬犬马之劳,在所不辞。

    “好了,各位也别在这里看着地图商量了,回头下去好好去忙此事吧,”何进开口道,他不怎么喜欢卖用心机,实在是太累了。

    “是,府君,我等告退,”郭图,辛评一干掾佐,文吏都下去了。

    “元常,文节,可还有其他事啊,”何进看种繇,韩馥未离去,开口问道。

    “遂高兄,你也真不担心啊,前几日对付郭胜子侄之事,什么时候动手啊,此外郡内教化农桑之事也不担心啊,”钟繇对何进这种乐天派之事,很是佩服。

    “哈哈,元常,机会是人创造的,山人自有妙计,”何进捂须一笑,准备卖弄关子来。

    “噢,恐怕府君准备趁这次下乡,解决他们,”韩馥大胆的提出了自已的猜想,看着何进的表情。

    何进的笑脸突然就凹了下去,“文节,你猜出来,也别说出来啊,这就不好玩了”

    “哎,其实此事,孤随意,那几人,随时都可抓,既然你二人如此在意,那便近期解决他们吧。”

    “我等替颍川百姓谢过府君了,”韩馥动情的说道。

    “那我替天下儒生谢过遂高兄的义行,”钟繇也作势行了一大礼。

    “好了,二位,你们也真是的,这点小事,何足挂齿了,”何进轻轻一笑,承了二人的礼。

    “到是,孤平常得多依仗各位了,”

    何进也客气的回礼到,“对了,郡内的教化之事,如何?”

    “郡内私学书舍,颇多成绩,如荀家书院,但是学舍略次之,庠序盈门,所以遂高兄不必担心此事。”钟繇回答道,

    郡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学校名称由此而来。

    “不愧是颍川啊,也不知我南阳情况如何啊,”何进赞叹道。

    “遂高,何必担心了,颍川,南阳,汝南三郡皆是书香之郡,怎么差太多了,到是遂高兄你一人,竟可得两郡之才啊,”钟繇打趣道,羡慕何进的好运啊。

    “是啊,府君,您实在是太好命了,位列太守,令妹就为皇后,又有南阳,颍川二地才俊为之驱持,又可为一外戚啊,”韩馥有些眼红,说着。

    “好了,勿要在提此事了,我可要生气了,”何进装出不喜的表情,说道。毕竟这也不是好事啊。

    “大哥,我先去军营了,”门外传来何苗的声音,让何进有些苦笑不得。

    “哈哈,遂高兄,你二弟甚有趣啊,”钟繇的表情,很是丰富,既有惊讶,发愣,也有庆喜之情,,似乎正是对之前何进让他无奈的一种反击。

    “府君,您二弟真是性情中人啊,”韩馥也开口说道,说起何苗的好来。

    “是啊,让二位见笑了,我二弟平常在家也很是无聊,就喜爱舞刀弄枪的,这不,随了他的性子了吗?王雨,你让几个人去盯着二老爷,”

    “是,老爷,小的马上派人跟着二老爷,”王雨答应了,连派人去跟着了。

    “好了,你们想笑,就笑吧,别逼出病来,”何进看这钟繇韩馥二人故意憋笑的样子,实在是受不了。

    “那好吧,……,哈哈,”韩馥钟繇二人在也不忍了。

    随后,三人就离开了议事堂,回到了自已的房间。

    何进刚到了房间,才打开“户口簿,”看了几眼,郡内房屋十七城,户二十六万三千四百四十,口百四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三”。这在当时算是人口多、经济发达的地区了,东汉时人口五千万。

    一旁的小厮刚给何进沏了一壶茶,准备倒茶时,门外有人求见。

    “太守大人,黄某求见,”就见黄老御医带着他那两位高徒进了房间。

    “噢,是黄老先生啊,真是有失远迎啊,”

    “太守严重了,不知大人之前说有要事,告之老朽,所谓何事啊?”黄御医有些好奇,问道。

    “在下,确有要事,找黄老商议,此事事关天下苍生,功不可没,对黄老等医者都是一大事,”何进异常的激动说道,抓住了黄老的手。

    “不知大人,要我等做何事啊?”黄老被何进的态度有些吓到了。

第23章 得医者() 
“实不相瞒……,本太守欲做一件与黄帝尝百草,功盖千秋的大事,不知黄老先生可否相助于孤,”何进真诚的望着黄老等人。

    “这,太守大人不必如此,要老朽相助之助,还请明言吧,老夫能帮的,定当相助,”黄老御医对何进之前的感观很好,便开口答应,

    但他内心里也轻看了何进几分,毕竟像黄帝尝百草一事,对后世影响之大,他又怎能做得到了,而且何进又不通医术,只当何进在说笑,随意的应和着。

    “咦,不知太守先生,有何事要我等医者,相助啊,”黄老身边的一高徒,方异开口说道,语气有些嘲讽,他一向就看不起那些儒生,只会空口白话,真要让这些儒生做事时,一点都干不了。

    “孤欲重修医典,将古往医书进行查实修删,招募天下名医,欲在京师建医学院,培养医者,救护万民,你等觉得如何?。”

    “大人,您此言是否有些放肆了,言过其实了,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世人只为学而优则仕,又怎会有人来学医啊,那不是买椟还珠了吗?”黄老的另一高徒李平也开口说道。

    “在说,大人,重修医典,光我老师几人,又能修改多少了,古医书中药方错误之处也不在少数啊,在说老师年龄也有些大了,此外还有许多名医大家都在各地救死扶伤,此事恐怕有些……难办,”说完,还叹了好几口气。

    黄老听到俩个徒儿的回答,也抚须不语,摇了摇头。

    “哦,黄老的俩位高徒,见解也不凡啊,不知二位的名讳啊”何进微微一笑,问道。

    “在下方异,那位是我师弟李平,我二人见过太守大人,”方异拱手,说道。

    “二位,可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再说孤何时说了,此事只让几位去做啊,那不是强人所难,徒让几位耗费一生呢?至于那些名医,孤会派人去请的,”何进不急不慢的说出了,他自已的打算。

    黄老御医还是那么镇定自若,风轻云淡的表情,似乎早就猜到了此事。

    “哦,原来如此啊,是我二人考虑不周,误解了大人的意思啊,”方异,李平毫不犹豫的向何进认了错。

    “不知者,不怪,你二人不必这么多礼,在说,我还的多多倚仗诸位才是,”何进劝着二人。

    “太守,您严重了,此事,老朽答应了,愿助大人一臂之力,召集友人,门徒来重修医典,只是大人,要做此事,恐怕要花费很多钱财和时间啊,”黄老见时候差不多了,说出自已的看法。

    “是啊,此事需要黄老等名医多费些心思,此外我要建的医学院,也需要许多医者来做老师,来教徒啊,毕竟只有高师才能教育出明徒吗?”何进装出有些难为情的样子,说道。

    “大人,小的觉得建医学院此事,暂且不提,因为现在庸医很多,只会按图索骥抓药,现在竟有太平道慌称以黄符救人,岂不荒谬,”李平很气愤的说道,

    “是啊,这不把人命当儿戏吗?”方异对此事也很是愤慨,认为这是对他们医者的贱踏。

    “你们二个啊,不要讳疾忌医,多点宽容之心,”黄老看自已这俩个徒弟,这样很是不喜。

    “那太平道的道术也是很奇妙啊,用一奇纹竟然可以救人,老朽也有些不明觉厉,很想去请教一番,”黄老说道。

    “哦,黄老,难道你见识过太平道人施符救人吗?”何进被勾起了好奇心,有些感兴趣道。

    “嗯,老朽见过他们的手段,用符救过几个老朽认为无法救医的人,所以有些赞叹啊,”黄老有些惭愧的说道,但还是把自已所看之事说给何进。

    “噢,原来如此啊,听黄老一言,孤还真的想见识下太平道张角了,他一个穷书生,能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8州。可真不简单啊,”何进有些好奇道,很想见下张角。

    看看这个引发黄巾起义的书生,看看他到底有没有三国演义里那般神奇,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到底道术是否存在。

    “哦,此事暂且不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