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三国武神系统 >

第46部分

最强三国武神系统-第46部分

小说: 最强三国武神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着陈留进发。

    陈留距离济南数百里地,曹少羽大军一路急行。

    一日,大军途径东郡,偶遇同赴陈留的东郡太守桥瑁。

    桥瑁也是响应本次讨伐董卓的一路诸侯,其麾下精兵两万,旌旗招展,正朝着陈留进发。

    曹少羽离着好远便看到了“桥”字大旗。

    “前面的军队是哪一路诸侯,看旌旗上的‘桥’字,难道是东郡太守桥瑁的兵马么?”曹少羽眺望说道。

    听到曹少羽的话语,荀彧朝着身旁曹洪看了一眼,说道:“子廉将军,劳烦你派一名快马,上前打探一番,以便于主公行事!”

    曹洪听后,随即派出一匹快马前去打探。

    那探马来去如风,片刻便跑了回来。

    “禀报主公,前方却是桥瑁所辖军队。”探马朗声说道。

    曹少羽听后,点了点头,说道:“桥瑁乃太尉乔玄的族子,想那桥老太尉昔日对我有恩,我们速速上前,与之会合,想必东郡距离陈留较近,能够得到些许最新的前方消息。”

    曹洪领命,带着十几骑,飞速而至。

    桥瑁久闻曹操大名,当听曹洪提及曹操就在其后,桥瑁大喜,急忙传令驻足等候。

    曹少羽看到桥瑁大军停住了,随即下令加快了脚程,没出片刻,两路大军便汇聚一处了。

    距离桥瑁还有十多米时,曹少羽便拱手说道:“孟德久闻元伟兄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啊!”

    桥瑁见曹少羽对自己如此恭敬,急忙回道:“诶呀,孟德兄言过了,我不过是一守城之将,而孟德兄才是当世之英雄!当世何人不知,孟德兄打败波才,挽救洛阳于危局的大事啊!”

    曹少羽听后,摆了摆手,说道:“诶,元伟兄言过了,那次大战,我只不过是打扫外围罢了!真正的英雄当属皇甫嵩将军啊!”

    桥瑁摆了摆手说道:“呵呵,孟德兄不要谦虚了,此事,我都听桥公跟我提及了!关于朝中大事的消息,我桥瑁还是听得很准的啊!”

    曹少羽听到这,顺势问道:“那是自然,桥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要说这天下之事,别人不知道。但是,桥家必知啊!”

    桥瑁听出了曹少羽话中有话,便说道:“我这一路行走,兵困马乏,不如这样,我们到前方树荫处休整一番后再出发,不知孟德意下如何啊?”

    曹少羽极为聪明,知道这里人多口杂,桥瑁与自己交谈不便。

    “元伟兄所言极是,我正有此意。”曹少羽回道。

    二人说完,摔兵来到前方不远处的密林之中。

    众兵将席地而坐,遛马乘凉。

    曹少羽和桥瑁二人则来到了一个幽静之处,相互交谈起来。

    “孟德兄可知前方战事?”二人刚刚坐下,桥瑁随即问道。

    曹少羽听后,略感惊讶的说道:“哦?不是说本月二十八日为起事时间么?怎么时间还未到,前面就打上了?”

    桥瑁点了点头说道:“呵呵,孟德有所不知,原陈留太守张邈被袁绍所杀,现在陈留已被袁绍控制。而那董卓似乎得到了我们十几路诸侯欲联盟一处共同讨伐的消息。以‘妄杀朝廷命官’为由,先下手为强,派铁骑十万,拜大将华雄为将军,攻打陈留啊!”

    “哦!想不到在我行军途中,竟然发生了如此变故!那么后来呢?”曹少羽听后惊讶的问道。

    桥瑁接着说道:“由于袁绍占据陈留之时,并未将渤海的全部军力带出,守城兵将只有区区两万人,自然不敢摔兵出城与华雄一战。前日袁绍派人送来书信,催促我们几个在锦缎信函上签过字的诸侯起事时间提前,速与董卓决战!我收到信函,急忙整备军务,所以,我才会今日出城遇到了孟德啊!”

    (本章完)

第84章 错中复杂() 
曹少羽赶赴陈留途中,偶遇桥瑁。二人一番长谈后,曹少羽方才得知,原来董卓已经先发制人,率先动手了!

    “那不知现在有多少诸侯赶到了陈留呢?”曹少羽问道。

    桥瑁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还不知道,我只知道,南阳太守袁术、幽州牧公孙瓒、兖州刺史刘岱、长沙太守孙坚这四人半月前,先后途径我的东郡,按照行程,应该赶到了。”

    曹少羽听后点了点头说道:“恩!但愿他们的到来,能够为袁绍解除危局,从而击败华雄!”

    桥瑁听后笑了笑。

    曹少羽见状觉得好奇,问道:“元伟兄这是何意啊?”

    桥瑁摇了摇头说道:“既然孟德与我家桥老乃是故交,我也就不再遮掩了!我有一事,想问孟德,不知孟德能否实言相告否?”

    “元伟尽管问来,我当知无不尽!”曹少羽说道。

    桥瑁看着陈留的方向说道:“孟德觉得我们这次诸侯联盟,能否一举除掉董卓这个奸贼呢?”

    曹少羽听后,想了想回道:“我军虽然有十多路诸侯组合而成,看起来兵精粮足,声势震天。但是,真实情况可能就不那么乐观了!人多力量是大,但是,矛盾以及各自心事也不少啊!”

    “说得好!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就拿这次袁绍紧急求援来说,参加举事的诸侯都接到了通知。但是,多数都在敷衍,找了各种理由,推迟出兵。他们的目的很简单,都被董卓排出的十万西凉铁骑吓怕了!谁都不想出这个头与董卓交锋。赢了还好说,要是输了,自己的地盘可就没了!之前的陈留太守张邈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么!”

    曹少羽听后,心中想道:“看不出这个桥瑁长得呆呵呵的,脑子却一点都不傻么!不但把外部分析明白,就连同盟内部也看的很透彻么!”

    曹少羽思量之时,桥瑁追问道:“怎么,不知我方才所言,有何不妥之处么?”

    曹少羽急忙摆手说道:“不,不!元伟兄所言极是,刚才所提及之事,我也有所顾忌啊!但是,既然我等已经结盟,事已至此,射出的箭矢,绝无追回之道理!我等只有奋力周璇,但愿有所建树吧!”

    桥瑁点了点头说道:“孟德所言与我所思相同啊!呵呵,想我桥瑁只不过是一个守城的将军,这次能有幸与孟德并肩杀敌,今生无憾矣!”

    “呵呵,元伟兄言过了!”曹少羽回道。

    之后,二人引用了酒水,又谈乱了一番,便启程赶赴陈留了。

    自董卓派遣华雄攻打陈留后,陈留已被围困了一月有余,虽然,袁术、公孙瓒和孙坚等人拼尽全力,杀出了一条血路,将粮草人马带到了陈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劣势。但是,华雄部下的铁索战阵却没有意思松懈。

    一日清晨,袁绍坐在太守府中,与袁术、孙坚等人商议对策。

    “诸公,我同盟尚未起兵,便被困与陈留之中,出师不利呀!今日,我将诸公请到太守府中,不为他事,只求某得破敌之策!今日,诸位畅所欲言,不必拘束。”袁绍看着众人说道。

    袁绍话音刚落,袁术便接话说道:“哼,要我说呀,当务之急,我们先从这陈留撤军,分兵豫州和东郡,这两地成掎角之势,相互可攻可守,即便董卓兵峰再盛,我们也能将敌军拒之城外。”

    袁术说完捋着山羊胡,得意的看着众人。

    在袁术眼中,公孙瓒、刘岱、孙坚这三人不过是空有蛮力的莽夫,打心眼里根本就没看得起他们。就连坐在主座上的袁绍,在其眼中也不过是小妾之子,不是袁氏正统。所以,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论后,袁术翘起了下颚,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众人。

    可是,让袁术没有想到的是,其话音刚落,长沙太守孙坚便顶了自己的气门。

    “哼哼,倘若按公路兄之策,想必我军不用再战了!哪有同盟还未起兵,便以撤退的道理!虽然敌锋正盛,但是我军士气并未消弱。将士们都憋着一股劲,等待着其他同盟军赶到时,一举歼灭城外的西凉兵!虽然,援军赶到需要些时日。但是,我方兵力约有七万之众,并且粮草充沛,守上一年半载都不成问题。倘若贸然离开,军心必然大乱,粮草物资不可能全部运走,损失巨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军草草开战,便撤军了,敌军士气必定大涨!按照董卓的性格,一定会趁热打铁,乘胜追击的!到时候,恐怕我军尚未赶到豫州和东郡,便会被追兵斩杀殆尽了!从而,成为其他州郡的笑柄,传臭名于后世了!”孙坚朗声说道。

    听到有人反对自己,而且还是在座当中年岁最轻,官职最低的孙坚,袁术怒火攻心,其心中想道:“好小子,居然敢出头顶撞我,绝对不能让你小子好过了!”

    袁绍心中想着,口中说道:“诶呦,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文台啊!素问文台有江东猛虎之名,怎么你想出城挑战华雄么?”

    “哼!有何不敢?我手下一万兵将均是江东猛士,只要本初兄给我一只将令,我便出城迎敌!”孙坚性情爆裂,蘸火就着。听到袁术话语之间满是挑衅之意,愤然而起,高声说道。

    这时,幽州牧公孙瓒接话说道:“呵呵,文台兄可不要意气用事啊!开战以来,华雄已经连斩我军三员大将了,气势正盛!更何况其麾下还有嗜血好杀的十万西凉铁骑,那些人可是在边关与羌人、匈奴整日厮杀的主,可不是好惹的啊!我看,还是依公路之策为妙啊!”

    公孙瓒表态后,大殿之中撤退一方的势力占据了上风,这让孙坚气愤不已,其转向朝着刘岱看去,等待着他的态度。

    刘岱是出了名的精明人,做什么事都把利益放在最前。此次,他率领一万兖州军,赶到陈留,其目的就是趁乱分得一杯羹。可是,眼下不但一点利益没赚到,反而损失了手下一员大将,一千余名士兵,消耗掉的粮草更是数之不尽。这让一直以占便宜为毕生追求的刘岱极为不爽。

    (本章完)

第85章 和谈之谋() 
袁绍将赶赴陈留相助的几位诸侯请到太守府相依军事,经过一番争论,形成了两种论断。一种是以袁术和公孙瓒代表的撤兵论调,另一种是孙坚主张的主战论调。

    两种论调相持不下。

    此时,在场的只有兖州刺史刘岱没有发言了。

    袁绍看着刘岱问道:“公山贤弟听而不语,不知有何高见啊!”

    其实,刘岱听到袁术的一番言论之时,其心中就打起了算盘。

    刘岱心中想道:“呵呵,袁公路出的什么馊主意,这明显是赔本的买卖么!我这一趟出来,损失的这么大,怎么也得捞点油水才回去啊!不然,我这一世英名不就毁了么!开战至今,袁公路为未损一兵一将,只是消耗了一些粮草,说话自然轻松!不过,孙文台的想法也不怎么样!现在敌强我弱,这要打起来,就算我们能胜,也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可不像他们家底殷实。兖州的兵马总共就五万左右,我这一趟就搭进去一万多兵将,实在是不划算!所以,我一定要驳倒他们的观点才行!”

    就在刘岱思量之时,偏巧袁绍问道,刘岱随即回道:“既然本初兄问道,那我就说两句。方才三位太守所言都对,都是从战局角度,考虑我军大事。不过,美玉之中,略有瑕疵啊!比如公路兄和伯珪兄的撤兵之策,虽然能够保存我军实力,但是,有损我军军威。同时,敌军有可能趁机东下,到那时,我们被夺的可就不止陈留城了。所以,我不赞成撤兵!”

    “说的好!公山兄所言极是!”孙策看到有人否定了袁术和公孙瓒的观点,心中大悦,兴奋的说道。

    有高兴的,就有气愤的。

    听了刘岱的话语,袁术和公孙瓒不干了!

    “哼哼,既然公山兄否定了我的观点,那么是同意孙文台的出兵主张了?”袁绍问道。

    “是啊!你倒是说说,出兵有什么好处?”公孙瓒追问道。

    刘岱一笑说道:“我刚才只是说,撤兵并不是上上之选,又没说我赞同出兵决战啊!”

    听到刘岱如此一说,众人都蒙圈了。

    袁绍看着刘岱不解的问道:“公山兄不同意撤军,也不同意出兵决战,那你所想到底为何?”

    刘岱一笑说道:“我的想法既不撤军,也不出战,而是选择谈判!”

    “谈判?谈什么判?”袁绍听后不解的问道。

    刘岱回道:“当然是和董卓谈判了!”

    “哈哈,我当公山兄会提出什么好主意!原来是谈判!谈判有什么好的?能比我提出的撤军好到那里啊?”袁术听后,嘲讽道。

    刘岱转头站着袁术说道:“当然有好处!而且好处还大得很呢!首先,我们不撤军,可以维护我盟军的威名。其次,可守住陈留城,不至于让董卓扩大地盘。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